肿瘤学(一).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572869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69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肿瘤学(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肿瘤学(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肿瘤学(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肿瘤学(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肿瘤学(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肿瘤学(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学(一).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0-12-22,肿 瘤 学,曾 媛,2010-12-22,目录,一、概述二、肿瘤内科的常见急症及并发症三、癌痛的诊疗四、中西医结合常见疗法五、中成药抗癌指南六、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七、癌痛的诊疗八、常见肿瘤中西医诊治九、常用的单验方与中成药,2010-12-22,肿 瘤 学,概 述,2010-12-22,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肿瘤的流行病学第二节、现代医学的命名与分类第三节、中医的命名与分类第四节、近代时期的认识与发展第五节、现代肿瘤学科认识与发展,2010-12-22,第一节 肿瘤的流行病学,一、与种族的关系 肿瘤在不同种族的发展有明显差异。例:鼻咽癌以中国人最常见,尤以广州方言区的人

2、群发病率最高;印度人口腔癌发病多;原发性肝癌是非洲班图族人最多见的恶性肿瘤,2010-12-22,第一节 肿瘤的流行病学,不同种族人群肿瘤的分布特点不同,并不一定是种族易感染性不同的结果,更有可能是生活习惯不同所致。,2010-12-22,第一节 肿瘤的流行病学,二、与经济的关系据报道,波兰城市为爱残废率较农村低,与社会经济阶层呈负相关,即收入高的阶层死亡率低,相关系数男女一致。美国胃癌发病率在30年代较高,后一直下降,与其经济增长有关。肠癌与胃癌恰恰相反,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肠癌(主要是结肠癌)死亡率增高,呈正相关。肝癌死亡率高者为非洲和南亚经济不发达的国家。,2010-12-22,第一节

3、肿瘤的流行病学,有人按经济收入研究口腔、喉管和肺癌,发现低收入者上述4种癌症均高,其次为中等收入者,再次为高收入者。,2010-12-22,第一节 肿瘤的流行病学,三、与环境的关系 1775年英国外科医生波特首先指出,人类患癌是接触环境的结果。目前已知,气象、气候、地理、地质、土壤、水源、地球化学、动植物生态均可影响癌症的发病。,2010-12-22,第一节 肿瘤的流行病学,癌症与环境的关系,首先表现在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又表现在它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大量的肿瘤流行病学分析研究表明:癌的病因80%90%是环境因素。,2010-12-22,第一节 肿瘤的流行病学,医学家们将因素分成两类:一类是与

4、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社会因素和行为,如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及生活规律等;另一类是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如:空气及水的化学污染、滥用药物等。,2010-12-22,第一节 肿瘤的流行病学,不同环境因素在致癌作用中所占的比例:饮食习惯约占36%;吸烟约占30%;饮酒约占3%;生育及性行为约占7%;食品添加剂影响约占1%;职业有害因素约占4%;环境污染约占4%;可影响健康的工业产品约占1%多;药物及医疗过程问题约占1%;地质物理因素约占3%;各种感染因素可能为10%。,2010-12-22,第一节 肿瘤的流行病学,四、与饮食结构的关系癌从口入 经调查发现,女性癌症患者的50%,男性癌症患者的30%

5、可能是由于饮食因素引起的。,2010-12-22,第一节 肿瘤的流行病学,长期喜食过咸的食物,会破坏胃粘膜的功能,使胃溃疡转化为胃癌;其他腌制、烟熏、烤制的食物如咸肉、腊肠、熏鱼、火腿、咸菜等,由于在加工过程中使用过量的色素添加剂和形成亚硝胺等物质,古长期偏食这类食物也易致癌;人体摄入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不足也会诱发癌症:使用含硒量不足的食物,则大肠、乳腺、卵巢、喉、胰腺等癌症的发病率就大大增加。而摄入维生素不足,因身体的体抗力低,也容易诱发癌症。,2010-12-22,第一节 肿瘤的流行病学,吸烟所致肺癌常须十多年或数十年才见后果。英国牛津大学比图认为:根据上述数据,中国每年有3万男性因吸烟

6、致癌而早死,另外3万死于其他非癌疾病。预计到2025年,每年肺癌人数增加到90万,加上一倍的其他疾病,总计有180万人死于吸烟所致的过早死亡,为目前每年死于中国癌症人数的1倍。,2010-12-22,第一节 肿瘤的流行病学,五、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无论男女老少都有可能患癌症,但是男性和女性在发生各种肿瘤的可能性上,是有差别的。恶性肿瘤男性高发,二者比例1.4:1;患肝癌的男女比例将近4:1.不同年龄组所患肿瘤也有明显差别儿童肿瘤患者约50%为急性白血病;中年人以肝癌,胃癌发病率较高;老年人以肺癌,食管癌最多。,2010-12-22,第一节 肿瘤的流行病学,六、与婚姻的关系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专家们

