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贝类增养殖》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85681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水贝类增养殖》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海水贝类增养殖》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海水贝类增养殖》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海水贝类增养殖》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海水贝类增养殖》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水贝类增养殖》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水贝类增养殖》PPT课件.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海水贝类增养殖,绪论第一章 贝类的形态构造第二章 贝类生态第三章 贝类分类第四章 贝类苗种生产第五章 贝类育种第六章 扇贝养殖第七章 鲍的养殖第八章 其它贝类的养殖,教学目的和要求,海水贝类增养殖为水产养殖专业的重要专业课。通过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贝类的外部形态、内部构造、分类以及贝类生态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和主要经济贝类的苗种生产、养殖。为今后从事贝类养殖、育种等奠定基础,教学参考书,蔡英亚主编。贝类学概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第二版。王如才主编。海水贝类养殖学。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山东省水产学校主编。贝类养殖学。农业出版社。1979年。齐钟彦主编

2、。中国经济软体动物。农业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楼允东主编。组织胚胎学。农业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缪国荣主编。海洋经济动植物发生学图集。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0年。,绪 论,一、贝类与人类的关系(一)有益方面食用医药在工业和工艺美术方面农肥和饲料,1、食用,贝类的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无机盐类和各种维生素,贝类的营养成分还具有容易溶解在液汁中的优点,易于被人类消化吸收,人们经常食用的贝类有如海产的鲍、红螺、香螺、东风螺、玉螺、泥螺、牡蛎、贻贝、扇贝、江瑶、蚶、文蛤、杂色蛤仔、蛏、乌贼、章鱼、鱿鱼等;淡水产的田螺、螺狮、蚬等和陆生的蜗牛等。它们都味美可口、营养丰富。,2、医药,用在药

3、用方面,贝类也是重要的动物之一。我国古代很多口类的记载都出自本草,至今很多贝类仍是中医经常使用的药物,如石决明(鲍鱼的贝壳)、瓦楞子(蚶)、淡菜(贻贝)、蛤壳、紫或贝子(宝贝的贝壳)、海嫖峭(乌贼的内壳)等等。国外有很多从贝类提取抗病毒、抗菌和抗肿瘤的药物。如从鲍鱼肉中分馏出来的“鲍灵I”和“鲍灵”可以抗病毒和抗菌;从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提取可抑制肿瘤的药物等,用珍珠粉治疗溃疡疾;用乌贼墨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等报道。,3、在工业和工艺美术方面,贝壳烧石灰,特别是用牡蛎的贝壳烧石灰。制造钮扣和螺甸的原料,如大马蹄螺制做美丽灯饰的原料贝雕工艺是用各种贝类的贝壳的形状、

4、色彩组成的美术品,玩赏品如翁成螺、芋螺、宝贝、凤螺、梯螺、骨螺、榧螺、海菊蛤、宝贝、冠螺、瓜螺、芋螺、椎螺、骨螺。艺术品如珍珠贝、夜光螺、冠螺等。纺织品的原料如江瑶、贻贝等的足丝。紫色或黑色的原料骨螺科紫色腺,头足纲乌贼分泌的黑汁。珍珠是名贵的装饰品,又是名贵的药材。,4、农肥和饲料,一些小型的贝类还可以做为农肥和饲料,用以饲养家禽可以促使其多产蛋,近年来养虾业发展常利用些小型瓣鳃纲为饲料,一些宝贝的贝壳古代常做货币使用等。,(二)有害方面,1、有毒和传染疾病的贝类 在贝类中现知大约85种对人类会引起时候中毒或接触中毒,许多贝类食后中毒,是因为他们吃了含有有毒性的双鞭藻等食物所引起的。节香螺的

5、唾液和唾液腺中,含有四胺铬物等毒素。骨螺的鳃下腺中有骨螺紫毒素。荔枝螺和波纹蛾螺中有千里酰胆碱和丙烯酰胆碱。盘鲍的内脏中有感光力的色素,人食后在皮肤上常出现发烧、针刺、发痒、水肿以及皮肤溃疡等症状。芋螺的口腔内部有毒腺和箭头状的齿舌。被它刺伤后,受伤部分就要溃烂,如我国南海产的织锦芋螺等均有毒,采集时应特别注意。有些淡水和陆生的腹足类,是人体和家畜寄生虫的中间宿主。例如,日本血吸虫的幼虫寄生在钉螺内。此外,罗卜螺是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多脉扁螺是姜片虫的中间宿主。它们对人体或家畜,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有害方面,2、对农业的危害 陆地上的蜗牛、蛞蝓是果园、菜地及农林的害虫。海洋中食肉性的贝类,如

6、玉螺、荔枝螺、红螺等能捕杀贻贝及牡蛎,特别喜食它们的幼苗而造成严重的损失,又如一些草食性的种类能食海带、紫菜等的幼苗,为藻类养殖造成危害。3、对港湾建筑、交通运输和工业的危害 海洋中的船蛆、海笋等类是穿凿木材或岩石穴居的种类,对于海中的木船,木桩以及海港的防护和木、石建筑物为害很大。,二、贝类养殖的历史,贝类养殖是在人们和自然斗争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我国人民对贝类的利用远在石器时代就已开始。根据在北京附近发现旧石器时代的贝壳推测,远在五万年以前人类便开始利用贝类了。陕西斗鸡台墓内文蛤的发现,证明距今2000-3000年前,人类已利用贝壳作货币了。已养殖的贝类中,牡蛎的养殖历史最久,在200

