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的起源和发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艺的起源和发展》PPT课件.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陶艺的起源和发展,第一节 史前时期的原始陶器,史前时期:距今约1万年公元前2070年。其发展线可概括为:掌握火的使用方法使用泥发明陶器 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出现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的黑陶出现,节,一、陶的起源 人类在制造工具和定居之后,开始需要储存食物和饮用水,容器的概念和容器的发明就同时产生了。,有学者指出:“通常认为,人类在新石器时代或仰韶文化时期,就发明了陶容器;但忽略了前此尚有一个相当长的使用葫芦容器的 时期,然后将葫芦容器作为陶器的天然模型,从而制成陶容器。我们根据民族志资料可以推断:世界上凡是远古曾生长葫芦的地方,那里的原始先民,在使用陶容器之前,曾先使用天然容器-葫芦
2、;而葫芦容器也就是陶容器的现成模型。”这样的推断大致是不错的。原始彩陶中有些器形是模拟葫芦器的,可以算是证明。,火的使用是陶器产生首要条件,无庸赘述。但是火的使用在那个阶段和陶的产生相关联,却是饶有兴趣的问题。,文物考古工作者在甘肃省静宁县威戎镇杨湾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中期彩陶窑址。这是窑炉的烟道新华社记者 聂建江摄,考古学和民俗学发现,人类定居以后,火塘在人居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们崇拜火,火塘也可以取暖、烧烤和炊煮。当炊煮的需求开始萌动时,葫芦容器不能实现,于是用泥包裹葫芦,以葫芦器为内模烧制粗陶的原始方式就产生了。为了升温,火塘又改进为原始窑炉。人类制陶的历程就这样开始了。,陶器的烧制
3、和使用,被认为是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基本特征之一。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陶器,发现于湖南省道县白石寨村的玉蟾岩遗址,该遗址于1993年发掘时意外地发现了3块较大的原始陶片,1995年又在相距前发掘地1米左右的地方发现了一堆一碰即碎的陶片,陶胎厚达2厘米。,经考古工作者在室内整理,将陶片精心拼对粘合,复原出两件烧煮食物的炊器陶釜。其中较大的1件口径31厘米、高29厘米,形制为侈口、圆唇、斜弧壁、尖圜底,通体饰绳纹。这些陶片及其附着物经北京大学考古系进行质谱加速器碳14年代测定,结果为距今1.232万年120年和1.481万年230年。无疑,这是我国迄今出土年代最早的两件复原陶器。,二、彩陶1、仰韶文
4、化大地湾类型彩陶 彩陶的发现和制作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大地湾遗址。大地湾遗址大致可分为五期文化: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和常山下层文化。,彩陶三足钵-高12.5厘米,口径27厘米(大地湾一期遗址出土),其历史年代从距今8000年一直延续到距今5000年。其中距今8000年的一期文化是我国西北地区迄今为止考古发现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大地湾遗址是中国彩陶的起源地。大地湾遗址迄今共发掘出四千件陶器,而且发现了35座用于制陶的窑址。其中距今约8000年的大地湾一期文化遗存出土了三足钵等200多件彩陶,是我国境内迄今为止发现的时间最早的一批彩陶。到距今约6000年的大地湾二期时,彩陶制作技术已臻完
5、善。二期出土的人头型器口彩陶瓶,通高31.8厘米,瓶口是人头形状的雕塑,其形状象征一母腹,整件陶器融造型、雕塑、彩绘艺术于一体,被专家们确认为迄今为止我国史前雕塑艺术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同期还出土了一套成系列的彩陶圆底鱼纹盆,其花纹依时间顺序依次为写实的鱼纹、抽象的鱼纹和变形的鱼纹。其中一件鱼纹盆直径达51厘米,是目前国内发现的直径最大的鱼纹盆。,彩陶用河谷沉积的中砂性粘土作原料,有的质细,有的夹砂。经过800度至900度的温度的烧制,因火焰气氛不同,烧成质地呈橙红色、砖红色、褐红色、灰色和黑色。彩陶成型手法以手工制作,主要以泥条盘筑法成型,辅之以手捏成型、粘接成型等手法。主要器型有平底碗、钵、
6、盒、小口尖底瓶、细长颈瓶、直口罐、斜沿罐、深腹瓮、鼎、釜、甑、灶等。,(人面鱼纹盆)仰韶文化,高16厘米,口径39.5厘米,1955年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的代表作。,彩陶器上多有彩绘,用农田中生成的铁锰结核碾细配成黑色、黑褐色颜料,用含铁量很高的土红或赭石配成红色,用白净瓷土配成白彩。,颜料钵、红色颜料瓶,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椭圆形钵,钵高3厘米,最大直径9厘米,颜料瓶瓶高5厘米,直径3厘米,2004年甘肃临洮出土。泥质橙黄陶,钵呈椭圆形,内壁有残留红色颜料,颜料瓶2个已启封,1个未启封。,等陶坯成型干后,用类似毛笔的工具绘画。画好后用卵石等