7、分析了2800份癌症患者病历,研究了婚姻状况对癌症的诊断,治疗和幸存比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单身者、离婚者或丧偶的人,在医生诊断患者有癌症之后一般比结婚的人在发现癌症后死得早。而且结过婚的人在癌症早期做出诊断的可能性也比单身的人多。更为重要的是在发现患有癌症后5年仍活着的人的比率,结婚者比单身者高2倍多。,2010-12-22,第一节 肿瘤的流行病学,七、与性生活不洁的关系性行为也是社会行为。如多个性伴侣、性生活不卫生、多子女、宫颈炎症等,宫颈癌发病率高。据我国研究,阴茎癌与宫颈癌死亡呈正相关。特别据高发区调查,华中一带山区冬季无取暖设备,洗澡少,宫颈癌高发。但华南的高山区有洗澡习惯,则呈低

8、发。,2010-12-22,第一节 肿瘤的流行病学,八、与文化水平的关系 卫生知识水平、生活方式和行为,对癌症发病也有影响。我国研究,4554岁癌症死亡率中,大学文化9.32/万、高中14.38/万、初中13.35/万、小学18.17/万、文盲12.47/万。美国资料与我国近似。芬兰对2059岁人群作了7年研究,受教育少于8年的人群其癌症相对危险性较受教育高于8年增加1倍。,2010-12-22,第一节 肿瘤的流行病学,九、与社会心理关系 心身疾病中也包括一部分癌症,即社会心理因素可促进某些癌症的发生或死亡。我国胃癌流行学研究说明,受过严重社会刺激和爱生闷气的人,较易患胃癌。肿瘤学者发现,忧郁

9、型性格易患癌症。据报道,B型(抑制性)性格易患癌,系由失望、焦虑、犹豫等情绪,通过中枢神经系统降低免疫功能对致癌物质的防御能力,增加了患癌的危险性。,2010-12-22,第二节 现代医学的命名与分类,一、分类1.按瘤组织生物学特性分类 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和组织结构、生长速度、方式与周围组织关系、复发和转移及对人体危害大小,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两大类,2010-12-22,第二节 现代医学的命名与分类,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要点,2010-12-22,第二节 现代医学的命名与分类,2.按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组织来源1)上皮组织肿瘤:来源于皮肤、粘膜、腺体等上皮组织。良性:乳头状瘤、腺瘤、囊腺

10、瘤、息肉状腺瘤。恶性:亦称癌,常见有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移行上皮癌、腺上皮癌。,2010-12-22,第二节 现代医学的命名与分类,2)间叶组织肉瘤:来源于肌肉、脂肪、骨及血管、淋巴管等组织。良性:纤维瘤、脂肪瘤、平滑肌瘤、血管瘤、软管瘤、骨瘤、骨巨细胞瘤。恶性:亦称肉瘤,如纤维肉瘤、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血管肉瘤、骨肉瘤。,2010-12-22,第二节 现代医学的命名与分类,3)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大都为恶性。如恶性淋巴瘤、各种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丝织细胞病。,2010-12-22,4)神经组织肿瘤: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和周围神经系统肿瘤。良性:胶质细胞瘤、脑膜瘤、节细胞

11、神经瘤、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等。恶性:恶性胶质细胞瘤、恶性脑膜瘤、神经母细胞瘤、恶性神经鞘瘤、髓母细胞瘤、神经纤维肉瘤等。,第二节 现代医学的命名与分类,2010-12-22,第二节 现代医学的命名与分类,5)其他组织肿瘤:来源于生殖细胞、滋养叶组织、胚胎残余组织或未成熟组织。良性:黑痣、葡萄胎、畸胎瘤等。恶性:恶性黑色素瘤、恶性葡萄胎、恶性畸胎瘤、滋养叶细胞癌(绒膜癌)、精原细胞瘤、卵巢无性细胞瘤、胚胎性癌、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癌肉瘤等。,2010-12-22,第二节 现代医学的命名与分类,二、命名 肿瘤命名应根据生物学特性(良恶性)、组织来源和形态特点来决定。,2010-12-22,第

12、二节 现代医学的命名与分类,命名原则如下:在肿瘤前加良恶性词汇,适当加形态特点。1.良性肿瘤:即在该肿瘤发生来源组织名字后面加上“瘤”字,称XX瘤,如膀胱移行上皮瘤、甲状腺乳头状瘤、膝关节滑膜瘤。瘤样病变:称瘤样XX增生或沿用传统名称,如瘤样淋巴组织增生、瘤样纤维组织增生等。,2010-12-22,第二节 现代医学的命名与分类,2.恶性肿瘤:按不同组织来源概括如下:1)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癌”,如食管鳞状细胞癌、膀胱移行细胞癌、胃粘膜癌。2)间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肉瘤”,如腹膜后纤维肉瘤、右股骨头肉瘤、左掌血管内皮肉瘤。3)幼稚组织恶性肿瘤称XX母细胞瘤(良性者在其前面加上“良性”二字),如肾母细胞瘤、睾母细胞瘤、良性软骨母细胞瘤等,不宜称“癌”。“肉瘤”或“母细胞瘤”者称恶性XX瘤,如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畸胎瘤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