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与避孕.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33717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8.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孕症与避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不孕症与避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不孕症与避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不孕症与避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不孕症与避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孕症与避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孕症与避孕.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不孕症&避孕,中国医科大学组胚教研室,病例,赵某与孙某于2000年结婚,婚后夫妻生活正常,两人都很想要一个孩子,未使用任何避孕措施,但两年来一直未受孕,于2002年10月来院就诊。既往史:赵某与孙某平素健康,无相关疾病病史,无家族遗传病史,孙某从未受孕。检查:对赵某与孙某的生殖进行系统检查。,问题,1.对以上病例进行诊断。2.导致上述疾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是什么?4.从生殖细胞的产生到相遇直至发育成胎儿的全过程是什么?5.避孕的方法及其原理?,诊断,凡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2年而未曾受孕者,称不孕症。据1989年资料,婚后1年初孕率为87.7,婚后2年的初孕

2、率为94.6,婚后未避孕而从未妊娠者称原发性不孕;曾有过妊娠而后未避孕连续2年不孕者称继发不孕。夫妇一方有先天或后天解剖生理方面的缺陷,无法纠正而不能妊娠者称绝对不孕;夫妇一方因某种因素阻碍受孕,导致暂时不孕,一旦得到纠正仍能受孕者称相对不孕。,概述 卵巢:产生卵子并分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子+受精 子宫:孕育胎儿 阴道 外生殖器,卵巢,原始卵泡,输卵管,子宫横切面,排卵成熟卵泡破裂,次级卵母C+放射冠+透明带+卵泡液,一起从卵巢排出的过程称。发生时间:月经周期的第14天,输卵管 漏斗部+壶腹部+峡部+子宫部 管腔不规则 管壁=粘膜+肌层+浆膜 粘膜=单柱上皮+固有层 上皮=分泌C+纤毛C

3、肌层+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月经周期 子宫内膜功能层发生周期性变化 剥脱、出血、修复和增生 每28天左右发生一次,称。月经期:第14天 增生期:第5 14天 分泌期:第15 28天,睾丸生殖管道附属腺外生殖器,组成及功能:,生殖腺: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激素,生殖管道,附睾 输精管 射精管,精子成熟、贮存和运输,附属腺,前列腺 精囊腺 尿道球腺,分泌精浆,外生殖器:阴囊、阴茎,生精细胞,精原:,A型,B型,A型,分化,分裂,初级精母:46,XY,次级精母细胞:23,X/23,Y,精子:23,X/23,Y,精子:23,X/23,Y,精子发生,精子形成,生精小管,精 子,输出小管,附睾管,输精管,不

4、孕症的病因,阻碍受孕的因素可能在女方、男方或男女双方。据调查不孕属女性因素约占60;属男性因素约占30,属男女双方因素约占10。,女性不孕因素(1)输卵管因素:是不孕症最常见因素。输卵管有运送精子、捡拾卵子及将受精卵运送到宫颈的功能。任何影响输卵管功能的因素,如输卵管发育不全(过度细长扭曲、纤毛运动及管壁蠕动功能丧失等),输卵管炎症(淋菌、结核菌等)引起伞端闭锁或输卵管粘膜破坏时输卵管闭塞,均可导致不孕。此外,阑尾炎或产后、术后所引起的继发感染,也可导致输卵管阻塞造成不孕。(2)卵巢因素:引起卵巢功能紊乱导致持续不排卵的因素有:卵巢病变,如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功能早衰、功能

5、性卵巢肿瘤、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等;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引起无排卵性月经、闭经等;全身性疾病(重度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影响卵巢功能导致不排卵。(3)子宫因素:子宫先天畸形、子宫粘膜下肌瘤可造成不孕或孕后流产;子宫内膜炎、内膜结核、内膜息肉、宫颈粘连或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等影响受精卵着床。(4)宫颈因素:宫颈粘液量相性状与精子能否进入宫颈关系密切。雌激素不足或宫颈管感染时,均会改变粘液性质和量,影响精子活力和进入数量。宫颈息肉、宫颈肌瘤能堵塞宫颈管影响精子穿过,宫颈口狭窄也可造成不孕。(5)阴道因素:阴道损伤后形成的粘连瘢痕性狭窄,或先天无阴道、阴道横隔、无孔处女膜,均能影响性交

6、并阻碍精子进入。严重阴道炎症时,大量白细胞消耗精液中存在的能量物质,降低精子活力,缩短其存活时间而影响受孕。,男性不孕因素 主要是生精障碍与输精障碍。应行外生殖器和精液的检查,明确有无异常。(1)精液异常:如无精子或精子数过少,活力减弱,形态异常。影响精子产生的因素有:先天发育异常: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不能产生精子;双侧隐睾导致曲细精管萎缩等妨碍精子产生。全身原因:慢性消耗性疾病,如长期营养不良、慢性中毒(吸烟、酗酒)、精神过度紧张,可能影响精子产生。局部原因:腮腺炎并发睾丸炎导致睾丸萎缩;睾丸结核破坏睾丸组织;精索静脉曲张有时影响精子质量。(2)精子运送受阻:附睾及输精管结核可使输精管阻塞,阻