7、工具打磨坯体,使陶器烧成后彩纹固定在陶器表面不易脱落。彩绘以黑色为主,亦兼用红色。有些地区如豫西一带,在彩绘之前先涂上一层白色的陶衣作为衬底,以使彩绘出来的花纹更为鲜明。绘饰的内容,主要是形形色色的几何形纹,如形,十字形,网形,水波形,涡纹形和勾叶形等;也有造型生动的动物(如鱼、蛙、龟、鹿)和植物(如花果,谷叶,树枝等),以及人物纹样。这些花纹多装饰在细泥红陶钵、碗、盆和罐的口部、腹部。,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早期,高31.8厘米。瓶的器口为圆雕人头像,披发,眼、嘴和鼻孔都镂空,双耳各有一小穿孔,应是垂系饰物的耳孔,瓶口孔径4.5厘米。距今约6500年,大地湾变体鱼纹圜底彩陶盆,
8、2、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1953年首先发现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而得名,距今有7000年的历史。是我国彩陶文化历史较早、特点突出、影响较大的一个类型。半坡彩陶的遗址,在河流的岸边,因而半坡的彩陶有、葫芦瓶、长颈瓶,卷唇盆和圆底盆、钵及小口细颈大腹壶、直口鼓腹尖底瓶为典型器物,造型较简洁。,人头壶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高23厘米,底径6.3厘米,1953年陕西洛南县出土,西安半坡博物馆藏。,半坡彩陶早期纹饰,多为象生形。也就是说,在一件器型上,装饰往往只占据器面的一小部分,纹样一般是自然形态的再现。半坡纹饰的形象可爱,表现了人类童年的天真稚气和与自然的亲切关系。仔细体味,有人与自然溶为一体的感觉,可以说是
9、半坡人原始生活的记录。纹饰形象主要有。动物纹。以鱼、蛙、鹿及鸟为装饰对象,尤以人面鱼纹、鱼纹、鱼鸟结合纹最为生动精彩。它变化多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几何纹。多以抽象化的动物纹、植物纹、编织纹演变而来,有宽带纹、三角纹、曲折纹、斜线纹等。编织纹。有线纹、篮纹、绳纹等。,3、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1953年发现于河南陕县庙底沟,分布区域为甘肃、青海、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器形仍以盆、钵、瓶为主,还出现了瓮、罐等。多平底、大口、曲壁、小底,形体多呈倒三角形,造型挺秀、饱满、轻盈而稳定。年代约为公元前3900年前后。纹饰有:植物纹。以旋花纹、叶状纹居多。动物纹。有蛙、鸟等,较少见。编织纹。有线、篮、绳
10、等纹饰。几何纹。多由圆点、钩叶、弧线三角和曲线等组成带状花纹。庙底沟彩陶比半坡成熟得多。点、线、面搭配得当,空间疏朗明快。曲面之间,穿插活泼的点和线,使纹样节奏鲜明,韵律感很强。二方连续的组织结构,是节拍的具象化,更使之有较强的音乐效果。这反映了原始的恬淡、闲静的心态。,4、马家窑文化彩陶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000年。,旋纹敛口瓮,马家窑类型。高31CM,口径16CM,长39CM。敛口瓮的口外有三个突纽,用以承托复盖口部的碗和钵,马家窑类型彩陶的旋纹,如大河奔流,汹涌澎湃,自强不息。,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
11、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1923年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青海一带调查,其助手们在1924年发现马家窑遗址并进行了发掘。1957年开始,甘肃省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发现了马家窑类型叠压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之上的地层关系。马家窑文化和马家窑类型均由该遗址而得名。马家窑文化制陶业非常发达,其彩陶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比仰韶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艺术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陶器大多以泥条盘筑法成型,陶质呈橙黄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细腻。许多马家窑文化遗存中,还发现有窑场和陶窑、颜料以及研磨颜料的石板、调色陶碟等。,马家
