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空间讲义》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82874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8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住空间讲义》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居住空间讲义》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居住空间讲义》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居住空间讲义》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居住空间讲义》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居住空间讲义》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住空间讲义》PPT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形式与空间设计理论“住”空间,主 要 内 容 住宅总论 住宅概念 住宅的功能与空间分析 住宅各部分的组成以及布置原则 多层集合住宅设计不同类型多层住宅的设计方法 高层集合住宅设计交通、日照、疏散等技术性问题 联排住宅 农村住宅 老年人住宅 可持续住宅与节能住宅,引言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人们生活单位的一种类型。不同的居住方式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居住建筑。,1以个人为生活单位集体长期居住的是宿舍。,2短暂居住并提供服务的是旅馆。,3以家庭为生活单位长期居住的是住宅。,住宅是供家庭日常居住使用的建筑物,是人们满足家庭生活需要,利用自己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创造的人造环境。,家庭的生活模式,是住宅内部

2、居住空间组织的内在依据。,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的家庭组成方式使住宅设计呈现差别性。,住宅的类型,按住宅层数分类,低层住宅 1-3层多层住宅 4-6层,不设电梯,小高层住宅 7-11层 每栋设一部电梯 一部楼梯,7层及7层以上需设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工具,高层住宅 12-18层(二类)18层以上(一类)每栋至少设两部电梯 两部疏散楼梯,按组合关系分类,非组合式住宅不通过公共交通空间组合在一起 联排式住宅、独院式住宅,组合式住宅通过公共交通空间将多套住宅组合在一起 集合住宅(积层立体构成,复数家庭共同使用),第一章 住宅的功能分析,第一节 住宅的功能与组成,居住水平高每一个行为单元的功能要尽可能

3、的单独,功能划分也越细房间也越多。,“套”(户)是指家庭独用的空间范围,是家庭生活所依托的基本物质单位,在这个范围内,应具备为满足家庭生活所必须的活动空间。,“套型”(户型)是指为了满足不同人口规模、结构及生活需要的各种居住行为单元的组合类型。,人体 行为单元 家俱“余地”,住宅的空间构成模型与住宅功能组合关系,第二节 居住部分的布置与分析,居住部分是住宅的核心:起居、休息、学习(饮食、家务),起居室设计,起居室是家庭成员交流、团聚、活动的场所。我国经历了卧室兼起居室,小方厅起居到独立设置起居室的过程,反映了我国居民生活方式的不断进步。,“大厅小卧”的设计仍然是主流。,起居室的设计要点 有足够

4、的面积,留有宽松的活动空间 尽量避免在连续的墙面上开门窗洞口 起居室的开间:不低于3.6米(净尺寸),轴线宽度不低于3.9米 常用的开间尺寸:轴线尺寸3.9米、4.2米、4.5米、4.8米、5.1米 起居室的面积:20-40 平方米 单独设置的面积较小,大居室净尺寸3.04.2m 3.04.5m 3.04.8m 3.34.8m中居室净尺寸3.02.7m 3.03.0m 3.03.3m小居室净尺寸2.13.0m 2.13.3m 2.43.0m 2.43.3m,对应的轴线尺寸为:大居室3.34.5m 3.64.5m 3.34.8m 3.35.1m中居室3.33.0m 3.33.3m 3.33.6m

5、小居室2.43.3m 2.43.6m 2.73.3m 2.73.6m,大、中、小三种面积的居室、家俱系数:大0.5,中、小0.55,大居室为12.515m2,中居室为8.510m2。小居室为6.58m2,大、中居室净宽3.0是适应性较强的尺寸,小、中居室净宽2.4(2.1)是适应性较强的尺寸。,居住部分的组合不仅要研究其组合方式使家庭生活的相互干扰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也要研究房间的面积、形状、门窗与墙面的位置及尺寸、行为单元的布置等,使有限的面积得以充分有效的利用。,居室设计,形状的重要性:,面积相同,平面尺寸不同,布置同样内容的家俱效果是不同的。,房间的门窗及墙面尺寸对室内家俱布置也有很大影

