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常见损伤》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祸常见损伤》PPT课件.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车祸常见损伤,张斌山副主任医师,车祸常见损伤,一、骨折二、脱位三、韧带损伤,一、骨折:,四肢长骨:上肢:肱骨骨折、桡骨骨折、尺骨骨折 下肢:股骨骨折、胫骨骨折、腓骨骨折躯干骨:肋骨骨折、脊柱骨折其他:头颅骨折、锁骨骨折、指(趾)骨 骨折、髌骨骨折、踝骨骨折,何为骨折?,定义 骨折(fracture)即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为:1.完全骨折2.不完全骨折根据骨折处皮肤、筋膜或骨膜的完整性分为:1.闭合性骨折2.开放性骨折,这个算不算骨折?,这属骨折中的不完全骨折,俗称“骨裂”,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为:,1.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全部中断按骨折线的方向及其形态可分为:
2、(1)横形骨折(5)嵌插骨折(2)斜形骨折(6)压缩性骨折(3)螺旋形骨折(7)凹陷性骨折(4)粉碎性骨折(8)骨骺分离,车祸又以这三种多见,(1)横形骨折 骨折线与骨干纵轴接近垂直,(2)斜形骨折骨折线与骨干纵轴呈一定角度,(4)粉碎性骨折 骨质碎裂成三块以上。骨折线呈T形或Y形者又称为T形或Y形骨折,2.不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部分中断,按其形态又可分为:(1)裂缝骨折(2)青枝骨折,裂缝骨折,根据骨折处皮肤、筋膜或骨膜的完整性分为:,1.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筋膜或骨膜完整,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2.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筋膜或骨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高能预警,骨折的诊断,
3、受伤史 临床表现 全身 局部(一般: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特征: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X线检查(确诊意义),临床表现,大多数骨折一般只引起局部症状,严重骨折和多发性骨折可导致全身反应。,(一)全身表现 1.休克 骨折所致的休克主要原因是出血,特别是骨盆骨折、股骨骨折和多发性骨折,其出血量大者可达2000ml以上。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或并发重要内脏器官损伤时亦可导致休克。,出血评估图,2.发热 骨折后一般体温正常,出血量较大的骨折,如股骨骨折、骨盆骨折,血肿吸收时可出现低热,但一般不超过38。开放性骨折,出现高热时,应考虑感染的可能。,(二)局部表现 1.骨折的一般表现 为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
4、碍。2.骨折的特有体征(1)畸形:骨折段移位可使患肢外形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缩短、成角或旋转畸型。(2)异常活动:正常情况下肢体不能活动的部位,骨折后出现不正常的活动。又叫假关节活动。(3)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后,两骨折端相互摩擦时,可产生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的并发症,早期 外伤性休克 感染 内脏损伤 重要血管损伤 缺血性肌挛缩 脊髓损伤 周围神经损伤 脂肪栓塞,中晚期 坠积性肺炎 褥疮 尿路感染及结石 骨化性肌炎 创伤性关节炎 关节僵硬 缺血性骨坏死 迟发性畸形,外伤性休克出血:1000ml 骨盆骨折、股骨干骨折 多发性骨折,感染开放性骨折、污染严重清创不彻底厌氧菌感染(气性坏疽),重要血
5、管损伤、周围神经损伤斜形骨折多见肱骨髁上骨折、股骨髁上骨折,关节僵硬关节内骨折(瘀血)固定时间过长(或术后缺少锻炼),缺血性骨坏死骨折段血供障碍与解剖结构在关股骨颈骨折、腕舟骨折、距骨骨折,骨折的治疗,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复位(闭合、开放)1、闭合复位 手法复位:早、稳、准、巧 持续牵引(复位、固定双重作用)2、开放复位 切开复位(直视、易成功)近代方向:微创手术,复位的标准 对位:指两骨折端和接触面 对线:指两骨折端的纵轴上的关系 解剖复位(理想状态)对位对线完全良好 稳定、早练功、愈合快、功能好,功能复位 对线:骨折旋转移位心须完全纠正,成角移位(有条件)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可改造)成人1
6、0小儿15 对位:干骨折至少达 1/3 干骺端骨折至少达 3/4 长度:儿童缩短 2cm 成人缩短 1cm,固定 目的:防止再移位、有利骨折愈合 内固定:(体内)钢板、螺丝钉、钢丝等 外固定:夹板、石膏、牵引、支架,内固定器械分类:金属接骨钢板 接骨螺丝钉 骨钢钉针类 髓内类 骨外接类,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是骨折治疗的重要阶段,是防止发生并发症和及早恢复功能的重要保证。应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充分发挥病人的积极性,遵循动静结合、主动与被动运动相结合、循序渐进的原则,鼓励病人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防止一些并发症发生。,1.早期阶段 骨折后12周内,此期功能锻炼的目的是促进患肢血液
