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应对危机和风险的能力课件.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575288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53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应对危机和风险的能力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应对危机和风险的能力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应对危机和风险的能力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应对危机和风险的能力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应对危机和风险的能力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应对危机和风险的能力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应对危机和风险的能力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应对危机和风险的能力,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参事 闪淳昌教授2009年6月5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求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处置公共事件的能力。要认真研究,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干部进行必要的培训,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得到提高。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1月30日批示,一、深刻的启示二、宝贵的经验三、面临的挑战四、提高应对危机和风险的能力,一、深刻的启示,“9.11”事件使各国政府都在重新思考如何应对恐怖势力和突发事件的问题。,一、深刻的启示 面对非典疫情的严峻考验,全党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这件大事不放松,一手抓经

2、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夺取了防治非典工作的阶段性重大胜利,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化“危”为“机”2003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抗击非典斗争,给了我们两点深刻的启示:一是必须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统筹兼顾,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是一定要更加注重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仅要健全公共卫生应急机制,还要在全社会的各个方面加快应急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加强应急管理势在必行,世界并不太平,各种矛盾交织,错综复杂。恐怖袭击、局部战争、金融危

3、机,以及对水资源、石油资源的争夺,跨国性的重大疫情的传播等不时出现。2003年防治非典的斗争成为我们改进工作、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契机政府要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在继续搞好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全国应急预案体系框架,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级专项预案25件,国务院部门预案80件,省级及地方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举办大型会议、展览和文体等重大活动,主办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国家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一案三制”建设不断加强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2006年4月)。“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

4、急体系建设规划(2006年12月)及实施意见。国务院连续召开了三次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各地应急机构逐步建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2007年7月)。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实施。,2008年冰雪和地震两次巨灾,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渐进式一系列次生灾害中东部较发达地区南方基础设施、设备的抗冰雪能力比较差,缺乏抗冰雪的救援设施设备。死亡一百多人,直接经济损失1500多亿。,汶川特大地震突发式一系列次生灾害西部欠发达地区灾区基础设施、设备的抗震能力和水平比较差,缺乏特大地震的各类救援设施设备。死亡失踪8.7万人,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最高层的果断决策;最快速的反应;

5、最有力的支援;最广泛的社会动员和行动;最开放透明的态度;最特殊的条例。,重大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重大损失,也加深了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我们要组织力量,对这次汶川特大地震以及抗震救灾工作进行系统的研究总结,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和把握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国情,更加有效地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全社会灾害防范教育、完善应急体制机制,更加有力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二、宝贵的经验,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过程,规律性的东西往往要通过现象的不断往复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才能更明确地被人们认知。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锲而不舍地探索和认识自然规律,坚持按自然规律办

6、事,不断增强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能力,就一定能够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就一定能够做到让人类更好地适应自然、让自然更好地造福人类。胡锦涛总书记,(一)中国特色应急管理的主要经验,一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和坚强领导。二是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负责,靠前指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社会主义制度和我们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四是改革开发30年来的巨大成就使我国国力不断增强。,(一)中国特色应急管理的主要经验,五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方针。六是以人为本,依靠法制,依靠科学,依靠群众和社会力量。七是军民合作,充分发挥三支队伍的作用。即人民解放军、

7、武警、公安部队和预备役民兵;各个专业应急处置队伍;企事业单位职工和农村、社区的民众。,八是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和社会各界同舟共济。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形成了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这是我们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胡锦涛总书记总结提出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二)应急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一是思想认识不足,责任制不落实;二是应急管理的一些基础工作薄弱;三是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四是应急反应和快速处置能力有待提高;五是全民防灾意识教育还相当薄弱;六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制

8、还不够完善。,误区一:“事故和灾难等突发事件几率很小,不一定就在我这里发生!”有些领导同志缺乏忧患意识,存在侥幸心理。一些地方和单位还没有把这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不愿意把钱用在预防工作上,群众批评我们“有钱买棺材,没有钱买药”。事故往往在那些管理最薄弱,隐患最多又得不到治理的单位爆发,灾难往往使那些最无准备、最无知的人群遭受最严重的伤害(木桶原理或短板原理)。,误区二:“做了预防就不需要应急了!”预防为主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但没有应急的准备是应急管理思想的误区。实际上应急的准备也是预防的重要内容,更何况许多突发事件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备可能无患,无备必有大患。应急管理是现代社会的安全