12、窑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黑彩和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雕塑人头神人纹壶,马厂类型。高29CM,口径9CM,腹径27CM。壶腹饰变体神人纹的身子,在神人纹身子的正上方壶颈处,为雕塑的立体人头像。,马家窑文化的制陶工艺已开始使用慢轮修坯,并利用转轮绘制同心圆纹、弦纹和平行线等纹饰,表现出了娴熟的绘画技巧。彩陶的大量生产,说明这一时期制陶的社会分工早已专业化,出现了专门的制陶工匠师。彩陶的发达是马家窑文化显著的特点,在我国所发现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马家窑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而且它的内彩也特别发达,图案的时代特点十分鲜明。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
13、始,随着大量新出土材料的积累,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研究,越来越受学术界关注,逐渐形成为史前文化研究中的一大热点。,5、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半山类型的彩陶器,多为罐、壶。造型饱满近似球,由于器型的下半部内收,俯视不见足部,装饰都集中于口沿、肩和腹等上半部。,旋涡纹彩陶半山类型,高23厘米,口径14.6厘米,1977年甘肃兰州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半山类型的彩陶,是在马家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马家窑更丰富;她的繁荣昌盛、雍荣华贵的风格是由饱满器型上的旋动结构的纹饰,黑红相间的色彩,线条的粗细变化,及锯齿纹、三角纹的配合,大图案里套小图案形成的。旋转而连续的结构,使几个大圆圈一反一正,互相背靠,互相连
14、结,有前呼后应、鱼贯而行、连绵不断的效果,显示一种融合、缠绵的气势。与器型共同构成一种雄伟宏大的气势。半山期,是我国彩陶文化的高峰阶段,显示博大、成熟和完美的特色。,6、齐家文化彩陶齐家文化早期距今约四千年左右。分布范围东起渭河流域及泾水上游的马莲河谷,西至湟水流域,南及白龙江,北达内蒙古阿拉善附近。,齐家文化大耳罐,其繁荣期大体与中原地区的夏、商时代相当,此时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且拥有相当发达的畜牧业和手工业。齐家文化陶器以细泥质和夹砂质橙黄、褐红色陶居多,灰陶很少,彩陶多施于泥质红陶上,以黑彩居多,也有红彩和紫彩。但素面陶器却有显著发展,流行篮纹、绳纹、弦蓖纹、附加堆纹、划纹等纹
15、饰,并有少量镂空工艺陶器的出现。一些造型奇特、素面光滑的细泥质陶器十分精美可人。,三、黑陶黑陶器表呈黑色,仰韶文化就已开始生产,但数量很少,黑色不纯。黑陶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等遗址中。,黑陶镂孔高柄杯大汶口文化(晚期)(公元前2800-前2400),黑陶的原料是中性沙粘土、河流沉积土,经过精细的淘洗和充分的提炼。陶坯成型以后要仔细修刮打磨。在陶窑中焙烧时,开始用氧化火焰,使胎体硬结,在烧窑即将结束时,火焰控制为还原焰,并用浓烟熏翳,经过相当时间的渗炭,即烧成黑陶。河姆渡文化、大溪文化、良渚文化都有黑陶的烧制。黑陶主要器型有碗、盘、盆、鼎、甗、高柄杯、
16、斝、罐、鬶等。龙山黑陶分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以细泥薄壁黑陶的制作水平最高,胎壁厚仅0.51毫米左右,表面乌黑发亮,故有蛋壳黑陶之称。纹饰一般比较简单,仅以磨光透亮的光泽作为器皿的主要装饰内容,与黑色有机结合,是黑陶显出秀美韵致的风格之所在。,1、良渚文化的黑陶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距今52504150年。,良渚文化黑陶盉,以夹细砂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普遍采用轮制技法。一般器壁较薄,器表以素面磨光的为多,少数有精细的刻划花纹和镂孔。圈足器、三足器较为盛行。代表性的器形有鱼鳍形或断面呈丁字形足的鼎、竹节形把的豆、贯耳壶、大圈足浅
17、腹盘、宽把带流杯等。器形浑沦概括,线性优美。,2、龙山文化黑陶龙山文化的陶器几乎是清一色的黑陶,所以曾被称作“黑陶文化”。龙山文化黑陶的烧造技术十分成熟,陶质坚密,烧成温度很高,在实用的功能上注重造型艺术风格的形成,讲究器形各部分形与线的对比和节奏变化。,山东龙山文化黑陶罍,杯、壶、盆、碗、尊、罐、盘样样精美。由鬶演变而来的盉、具有蒸煮功能的甗、显示诡异神秘色彩的“鸟喙足”盆形鼎等等,各有意象。龙山黑陶的装饰手法以素面磨光为主,辅之以平行的弦纹,一般不再附加其他装饰手段,显得内敛、简约而又风格高雅。最具典型的是“蛋壳黑陶”,是我国原始制陶技艺的极品之作,得名于它的器壁薄如蛋壳,陶色漆黑光亮。最
