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稀分离技术》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627096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乙稀分离技术》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乙稀分离技术》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乙稀分离技术》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乙稀分离技术》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乙稀分离技术》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乙稀分离技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稀分离技术》PPT课件.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乙烯分离技术,主要内容,1 乙稀的性质2 乙稀在化工行业的地位及其发展3 分离法的分类及主要的分离技术4 相关分离流程示意图及文字说明5 相关特点、能耗及设备位号的比较,乙稀的性质,乙烯的性质:分子式:C2H4 分子量:28.05 临界温度:9.2 临界压力:4935.8 kPaG 沸点:-103.71 爆炸极限:2.7-36%无色、带甜香味气体,通常状况下无聚合危险,能与强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属易燃易爆物质。使用时应防火防爆,清除火源。注意防静电积聚。仓库及工作区应彻底通风。乙烯引起的火灾可采用喷雾水,泡沫、CO2等灭火,乙稀在化工行业的地位,生产角度:乙烯由炼油工艺直接得到,炼油分为分馏和

2、裂解,分馏产品主要用于能源工业,而裂解产品则大量用于石化产业,我们知道石油主要都是CH2链构成,那么要想使裂解之后的成分比较简单一些,肯定就是裂成CH2=CH2这个结构比较好,除了成环物质,乙烯是唯一一种只由CH2单元构成的稳定化合物,要说裂成其他物质,必然副产物更复杂。工艺角度:乙烯是裂解产物中最多的物质,副产物还有甲烷、乙烷、丙烯、丁二烯、C5、C9等等;炼油厂所说的100万吨装置全称就是年产100万吨乙烯的炼油装置,炼油厂是石化工业的前端工业,其乙稀产量规模代表石化工业水平问题。,应用角度:乙烯是极为重要的化工原材料,在非燃料的有机化工原材料中,从产量上只有少数几种能和乙烯相提并论,例如

3、甲醇(煤工业)、乙醇(发酵工业)、乙炔(氯碱工业)等。对比其他原料,乙烯还要更胜一筹,横跨高分子材料和精细化工,而甲醇主要是溶剂和甲醛,乙醇主要是溶剂和食品等;乙烯,在生产多种高分子材料需要用到,比如聚乙烯、乙丙橡胶等等,此外精细化工里的环氧乙烷、乙醛这些原料也需要用乙烯,而环氧乙烷和乙醛在化工产品中的作用很大了。所以说,乙烯的应用也是量大又广泛。一个国家对乙烯的需求量越大,也部分说明这个国家的化工业覆盖面比较广。,乙烯的发展,乙烯产量成为一个国家石油化工业的整体发展水平的标志。世界乙烯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日本,特别是美国。美国30%,西欧25%,日本10%。我国的乙烯生产能力仅次于

4、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以乙烯为龙头的石油化工业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乙烯的发展及现状,起步阶段:上世纪60年代:1962年,兰化5000t/h;发展阶段:上世纪70-90年代,以燕山30万吨乙烯装置为起点,乙烯装置规模11万-45万吨/年大型化:本世纪,乙烯装置规模:60-100万吨/年,全世界及主要国家地区的乙烯产量(万吨/年),乙稀分离技术,分离方法主要三大类分类:深冷分离法(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油吸收分离法(在-40下,用C3、C4或芳烃将C2以上的馏分吸收下来,然后精馏分离出乙烯);络合物分离法(用金属盐络合烯烃,分离出烯烃)。,深冷分离法的主要分离技术,顺序分

5、离技术,顺序分离技术,裂解气首先进入急冷系统进行快速降温,同时分离出重组分燃料油和粗裂解汽油。然后经裂解气压缩机将裂解气压力提高36MPa(G)。干燥脱水后进入深冷系统,经过冷箱和脱甲烷塔分离出氢气和甲烷。为了降低冷量的消耗,Luremus公司采用降低脱甲烷塔操作压力的技术,增加体系的相对挥发度,使脱甲烷塔冷凝器负荷降低,从而形成低压脱甲烷技术。脱甲烷塔釜物料含有C2及以上组分,依次进入脱乙烷塔、脱丙烷塔、脱丁烷塔,从塔顶分出C2、C3和C4组分。脱乙烷塔和脱丙烷塔顶的C2和C3分别经C2和C3加氢脱炔后进入乙烯塔和丙烯塔,精馏后得到乙烯和丙烯产品。,前脱丙烷前加氢分离技术,前脱丙烷前加氢分离

6、技术,对比顺序分离技术,前脱丙烷工艺是裂解气经压缩后,由脱丙烷塔将C3及以下组分分离出来,使C4组分不进入压缩机高压段和深冷分离系统,降低能耗。采用前加氢工艺可以从C3中脱除乙炔、丙炔和丙二烯,然后再分离出甲烷、氢气、乙烯和丙烯等产品。,前脱乙烷前加氢分离技术,前脱乙烷前加氢分离技术,分离流程的第一切割塔为脱乙烷塔。从裂解炉来的裂解气经急冷、压缩后预冷,首先进入脱乙烷塔系统,把比C2轻的组分和比C3重的组分分开。C2及轻组分先进行C2加氢,然后进入冷箱和脱甲烷系统。脱甲烷塔釜液只含C2,直接进入乙烯塔。脱乙烷塔塔釜物料进入脱丙烷塔,脱丙烷塔顶的C3进行C3加氢后进入丙烯塔。该技术也采用前C2加氢,所以具有与前脱丙烷前加氢类似的优点。,主要分离技术特点比较,能耗比较,设备位号比较,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