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力平价条》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608337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1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购买力平价条》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购买力平价条》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购买力平价条》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购买力平价条》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购买力平价条》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购买力平价条》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购买力平价条》PPT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四讲 购买力平价条件,2,第一节 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平价条件,在经济学的研究中,人们会遇到许多在表面上不同的市场中联系价格或者价格变动的所谓的平价或者均衡条件。国际金融市场的研究则由几种重要而又有用的平价条件所代表。在这一讲和下一讲中,我们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研究这些平价条件。首先,我们从基本原理中推导出这些平价条件,并指出每个平价条件所基于的关键性假设。其次,要指出这些平价条件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最后要讨论如何运用这些平价条件。下表将会给出国际金融市场上四种重要的平价条件。,3,4,我们将看到,尽管存在这四种平价条件,但是起着只有三种是相互独立的,因而第四种平价条件可以从其他三种平价条件中

2、推导出来。这里面有一个“隐含的”假设条件,即两个经济体中,实际利率是相同的。,5,在这一讲里,我们只讨论购买力平价及相关的问题,这包括一价定律、绝对购买力平价、相对购买力平价和真实汇率。,6,第二节 一价定律,一价定律是指在完全资本市场上,在考虑汇率因素以后,相同商品在两个市场上的价格是相同的。根据一价定律,如果在中国一个杯子的价格为7元人民币,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水平(S)为1美元等于7人民币,则在美国,相同一个杯子的价格应为1美元。如果用符号表示,为:P中国,杯子=S人民币/美元P美国,杯子,7,从理论上讲,一价定律适合于任何相同的商品。在完全资本市场上,通过套利,能使这一定理有效成立(类似

3、于牛顿第一定律)。不过,这一定律成立的条件是:1.假设在一个市场买进商品在另一个市场卖出不需交易费用。这在现实中是不成立的。2.假定在市场上没有贸易壁垒,包括关税、税收等。3.要求比较同一种商品。,8,第三节 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理论(PPP,Purchasing power parity theory)是关于汇率决定的理论它指出两种货币之间汇率的变动与两个国家相对价格水平的变化的关系。包括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西班牙的萨拉曼长卡学派(Salamanca School)以及杰勒德德马利尼斯(Gerard de Malynes)1601年发表了英国的

4、论著。瑞典、法国及英国的拜金主义者在18世纪后半叶及19世纪初也提出过有关购买力平价的进一步说法(参见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9,正当19世纪,古典经济学家,特别是李嘉图(Ricardo)、穆勒(Mill)、戈申(Goschen)及马歇尔(Marshall)都曾肯定并发展了多少类似购买力平价说的观点。李嘉图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曾论述到:“在谈到不同国家货币的汇兑率和相对价值时,我们绝不可依据货币在各国用商品估计的价值。汇兑率绝不是由按谷物、毛呢或任何一种商品估价的货币的相对价值来确定的,而是由和其他国通货估价的一国的通货的价值来确定的。也可以用把它和两国共有的某种标准相比较的

5、办法来加以确定。如果在英国兑付的一百英镑汇票在法国或西班牙能购买的货币数量和在汉堡兑付的一百英镑汇票相等,那么英国和汉堡之间的汇兑就是平价。”在这段论述里,李嘉图明确的指出汇兑率,即现在所说的汇率,是由两国相对物价水平所确定。,10,虽然以上古典经济学家在他们的著作中或多或少地涉及到购买力平价的理论,但真正把这一理论构成模型加以实证分析的却是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Cassel)。卡塞尔以此为题的第一篇名叫外汇现状(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foreign exchange)的文章,发表于1916年的英国经济学杂志(Economic Journal)。在这篇文章里,

6、他提出了汇率的通货膨胀理论,并利用交战国美国及瑞典的物价水平及汇率资料首次加以论证。,11,1918年,卡塞尔在英国经济学杂志发表一篇名为在国际交换中出现的不正常偏离的文章,进一步分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汇率变动:“战争期间普遍出现的通货膨胀降低了各国货币的购买力,尽管程度不一致;汇率偏离它们旧平价的程度与各国通货膨胀率成比例。在每一时点上,实际平价可由一国货币购买力与另一国货币购买力的商数来表示,我提议把这个平价叫做购买力平价。只要诸多商品的自由流动以及相当广泛的国与国之间贸易的现象继续存在,实际的汇率不可能偏离购买力平价太大。”,12,凯恩斯同意购买力平价的观点,肯定李嘉图的创始之功和卡

7、塞尔的定名之功,但凯恩斯则认为决定汇率的是两国的贸易品价格指数而不是两个一般物价水平。凯恩斯在他的货币论中这样写到:“近年来常常讨论的外汇购买力平价说在其纯粹的形式下,不过是上述命题的重述而已。其主要内容是:两种通货的外汇汇率和其中一国的物价所表示的国际贸易指数对另一国物价所表示的同一指数的比数采取同一方式变动。”(凯恩斯的货币论),13,凯恩斯还认为之所以当时两个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动会影响到汇率的变化,这是因为“,即许多旧日基础最稳固的批发物价指数主要是根据国际贸易中的大宗商品制成的;原因很容易理解,这正是在连续很长的年代里,唯有这些商品最容易取得令人满意的价格行情。”从以上凯恩斯的论述中可知

