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海石化安全培训》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629229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5.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海石化安全培训》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利海石化安全培训》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利海石化安全培训》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利海石化安全培训》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利海石化安全培训》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海石化安全培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海石化安全培训》PPT课件.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员工安全培训,讲解:,一、培训的目的,(一)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质。(二)让员工实现: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三)企业做到以人为本,二、关注安全 关爱生命,?,当把人的生命比作是“1”时,生活就是在“1”后面加“0”,后面加的“0”越多,说明事业越成功、家庭越幸福。倘若人的生命不存在了,后面加再多的“0”还有什么意义呢?,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对安全要求的程度,体现生活 的质量、层次、品位高看自己享受安全安全管理的变化,为什么要安全?,什么是事故?,我们有多安全?车祸、火灾、危化品爆炸矿难、轮船火车飞机事故抢窃、偷盗、治安案件、食品中毒;,事故是指在生产和行进过程中,突然发生的

2、与人们的愿望和意志相反的情况,使生产进程停止或受到干扰的事件。,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在组织生产过程中,必须把保护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2.消除隐患、事故苗子,预防为主,事故的发生有原因和预兆,一次重大事故前必然孕育着许多事故苗子,消除“事故苗子”避免事故的发生“事故金字塔理论”:对330起跌倒事故分析 300:29:1,重伤或死亡1起,轻伤或微伤29起,无伤害或事故苗子300起,3.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1.人的因素:人员缺乏安全知识,疏忽大意或采取

3、不安全的操作动作等而引起事故。(1)违章操作(2)违反劳动纪律2.物的因素:机械设备工具等有缺陷或环境条件差而引起事故。3.人与物的综合因素:上述两种因素综合引起。,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的优先顺序,三、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02年6月2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通过,自2002年1月1日起实行。基本要求: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2.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3.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4.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中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依法履行安

4、全生产方面的义务安全生产法规定了各类从业人员应当享有的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5项权利,1、获得安全保障、工伤保险和民事赔偿的权利。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当承担的责任。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2、得知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的权利。生产经营活动特别是从事矿山、建筑、危险物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往往存在着一些对从业人员生命和健康带有危险、危害的因素,因此,企业有义务事前告知有关危险因素和

5、事故应急措施。,3、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的批评、检举和控告的权利。4、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5、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的权利。从业人员的安全权利如没有得到保障,企业要对产生的后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4项义务:1、遵章守纪,服从管理的义务。2、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3、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的义务。4、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的义务。从业人员如不履行法定义务,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二)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2001年4月21日 国务院令第302号基本要求: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对下列特大安全事故的防范

6、、发生,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规定的规定有失职、渎职情形或者负有领导责任的,依照本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特大火灾事故;2、特大交通安全事故;3、特大建筑质量安全事故;4、民用爆炸物品和化学危险品特大安全事故;5、煤矿和其他矿山特大安全事故;6、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特种设备特大安全事故;7、其他特大安全事故。,(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年月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公布,自年月日起施行。基本要求:1.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

7、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2.国务院领导全国的消防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3.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成年公民都有,(四)机关、团机、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61号令2001年10月19日公安部部长办公室会议通过,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基本要求: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机关、团队、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自身的消防安全

8、管理。2、单位应当遵守消防法律、法规、规章(以下统称消防法规),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保障消防安全。3、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4、单位应当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79年7月1日五届大会二次会议通过,1999年12月25日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修订。基本要求: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

9、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2、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3、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05年8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基本要求:1、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

10、,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外,适用本法。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航空器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有特别规定的外,适用本法。4、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5、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基本要求:1、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

11、2、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的疾病。3、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4、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5、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6、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7、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8、用人单位必须依