9、理念。,三、面临的挑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再加上国际上政治、经济、军事、安全等因素相互交织,地缘、宗教和文化冲突与政治经济矛盾相互作用,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增加。,(一)自然灾害严重。由于特有的地质构造条件和自然地理环境,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难以预料的全球性气候反常和难以控制的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年均死亡1万多人;每年有3亿多人口受灾;年均损失2000亿元;年均倒塌房屋350多万间。,自然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分布广、损失大,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

10、、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一基本国情,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更加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为人民生活、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胡锦涛总书记,(二)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全国安全生产保持了总体稳定,趋向好转的发展态势:一是事故总量明显下降。二是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明显下降。三是重特大事故明显下降。四是重点行业领域事故明显下降。特别是煤炭、交通等领域事故下降幅度较大。,事故灾难严重表现之一,1,事故总量大、伤亡总量大。近10年平均每年发生各类事故70万起左右,死亡12万人左右,受伤70万人左右。在各类事故中,道路交

11、通事故平均每年死亡9万多人,约占各类事故总死亡人数的80%;工矿商贸企业事故平均每年死亡1.5万多人,约占13%。,事故灾难严重表现之二,2,重特大事故多。平均每年发生110起。特别重大事故(30人以上)中,煤矿事故起数最多;重大事故(10-29人)中,道路交通、煤矿事故平均各占36%。,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事故(2000-2008年),(三)公共卫生事件仍然威胁着群众的生命和健康总体看,我国有效防控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发生和蔓延,没有发生大规模传染性疾病。多种传染病尚未得到有效的遏制。全球新发现的30余种传染病已有半数在我国发现,有些还造成了严重后果(特别是非典疫情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12、)。,新发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不断出现,对人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农村卫生发展仍然滞后。艾滋病、结核病、肝炎、血吸虫病和地方病患者,大部分在农村。农村公共卫生面临传染病、慢性病和意外伤害并存的局面。职业病危害呈上升趋势。制售假冒伪劣药品、医疗器械等违法犯罪活动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由其引发的药品、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时有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每年200起以上,造成200多人死亡,数万群众健康受到伤害。,大流感的风险分析,世界卫生组织对以往大流感发生状况的分析认为,大约25%至35%的人口可能在大流感爆发时期受到感染,温和情形下全世界可能有200万-700万人死亡。中度严重乃至极端情形下全世

13、界可能多达1400万到1.42亿人死亡。新的一波大流感的威胁持续存在,但何时、何地、何种亚型、严重程度尚难预测。因为新的一波大流感的不确定性,我们必须做好准备,提高应对能力。,(四)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五)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灾害的突发性;-城市灾害的复杂性;-城市灾害的多样性;-城市灾害的连锁性(次生、衍生灾害和灾害的耦合);-城市灾害受灾对象的集中性;-城市灾害后果的严重性(城市抵御灾害的脆弱性);-城市灾害影响的放大性;,(六)现代工业、高技术和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在为国家和个人提供全新的发展机遇和生活空间的

14、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水、电、油、气、通讯等生命线工程一旦被毁坏,可能导致重大损失,甚至导致社会秩序局部瘫痪。,(七)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在一些地方,群死群伤的爆炸、投毒等恶性案件时有发生,杀人、绑架等暴力犯罪不断(94万犯罪嫌疑人)。国内外极端势力制造的各种事件危及国家安宁。恐怖活动恐怖主义的现实危害上升。,(八)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面临着新的挑战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面临着新的挑战。国际经济贸易的不断扩大,加大了外来有害生物和疫病疫情入侵我国的可能。,国际减灾战略正在做重大调整

15、。由单项减灾向综合减灾转变由单纯减灾向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转变由减轻灾害向减轻灾害风险,加强风险管理转变由一个国家减灾向全球减灾和区域减灾转变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和公民各负其责,特别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胡锦涛总书记十七大报告,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四、提高应对危机和风险的能力(一)坚持以人为本(二)坚持预

16、防为主(三)建立健全应急体制,充分发挥三支队伍的作用(四)建立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五)建立健全公众沟通机制,做好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六)依靠科技,提高技术和装备(七)提高全民的忧患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八)不断加强应急法制建设,(一)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一)坚持以人为本(1)首先以人的生命健康为本;(2)广大职工和群众既是我们保护的主体,也是我们搞好