18、早发现于山东章丘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典型器形为宽折沿、粗柄包住杯身下半部的高柄杯,此外还有单耳杯、豆形器等。器壁仅厚0.31毫米,烧成温度达1000左右,显示了极高的工艺水平。,第二节 先秦时期,先秦时期:公元前270年公元前221年。其发展线可概括为:夏陶器商周的白陶与印纹硬陶发明瓷器商周及春秋战国的原始瓷,一、灰陶,灰色和灰黑色的陶器的统称。成型的陶坯在烧制时,控制窑炉成还原火焰,粘土中的金属铁的氧化物大部分转化为二价铁,陶器的胎体呈现灰色,就称为灰陶。灰陶因还原焰的控制程度的不同,而呈现灰黑、灰黄、灰褐等不同的颜色。陶土中掺细砂的称“夹砂灰陶”,不掺砂的称“泥质灰陶”。中国历史上灰陶生产
19、历史最悠久,也是日用陶器中生产量最多的品种。灰陶最早见于距今六千多年前的陕西宝鸡北首岭仰韶文化遗址。夏商周成为日用陶的主要品种。灰陶的生产一直延续至今。,二里头文化因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而命名。根据其时间的不同,又可区分为二里头文化早期和二里头文化晚期。这一时期正与历史文献记载的夏王朝相当。,出土的陶器鼎多鬲少,另有夹砂长腹罐,大口尊,圈足盘、平底盆。豆、小罐等,酒器有觚、爵,盎等。二里头陶器的质料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较多,黑陶 和棕陶次之,红陶已极少出现。陶器成型技术基本上都是轮制,兼有一些模制与手制。常见陶器作炊器用的主要是鼎,罐,甑。陶鼎多为敛口、深圆腹、圆底。三乳形矮足或扁状高足的罐形
20、鼎,但也有极少数敞口,浅腹,圆底,三扁状高足的盆形鼎;陶罐多为敛口、深腹略鼓的平底罐,圆底罐还很少发现,另有极少数日沿上饰有纽状花边的小陶罐;陶甑多为敞口、深腹,平底的盆形甑,罐形甑则己很少见到。,陶器表面的花纹装饰,除部分食器和盛器为素面磨光,还有在制作胎体过程中用拍、印、刻、堆、划等手法留取肌理效果,除了有些拍印一些回纹,叶脉纹,涡旋纹,云雷纹,圆圈纹、花瓣纹等图案纹饰外,绝大部分陶器的表面还是饰印篮纹、方格纹与绳纹。那时还盛行在陶器表面加饰数周堆纹,划纹及弦纹。夏文化的标准盛食具这件陶盘于河南省郑州洛达庙遗址出土,功能与陶豆相同,也是盛食具。它是在敞口平底的浅盘下附着了三片上宽下窄的瓦形
21、足,因此又叫瓦足皿。瓦足皿在中原地区发现很多,均系泥质陶,流行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及二里头文化。这一时期正与历史上的夏王朝相当,因此瓦足皿也就成了夏文化中最有代表意义的器皿之一。,二、白陶白陶是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的一种素胎陶器。它是用高岭土为制陶原料,因胎中含铁量在2%以下,故烧成后呈白色或接近白色,质地细腻,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白陶基本上都是手制,以后也逐步采用泥条盘制和轮制。至商代因制作技术的提高,使原料的淘洗更加精细,烧制火候的掌握也恰到好处,因而使所烧器物愈加素净美观。,白陶豆河南郑州出土。高13厘米,口径22.5厘米,造型端庄凝重,刻有精致的云雷纹和圆形连续图案,为白陶珍品。,白陶
22、器型种类不多,有鬹、盉、爵、豆、钵、罍、壶、卣、觯等。白陶器在河南豫西一带的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早期遗址中皆有发现。商代晚期是白陶器高度发展时期,在河南、河北、山西和山东等地的商代后期遗址与墓葬中多有发现,其中以河南安阳殷墟出土数量最多,制作也相当精致,胎质纯净洁白而细腻,器表多刻有饕餮纹、夔纹、云雷纹和曲折纹等精美图案,其装饰方法有刻纹和浅浮雕两种。是仿制同期青铜礼器的一种极珍贵的工艺品。到了西周,由于印纹硬陶器和原始瓷器的较多烧制与使用,白陶器即不再烧造了。,三、印纹硬陶先秦时期还流行烧制印纹硬陶,它的原料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粘土,胎质颜色多呈紫色、红褐色、灰褐色或黄褐色。,印纹硬陶鸭形
23、壶 商上海博物馆藏灰色印纹硬陶。敞口,宽沿内折,高直领,扁圆腹、直圈足,唯腹的前部圆鼓,后部扁圆凸出上翘似鸭身形。腹后部的上翘处与颈肩相接处有一拱形鋬。形制与图一鸭形陶壶近似,唯颈部饰弦纹、腹部饰密集云雷纹装饰。其造形有明显的地方特征。,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高,有的达到烧结程度,少数器物表现呈现出因窑内高温溶化而形成的光泽,似施有一层薄釉。用含铁量料高的粘土制作、表面拍印几何图案的陶器。其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偏高,温度高的烧成后呈紫褐色,低的呈灰褐或黄褐色。个别胎体烧结程度高的扣击可发出金石之声。印纹硬陶基本上采用泥条盘筑法成型。初步成型后要用“抵手”抵住内壁,用刻有花纹的拍子拍打器壁,使胎体坚密