12、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四、从业人员的安全须知,1.虚心学习,掌握技能,虚心的态度认真学习不懂的地方一定要问清楚要努力掌握学到的知识要逐步进行实践生产技能要反复进行练习,2.遵守安全生产的一般规则,“安全三原则”:整理整顿工作地点,有一个整洁有序的作业环境。经常维护保养设备。按照标准进行操作。,标准,安全,正确,方便,迅速,3.认真接受安全生产教育,“三级安全教育”厂级、车间级、班组级特种作业安全教育培训 电工作业、锅炉司炉、压力容器操作和管道操作、起重司索指挥、爆破作业、金属焊接作业、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登高架设作业、电梯驾驶作业、制冷与空调作业等。,4.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13、五必须”必须遵守厂纪厂规必须经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作业必须了解本岗位的危险危害因素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必须严格遵守危险性作业的安全要求,“五严禁”严禁在禁火区域吸烟、动火严禁在上岗前和工作时间饮酒严禁擅自移动或拆除安全装置和安全标志严禁擅自触摸与已无关的设备、设施严禁在工作时间串岗、离岗、睡岗或嬉戏打闹。,5.做到“三不伤害”,“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两人以上共同作业时注意协作和相互联系立体交叉作业时要注意安全,6.注意遵守安全警示标志提出的要求,安全警示标志牌是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像符号构成的,用以表示禁止、警告、指令和提示等安全信息。根据国家规定

14、,安全色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分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大类型。,黄色,绿色,蓝色,红色,禁止戴手套操作旋转的机床 禁止在车间、库房吸烟,车间各种警告标志,禁止在车间、库房动用明火 在厂内当心触电,7.正确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按照人体防护部位分为十大类:头部防护用品 眼面防护用品听力防护用品呼吸防护用品手臂防护用品躯体防护用品足腿防护用品坠落防护用品皮肤防护用品其它防护用品,8.使用安全装置和安全设施的注意事项,“四有四必”:有台必有拦有洞必有盖有轴必有套有轮必有罩,9.生产区域行走的安全规则,在指定的安全通道上行走,有人行横道线之处应走横道线。横穿通道时,看

15、清左右两边确认无车辆行驶时才可以通行。禁止在正进行吊装作业的行车下行走,不准在吊运物件下通行或停留。不得进入挂有“禁止通行”或设有危险警示标志的区域等。禁止在设备、设施或传送带上行走。在沾有水或油的地面或楼梯上行走时要特别注意防滑跌。,10.开工前 完工后的安全检查,开工前 了解生产任务、作业要求和安全事项。工作中 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机械设备运转安全装置是否完好。完工后 应将阀门、开关关好:气阀、水阀、煤气、电气开关等;整理好用具和工组箱,放在指定地点;危险物品应存放在指定场所,填写使用记录,关门上锁。,五、几种通用作业的安全要求,用电安全基本要求车间内的电气设备不要随便乱动,发生故障不能

16、带病运转,应立即请电工检修。经常接触使用的配电箱、闸刀开关、按钮开关、插座以及导线等,必须保持完好。需要移动电气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导线不得在地面上拖来拖去,以免磨损,导线被压时不要硬拉,防止拉断。打扫卫生、擦拭电气设备时,严禁用水冲洗或用湿抹布擦拭,以防发生触电事故。停电检修时,应将带电部分遮拦起来,悬挂安全警示标志牌。,防火安全要求,燃烧的原理:火种可燃物助燃物火可能诱发火灾的情况,1、电气设备超负荷、短路、接触不良以及雷击、静电火花等,可能使可燃气体或可燃物燃烧。2、靠近火炉或言道的木板、积聚在蒸汽管道上的可燃粉尘、纤维等。3、某些物质接触,可能引起自燃。,扑救火灾的原则,边报警,边

17、扑救;先控制,后灭火;先救人,后救物;防中毒,防窒息;听指挥,莫惊慌;,常用灭火器适用范围,灭火器的使用,干粉灭火器,1、干粉灭火器适用范围:适用于扑救石油及其产品、可燃性气体和电气设备的初起火灾。使用方法:将灭火器提到起火地点,并上下颠倒几次,拔掉铅封和保险销,接近火源,左手紧握喷咀对准火焰根部,右手将压把压下,干粉即可喷出。,二氧化碳灭火器,2、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范围:适用于扑救图书档案、珍贵设备、精密仪器、少量油类和其它一般物质的初起火灾。使用方法:将灭火器提到起火地点,拔出保险销,接近火源,左手紧握喇叭管对准火焰根部,右手将压把压下,二氧化碳即可喷出(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要防止冻伤)。

