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概述》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606166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6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概述》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诗歌鉴赏概述》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诗歌鉴赏概述》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诗歌鉴赏概述》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诗歌鉴赏概述》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概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概述》PPT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歌鉴赏,高三语文组二0一一年,考纲解读,会读诗会做题,会读诗。能理解诗歌内容与主旨,深切感受其中所包孕的意蕴美和情感美。会做题。答题规范,能自圆其说。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就怎么答。,二、怎样才算读懂?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2、领会深层意思写出了什么内容(意境、形象)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如何读懂诗歌,二、怎样读懂诗歌表层意思?,如何读懂诗歌,1、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2、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3、注意修辞比喻、借代4、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贺知章咏柳碧玉

2、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这首诗,写的是(时间)的(对象)。,小试身手,这首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风流可爱.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像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美的衣裳,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当堂练习,大意:傍晚时分,一阵微风吹来,把我从冥坐中惊醒。我走近窗户,思绪飘渺起来。(风)吹开门,又吹动竹子。(我

3、听到动静)以为是故人来(看望我)。(风)吹落竹枝上的露珠,露珠滴在石阶下的青苔上。(这风)应该掀开门帘进屋来,为我拂去绿琴上的尘埃。,翻译这首诗的大意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解说大意:(我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

4、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远方的)城郭在前面的水面上浮动;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摇荡起(远方的)天空。襄阳风光美丽,(似乎想要把我)留下,与山翁共谋一醉,二、怎样读懂诗歌深层意思?,如何读懂诗歌,1、以意逆志。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2、知人论世。探究作者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3、置身诗境。置身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4、缘景明情。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体会独特的意境。,写出了什么内容(意境、形象)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5、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一、读标题待储光羲不至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这首诗紧扣标题中的“待”字,描写诗人等待客人的种种情景:一大早打开门等待储光羲的来到,诗人坐立不宁,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坐下去,都在倾听友人来到时的车马声。好像(“要欲”)听到友人身上佩戴的玉石撞击的清脆之声,正要出门去迎接,谁知这是一种错觉。可见诗人等待之急切。然而,从早一直等到晚(“晚钟鸣上苑”),外面下起了“疏雨”,友人还没有到来。于诗人终于明白了(了自,已经明白),友人不会来了。“临堂空复情”,是自己自作多情(空复情,自多情)。可见本诗通过一

6、系列的细节描写,表达了盼望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或者说表达了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1、题目揭示内容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只看诗正文,以为是写湖水的风景,但看了题目之后,便知道,本诗谈的是作者看书的感受,半亩方塘是书,天光云影是指书中有美好的景致,源头活水是指读书可以使神清智清,思想永远鲜活。,2、题目表露心情 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个题目前后两个动作。“寻”与“不遇”,含蓄之极。但我们即使不看诗也能够揣测出作者遗憾的心情。,3、题目展示思路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竞夕

7、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题目意为遥望月亮起相思,进而怀念起远方之人。而“先望后怀”正是该诗的思路。,阅读下面首宋词,完成下面两题。鹧鸪天 送人 辛弃疾目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台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问: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答: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渡险恶得多。,对译:唱尽了阳关三叠,泪眼依然,算了吧,功名利碌不过是身外余事,还是努力加餐饭吧。天边的流水远送着无穷的树色,雨中的阴云埋掉一半的青山。今古恨事有几千般

8、,岂只离别一事才是堪悲的?江头上的风波并不是最险恶的,人间还有更为险恶的路途。,二、看作者与注释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问题:此绝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忙着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注释的作用: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思想内容;介绍相关诗句,暗示用典或其意境;介绍作者,那是在