24、。耳鼻等附件为捏塑成形,再用泥浆粘贴在器表上。常见的器形有小口深腹圜底尊,小口深腹圜底罐、直口罐等等。器表多拍印叶脉纹、云雷纹、人字纹、绳纹、方格纹、回纹、曲折纹、菱形纹、波浪纹、夔纹等。,印纹硬陶始见于江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如江西清江筑卫城遗址中层。硬陶在长江以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出土数量较多,是承袭当地软陶发展起来的。商周之际印纹硬陶在江南一带得到较大发展,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大量出土,从器形到纹饰普遍存在由少至多、由简变繁的发展过程。黄河流域印纹硬陶的出现晚于白陶,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上层、郑州二里冈上层商代遗址均发现少量印纹硬陶;在相当段时间,印纹硬陶与白陶并存。汉代长江以南地区仍有
25、印纹硬陶存在。,四、原始瓷器先秦时期,中国已能烧制原始瓷器。被称作瓷器的制品须满足几个基本条件:(1)以含铁量2%左右的高岭土制胎,并含有长石、石英石和莫来石成分(2)1200以上的高温烧成,胎质烧结致密,不吸水分;(3)器表施釉,表层在高温下烧成与胎体结合很牢的玻璃釉质。,原始瓷器,是在制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最初在河南郑州二里岗下层遗址和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中晚期墓等等商代文化遗址中。发现很多带釉的瓷尊、瓷罍和瓷罐以及这些器物的碎片,胎骨细腻坚硬,烧成温度在千度以上,叩之有金属声。商的青釉器物完全具备了构成瓷器的基本要求,已经采用高岭土作胎。在表面施有一层玻璃质的釉。釉的主要成分是瓷土加
26、上石灰石、草木灰,调成悬浮液状涂在瓷坯表面,它在入窑烧焙时熔化,形成玻璃状物质。烧成温度已经达到1230左右。陶器有吸水性,瓷器没有吸水性或吸水性极微。商代的原始青瓷的吸水性已经仅为1%,或更低。由于胎体中二氧化硅的含量和唐宋时各名窑瓷器一样,都在70%以上,三氧化二铝在17%以上,经过1200左右的高温焙烧,烧结良好,使吸水性很弱,达到了瓷器的标准。而且在物理性能方面,如比重、硬度、莫来石(也叫“富铝红柱石”)结晶的发育程度都和成熟瓷器一样。敲击起来也有清脆的金属声。这些都证明中国瓷器在商代已经被发明。,西周时期原始青瓷制作工艺有所提高,当时的青釉瓷生产以长江中下游较为发达,出土范围广,器形
27、也比黄河流域丰富。基本上采用泥条盘筑法成型。器形不太规整,战国时期改用轮制。初期主要器型有豆、碗、尊、罐、瓮、钵等。江南地区在商代晚期器形种类增多,出现簋、盂、双耳尊、盉,战国时期出现鼎、钟等仿青铜礼器的原始青瓷器形。直到东汉时期瓷器的烧制才趋于成熟。,原始瓷带盖折肩罐(2件)商(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通高13.218厘米,口径7.212厘米,底径6.58厘米江西省博物馆藏,第三节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秦始皇兵马俑秦朝时代短暂,陶质的器皿甚为少见,一般只有属原始瓷的罐类,属灰陶的有鬲、蚕形壶、瓮、鸭蛋壳等以及一些建筑用陶。,秦代最有特色的是写实性大型陶俑的制作。从1974年起,在秦始皇
28、陵东垣外的临潼西杨村,陆续发现了三座埋藏大型兵马俑的陪葬坑。这些兵马俑尺寸模仿真人真马,共有七千多件。兵马俑的写实性由以下几点确立:(1)身份职务明确。兵马俑包括将军俑、武士俑、战车俑、战马俑等。射手俑又分为立射和跪射,动态也是写实的。(2)秦俑头部都是单件雕塑,面目不同,神态各异。服装、头饰也讲究准确,对陶俑的各个部位都尽可能细腻地表现,如实的呈现了秦军的完整风貌。,兵马俑多用模塑结合的方法制成,多数俑头用模制成大型,再雕刻面部,还有的俑头直接捏塑、雕刻而成。,躯干是用泥手塑成型。成型后入窑焙烧,烧成温度为9501025。素胎烧好后,通体先涂一层生漆打底,然后使用矿物质颜料进行彩绘。陶马躯干
29、中空,头、耳、尾和四肢躯干都是分别预制,然后拼装组接。精雕细刻后,入窑焙烧。出窑后通体彩绘。烧成的兵马俑陶质呈青灰色,色泽单纯,火候均匀,敲击有金属声,硬度很高,烧制技术很高。考古资料表明战国时期已使用馒头窑。这一时期的窑炉建设,为适应大量烧制建筑用陶和象兵马俑那样的大型物件,使窑室规模增大,普遍增加了一至三倍。窑炉所设烟囱多已移到后部。出现了窑床前高后底的特殊设计,是一项创造性改革,使窑室内温度不均的问题得以改善。,二、汉代铅釉陶汉代是中国陶瓷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所制器物的表面被广泛施釉。汉代烧陶工艺吸取了原始瓷器器表着釉的经验,又创烧了以铜为呈色剂的低温铅釉陶器。釉陶能在低温中烧成,主
30、要原因是釉中配有大量的铅。,东汉黄釉陶楼,以东汉釉陶为例,经测定,釉的化学组成为:二氧化硅 33.88,三氧化二铝 6.20;三氧化二铁 2.31;氧化铅46.89;氧化钴1.26。陶器表面施釉,入炉大约在700左右铅釉即开始融熔,烧成后,釉色呈深绿、浅绿、赭色、黄釉色、酱褐色等。有单色釉,也有复色釉。釉层清澈明亮,光泽平滑照人。烧成温度在800 左右,胎釉一次烧成。汉代釉陶约在西汉中期出现,东汉很盛行。汉代人习俗重视厚葬,事死如生,殉葬陶器模拟日常用品,繁富而精细,称为“明器”,供死者在阴间所用。器物种类有鼎、壶、盒、盘、耳杯、尊、博山炉、仓、灶、井水碓磨、灯、陶树、猪圈、狗舍、鸡笼、楼阁、