7、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关于牡蛎养殖的记载。有许多古书记载了有关贝类的利用,在周公的“尔雅”(2000年前)中,就曾提到过河蚌能产生珍珠。在明朝时,我国已能利用河蚌生产珍珠了。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和蒋廷锡的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等书,记录了不少贝类的性状和用途,这些古书中所用贝类名称如淡菜、文蛤、牡蛎、石决明和魁蚶等,现在我国仍引用之。晋王羲之的“瞰蚶”、宋梅尧臣的“食蚝诗”、明张如蓝的“蛏赞”和“蚶子颂”等,对贝类形态、习性的描述许多是正确的。有关养殖方面的文献,以明朝郑鸿图所著的“业蛎考”比较系统,该书介绍了我国古时的牡蛎养殖生产的情况。,19世纪以来,有些国家的贝类养殖事业已发展成大规模的生产,

8、并对养殖贝类的生 物学原理和养殖技术进行了比较广泛和系统的研究。然而,在我国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阻碍了我国科学技术和养殖生产的发展,使贝类养殖事业几乎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1949年以,我国科学技术和养殖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贝类养殖也得到应有的重视,贝类养殖面积不断扩大;技术革新层出不穷,养殖品种由少到多;沿海各省研究机构相继建立,对贝类资源和可供养殖的面积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总结了群众丰富的生产经验,许多研究机构和生产单位对贝类半人工采苗、人工育苗、土池半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科学实验,进一步推动了贝类养殖事业的发展;高等与中等水产院校从1958年开始又增设了贝类养殖课,为海水贝类养殖

9、培养了大批技术力量。近年来,养殖贝类的生物学、育种、生态系养殖也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三、发展贝类养殖的有利条件,1、自然条件优越 我国海岸线绵茑,港湾曲折,浅海滩涂平展广袤,饵料丰富,环境多样化,可供浅海、滩涂养殖的面积辽阔。2、贝类资源丰富 贝类是海中之宝,我国沿海、分布着各种各样的贝类,可养的种类多,其中已养殖的达40余种。3、贝类养殖特点 具有投资小、成本低、收效快、产量高、技术易推广等优点,它不与农业争土地,不与畜牧业争饲料,不与鱼虾类养殖争水面。4、具经验和成果 贝类养殖在国内、外均积累了奉富的经验,对其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贝类的室内工厂化人工育苗、自然海区半人工采苗、

10、土池半人工育苗生产得到了稳步发展,为养殖生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苗种来源。此外,科学新技术也正在被。所有这些对贝类养殖生产都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四、选择贝类养殖种类的标准,正确地选择养殖种类,是保证贝类养殖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选择贝类养殖种类必须具备下列标准。1、生产力高 它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单位面积产量高,饵料易解决。2、适应能力强 对外界环境,特别对温度、盐度适应能力较强,抗旱和抗病力较强 3、营养价值高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其它营养物质,肉味鲜美。4、苗种来源容易:具有丰富的自然苗种或通过人工育苗容易解决其苗种来源。5、养殖成本低 要考虑经济效益就必须降低成本。降低成本,也容易开展大众

11、化的贝类养殖事业。6、移动性较差 作为养殖贝类应选择移动性差的种类。,五、贝类养殖学的含义、研究范围及发展方向,贝类养殖学是研究贝类养殖的生物学原理和生产技术的一门应用科学。它主要研究海水贝类的养殖。研究范围包括贝类的生物学、苗种培育、养殖增殖和加工等。我国贝类养殖技术还较落后,机械化程度差,许多可养面积还未充分利。为了进一步发展贝类养殖事业,必须注意和研究如下问题。,必须注意和研究的问题,1、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 研究贝类的生态、生理等生物学原理,为促进贝类生长、防除敌害和进行贝类人工育苗提供理论基础。为稳步地发展贝类养殖生产,应加强对贝类病敌害和病理研究。2、进行新品种的培育工作 利用科学上

12、的新技术和新手段,动摇贝类遗传性,进行杂交、选种、育种工作。从而培养出优良的养殖品种。国外在多倍体育种方面发展较快,已积累了丰实经验,在我国多倍体育种才刚刚起步。迫切需要开展这方面研究与生产。3、开展养殖技术的革新 不断改进养殖方法,进行生态系养殖。实行贝虾、贝藻、贝参等混养,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使养殖规范化,标准化,提高集约化程度以及加工机械化。4、增殖放流 增殖放流也是提高贝类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今后应积极开展增殖理论与增殖技术研究。增殖放流的对象是产量较低,人工控制程度较差或较难进行集约养殖的种类。,复习题,1、贝类与人类的关系2、发展贝类养殖的有利条件 3、选择贝类养殖种类的标准4、贝类养殖学的含义、研究范围及发展方向5、必须注意和研究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