17、公共安全工作依靠的主体;(3)依靠科学,依靠民主,依靠法制;(4)加强培训教育,提高人的综合素质;(5)在处置突发事件的全过程,一定要坚持救人第一,并避免发生次生事故,注意救人的人的安全。,(二)坚持预防为主,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主要原则之一就是把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准备放在突出位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基本制度之一就是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准备制度。,深化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1,必须进社区、进厂矿、进学校、进农村2,必须做好风险分析工作3,必须做好应急资源的普查和整合4,必须增强应急预案的操作性5,必须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应急能力的科学评价体系6,必须加强培训和演练,必须增强应急预案的操作性 明确回答

18、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谁来做?怎样做?做什么?何时做?用什么资源做?要看得懂、记得住、管用。,必须加强培训和演练,演练是最好的培训。应急演练要重点推进与提高实战能力有机结合;与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忧患意识和应急能力有机结合。一要突出重点,不要求大求全;二要注重实效,不要流于形式;三要厉行节约,不要铺张浪费。不要怕演练过程中发现问题,要确保演练过程中的安全。,(三)建立健全应急体制,充分发挥三支队伍的作用 应急管理体制方面:主要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坚持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建立健全集中统一、坚强有力的指挥机构;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形成强大

19、的社会动员体系;建立健全以事发地党委和政府为主,有关部门和相关地区协调配合的领导责任制。,(四)建立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 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1,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信息传递机制加快推进应急平台建设,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和水平,整合各专业信息系统资源,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决策指挥网络全面推进“110”、“119”、“122”、“120”等多台合一,实现“统一接报,分类分级处置”,并统一社会服务号码(北京12345)突发事件“情况要快

20、,原因要慎”。,2,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的应急处置原则有些地方或单位在信息报送方面还存在缓报、瞒报、漏报的现象。突发事件的信息“情况要快,原因要慎”。对突发事件“发现在早,处置在快”。第一时间处置的好坏往往决定损失的大小和处置成本的高低。,3,加强综合协调,健全联动机制 现有的应急机制该完善的要进一步完善,亟需建立的应急机制要抓紧建立,同时要加强各种应急机制的协调配合,使他们能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中形成合力。,4,抓紧建立健全社会管理机制社会管理机制对应急机制建设起基础性作用。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改善公共服务质量。要进一步抓紧建设处理新形势下人民

21、内部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有效机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城乡社区管理机制等。要注意加强各种社会管理机制之间的衔接,形成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5,危机处置中的非常态管理冰雪灾害中的“高速公路,低速运行”。冰雪灾害中为保交通、保电力、保民生实施的“大分流、大破冰、大救援”对车辆“不罚款、不卸载、不检查、不收费”政策。人工除冰等。汶川大地震开始四川省委省府“开仓放粮”、“发出粮食就是胜利!”,(五)建立健全公众沟通机制,做好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广大公众既是我们保护的主体,更是我们应对突发事件依靠的主体。以网络为平台的公共舆论和媒体,越来

22、越显现不可阻挡的威力,这是公共舆论时代对我们的严峻考验。必须公开透明。,要按照及时主动、准确把握、正确引导、讲究方式、注重效果、遵守纪律、严格把关的原则,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工作。特别要做好第一时间的简要信息发布,及后续发布工作。要健全及时准确的信息发布、舆论引导、舆情分析系统,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各种工具动员和组织公众。,(六)依靠科技,提高技术和装备 要加强公共安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备,充分发挥专家作用,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七)提高全民的忧患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提高全民的忧患意识,普及

23、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常识,是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概率及其造成损失的最有效、最经济、最安全的办法。,加强培训教育的主要措施,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企事业单位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培训教育。应急管理教育必须进学校、进课堂,必须“从娃娃抓起”。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工具的作用,开展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应急知识普及教育。以典型案例为抓手。,大力提高公众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忧患意识+安全知识+自救互救技能,(八)不断加强应急法制建设 法制建设方面:主要是依法行政,努力使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并注意通过对实践的总结,促进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不断完善。,

24、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颁布实施,是应对严峻的公共安全形势的法宝;是迎接国内外突发事件新挑战的有力武器;是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依法行政,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不断深化应急管理规律性的认识:1,必须坚持依法预防、依法处置;2,必须坚持立足基层、依靠群众;3,必须坚持信息先行、快速反应;4,必须坚持依靠科技、提高素质;5,必须坚持整合资源、强化能力;6,必须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7,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8,必须坚持军民合作、协同应对。,建立现代应急和安全管理理念,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稳定是第一责任以人为本,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价值观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长备不懈强化应急能力建设,有效应对危机和风险安全管理重在过程和细节,安全取决于每一个领导、职工和个人公共安全是一个复杂、开放、巨大的系统工程,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宗旨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科学意识全球意识,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科学的人才观,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