31、池塘、碉楼、各种人物和动物形象。,铅釉含毒性,所以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并不使用。出土的铅釉陶有的表面出现一层银白色金属光泽的物质,被撑为“银釉”,这是因为绿釉陶埋藏地下经氧化作用,在釉面产生沉积物,到一定厚度时对光线有干涉作用,发出银光。银色层主要是Pb、Si、Al,少量Mg、Cu、Ca,微量Fe、Ag、Ti、Bi、Sn等。就是这些物质对光线的干涉作用产生出银色光泽。汉代铅陶的大量烧製成功,不仅是汉代陶器的一大成就和特点,开创我国低温釉陶大量生产之先河,而且对我国汉以后陶器生产影响深远,唐代的三彩陶,宋明的琉璃釉陶均从中发展而来。,三、汉代陶俑 汉代陶俑数量和种类都超过了以往。汉俑的艺术风格奠定了
32、中国艺术以形写神的审美基调。汉承秦制,但西汉初年,文帝和景之治,崇尚节俭。因此为皇帝陵墓制作的陶俑,不再如秦俑那样高大宏伟,陶俑大多为人体高度的1/3左右。,这一时期的陶俑包括阳陵陶俑、杨家湾陶俑、安陵与霸陵陪葬墓陶俑、徐州北洞山与狮子山陶俑等。这些帝王陵墓随葬陶俑,包括帝后陵墓和王公大臣陪葬墓两类。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在两汉陶俑中独居首位。如阳陵陪葬坑俑,现已发掘2000余件,总数大约万件。杨家湾汉墓仅为大臣陪葬俑,即出土2584件,安陵陪葬坑84件陶俑,仅是发掘的一部分。徐州狮子山彩绘兵马俑,已经出土2300余件,等。出土的陶俑种类有:兵马俑、女侍俑、乐舞俑、仪仗俑,动物俑等。,西汉中晚期
33、陶俑除建国前在西安、洛阳等地出土的外,建国后出土的陶俑有:山东济南无影山乐舞、杂技、宴饮陶俑;河南济源泗涧沟汉墓陶俑;河北邯郸彭家寨陶俑;河南洛阳西汉墓彩绘陶俑等。,这一时期的陶俑,出土最多、制造水平最高的,是洛阳及其周围地区。西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经济发展,社会风俗也夸饰繁荣。洛阳作为陪都,其繁荣程度仅次于西安。达官显贵乐于居此,死后厚葬,促进了洛阳地区陶俑制造业的兴盛。,进入中晚期,出土的俑更多日常现实生活的场景。庄园式的建筑,完全是世间现实场景的缩微模型。各种生活情态的俑,也就应景而生了。,其中,乐舞、杂技俑最常见、最具典型。济南无影山出土的西汉乐舞杂技陶俑盘塑造了二十多个人物群像的动
34、态,突出乐舞主题和杂技的高难度技巧,神态转注,动静统一。河南省洛阳烧沟出土的舞乐百戏陶俑群。八个男俑,吹奏、踏鼓、作舞,夸饰腿部动态的跳跃与蹲倨,节奏强烈,姿态各异,再现了汉代的百戏场面。河南省济源泗涧沟出土的红釉舞乐俑群。四个伎乐俑为跪坐状,二人吹排箫,一人吹哨,一人击掌。前边为一舞女俑,长裙曳地,纤巧轻盈,款款而舞,似有秦汉曼衍戏之意韵。,东汉时代的墓室陶俑,较西汉有更多的发现。特别是四川出土的人俑和动物俑,具有鲜明的地区特点和艺术特色。汉俑在成都、重庆等地区汉墓多有出土。人俑有劳作群俑、庖厨俑、舞乐俑、坐听俑、吹笙俑、击鼓说唱俑等。动物俑多家禽家畜。,四川各地出土汉末三国说唱俑很多,皆持
35、棰鼓,神态滑稽。可见当时西蜀民间,这种单人说唱形式颇为流行。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件成都市天迴山出土说书俑。此俑泥质红陶,模制。头上着巾、插笄,额前有花饰。耸肩鼓腹,膊戴缨络珠饰。右臂环抱一鼓,左臂向前平伸,手作握棰状。下身着长裈,左足蹲倨,右跣足前伸。张口露齿,眉飞色舞,面部神情夸张滑稽,十分生动。汉代陶俑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欢愉的俗世氛围,浑朴的制作手法,具有恒久的艺术价值。另外,由于汉代陵墓的重视,使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种特殊建材“圹砖”。“圹”就是指墓穴,圹砖体积较大,内部为空心,外表饰有图案,可连续排列,也可独立成为画面。砖面图案由模具拓印而成,这是后世陶瓷器表面印花工艺的雏形。在汉代陶器当
36、中,画像砖和瓦当的艺术成就也非常突出。,四、越窑青瓷 秦汉时期陶瓷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是瓷器的成熟。一九四九年以后的考古发现,在河南、湖北、江西、河北、山东等地出土了不少以高岭土作胎、表面施釉,质地坚硬,烧结温度近1200的商代“釉陶”碎片和整器,专家认为,这些器物具备了原始瓷器的条件。,浙江上虞尼姑婆山越窑址 青瓷片,真正成熟的瓷器是东汉晚期才出现的。它的坯体由高岭土或瓷石等复和材料制成,在12001300的高温中烧制而成,胎体要求坚硬、致密、细薄而不吸水,胎体外面罩施一层釉,釉面要光洁、顺滑、不脱落、不剥离。东汉末年,北方因战乱经济萧条,制陶技术没有什么发展。而在南方,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
37、区具有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又富有燃料资源,所以这一地区的制陶业发展很快,出现了众多而且面广的窑址。龙窑结构也被进一步改良。窑床长度达十余米,为解决龙窑窑室内抽力大、火焰速度过快的问题,这一时期发明了起缓解作用的“挡火墙”,可更有效地调节窑内抽力和温度。经测试,这一时期的瓷器都是在弱还原焰中烧成,烧结程度较好,烧成温度可达1300度左右,达到了现代瓷的质量水平,这无疑是与龙窑结构的改进和烧成技术的提高密不可分。我国浙江绍兴、上虞、金华等地发现了很多东汉晚期的青瓷窑址。据测定,这些窑址发现的瓷片烧成温度已达到1310左右,抗弯强度在710公斤/平方厘米。瓷器胎体硬度高、半透明,具有耐腐蚀、易清洗、造
