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辛弃疾完.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济宁一中高一十班 之 伟大的三组,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题目解说,“水龙吟”为词牌名。建康,即今天的江苏南京市,是 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 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 座亭台。据景
2、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尽观赏之胜。”,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写作背景,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3、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作者在赏心亭看到什么触动自己心弦的东西?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断鸿,水天相接,无边无际,雄浑,显得空寂苍凉。,比喻,清秀之美。移情入景,满怀愁恨。,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因飘零的身世而悲苦和孤寂的心情。,江天,山景,思考,落日,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也表达了作者的愁苦悲凉心情。,浩渺壮阔气势雄浑苍茫悲凉,断鸿哀鸣,营造了一种苍凉、空阔的意境。,增添江南游子的愁怨,景中有情 情景交融,江天 无边无际 空寂苍凉,山景 满怀愁恨,落日 愁苦悲凉,思考,看、拍、会、登“吴钩”本是战场杀敌之锐器,现在却闲置身
4、旁,烘托词人空有满腔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栏杆拍遍”是胸中说不出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却无人是知己。,作者用了哪几个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仔细端详抽出鞘来的宝剑;用手使劲拍打亭上的栏杆。,上片:,景色:江天、山景、落日、断鸿,动作:看、拍、会、登,寓情于景比喻,上片小结,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根据典故谈谈词人有哪些“登临意”?,张翰 念鱼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刘备 雄才大略桓温 时光流逝,乡思,为国为民,控诉当
5、朝,思考,哀叹虚掷年华,词人借这些历史人物表达了自己什么样的感情?,自己既不愿弃官归隐,又不肯去追求享受,他决定要为实现自己抗金复国的理想而奋斗到底。,借古人来表达自己情感,用典,“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写辛弃疾自伤不能实现理想,又叹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孤寂。抒发作者内心的孤独与痛苦。,思考,下片小结,下片:,张翰 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刘备 雄才大略 桓温 叹时光流逝,用典 为国为民,正面,反面,上片所写景物,是作者登临时即目所见,从中引出漂泊南方、渴望报国,而无用武之地的幽愤。,下片述怀言志,三个典故叠用,表达了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内涵,体现了稼轩
6、词擅长用典、“以文为词”的特色。,这首词作者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见所感,抒发作者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成的苦闷心情,表现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归纳总结,小 结,1.从写景入手,意境开阔,情景交融.通过历史典故,层层推进,自然而贴切,深沉而含蓄。2、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7、。,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注释,(1)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2)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生于公元182年(光和五 年),卒于公元252年(太元二年)。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公元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3)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刘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舆,小名寄奴,汉族,先祖是彭城人(今江苏徐州市),后来迁居到京口(江苏镇江市),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8、、卓越的军事家、统帅。(4)“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晋军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5)“元嘉草草”句: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草草:轻率。南朝宋(不是南宋)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主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 手的重创。封狼居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封狼居胥山而还。狼居胥山,在今蒙古境内。词中用“元嘉北伐”失利事,以影射南宋“隆兴北伐”。(6)“四十三年”句:作者于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南归,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7)佛(b)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公元450年,他曾反击刘宋,两个
9、月的时间里,兵锋南下,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8)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祀时的鼓声。整句话的意思是,到了南宋时期,当地老百姓只把佛狸祠当作一位神祗来奉祀供奉,而不知道它过去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9)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米饭一斗,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使者回来报告赵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通假字,即屎)矣。”赵王以为廉颇已老,遂不用。,创作背景,这首
10、词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辛弃疾于公元1205年(宋宁宗开禧元年),66岁任镇江知府时,登上京口北固亭后所写的一首感怀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辛弃疾六十六岁时。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今江苏镇江)。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到任后,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孤危,深感很难有所作为。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
