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623778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绝句》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绝句》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绝句》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绝句》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绝句》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绝句》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绝句》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绝句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说明绝句是唐代闻名“诗圣”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色调明快,意境开阔。在教学时我遵循教学的整体性原则,教学层次清楚,从激趣引题到感知全诗到逐句讲解到学生扮演诗人吟诵诗句,层层绽开构成了一个由浅入深,步步深化体会诗境的良好教学结构。在教学中我还留意通过听配乐诵读,想象画面,绽开画面,贴图丰富画面的五步环节引导学生走近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并以此作为教学线索,贯穿整个教学情境,帮助学生领悟诗的意境,突破透景悟情的教学重点。在指导学生理解关键字词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用简笔画让学生直观感受“含”字的意思,融听、思、画、说为一体,使学生领悟到“含”字的比方写法,同时对“含”

2、字作替换比较分析,不仅帮助加深理解句子,而且能使学生在潜意识中领悟到“拟人”这种修辞形式对突出景物描述的生动性以及表现诗意的特定作用,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含,字的妙用,突破了教学难点。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绽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悟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3、有感情地背诵全诗。教学打算大幅彩贴画、录音带(机)、小黑板、大黑板上板书好全诗。教学间时一课时。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透景悟情,通过图画再现诗人作诗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欢快

3、心情;理解诗句大意,领悟“含”字意思。教学过程一、导语揭题,激发爱好1、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唐代有两位闻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谁啊?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齐读课题绝句是旧诗的一种体裁,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就称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就称七言绝句。这一首诗就是一首几言绝句?(七言绝句)这首七言绝句是杜甫在公元12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前64年重返成都杜甫草堂时所作的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公元763年震憾唐王朝的“安史之乱”最终被平静,忧国忧民的杜甫听到这一消息,心境由沉闷变得开朗,诗人重返旧居,

4、看到进姓又过上太平日子,看到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生气勃勃的春景,心情非常愉悦,不由自主地写下这首喜闻乐见的诗,因为没有事先拟好题目,就用绝句这种诗的体载名称作了诗题。下面请同学们各自把诗句读一读,生字要读准。2、学生自读。3、复习生字。在这首诗里有三个生字,我们一齐来复习一下。4、指名读诗:同学们会读这首诗吗?老师请四位同学一人读一句,开火车,谁情愿?(请两组)二,范读创设情境1、学习第一句(1)听范读录音:同学们读得挺顺当,但读诗要有感情。老师打算了这首诗的配乐诵读,同学们想听听吗?(想)同学们可以边听边想象,诗句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2)用语言创设情境:听着这充溢感情地诵读,我们仿佛

5、走近了诗人,也来到了四川成都杜甫草堂,草堂四周的景色真是如同一幅漂亮的画卷。(出示画)(语言引导学生看图入情境):此时正是三月天气,日光柔软,微风缓缓。一日早晨,诗人杜甫正在桌案前研读诗文,突然听到屋外传来一阵阵啜亮宛转的鸟鸣声,诗人循声望去,看到了什么?(黄鹤)黄鹤有同学知道吗?(贴黄鹤)(3)介绍黄鹤。黄鹤是一种很漂亮又会唱歌的小鸟,羽毛大部分是黄色的。(4)学习“翠”、“鸣”。那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鹉鸟儿在哪儿鸣叫呢?(柳树枝间)怎样的柳树呢,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翠是什么意思?(嫩绿、翠绿的意思)可见此时正是什么季节?(早春季节)那么你们想漂亮的黄鹤鸟儿会在翠绿的柳树间怎

6、样她鸣叫呢?(欢快地、逍遥自由地)(5)读第一句诗。让我们一齐用欢快的语调,读一读第一句诗,留意七言绝句的(2、-2、-3)的节奏。(6)说句意。第一句诗的意思同学们理解吗,谁能说说。(两只活泼可爱的黄鹤鸟儿在翠绿的柳枝间欢快的鸣叫着。)2、学习其次句诗(1)描绘情境。诗人正沉醉于黄鹤悦耳的鸣叫声中,突然眼前拂过一道白色的弧线,这白色的弧线是什么?(白鹭)贴白鹭。(2)介绍白鹭:白鹭是一种水鸟,浑身羽毛雪白,腿脚瘦长,在天空翱翔的身姿非常美丽。(3)讲“一行”、“青天”。那是一只白鹭吗?(不是)诗中哪能个词告知你的?(一行)这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哪儿?(青天),青天是什么意思?(蔚蓝的天空