38、型美观的特点,所以随著三国两晋瓷器的发展,它很快就以绝对优势代替陶器、铜器、漆器而成为人们日常饮食起居中最重要的生活用品。,浙江余姚上林湖越窑遗址,曾是越窑青瓷主要产区之一。因古代地属越州,故名越窑。1957年始,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故宫博物院多次调查,发现慈溪上林湖周边古窑址120余处。上林湖最集中,沿湖窑场密布。上林湖越窑青瓷始烧于东汉,最早的成熟青瓷就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因此,越窑青瓷也被称之为“母亲瓷”。东汉烧制的常见器物有罍、罐、壶、洗、钵、碗等,釉呈青灰、青绿或褐色。南朝到隋生产碗、罐、碟、鸡头壶、水盂等。东晋时,饮茶风行于士林。据古籍记载,当时的饮茶方式不同于现在,讲究形制
39、不同的器具,数量需求也很大。经考证,造型独特的鸡头壶就是当时的一种茶具,这种造隋唐以后就没有了。,唐代饮茶之风不衰。越窑青瓷温润如玉的釉质,青绿笼黄的色彩能地烘托出茶汤的绿色。因此越窑青瓷越发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唐代早期器形以瘦高的立型器为主,到了唐代晚期出现了荷叶式、花口式的盘和碗。越窑青瓷以光素为主,也有划花、刻花、堆贴和镂空的纹饰。以划花为多。常见的纹饰是花鸟、水草和人物等。晚唐五代时期的越窑青瓷被称作“秘色瓷”,釉面青碧,晶莹润泽,如宁静的湖水一般。,五、魏晋南北朝陶瓷俑东汉末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很长时间社会处于战乱和动荡的状态,丧葬制度也发生了变化。曹魏统治者提倡薄葬,流风所被,形成
40、古代封建社会汉唐两个厚葬高峰之间的薄葬低谷时期。南北朝时期没有发现类似汉代的大规模的陪葬俑,陶俑的风格也发生了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陶器生产明显分南北两系。,南朝陶女俑,从江苏南京地区六朝墓葬出土的情况来看,陶制品大致有的果盘、奁盒、唾壶、香熏、砚台、灯台、火灶、粮仓等、陶俑有武士俑和各式男女俑,也有的墓葬出土了陶牛车和陶俑群。六朝时期青瓷烧造已很精致,在规格较高的墓葬中,也会出土各类生活用瓷,和各种青瓷俑。六朝青瓷中使用捏塑的装饰方法比较普遍。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观念和生活情趣。有称“堆塑罐”或“谷仓罐”又叫“魂瓶”的青瓷罐,很有特色。镇江市博物馆藏有一件三国吴时的飞鸟百戏魂瓶。年月江苏省金坛县
41、唐王镇出土,是浙江越窑东吴晚期烧制的青瓷产品。此罐堆塑飞鸟六十六只,小盂四只,狮子、猴子、鹿、犬、海兽、乌龟、飞鼠、蜥蜴等走兽、爬虫共六十一只。还塑有三层楼台一幢,阙二,佛像七尊,舞乐杂技人物八人。整个器物捏塑装饰层层叠叠,形象生动,体现青瓷工艺和雕塑技术在当时的高度水平。另外,瓷俑、飞鸟、鸡、犬、猪、羊、水注上的青蛙和鸟、鹰形罐上的鹰,鸡首壶上的龙头柄、熏炉上的山峰、虎子上的虎头都用手工捏塑、雕刻和模印的成形工艺制成。六朝的陶瓷俑和浑厚、夸张、欢乐的汉代俑在风格上有很大的区别,较为清秀、文静和简朴,这也是地域和时代风气使然。,公元4世纪,东晋政权在南方建立,南北分隔,北方主要被北魏等少数民族
42、政权所统治。陶俑的制作也和南朝不同。北方从十六国开始有了人马都穿铠甲的“甲骑具装俑”。北魏时陶俑数量和品种增加,按功能可分为镇墓俑、文吏俑、扶盾武士俑、铠马武士俑、骑马鼓吹俑、击鼓俑、侍俑、伎乐俑、舞俑、胡俑、童俑等,又有一些陶塑的马、骆驼、驴、牛、猪和镇墓兽等。可反映墓主人出行时,侍卫、部曲、奴婢、伎乐等以牛车为中心前呼后拥的仪仗场面。一般各类人物、动物形象用陶范模压出坯体零件,然后粘接成型。有些直接捏塑,塑好后入窑焙烧而成。烧成后俑胎多呈灰色或红色,表面再涂敷白粉或加朱彩,精致的还涂金饰彩,鲜艳华美。也有的是烧前涂釉,再入窑烧成釉陶。,北朝陶俑的艺术风格深受佛教造像的影响。北朝时期佛教流行
43、。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全国寺庙增至三万余所,僧尼200万。著名的龙门石窟,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开凿的。,浓郁的佛教氛围,促进了佛教艺术的繁荣。佛教造像的气度和神韵也浸染了其它艺术门类,北朝的陶塑也有了不同于汉代的新特点。1979年对著名佛教遗址永宁寺的塔基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了大量佛教泥塑残像。泥塑残像分大小两种:大像较少,只有佛和菩萨像的残件,无法复原;小像较多,约 300余件,多为贴置墙壁上的影塑。塑像头高约7厘米,体高约15厘米。全系手工塑制,泥质细腻,淘洗匀净,由于曾遭大火焚烧,现在已成坚硬的陶质。从头像看,主要内容有两类:一类是菩萨、弟子、飞天等;另一类是世俗供养人,包括