7、循环,消除肿胀,防止肌萎缩。由于患肢肿胀、疼痛、易发生骨折再移位,功能锻炼应以患肢肌主动舒缩活动为主。原则上,骨折上、下关节暂不活动。但身体其他各部关节则应进行功能锻炼。,2.中期阶段 即骨折2周以后,患肢肿胀已消退,局部疼痛减轻,骨折处已有纤维连接,日趋稳定。此时应开始进行骨折上、下关节活动,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其活动强度和范围逐渐缓慢增加,并在医务人员指导和健肢的帮助下进行,以防肌萎缩和关节僵硬。,3.晚期阶段 骨折己达临床愈合标准,外固定己拆除。此时是功能锻炼的关键时期,特别是早、中期功能锻炼不足的病人,肢体部分肿胀和关节僵硬应通过锻炼,尽早使之消除。并辅以物理治疗和外用药物熏洗,促进关
8、节活动范围和肌力的恢复,早日恢复正常功能。,骨折愈合,血肿炎症机化期(23周),原始骨痂形成期(46周),骨板形成塑形期(812 周),病例(骨折愈合过程),骨折愈合标准,临床愈合标准1.局部无压痛、纵向叩击痛;2.局部无异常活动:3.X线片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痴通过骨折线;4.解除外固定后,肢体能承受以下要求者:上肢向前平伸持重1kg达1分钟;下肢不扶拐在平地上连续行走3分钟不少于30步者,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者;骨性愈合标准具临床标准+X线骨小梁通过骨折线,异常愈合,畸形愈合:骨折在重叠、旋转、成角的位置下愈合迟缓愈合:骨折超过正常临床愈合时间,骨折端仍未愈合,X线骨痂稀少不愈合:骨折
9、所需时间再三延长,断端仍有异常活动,X线示髓腔封闭、骨端硬化,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一)全身因素 年龄:年青愈合快,年长愈合慢 健康状况:如有糖尿病、肿瘤等消耗性疾病者,愈合慢。,(二)局部因素 1.骨折类型:横形骨折、粉碎性骨折(较慢)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较快)2.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关键因素)3.软组织的损伤程度 4.软组织嵌入 5.感染,(三)治疗方法的影响1.反复多次手法复位2.手术治疗时操作不当(如过多摘除碎骨片、对周围组织损伤过多)3.骨折固定不牢固(夹板、石膏外固定;钢板、螺钉等内固定)4.过早或不恰当地功能锻炼,颅骨骨折,一、颅盖骨折:1.线形骨折(较多见,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10、2.凹陷骨折二、颅底骨折1.颅前窝骨折2.颅中窝骨折3.颅后窝骨折,颅骨骨折的重要性常常并不在于骨折本身,而在于可能同时并发的脑膜、脑、颅内血管和脑神经的损伤。,颅盖骨折(线形合并凹陷骨折),脊柱骨折,一、诊断:诊断基本同四肢长骨骨折。其中以胸腰段(T10-L 2)骨折最多见。二、并发症:主要是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三、分类1.颈椎骨折 a.屈曲型损伤:压缩型骨折、骨折-脱位 b.垂直压缩型损伤:Jefferson骨折、爆裂型骨折 C.过伸损伤:“挥鞭损伤”-whiplash损伤、枢椎椎弓骨折d.齿状突骨折,挥鞭损伤,2.胸腰椎骨折分类(按形态):a.压缩骨折 b.爆裂骨折 c.Chance骨折
11、 d.骨折-脱位,四、治疗:大原则同四肢骨折复位、固定、功能锻炼五、预后:若无合并脊髓或神经损伤,愈后一般良好。,脊髓损伤,一、分型1.脊髓震荡:可自行恢复,不留任何神经系统后遗症2.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损伤平面以下保留部分感觉和运动功能(1)前脊髓综合征 四肢瘫痪,下肢重于上肢(预后最差)(2)后脊髓综合征 损伤平面以下深感觉全部或部分消失,(3)脊髓中央管周围综合征 多见于颈椎过伸损伤,损伤平面以下四肢瘫,上肢重于下肢(4)脊髓半切综合征 同侧肢体的运动及深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痛觉和温觉消失,3.完全性脊髓损伤:损伤平面以下全部瘫痪4.脊髓圆锥损伤:会阴部皮肤感觉缺失括约肌功能丧失致大小便失禁
12、及性功能障碍,双下肢的感觉和运动仍保留正常5.马尾神经损伤:损伤平面以下弛缓性瘫痪,有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及括约肌功能丧失,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没有病理性锥体束征,二、诊断体征+辅助检查(X线、CT、MRI及电生理检查),三、治疗1.非手术治疗:(1)药物治疗:甲泼尼龙冲击疗法(2)高压氧治疗(3)其他:自由基清除剂,改善微循环药物、兴奋性氨基酸受体阻滞剂等2.手术治疗,脱位,一、分类(1)上肢:肩锁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桡骨头半脱位(2)下肢:髋关节脱位、髌骨脱位 二、治疗:除肩锁关节脱位,一般均可手法复位、外固定即可。,肩锁关节半脱位,肩锁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桡骨头半脱位,髌骨脱位,韧带、半月板损伤,主要为:膝关节韧带损伤包括:1.内、外侧副韧带损伤 2.前、后交叉韧带损伤诊断:外伤史+体征(疼痛、活动受限)+辅助检查(MRI、关节镜)治疗:轻者,可予石膏外固定及药品治疗。严重者,多需手术治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