18、,1211灭火器,1211灭火器适用范围:适用于扑救油类、有机溶剂、可燃性气体、精密仪器和文物档案等火灾。使用方法:将灭火器提到起火地点(不要把灭火器放平或颠倒),拔掉铅封和保险销,接近火源,左手紧握喷咀对准火焰根部,右手将压把压下,灭火剂即可喷出。,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灭固体、液体、气体等灭火种类的初期火灾操作方法为:拔出安全销,提起灭火器,一手握喷管,一手握手把,对准火源压下手把,来回摆动喷射,逐步向前,即可灭火。,火场中如何紧急避险,熟悉紧急疏散路线。浓烟中逃生,要用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子,弯腰行走。楼上人员要用牢固的绳子等物品,一头固定后沿绳子滑下逃生。千万不要跳楼!,逃生路线火封锁,应立

19、即退回室内,关闭门窗,用毛毯、棉被浸湿后覆在门上,并不断往上浇水冷却,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千万不可钻到阁楼、床底、大橱内避难。在公共场所应听从指挥,向就近的安全通道分流疏散,千万不能惊慌失措,互相拥挤践踏,造成意外的伤亡。,烫伤急救处理“冷却法”,烫伤刚发生的几分钟内要处理得当:小面积烫伤、轻度烧伤,立即冷水冲洗1530分钟,干纱布外敷。已起水疱、皮肤已破,不可用水冲或将水疱弄破。衣服粘连应剪去伤口周围衣服,及时用冰袋降温。大面积或重度烫伤,不可擅自涂抹任何东西,应保持创面清洁完整,用清洁衣物或毛巾盖住伤口,立即请医生处理。,冲,脱,泡,盖,送,化学烧伤的急救护理,一、强酸烧伤常见的强酸:硫

20、酸、盐酸、王水、碳酸,因其浓度、溶液量以及皮肤接触面积不同,而造成轻重不同的烧伤。近几年常有用强酸恶性毁容的事件发生。,急救原则:(1)立即用大量温水或大量清水反复冲洗皮肤上的强酸,冲洗得越早、越干净、越彻底越好,哪怕残留一点也会使烧伤越来越重。不要顾虑病人冲洗时加重疼痛,要鼓励病人忍耐着冲洗下去,直到冲洗干净为止。注意:切忌不经冲洗,急急忙忙地将病人送往医院。(2)用水冲洗干净后,用清洁纱布轻轻覆盖创面,送往医院处理。,二、强碱烧伤 常见的强碱:氢氧化钠(苛性钠),石灰等强碱对人体的皮肤组织的损害力比强酸更重,因为强碱可渗透深入组织,使组织蛋白发生溶解。,急救原则:(1)立即用大量清水反复冲

21、洗,至少20分钟;碱性化学烧伤也可用食醋来清洗,以中和皮肤的碱液。(2)生石灰烧伤,应先用手绢、毛巾揩净皮肤上的生石灰颗粒,再用大量清水冲洗。切忌先用水洗,因为生石灰遇水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热量灼伤皮肤。,皮肤化学性烧伤急救要点立即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切忌不加处理急急忙忙送医院。,化学灼伤的处理原则:在现场立即大量清水或所需浓度的中和剂冲洗创面,如为中毒性化学物质的灼伤,应立即考虑解毒措施,应加强利尿以使毒物迅速排出,1创面立即用大量流动水冲洗,水流量要大,时间要充足,以去除并稀释致伤的化学物质,防止化学物质继续对皮肤损伤(石灰灼伤除外)和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冲洗时间可按具体情况而定,一般

22、为3060min。,2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内的冲洗。特别是眼,应首先冲洗,冲洗时必须注意有无化学物质溅入眼内,如有眼睑痉挛、流泪、结合膜充血、角膜上皮肿胀、角膜混浊,前房混浊等症状时,应持续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按医嘱,给予其他药物治疗(眼睛护理见特殊部位烧伤护理中的眼睛护理)。,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尿量、尿色、尿比重的改变,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继发性脏器损伤。4根据不同化学物质灼伤的特点,对症护理。,预防滑倒及摔倒安全措施,液体溢出,迅速擦干净。保持地面清洁和干燥。在瓷砖等光滑面上应小心行走。要走动,不要跑动。,六、事故现场急救,现场施救原则1、保持镇定,沉着大胆,细心负责,立