44、众多的文武官员和男女侍仆、侍卫武士等,模拟着皇室供养佛的行列。泥塑的面貌传神,富有个性,人物的发髻、冠帽、衣袍、鞋履等,刻画得细致逼真,代表了当时泥塑艺术的最高水平。,北魏陶俑,身份不同,气度神态迥异。其中文吏俑一般头戴冠,身着袍衫,腰束带,或双手下垂,或拱袖而立,容貌秀雅,温良恭谨,具备北朝艺术的特征。,徐州东郊狮子山出土北朝文吏俑,头戴小冠,身穿宽袖深衣,无领,肩部前后似裲裆衫,以褡袢联结,着齐头翘首履,双手交叠。形体垂直对称,体态刻意拉长,大衣广袖,轮廓浑伦简约,线条典雅内含,神态安详内省,水平极高。武士俑分扶盾和按剑两式。武士俑一般头戴尖锥形或平顶形盔,身穿圆领窄袖长衣,外罩铠甲,右臂
45、曲举,手握拳,有孔眼,左手有的下垂贴体,有的握拳平举,拳眼向上。这种俑多形体高大,是其他俑的一倍以上,颀长威武、瞠目决眦、鼻梁高耸、嘴角下撇、面目狰狞。无不形貌威猛,蕴涵着威武和强悍的性格。而北齐则有一种舞女俑,面目清秀,广袖善舞,似乎是对汉代舞女俑的遥远的回响。,北齐。1987年河北省磁县湾漳北朝墓出土。高28厘米,宽14厘米。泥质灰陶,表面施白色陶衣,上涂红彩。,第四节 唐代以后的陶器,1、唐三彩 隋唐是我国瓷器高度发展的时期,相比之下,陶器发展除了唐三彩依然绽放出瑰丽的色彩之外,开始走向衰落。唐三彩虽然是陶器,但与一般低温釉陶有区别,胎体不用陶土而用高岭土制成。三彩是指釉色而言,施釉多以
46、红、绿、黄为主,故称“唐三彩”。三彩是釉色混合使用效果的通称,并不限于三种颜色。除红、绿、黄外,还有白、黑、蓝、紫等颜色。三彩釉是由单色釉变化使用发展而来的,从两汉至隋唐,单色铅釉陶都作为随葬明器而烧制,即使在三彩最流行的武则天到玄宗开元期间,唐墓中也有相当数量的单色铅釉陶明器。,三彩则用数种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主要有三种:用氧化铜烧成绿色,氧化铁烧成黄褐色,氧化钴烧成蓝色,并用铅作釉的溶剂,利用铅在烧制过程中的流动性烧成各种复合的色调。三彩釉实际是多彩釉,用黄、绿、白、红、蓝、黑等釉同施一器,经交融、冲撞和发散呈现出不可复制的千变万化的奇妙效果。唐三彩多为二次烧成,首先要将开采来的矿土经过挑
47、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用模具做成素胎,然后第一次入窑烧制(也称素烧)。素胎经过1100高温焙烧冷却后上釉,第二次入窑再经900低温烧成。,唐三彩当时是厚葬品。旧唐书舆服志曰:“王公百官,竟为厚葬,偶人像马,雕饰如生,徙以眩耀路人,本不因心致礼,更相扇慕,破产倾资,风俗流行,遂兼士庶”。可见三彩的珍贵。唐三彩的器型可分为俑和器物两大类。俑包括人和动物两种。前者有武官、文官、贵妇、男僮、女仆、胡人、乐舞杂技,以及人兽合体的镇墓兽;后者有马、骆驼、驴、牛、羊、狗、狮、虎等。俑类都是作为明器殉葬的。器物有盛器如尊、壶、瓶、缸、碗、盘、杯;文房用具有砚台、水注;室内用具如唾壶、香炉、枕;模型如房屋
48、、仓库、厕所、假山、车、柜等等。古时,唐三彩很少用作日用品和陈设品,大部分用作随葬品。唐三彩”在今天的河南洛阳、河南巩县、陕西乾陵、陕西西安等地都有大量出土。,三彩陶器始烧于唐高宗时期,盛行于高宗至玄宗时期,中晚唐以后就逐渐被瓷器所替代而不再烧制。,唐三彩陶山池 1959年陕西省西安市唐代墓葬出土。山高18厘米,池宽16厘米。水池为海棠形,一边堆塑一座高山,山峰高耸,山势起伏陡峭,高低错落有致,山间有云朵和小鸟。,唐代艺术陶是盛唐社会和精神风貌的一种写照,集中体现在唐三彩雕塑艺术的成熟与气魄。唐三彩的造型主要为人物、马、骆驼,其中以人物俑佔多数。人物俑分男俑和女俑两种。男俑包括商贩、胡人俑、黑
49、奴俑、文官俑、武士俑等。商贩、胡人和黑奴形象的出现是当时社会与外部世界,特别是与西域各民族互为通商,友好往来的写照。唐代女俑主要是仕女俑。,三彩骆驼载乐俑 唐通高56.2厘米,长41厘米,这组艺术珍品,采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面制成,具有强烈的艺术生命力和巨大的感官吸引力。骆驼体态雄健,昂首张口,站立长方形底板上。背上搭一圆垫,垫上架平台,上铺菱形方格长毯,周围垂绿色流苏。七名神情各异的的男乐俑盘坐平台四周,分别执箫、笛、箜篌、琵琶、拍板、排箫、笙等乐器,正全神贯注,管急弦繁演奏;中间站一姿态婵媛的女舞俑似和着节拍“翩翩舞袖,宛转歌声”。呈现一派欢乐热烈的气氛。观者犹如听见悠扬的乐
50、曲,看到姿态婆娑的舞姿,从而陶醉在其中。,2、明清紫砂陶 明代民间陶瓷业的另一大成就是紫砂陶的兴盛。紫砂陶是用紫砂泥製作的一种质地坚硬的陶製品。该陶製品外部不施釉,但外观朴雅,表面越用越光润,极富民族特色。紫砂陶茶具有泡茶不走味、盛夏不易餿、耐冷热、急变性能好等特点,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紫砂陶以江苏宜兴的为最出名。紫砂陶具的创制始北宋末年,兴盛于明代正德年间,以紫砂茶壶最为著名。始创者为宜兴“金沙寺”寺僧,专抟当地的特产-细陶土加以煅炼,手捏为坯,经几道工序烧制而成,世代相传至今。,至明代正德年间,宜兴进士吴颐山书童,名“供春”,仿效寺僧制壶,又模仿树瘿,指捏为形,再用茶匙挖空内壁,做了几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