9、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三、找意象(景物)【操作步骤】第一步:找找出诗中意象、景物第二步:想联想意象感受,置身诗境第三步:看看意象前面修饰词语第四步:定确定诗歌主旨,【操作例示】秋夜 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对译:秋夜,雾气收尽,远处能听到虫鸣,我,长夜难眠,灯花剪了又剪,夜半人无睡意,冷冷的月光撒满床,去铺床却满床冰凉,抬头望,梧桐树梢月光分外明亮。【精彩解析】第一步:找诗歌中描写的景物有:秋夜、烛花、梧桐、明月;第二步:联想景物感受。在古典文学中,秋多表愁情,梧桐多表寂寞悲凉之情,明月多表团圆,烛光多表深夜。了解这些,诗词的主旨立即呈现出来。第

10、三步:再看修饰词语。“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第四步:定主旨:思妇饱受孤独寂寞煎熬之苦,【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注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蔡肇zho(?-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瓮:这里指水瓮。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对译:郊外,一条溪流缓缓地流人山涧,发出潺潺的响声;秋风萧瑟,轻轻地摇动树木,落叶纷纷。那儿有个人抱瓮汲水,我因而知道村庄离溪水很近;那佛寺建在深山,隔

11、着山坞,隐约飘来了阵阵钟声。,1.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意象)2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意象)答: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2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水潺潺”声音的描写,“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联

12、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的好处是: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四、明典故庆庵寺桃花 南宋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注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的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达十二年之久,拒不出仕。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问题:请分析这首诗的妙处答案:诗人巧用典故,借桃花引出桃源故事,用庆庵寺代桃花源;用“避秦”来写“避元”;用“怕有渔郎来问津”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决意绝世之志;在短

13、短的四句诗中,融入了丰富的内涵。全诗读来含蓄蕴藉,耐人品味,一个绝不与元统治者合作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1、投笔: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古诗中常见的典故,2、长城: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古诗中常见的典故,3、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

14、“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古诗中常见的典故,4、劳歌:本指在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古诗中常见的典故,5、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古诗中常见的典故,四、品关键词(诗眼)句(首尾联)【操作步骤】第一步:关注诗文首尾句。特别是句中的动词、修饰语(形容词、副词)第二步:找出情感词语第三步:确定诗歌的情感主旨,【操作例示

15、】从军行 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对译:塞外,远处传来琵琶声声,歌舞阵阵,曲虽新,心依旧,离不了征人的思亲情。边关将士离愁不尽,却被这曲舞声声催得更是恼人,抬头望,只有那高悬的明月映照着长城。【精彩解析】第一步:关注诗文首尾句。第三句就乐声抒写“不尽”的“边愁”,结句以景托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片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意境壮阔而悲凉。第二步:找出情感词语。第二句,“别情”第三句“愁”;第三步:确定诗歌的情感主旨。再联系到诗歌题目“从军”,本诗歌的情感主旨就显明了,表现出当时边塞军士生活的枯

16、燥乏味和思想的苦闷无聊,和征戍者的深沉、复杂的感情。,【训练】南柯子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chng)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注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对译:山色昏暗,阴云密布,寒雨将至。数枝娇花凝聚水珠,楚楚堪怜。不要因为惜花而对着东风心生惆怅。每一天,农民们不避风雨,劳作在田间各处。人间最辛苦的是春耕、夏种、秋收,在这重阴欲雨的时刻,农民们只盼望有充足的雨水,获得来年的五谷丰登。,(1)上阙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贴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

17、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1)上阙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贴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答: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不是为惜春伤怀。从两方面可以看出:一 作者紧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二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答: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读标题看注释、作者找意象(景物)明典故品关键词(诗眼)句(首尾联),小结,怎样读懂诗,明表层探深层,知时、地、人、物

18、、事、景会翻译,找想看定,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08高考卷)春 日 即 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对译:细雨蒙蒙,丝丝如织网,想网尽满眼的春色,却见黄昏中,雨打落花,满地狼藉。往日门前的喧闹车马,如今已经不复存在,我这里已是门可罗雀,独自在幽明的鸟声中掩上门。注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问: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回顾思考:请说说你解答的依据。依据1:意象: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象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依据2:标题和注释:从标题可以看出本诗为一首即景抒情诗,从注释来看,诗人是在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的背景下创作的,由此可以看出诗人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