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eet’s综合征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weet’s综合征 ppt课件.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Sweets syndrome,又名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是主要以发热、白细胞升高、疼痛性红色丘疹、结节和斑块以及弥漫分布于真皮上层的成中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一种反应性皮肤病,从命名至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Sweets syn.的历史,1964 年Robert Douglas Sweet 15年中(1949-1964)8例女性病人 急性的发热、中性白细胞、疼痛的皮疹(红斑、结节、斑块)、真皮上部致密的中性白细胞为主的浸润。此后数百例的报道又增加了新的内容。,Sweets syn.的历史里程碑,1971年 Shapiro报道首例与实体癌(睾丸癌)相关的Sweets syn.1973年 Matt
2、a&kurban 首次报道2例皮疹病理证实是急性白血病的皮肤表现1986年Su&liu首例药物(SMZ-TMP)引起的Sweets syn.并提出诊断标准1994年 von den Driesch 修正诊断标准1996年Walker&Cohen对药物引起的Sweets syn.提出诊断标准,病因和发病机制,经典的或特发性的Sweet综合征可与感染(上呼吸道或消化道)、炎性肠道病或妊娠有关。也有许多病人与恶性肿瘤相关。近来已报告本病可与药物相关,大多由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引起,其他可致本病的药物有全反式维A酸、卡马西平、塞来昔布、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安定、双氯酚酸、肼苯达嗪、呋喃妥
3、英、丙硫氧嘧啶和左炔诺孕酮等。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明,从皮损、病程、对皮质类固醇的治疗反应分析,本病可能是对细菌、病毒或肿瘤抗原的一种超敏反应。与发病有关的细胞因子有粒细胞集落因子、IFN-、IL-1、IL-3、IL-6、IL-8。,Sweets syn.的临床特征,本病世界性分布,无种族偏向,好发于30-50岁的妇女,也可见于青年和儿童。男女比例约为1:3(但儿童和老年患者男女比例大致相同)。根据病因,本病可分为三型:经典型(特发型):多与上呼吸道感染、炎症性肠病及妊娠有关,多见于女性,发病年龄以30-50岁为多。有报告小儿SS与原发性免疫缺陷、血液系统疾病及代谢病有关。恶性肿瘤相关性SS:本病
4、与恶性肿瘤相关的发生率据估计约为10%20%。通常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相关,以急性髓样白血病最常见。在实体瘤中,常与泌尿生殖系统、乳腺及胃肠道的恶性肿瘤相关。药物诱发的SS:多见于女性。最常见的诱发药物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它可诱导干细胞增殖、中性粒细胞分化及中性粒细胞寿命延长,从而导致SS。,Sweets syn.的临床特征,全身症状:发热和WBC,或相伴或先于皮疹;其他:关节病、肌痛、头痛、全身不适。皮疹是主要的诊断依据,典型的皮损为触痛的红色或紫红色丘疹或结节,易融合形成边界清楚的不规则斑块。因真皮浅层水肿呈透明的水疱样。皮损可为单发或多发,分布不对称。少数患者皮损播散性分布,特别是见于与
5、恶性肿瘤相关性SS。,Sweets syn.的皮肤外的表现:,1骨骼:急性无菌性的关节炎、骨炎、骨髓炎、关节痛;2中枢神经系统:脑脊液、脑电波、CT的异常、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感染性多神经炎、神经-Sweets病;3眼耳:结膜红斑、结膜出血、结膜炎、睑炎、虹膜炎、青光 眼、巩膜炎外周溃疡性角膜炎、中耳炎;4肾:血尿、蛋白尿、肾小球肾炎;5肠道:广泛、弥漫的肠炎、回肠炎、全结肠炎(培养-);6肝:肝血清酶异常、肝肿大、肝门PMN性炎症;7心:主动脉炎或部分狭窄、心脏扩大症、心肌PMN浸润、冠 状动脉闭塞、各种心脏血管扩张;8肺:肺或支气管炎症、支气管脓疱、胸水、胸片异常;9口腔:阿弗他样浅表
6、损害、坏死溃疡性牙周炎;10肌肉:肌痛、肌炎、MR异常(肌炎和筋膜炎);11脾:肿大。,实验室检查,常不具有特异性。最主要的是血沉增快、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嗜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但有些在经活检确诊的病例中,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并不总是存在,尤其在合并恶性肿瘤者,可见到有贫血、嗜中性细胞正常或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病理,本病最显著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有:真皮浅层密集的中性粒细胞浸润,为弥漫性浸润或血管周围浸润,并常见核尘。在深在结节性皮损中,中性粒细胞浸润可达皮下组织。真皮乳头水肿,内皮细胞肿胀,小血管轻度扩张。在与髓样白血病相关的SS中,皮损中可见有白血病细胞的浸润。,Sweet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必需