7、碍精子通过;阳痿、早泄不能使精子进入女性阴道。(3)免疫因素:精子、精浆在体内产生对抗自身精子的抗体可造成男性不孕,射出的精子发生自身凝集而不能穿过宫颈粘液。(4)内分泌功能障碍:男性内分泌受下丘脑-垂体-睾丸轴调节。垂体、甲状腺及肾上腺功能障碍可能影响精子的产生而引起不孕。(5)性功能异常:外生殖器发育不良或阳痿致性交困难等。,男女双方因素(1)缺乏性生活的基本知识。(2)男女双方盼孕心切造成的精神过度紧张。(3)免疫因素:近年来对免疫因素的研究,认为有两种免疫情况影响受孕。同种免疫:精子、精浆或受精卵,是抗原物质,被阴道及子宫内膜吸收后,通过免疫反应产生抗体物质,使精子与卵子不能结合或受精

8、卵不能着床。自身免疫:认为不孕妇女血清中存在透明带自身抗体,与透明带起反应后可防止精子穿透卵子,因而阻止受精。,诊断,通过男女双方全面检查找出原因,这是诊断不孕症的关键。,男方检查 询问既往有无慢性疾病,如结核、腮腺炎等;了解性生活情况,有无性交困难。除全身检查外,重点应检查外生殖器有无畸形或病变,尤其是精液常规检查。正常精液量为2-6m1,平均为3-4ml,异常为8000万/ml,异常50,异常为50。,女方检查(1)询问病史:结婚年龄,男方健康状况,是否两地分居,性生活情况,是否采用避孕措施。月经史,既往史(有无结核病、内分泌疾病),家族史(有无精神病、遗传病)。对继发不孕,应了解以往流产

9、或分娩经过,有无感染史等。(2)体格检查:注意第二性征发育情况,内外生殖器的发育情况,有无畸形、炎症、包块及乳房泌乳等。胸片排除结核,必要时作甲状腺功能检查、作蝶鞍X线摄片和血催乳激素测定排除甲状腺及垂体病变,测定尿17-酮、17-羟及血皮质醇排除肾上腺皮质疾病。,女性不孕特殊检查 l)卵巢功能检查 2)输卵管通畅试验 3)性交后精子穿透力试验 4)宫颈粘液、精液相合试验 5)子宫镜检查 6)腹腔镜检查,治疗,引起不孕的原因虽很多,但首先要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纠正营养不良和贫血;戒烟、不酗酒;积极治疗内科疾病;掌握性知识、学会预测排卵日期性交(排卵前2-3日或排卵后24小时内),性交次数适度,

10、以增加受孕机会。1.治疗生殖器器质性疾病 若发现妇科肿瘤、生殖器炎症、阴道横隔、宫腔粘连等疾病应积极治疗。若为宫颈口狭窄,可行宫颈管扩张术。,2.诱发排卵 用于无排卵。3.补充黄体分泌功能 适用于黄体功能不全。4.改善宫颈粘液 5.输卵管慢性炎症及阻塞的治疗6.人工授精 7.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即试管婴儿8.配子输卵管内移植(GIFT)9.宫腔内配子移植 10.供胚移植,避孕,服避孕药安全期避孕避孕套宫内节育器外用避孕方法其他避孕方法,避孕原理,所谓避孕原理,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来阻止和破坏正常受孕过程中的某些环节,以避免怀孕,防止生育。目前所采用的避孕方法很多,根据它们的避孕原理可

11、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方法:1、抑制卵巢排卵 具有抑制卵巢排卵作用的有女用短效、长效避孕药以及皮下埋植避孕剂等。卵细胞的发育和成熟受下丘脑和脑垂体的影响,这类避孕药能抑制下丘脑和脑垂体的功能来阻止卵细胞发育,从而达到避孕目的。另外,妇女在哺乳期也具有抑制卵巢排卵的作用,所以哺乳期也能避孕。2、抑制精子的正常发育 从棉子中提取的棉酚具有抑制精子的正常发育,长期服用棉酚可使精子数明显减少或完全消失,从而达到不能生育的目的。这种男用避孕药尚未推广使用。近几年来有些地方采用物理方法(如超声波、微波、温热等刺激睾丸)来抑制睾丸的生精功能,也取得一定进展。,3、阻止精子和卵子结合这类避孕方法较多,其目的是不让精

12、子和卵子结合,以达到避孕的目的。例如避孕套、阴道隔膜等使精子不能进入阴道,或进入阴道的精子不能进入子宫腔;外用避孕药具有较强的杀精子作用,将其放入阴道内能杀死已进入阴道内的精子,使精子不能进入子宫腔;男女绝育手术能阻止精子排出或阻止精子与卵子结合,是一种永久性的避孕措施;在性交过程中采用体外排精或会阴部尿道压迫法,使精液排在阴道外或逆行射入自己的膀胱,使精液不进入阴道。4、阻止受精卵着床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地方,如果设法干扰子宫的内部环境,就不利于受精卵的生长发育。在子宫内放置节育环以及各种探亲避孕药均可使子宫内膜发生变化,阻止受精卵着床和发育。5、错开排卵期避孕错开排卵期避孕就是在安全期避孕,即利用月经周期推算法、基础体温测量法及宫颈粘液观察法等,掌握女性的排卵期,避开排卵期性交来避孕,使精子和卵子错过相逢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