6、响,门窗位置不仅影响靠墙布置家俱的灵活性,而且也决定了室内的交通线。原则:房间门靠墙角,留出适合放床的墙面宽度 壁柜门设在房间门后 阳台门靠一边或开在开间中部 套间门宜靠近外间门,减少室内交通面积 居室空间划分也可采用比较灵活的空间组合 帷幕 家俱 玻璃,第三节 辅助部分的布置与分析,一、厨房功能:炊事(兼有进餐或洗涤)是家务劳动的中心所在,家庭主妇在厨房内的时间占家务劳动的2/3。厨房设计的基本要求:1有适当的面积满足设备及操作要求,空间尺度,设备操作方便贮藏,2设备的布置及尺度要适宜于操作3有良好的室内环境,有利于排除有害气体及保持清洁4有利于住宅户内设备管线的合理布置,分为:餐室厨房,炊

7、事 使用面积:56m2进餐,工作厨房:仅安排炊事活动 3m2 厨房设备按操作流程的布置有四种 一字形 二字形 L形 U形 当今厨房设备现代化、综合化趋势,紧凑、简洁、方便、卫生,“L”形布局有利于减少人的体能消耗。,二、厕所、卫生间、洗衣房,设计原则:1布置紧凑,尽可能减少人的体力消耗。2注意防水、排水,并便于清洁,地面的材料、水流的方向、坡度和高差。3通风,最好外窗直接通风与采光(南方地区,墙面的凸凹变化),暗卫生间设通风道与排气扇、门上设进风百叶与门缝,排气口设在贴近顶棚的位置。,第四节 交通部分的布置与分析,洗衣房的设计:卫生间兼做洗衣房、厨房兼做洗衣房,设置服务阳台上,单独做家务室的时

8、候,应与厨房等服务性空间联系紧密。,户内交通与户外交通户内交通走道、过厅、户内楼梯公共交通门厅、公共楼梯、公共走道、电梯楼梯2.4m4.8m 2.7m4.8m2.8m层高250175mm室内楼梯:800-900mm宽 最窄净宽不低于 600mm 220-240mm190-200mm,第五节 其它部分的布置与分析,一、贮藏设施 壁柜、吊柜、贮藏小间高度问题,二、阳台 底层的设计很重要,设阳台,或设小院。底层的跃层式很受欢迎,有别墅的感觉。,0.6-2m(常用)0.61.2(舒适),院门小院起居室其它房间同时也强调了空间的序列,阳台:其它层住户与大自然的联系媒介点阳台,在面积允许的情况下,阳台应开

9、敞,立面形态丰富,虚实对比强烈,各种栏杆的造型应讲究一些,注意高度安全性要素。,分为,生活阳台居住部分使用起居室、居室、接受阳光、凉晒、养植、小憩、眺望、乘凉 辅助阳台存放物品、炊事;现在辅助阳台的功能减弱,有的甚至不设阳台,种类:挑阳台、凹阳台、半凹半凸阳台、转角阳台,出挑长度 12001500,放躺椅或折叠床1200,晚餐1500。排水问题:分为有组织与无组织,地面低于室内地面2cm。拦板高度:1m,高层1.1m,安全性问题。绿化:阳台的绿化,丰富立面造型。,第二章 多层住宅设计,第一节 户(套型)的设计,定义:不设电梯,而用楼梯来解决垂直交通的46层住宅。,影响户的设计的主要因素:一是家

10、庭的生活要求,二是住宅所在的自然环境。,我国城市住宅设计采用较多的是户单元住栋的设计。多层住宅一般围绕楼梯和走廊来布置户型,形成单元,再以单元为标准段进行组合,形成居住组团或小区。,一、多层住宅户型设计要求合理性适当组织不同的套型,满足不同居住者的需求;使用方便平面功能合理,动静分区,洁污分区;保证私密性避免“对视”,保证隔声;提高安全性保证安全设施;居住健康性保证居住者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布局灵活性住宅内部空间组合和设备设施要考虑功能变化的灵活性。,化交通空间为居住空间走道式或套间式两种组织方式,走道式 为克服上述缺陷,将走道放宽而成“小方厅”。在严寒地区和居住水平较高的地区的住宅在进户处

11、组织衣帽厅、“玄关”,避免“开门见山”,形成过渡性空间,增加了空间层次。,二、户内空间组合提高平均每户居住空间数量指标的方法:,套间式,餐厅和起居室穿套、书房和主卧室穿套、餐厅和厨房穿套。,把储藏室与走道合并设计,增加走道的空间利用率。,以前“居住过厅”居住与进餐相结合,在面积较小的情况下采用。现在采用的是餐厅起居室南北向贯通的手法。,二、户的设计中的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是影响户的设计的重要因素,恰当地选择朝向、组织自然通风、调整日照、选择围护结构,才能创造良好的户内微小气候。自然通风 户内气流居住部分气流和辅助部分气流(厨房、卫生间)南方地区要求明厨、明卫,外墙面凸凹变化剧烈,但在北方地区