8、,凯恩斯是赞成购买力平价这一理论的;但与卡塞尔不同的是,凯恩斯认为是两国贸易品价格的指数变动而不是一般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动决定汇率的变化。他认为当时两国之间相对物价水平之所以会影响到汇率,原因在于当时的物价指数主要是依据可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编制而成的;因此,一般物价水平与可贸易品价格之间有着密切相关关系。,14,本世纪70年代初期,随着浮动汇率制的来临,关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讨论有一次出现。当时的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和哈里.约翰逊(Harry Jonnson)及他们的支持者认为国际收支差额从本质上说是一个货币现象,这样以购买力平价为基础的汇率也被解释为货币现象。由此,购买

9、力平价理论和货币的需求与供给一起,成为货币学说下的汇率决定理论。,15,20世纪70年代汇率的急剧波动引起经济学家们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怀疑。为此,多恩布什(Dornbush,1976年)提出一个“超调”(Over-shooting)模型来解释现实汇率偏离均衡汇率的原因。虽然这种“超调”现象是资产市场的一个共同特征,但它在外汇市场上显得特别突出。在1920年,卡塞尔就已经观察到这一现象。他阐述道,德国马克的超额供给把它们的外汇值压得远低于其长期均衡值,以致对未来马克会升值的预期吸引众多投机商们对此进行投机买卖。不幸的是,卡塞尔并没有更深入的对此进行探讨。直到1974年这一问题才重新被经济学家提出

10、,多恩布什把它建立成为一个理论模型。,16,“超调”现象必须有一个均衡汇率作为参照物。对于纯货币扰动时,经济学家认为购买力平价汇率是一个适宜的参照物。购买力平价与货币外生供给增加对汇率和商品价格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购买力平价要求货币供给对汇率和价格的影响是一致的,即货币供给的变动引起汇率和价格同步移动。在这种情况下,购买力平价成立。但在短时期内,货币供给对汇率的影响可能严重背离货币供给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这种背离现象正是“超调”所要研究的主要课题。,17,绝对购买力平价 假设中国的价格水平为P,美国的价格水平为P*,它们都是分别由N种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权数为Wi,则:绝对购买力平价认为,经

11、过汇率(S)调整以后,两种价格水平应该是相同的。用符号表示为:P=SP*,18,即便是在完全资本市场上,我们也会发现,当对每一种商品,一价定律成立,绝对购买力平价也不一定成立。只有当两国篮子商品相同,并且权数相同时,绝对购买力平价才会成立。运用绝对购买力平价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每一个国家通常只报告价格指数,而不是绝对价格水平。,19,相对购买力平价 相对购买力平价提供了一个解决上述绝对购买力面临的困境而不成立的难题。在绝对购买力平价不成立的情况下,我们把另一个参数K引入到在时点t+1时,上述公式才成立,即:Pt+1=k St+1 P*t+1 出于同样的原因,绝对购买力平价在时点t也不成立,我们

12、有:Pt=k St P*t,20,上述两式相除,我们得到下列公式:(1+p)=(1+s)(1+p*)=1+s+p*+sp*其中小写字母(p,p*和s)代表大写字母的百分数。假设价格水平和汇率水平变化幅度比较小,以及汇率水平发生连续变化,则可忽略 sp*(高阶无穷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得到经典的相对购买力平价公式:s=p-p*,21,尽管上式用汇率变化百分比来描述相对购买力平价,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更关注的是满足相对购买力平价下的汇率水平。所以相对购买力平价可表述为下列形式:或者:,22,举例 2011年1月1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 1美元=6.67人民币,假设在2011年内,中国的C

13、PI=5%,而美国的CPI=1%从相对购买力角度,2011年末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应该是多少?,23,一国货币具有双重价值;一个是对内价值,常用CPI来衡量;另一个是对外价值,用汇率来衡量。这两个价值紧密联系。一个对内不断贬值的货币,必然对外贬值。思考问题:人民币现在不断对内贬值,现在外汇市场还存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预期,为什么?,24,第四节 真实(或实质)汇率,真实汇率与相对购买力平价之间的关系 真实汇率是名义汇率经两国消费者价格指数调整而得到的汇率。真实汇率计算公式可从相对购买力平价中推导出来,推导如下:,25,当购买力平价成立时,这意味着现实中的名义汇率变化值等于购买力平价公式的计算值。这

14、意味着,在时期t和时期t+1,一国商品的对外竞争力没有发生变化,从上式可知,它等于1,即真实汇率(RER)等于1。如果上式右边的St+1和St都用实际的名义汇率,真实汇率计算式为:,26,如果时期t代表2011年1月1日,时期t+1代表2012年1月1日,那么 当RER=1时 表示该国对外竞争力保持不变 当RER1时 表示该国对外竞争力减弱下表为计算的中美真实汇率的变化(1994年为基期),27,28,真实有效汇率(REER)中国有多个对外贸易伙伴,因此必须有对所有贸易伙伴的对外竞争力的指标,这一指标为真实有效汇率,具体指标如下:RERi中国与第i国的真实汇率 Wi 是权数,一般用第i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占中国总的贸易额的比率 IMF和BIS提供其各国的真实有效汇率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