7、)这里的青是碧蓝、瓦蓝的意思。(4)说句意。那么二句诗的意思同学们会说吗?(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蔚蓝的天空)(5)雪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样的画面可真美啊,让我们齐读其次句诗,读出画面的美来。3、体会诗境(1)诗人作诗用语凝炼明快,仅仅两句诗就已使我们浮想联翩,画面里的色调,诗中都体现出来了,你找到了诗中描写色调的字吗?老师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用着重号点出来。(黄、白、青、蓝)(2)诗人用黄绿相映,青白比照,用色调显明的字写出春天景物的独特艳丽的色调特征。我们在读这两句诗时就觉得仿佛有这样一幅早春美景图呈现于我们眼前。同学们能不能看着画面,结合诗句,试着用自己美妙语言描绘画面,同学们可以按

8、这样的句式来说:出示句式: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天空,柳树,黄鹤,白鹭。诗人觉得眼前的一切就像。(3)同学们描绘得真美啊,让我们把一、二两句诗联起来读一读,读出画面的美来。4、学习第三句(1)读着读着,我们大家都沉醉在一片美妙的春色之中,到处莺歌燕舞,生气勃勃,到处绿柳垂丝,春意融融,诗人杜甫被眼前的美景拔动了诗弦,不禁在心中吟诵,斟酌诗句,这时他一抬头,却又被什么吸引住了?(诗人被远处的西岭雪山给吸引住了)贴西岭(2)讲解“千秋”、“含”。西岭是位于成都西边的岷山,那诗人说:“西岭千秋雪”,可以怎样说明?(西岭上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这里的“千秋”是指什么?(时间许久)诗人是从哪儿看到覆盖积雪

9、的西岭山的?(诗人从窗口向远望),画(口),你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中“含”的意思吗?含就着衔着、镶嵌的意思。同学们觉得这句诗中的“含”字用得好吗?这样我们不妨用其他的字来换换,可以用哪些字来换?(有、里、内、前)我们选两个字换上读读看,比较比较,体会体会。“窗有西岭千秋雪”,你们觉得怎么样?(太一般了)“窗嵌西岭千秋雪”,(嵌字写出西岭雪山像一幅画镶嵌于窗框之中,只是静态的画。)可是,我们一般说人才含着什么,这儿用了“含”字还似乎把窗框写活了,写出画面的动态之美,更有了动感,诗中静动结合,充溢朝气。这个“含”字用得真妙,让我们一齐读第三句诗,突出“含”字。(3)说诗句大意。(西岭千年不化的积

10、雪景色像衔在窗框里一样)5、学习第四句诗(1)诗人凭窗远眺岷山雪峰,沉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称赞不已,不知不觉,笔已经拿在手里很长时间了,诗人想起要写下诗句,一低头,却又望见门前的什么?(门前停靠在岸边的船只)边贴船只边叙述:船只不在航行吗?你从哪个字知道的?(泊),泊就是停靠的意思。东吴是指长江下游,江苏一带建立东吴政权,所以诗又用东吴指代长江下游,江苏一带的地方。(2)你会说明东吴万里船的意思吗?(从遥远的东吴航行来的船只)那“万里”在这里是指什么?(路途遥远)现在同学们能说明这句诗的大意吗?(门前的岸边停靠着千里迢迢航行而来的船只),船只能沿岷江,穿三峡,一路畅行无阻的情形只有在和平环境

11、里才会出现,诗人看到这种情景,心情会是怎样的?(欢快、愉悦、安逸)(3)让我们一起用开心的语气读第四句诗。6、体会诗情(1)此时杜甫重返草堂故居,已是“安史之乱”得以平定的其次年,诗人心情愉悦,才会有闲情逸致抬头远眺西岭雪景,俯首感受鸟语花香的明媚春色。所以诗三/四句就写了诗人远望近观的情形,同学们能不能按这样的句式来说说:诗人抬头向远处看,只见,低头看近处,只见,看到这番情景,诗人心中。(2)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把三、四两句联起来有感情她读一读。四、表演情境1、刚才通过想象画面,我们理解了每句诗的大意,走近了诗人,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做大诗人杜甫,把诗人作诗的情景给大家表

12、演表演。现在黑板上的这幅画,正无限的扩大、扩大于是,我们这儿成了杜甫草堂,屋外的春色真是美如画。此时,正是阳春三月,阳光柔软,微风缓缓。一日早晨,诗人正在桌案前研读诗文,忽听屋外传来一阵阵啜亮悦耳的鸟鸣声,循声望去,诗人看到草堂旁边怎样的一幅春景图,可以先向我们介绍介绍,而后诗人挥毫泼墨,并为我们高声吟诵所作的诗。先请大家在座位上探讨探讨,练习练习。2、学生表演3、真是一首好诗啊,如此佳作,我们怎能不吟诵吟诵。4、齐诵全诗。五、小结这堂课我们一齐走近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弄清了每句诗的意思,还想象画面,感受诗的意境。全诗描写了草堂旁边的明媚春光,表达了诗人愉悦,欢快的心情。课后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背诵全诗并抄写一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