12、较为不适应,北方地区要求节能,故墙面一般都取直,很少做大的凹凸变化。对通风来讲:门窗相对应通风畅,要注意气流途经的空间层次以及空间的大小变化。进深较大的住宅内天井(在南方地区)天井 热压原理 穿堂风风压 一般来讲:风压 热压,选择合理的朝向是保证住宅居住条件的重要因素日照与风向是主要因素,提高居室的南向率,除南方地区。起居室、主卧室日照充分 控制户内噪声环境噪声控制,提高围护结构隔声能力,避免不良组合。厨、卫邻近噪声源 除注意房间的组合来控制噪声干扰外,也可以在户的设计中适当布置一些能起到“声闸”作用的小空间,如走道、门斗等,“不宜开门见山”。,第二节 多层住宅的设计方法分析,单元组合法设计若

13、干种可相互组合的标准段“单元”,通过不同单元的组合或同一单元的不同组合形成多种面积指标与不同的户型比及不同体型的住宅建筑。优点:减少设计工作量,利于大规模建造。,一、单元组合设计的组合层次 户(套型)单元住栋 以户为最小组合单位,二、单元组合方式 分成单向组合和多向组合两类。单向组合平接、错接、咬接。多向组合(自由式组合):适应多向组合的单元平面一般是多肢的,山地住宅用楼梯来解决各个高程之间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多使用外楼梯),四、多层住宅常见的单元平面形式,走廊式套型平面在组合时通过走廊来联系。一般可分为内廊式和外廊式两种,走廊又可以根据长短和服务的户数分为长廊和短廊式。点式又称为独立单元式住宅

14、。公共空间利用率高,组合紧凑,节 约用地。梯间式以一个楼梯为几户服务的单元组合体,住户由楼梯平台直 接入户。住宅以楼梯为中心,每层安排的住户较少(2-4户),每户自成一体。平面布置紧凑,公共交通面积少,户间的干扰少,可以适应多种气候。保留了一定的公共空间,是城市住宅设计中应用最多的单元平面形式。转角单元梯间式住宅中的特殊单元,为了联系不同方向的标准单元出现的。可以组成围合以及半围合的空间,是形成绿地或场所的有效方式。室内布置灵活,可以形成多变和有趣的室内空间。,第三节 梯间式住宅设计,一、一梯两户梯间式住宅设计 这是目前多层住宅的绝大多数户型,主要原因是它在满足住宅的功能要求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

15、。由于一梯仅服务两户,户内干扰少;两户全是双朝向户,便于满足朝向、通风等要求;每户的户门在户的中部,便于组织紧凑的户内交通。,强调主卧室,开间一般为3300-3900。设计大户型时主卧室多附有卫生间,也有附更衣间的。公共卫生间面积较大(洗衣机预留位置)。设餐厅,厨房面积较大,在5-7平方米左右。,深进大、纵向多为三进深、南北两进深布置居室、起居室、厨房、餐厅,中间进深为卫生间、贮藏间等。,二、一梯两户梯间式住宅设计特点,居室窗、起居室窗较大,落地或者与生活阳台相连。生活阳台(北露台)与餐厅、厨房相通,方便洗涤和通风。室内空间无梁无柱。,即不能向低层住宅那样外观设计富于变化,又不能象高层住宅那样

16、以其高大的体形而引人注目。多层住宅的美观问题的主要特点:1地方性是建筑的主要发展趋势,是提高住宅的可识别性的主要途径。,第四节 多层住宅的美观问题,2群体性多层住宅以其群体性聚集在一起,形成整体印象,要注意 各小区之间的差异。3规律性一个小区一般是统一的细部与整体,这样形成了规律性,这种规律性是住宅与公建的不同之处。4.细部设计细节的处理对建筑的整体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平面上局部变化是住宅立面设计的重点所在,通过装饰图案、材料、色彩、质感的变化,进而追求住宅立面设计上的变化。,一、多层住宅的体型,a前后错落,b方向对比,c层数变化(台阶式),d锯齿组合,a墙面局部凹凸,b组合成外凸的阳台,c楼