7、满足两个主要标准和两个次要标准才能确诊。两个主要标准是皮肤损害的临床特征和组织学特征,次要标准是相关的症状或疾病,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对治疗的反应。主要标准 突然发作的触痛性红色斑块或结节,伴有水疱、脓疱或大疱。真皮内有显著的中性粒细胞浸润,而无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次要标准 发病前有非特异性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疫苗接种史,或伴有:a炎症性疾病,例如慢性自身免疫病、感染;b血液增生性疾病或恶性实体肿瘤;c妊娠。伴有周期性全身不适和发热(大于38.0)。发作期实验室检查:ESR大于20mm/h;C反应蛋白阳性;外周血涂片中嗜中性分叶核和杆状核白细胞大于70%;WBC大于8000/ul(4项中有3项)。
8、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者碘化钾有良好效果。,药源性Sweet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突然疼痛性红色斑块或结节;组织病理学有真皮致密的嗜中性白细胞浸润而无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发热38;药物应用与本病的临床表现在时间上相关,或药物再暴露后与病情复发在时间上相关;停药后与皮损消退在时间上相关。,很可能的相关疾病:肿瘤(血液病、实体瘤)、感染(上呼吸道链球菌、胃肠炎)、炎症性肠道疾病(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药物(GCSF为主)、妊娠;可能的相关疾病:白塞氏病、结节性红斑、类风湿关节炎、结节病、甲状腺病(突眼性甲状腺肿、慢性甲状腺炎);待定的相关性疾病:隐匿性肝硬化、慢性疲劳综合征、闭塞性支气管炎、免疫
9、缺陷性疾病、荨麻疹。,Sweets syn.的鉴别,Sweets syn.的治疗,典型的真皮型皮疹持续数周-数月自行消退祛除相关药物、肿瘤、感染灶(抗菌素)皮疹消退可的松:pre 1mg/kg/d4-6w;冲击疗法;局注Tria;强效激素脂/霜。KI:0.9g/d 1.5g/d(胶囊、溶液)秋水仙碱:0.5mg tid,Sweets syn.的治疗(二线药物),消炎痛:150mg/d7d 100mg/d14d 氯苯吩嗪:200mg/d4w 100mg/d4w环孢菌素:2 4 10mg/kg/d10d减量 DDS(氨苯砜):100-200mg/d其他:抗菌素、抗疟药、INF-(皮损内或系统)、维
10、甲酸类、抗代谢药物、细胞毒化学疗法。,谢谢各位!,在经典型Sweet综合征病人,如果不加治疗,皮损存在数周甚至数月后,其症状和体征最终可以消退。而对于肿瘤相关型或药源型Sweet综合征的病人,则经成功地治疗相关的肿瘤或停用相关的药物后皮病可获改善和消退。本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为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除对经典型病人外,对肿瘤相关型病人(如合并急性髓性白血病和淋巴瘤等)也均有效(应同时治疗原发病)。在开始治疗后症状可迅速改善,其后皮损也随之消退。常用泼尼松治疗,起始剂量为3060mg/d,在46周内,剂量可逐步减少为10mg/d乃至停用,愈后皮损可残留色素沉着。在某些病例,为防止复发,每日或隔日应用较小
11、剂量的泼尼松(1030mg)共23个月是需要的。对于对治疗抵抗的病人,已有报道应用甲泼尼龙1000mg/d连续35次,获得成功。对于局限性皮损可以外用强效糖皮质激素治疗,如0.05%氯倍他索霜或代之以皮损内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如用曲安萘得3.010.0/ml单次或多次皮损内注射可使皮损好转直至消失。碘化钾和秋水仙碱是治疗本病的第一线药物。碘化钾可明显地抑制在外周血中中性白细胞的趋化性有关。秋水仙碱可通过增加细胞内环化单磷酸腺苷的水平和抑制溶酶体的降解来抑制白细胞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本病的目的。,体外试验证实非甾体类抗炎药能抑制中性白细胞的趋化、游走和氧化代谢,吲哚美辛治疗本病有效可能与此有关。他们提出用吲哚美辛治疗本病的指征为:老年病人;糖尿病病人;心力衰竭或严重高血压病人;严重的骨质疏松病国内采用雷公藤片2片,每日34次,多数患者在35天内体温下降、疼痛减轻、关节酸痛缓解,皮疹可大部消退,1014天后,各项症状体征可基本消失,白血球分类恢复正常。复方丹参片口服或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亦有一定效果。一般认为,为了防止本病较常见的复发现象,以上药物的治疗应持续一段时间,至少为24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