23、志科学地判断;2、评估现场,确保自身与病人的安全;3、分清轻重缓急,先救命,后救伤,先重伤,后轻伤,果断实施救护措施;4、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取减轻病人的痛苦等措施;5、充分利用可支配的人力、物力协助救护。,现场施救步骤,判断意识;立即呼救;正确体位;包括伤者和施救者。排除气道异物;CPR;紧急止血;局部检查。,怎样正确地判断伤势轻重,观察意识是否清楚?脉搏、心跳如何?有否大出血?观察受伤部位、脸部、手脚是否灵活?等等。无论哪一部位,发现危险征象,马上叫救护车。同时在应急过程中注意避免二次伤害。,心肺复苏,概 念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就是

24、针对骤停的心跳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所需要的只是一双手。,心肺复苏,实施心肺复苏术的条件心脏骤停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心音消失,动脉搏动消失)患者对刺激无反应无自主呼吸或濒死喘息等,时间就是生命,心跳停止3秒钟-黑朦心跳停止5-10秒钟-晕厥心跳停止15秒钟-昏厥或抽搐心跳停止45秒钟-瞳孔散大心跳停止1-2分钟-瞳孔固定心跳停止4-5分钟-大脑细胞不可逆损害,心肺复苏存活率,大量实践证明:4分钟以内 50 46分钟开始 10 6分钟以后 4 10分钟以上?!0,时间,生命,就,是,心肺复苏的步骤,胸部按压(C,compression)开放气道(A,airway)人工呼吸(B,breath

25、ing),判断循环:触摸颈动脉搏动,1、颈动脉位置:气管与颈部胸锁乳突肌之间的沟内。2、方法: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置于患者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一旁滑移约2-3cm,至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凹陷处,胸部按压:,部位:胸骨下1/3交界处或双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界处定位:用手指触到靠近施救者一侧的胸廓肋缘,手指向中线滑动到剑突部位,取剑突上两横指,另一手掌跟置于两横指上方,置胸骨正中,另一只手叠加之上,手指锁住,交叉抬起。,按压方法: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力进行按压。,频率:100次/分至少100次/分按压幅度:胸骨下陷45cm至少5

26、cm 压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弹 压下与松开的时间基本相等 按压-通气比值:30:2(成人、婴儿和儿童),为确保有效按压:1)患者应该以仰卧位躺在硬质平面 2)肘关节伸直,上肢呈一直线,双肩正对双手,按压的方 向与胸骨垂直 3)对正常体型的患者,按压幅度至少5cm 4)每次按压后,双手放松使胸骨恢复到按压前的位置。放 松时双手不要离开胸壁。保持双手位置固定。5)在一次按压周期内,按压与放松时间各为50%。6)每2min更换按压者,每次更换尽量在5s内完成 7)CPR过程中不应搬动患者并尽量减少中断,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正确,错误,高质量心肺复苏:按压速率至少为每分钟 100 次 成人

27、按压幅度至少为 5 厘米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开放气道,去除气道内异物:舌根后坠和异物阻塞是造成气道阻塞最常见原因。开放气道应先去除气道内异物。如无颈部创伤,清除口腔中的异物和呕吐物时,可一手按压开下颌,另一手用食指将固体异物钩出,或用指套或手指缠纱布清除口腔中的液体分泌物。仰头-抬颏法 托颌法(外伤时),托颌法将肘部支撑在患者所处的平面上,双手放置在患者头部两侧并握紧下颌角,同时用力向上托起下颌。如果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用拇指把口唇分开,用面颊贴紧患者的鼻孔进行口对口呼吸。托颌法因其难以掌握和实施,常常不能有效的开放气道,还可能导致

28、脊髓损伤,因而不建议基础救助者采用。,仰头-抬颏法将一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部,用力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置于下颏骨骨性部分向上抬颏。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人工呼吸:口对口:开放气道捏鼻子口对口“正常”吸气缓慢吹气(1秒以上),胸廓明显抬起,8-10次/分松口、松鼻气体呼出 胸廓回落避免过度通气,心肺复苏终止指标,病人已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确定病人已死亡。心肺复苏进行30分钟以上,检查病人仍无反应、无呼吸、无脉搏、瞳孔无回缩。,请大家牢记:,每一个安全事故的教训都是惨痛的,每一个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事故无大小之分。身边的一些小事或小疏忽,完全可能引起巨大的事故和损失。只有安全,才是效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谢谢!,开开心心上班平平安安下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