17、梯与服务阳台的组合,d作成完整的大体量改变凸出与凹下,d外凸线角或遮阳板作水平划分后,窗下墙与窗间墙用不同饰面处理,构成垂直划分。,二、多层住宅的外形设计,1水平构图 水平划分的细部如窗户、阳台、遮阳、檐口、圈梁。最强烈的水平构图是外廊与带形窗。,a外露圈梁,b窗下墙与窗间墙采用不同的饰面,c用圈梁作水平划分而窗户居于中间,2.垂直构图,a采用外凸的壁柱框架柱外露,b区分窗与窗间墙、窗间墙适当外突,并在上部适当冒出。,c把阳台突出,由阳台构成竖向划分。,3网格构图,网格构图是用凸出的水平线条与垂直线条构成网格柱与圈梁构成的,也可以是垂直与水平的遮阳板组成的。,4散点构图:在外立面上把一些构图因

18、素作规律性交错排列,构成梅花点状的图案。,5细部处理a小阳台错位(运用不同的色彩和材料饰面)b每户朝南两个居室条件相近,任何一间设阳台。c利用凹阳台开敞和封闭有规律的排列d对于不能错开作散点构图的也可将虚实和色彩作相反排列,使之显得活泼。,立面配件的组合节奏构成韵律感如:阳台、花台、楼梯间、凹阳台等凹、挑、凹、挑相结合,住宅的边界处理a女儿墙 b挑檐 c方框 d马头墙的做法,注意材料的质感和色彩的运用注意尺度感,以人情感,“以人为本”。,三、多层住宅的细部处理寓新颖的外形于巧妙的功能构思之中,3阳台阳台以前封闭式居多,现在已改成非封闭式以铸铁栏杆为 主。4楼梯间外凸的垂直体形,不同的窗户比例,

19、又是住宅的入口显著的标志。解决多层住宅难于识别的问题要在楼梯及入口寒冷地区的住宅做门斗。,1窗户住宅的眼睛,良好的采光通风效果及良好的比例。窗套砌窗套、粉窗套。此外的窗户分格处理也很重要,2朝向山墙的遮阳罩单窗 两窗成组 窗台花池,第三章 高层居住建筑,高层住宅是高层建筑中的一个主要建筑类型。其作为住宅的一种类型,除了具备各类住宅的许多共性之外,还有其个性,其根本特点是“高”,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影响。1电梯为主要的垂直交通工具。2结构的安全,采用相应的建筑材料和结构体系。新的结构形式随之而带来新的施工方式,同时影响到设计方法和建筑处理。3供水、供电、疏散、防火、防烟及安全上都有新的要求。4高层

20、住宅体量巨大,居住人数超过多层住宅,出现高密度的居住状态,对居民心理状态和居住区空间组织等都带来了新的问题。,一高层住宅的定义域 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叫高层住宅 一类高级住宅、19层及19层以上普通住宅 二类10层至18层的普通住宅,二高层住宅的分类,1、按建筑体型分类(1)塔式(2)板式,第一节 高层住宅基本知识,三高层住宅中的垂直运输,2、按单元组合分类(1)联列单元式(2)独立式,电梯是主要的垂直运输工具,楼梯仅是辅助性的,主要用于疏散。我国住宅设计规范规定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底层作为商店或其它用房的多层住宅,其住户

21、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底层做架空层或贮存空间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式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层数。其顶层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超过16m时,可不设电梯。住宅中间层有直通室外地面的出入口并具有消防通道时,其层数可由中间层起计算。,3.按水平交通空间平面形式分(1)外廊式(2)内廊式(3)楼梯间式(4)核心式(5)跃廊式,十二层及以上的塔式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楼梯和电梯核心布局应比较紧凑,可以采用一部剪刀楼梯,以取得两个方向的疏散口。高层住宅

22、在安排楼电梯位置时,应尽量放在走廊的交叉点上,以利于各个方向人流的聚集。电梯厅人流嘈杂,不宜紧邻主要房间,尤其不宜紧邻卧室。应采取隔声处理或者用浴,厕、壁橱等作为隔离空间或独立设置。高层住宅的消防与疏散 防火分区高层住宅一旦发生火灾,为了不致蔓延扩大,必须将住宅建筑分隔为几个防火区。每个防火分区以防火墙等划分。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一类建筑防火分区面积最大为1000平方米(19层以上及高级住宅);二类建筑防火分区面积最大为1500平方米(10-18层),每个防火分区应具有两个疏散口。单元式住宅可以只设一部楼梯,为保证双向疏散,还需依靠毗邻的单元作为疏散通道。楼梯必须通向屋顶并且从第