11、又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一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篇千古传诵的杰作。,译文,江山如画、历经千年仍如故,但是找不到东吴英雄孙权在此的定都处。昔日的舞榭歌台、显赫人物,都被风吹雨打化为土。斜阳照着草和树,普通的街巷和小路,人们说,武帝刘裕曾在这个地方住。想当年,他骑战马披铁甲,刀枪空中舞,气吞万里如猛虎。宋文帝草率用兵学黩(d)武,效法汉将伐匈奴,没能够封山纪功狼居胥,却要仓皇向南逃,时时回头向北望。我登上山亭望江北,还记得、四十年前的旧事一幕
12、幕:烽火连天鏖(o)战苦,扬州一带遭荼(t)毒。往事怎忍再回顾?拓跋焘(do)祠堂香火盛,乌鸦啄祭品,祭祀擂大鼓。谁能派人来探问:廉颇将军虽年老,还能吃饭吗?,词中用典,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廉颇,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着,却无处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了。,孙权: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曾打败来自北方的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英雄”赞颂,表示自己对他的敬仰和向往“无觅”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人物,再无处可寻了表达对前
13、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当年的歌舞楼台,繁华景象,英雄业迹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而随时光流逝了。,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夕阳照着那草木杂乱、偏僻荒凉的普通街巷,人们说这就是寄奴曾住过的地方。,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回想当时啊,刘裕率兵北伐,武器竖利,配备精良,气势好象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刘裕:南朝宋武帝。曾经在京口起事,最后建立政权。为了恢复中原,他几次大举北伐。,颂扬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骋中原向往他的英雄业绩 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自己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辛呈给宋孝宗的美芹
14、十论里,指出北伐应取道山东 因为山东之民劲勇,敌守备简略。“不得山东,则河北不可取,不得河北,则中原不可复。”,上片小结:,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南朝宋文帝(刘裕的儿子)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立业,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便仓皇失措。,对韩侂胄北伐的一种劝诫,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卫青、霍去病各统大军分道出塞与匈奴战,皆大胜,霍去病于是“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
15、封、禅,谓积土为坛于山上,祭天曰封,祭地曰禅,报天地之功,为战胜也。,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往事真不堪回想,在敌占区里后魏皇帝佛狸的庙前,香烟缭绕,充满一片神鸦的叫声的社日的鼓声!,佛狸祠:后魏太武帝拓跋焘,击败宋文宗,率军追到瓜步山上,在山上建立行宫。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词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百姓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不满: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谁还来问:谦颇老了,饭量还好吗?,“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者还报王
16、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老将廉颇:“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辛弃疾:“精神此老健如虎,红颊白须双眼青”(刘过呈稼轩诗中语),以廉颇自况,虽64岁仍想为国效力:可当政着不接受他的建议,又有小人挑拨,他感到悲愤,担心像廉颇一样被弃置不用。抒写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的苦闷。,下片小结:,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大好河山,孙权,刘裕,时无英雄,朝廷腐败,壮志未酬,壮志难酬,刘义隆,廉颇,前车之鉴,现实状况,四十三年,现实如故,神鸦社鼓
17、,百姓麻木,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面对锦绣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正是像辛弃疾这样的英雄志士登临应有之情,题中应有之意,词正是从这里着笔的。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魏,开疆拓土,造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尽管斗转星移,沧桑屡变,歌台舞榭,遗迹沦湮,然而他的英雄业绩则是和千古江山相辉映的。刘裕是在贫寒、势单力薄的情况下逐渐壮大的。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他曾两度挥戈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故土。这些振奋人心的历史事实,被形象地概括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三句话里。英雄人物留给后人的
18、印象是深刻的,因而“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传说中他的故居遗迹,还能引起人们的瞻慕追怀。在这里,作者发的是思古之幽情,写的是现实的感慨。无论是孙权或刘裕,都是从百战中开创基业,建国东南的。这和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于江左、忍气吞声的懦怯表现,是多么鲜明的对照!,如果说,词的上片借古意以抒今情,还比较轩豁呈露,那么,在下片里,作者通过典故所揭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感慨,就更加意深而味隐了。这首词的下片共十二句,有三层意思。峰回路转,愈转愈深。被组织在词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血脉动荡,和词人的思想感情融成一片,给作品造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深宏博大的意境。,岳珂在桯史稼轩论词条说:他提出永遇乐一词“觉用事多”之后,稼轩大喜,“酌酒而谓坐中曰:”夫君实中余痼。乃味改其语,日数十易,累月犹未竟。“人们往往从这一段记载引出这样一条结论:辛弃疾词用典多,是个缺点,但他能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创作态度可谓严肃认真。而这条材料所透露的另一条重要消息却被人们所忽视:以稼轩这样一位语言艺术大师,为什么会“味改其语,日数十易,累月犹未竟”,想改而终于改动不了呢?这不恰恰说明,在这首词中,用典虽多,然而这些典故却用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它们所起的作用,在语言艺术上的能量,不是直接叙述和描写所能代替的。就这首词而论,用典多并不是辛弃疾的缺点,而正体现了他在语言艺术上的特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