23、十八层起每层相邻单元设有连通阳台或凹廊。,11层及11层以下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楼梯应靠外墙,应直接采光和通风。12-18层单元式应设封闭楼梯间,19层及19层以上应设防烟楼梯间。10-11层塔式住宅可只设一座防烟楼梯,12-18层应设两部疏散楼梯,其中一座为防烟楼梯,超过18层塔式住宅应设置两部防烟楼梯。此时可以设置以实体墙分隔的防烟剪刀楼梯。消防电梯的设置 塔式住宅和12层及以上的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应设消防电梯。消防电梯应设前室,其面积不应小于4.5平方米,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其面积不应小于6平方米。户门到安全出口之间的最大距离满足安全疏散间

24、距(双向40,袋形20m)安全疏散走道的净宽不应低于 单面布房1.2m,双面布房1.3m,条状高层住宅正南向排列时,容积率的极限为:R=D/h cos,层数与容积率无关。如:D=10m h=2.8m 最大容积率为2.534 层数与容积率无关因此,条状住宅一般控制在12-16层之间。,城市中心、城市入口高层,突出重点改造旧城区,以提高人口密度,达到拆建平衡。,四高层住宅与周围环境群体组配()单纯的高层住宅群国外和香港较多,我国已开始开发建设。()与低层住宅或多层住宅组合建造。()在城市建成区或边缘区建造。,视线视线外向性,确保私密性。多层住宅的间距以日照来控制25m左右,建筑长度50-60m,两

25、向都有视线干扰。高层住宅的间距日照来控制40-50m,开阔视野,防干扰大大改善。,提高容积率应采用其它体形 点状高层,可以错开布置。宽高比之比较小,可以利用不同方位的斜日照,其容积率不受建筑宽度的影响。容积率,n建筑层数,A1建筑标准层面积,A2建筑用地面积。设C=A1/A2,R=nC,容积率随层数,而。,建筑物的增高,近地面大气层对建筑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决定在某种程度上:体型选择,总体布局,入口的处理,阳台栏杆。建筑增高、增大,居住人数及户数增大,管理和社会服务相应增加,建筑留出必要的空间。,第二节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其它问题,一、建筑体型对小气候的影响紊流现象,二、大楼入口朝向的选择在

26、寒冷地区,尽量减少北向入口,改为南、东、西向入口可以避免。北向入口需设门斗。,三、住宅入口处的管理及社会服务设施物业管理、等内容加入。,四、底层的处理北方底层处理得较有层次。南方底层全部或部分架空,通风、活动、停车、绿化连成一片。,五、室内通风与开窗 外窗为推拉窗及中悬窗或内开平开窗,七、阳台及栏杆 1.1m以上,凹阳台为佳,北方实为好 虚、实相结合,六、外廊的密闭与通风 南方开敞 北方密闭 一定面积的百页窗,第七节 高层住宅结构选型的建筑因素,二、建筑灵活性要求对结构选型的影响 灵活性减少结构的约束,一、建筑高度与平面形式的选择 首先要考虑:建筑层数 平面形状的选择 层数增多高度增加侧向力越

27、大增加进深 高厚比:框架、框剪最大5 剪力墙、筒体6 例:一幢进深为11m纯剪力墙66m22层左右,条式住宅的进深不可能增加过大,层数受限制1218层。20层以上的高层住宅采用进深较大的点式住宅。香港30层,井字形,艹字形平面。因此,某些平面形式只适应于一定的高度,而预定的高度对平面形式必然有所选择。,方法:1加大建筑开间6-9m,底层商业用房的大的自由空间限制了剪力墙的使用 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出现,轻质隔断进行室内划分现浇楼板、大板、预应力楼板、解决大跨度,2纯框架、框剪、框筒结构考虑以后改造的可能,把剪力墙设为分户墙,避免墙上开洞。,三、建筑功能的多样性,对结构选型的影响 单一性的高层住

28、宅多功能的综合大厦 底部带有13层商业用房,第八节 高层住宅的形态与空间一、高层住宅的造型“形”对设计师是十分重要的,人们普遍对此有着较高的需求,以前主要是结构工程师起作用,现在,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多方案比较,计算和优选工作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建筑师有了一定的用武之地。,要保证一定数量的剪力墙落地,并适当加厚,楼电梯间、管道间的剪力墙应落地以形成落地筒,结构复杂时要做好结构转换层。,(1)体:以前是矩形、长方体 现在是三角柱体、圆柱体、多角柱体 在长方体上改变 凹凸变化、下大上小,设计上的三个重点:1主体躯干身:分为一个是体(骨骼)、一个是面(皮)。,(2)面,依附于体上的围蔽罩梁、柱子。,1)

29、全玻璃幕墙普通玻璃,蓝色、金色、深墨色、茶色、镜面玻璃。可以用一种颜色,也可以用不同色彩与质感的玻璃。,2)玻璃与其它材料结合的外墙 在非采光及不考虑视野的部分,石材、铝合金、不锈钢、金属、搪瓷、塑料、砼。,“皮”的处理有三种:a以面为主 b面上为竖向处理 c面上为横向处理,2顶部标志性 高层住宅顶部有电梯机房、电气、机械、空调冷却塔、上、下水箱、出气管等设备,把它们与建筑协调起来,与顶部几层结合形成有机整体。(1)虚遮侧面外观上将顶部设备适当遮挡起来,而将上部露空。(2)实遮有顶盖,使顶与体组成一个完整的,上、下结合的有机统一体。a顶部平整 b顶部单坡 c顶部双坡 d顶部多坡 e综合(3)层

30、层退台,改变材料和色彩(4)暴露解构主义、高技派,3底部基座通过细部使其尺度减小,入口做重点处理(1)无基座:主体直接与地面连接,建筑物从上到下能充分利用基地,没有基座也可以符合现代建筑美学。(2)有基座能产生一种整体稳定感 能产生水平与垂直的对比 能产生高低体量的对比(3)底部缩小露空,轻巧之感,二.高层住宅建筑的立体空间布局,1.地下部分(1)与地下交通、地铁连系在一起(2)集散广场、步行道(3)商店、娱乐(4)车库,2.出入口前应有一定的开敞空间,入口要做重点处理 a.与主体面在同一面上人行道有较大的宽度,前有广场。b.出入口凸出于主体面上门廊、门斗紧贴人行道。,3.出入口地坪面与主体建

31、筑及室外道路的关系,(1)室外道路,出入口与主体建筑的主厅在同一平面上,具有亲切感,大多数的作法。街道人行道门厅电梯厅,(2)室外道路与出入口在同一平面上,主厅在高的层面上。通过自动扶梯或开敞楼梯到达。空间上有变化,多层次,期待感。(3)室外道路与出入口在同一平面上,主厅在较低的层面上,一目了然,俯瞰时有通畅感。,(4)室外道路到入口升高一层或半层,有“宏伟感”。(5)室外道路向下进入入口,入口厅与电梯厅在同一层,多设有下沉式庭园。,住宅外部造型设计的目的,是创造一个温馨亲切的所在,让人们称之为“家”,而不仅仅是一个门牌号。,住宅外部造型设计,结 语,1.体形与体量 均衡体形对称 对称与非对称

32、 体量对比,a局部构件的凹凸b单元间连接方式应灵活c光影衬托 向阳面,背阴面,2住宅尺度 住宅尺度应近人,坚持以人体比例为基础的设计标准,功能构件设计应轻巧美观。3住宅个性整体风格有特色(1)亲切纯朴(2)性格独特(3)怀旧倾向追求地方文化与追求西方古典风格,设计应创造适合居住的人性化空间景观,并符合多样统一的美学原则,拥有清新悦目的视觉效果,这是评价当代住宅形象的重要标准。,4色彩与质感,住宅设计的新趋势 1更多地引进生态观念,绿化、通风、采光、减少能耗 2房型设计更加紧凑 3注重住宅的可持续发展 4重视对噪声的处理 5错层房型更加丰富多彩 6全复式的房型设计有新意 7对室内空间的重视,室内空间的景观效果。,家庭生活模式与套型设计可变性和适应性,1家务型家务活动空间,厨房宜大,服务阳台。2休养型居室与卫生间联系方便,厨房通风良好且与居室隔离,方便的室内外交往空间。,我国住宅建设发展方向 人性的 老年住宅 生态的 出租公寓 社会的 家庭办公住宅,Soho住宅 新技术的 节能生态住宅,3交际型较大的起居活动空间,客用卫生间。4家庭职业型前店后宅,下店上宅,Soho住宅,空间的重视。5文化型工作学习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