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思想点亮课堂.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39601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思想点亮课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用思想点亮课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用思想点亮课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用思想点亮课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用思想点亮课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思想点亮课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思想点亮课堂.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用思想点亮课堂,-作一个有思想的历史老师,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钟声,一、对1949年以来的中国教育的基本评价。,1、“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中国航空发动机一直不能过关,专家认为就是缺乏大师级人物。,中国自己培养不了科技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被一些国外媒体称为“山寨国家”,学术界的哀叹:最后一个大师走了!,2、基本判断,朝野都不满意,温家宝:教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人才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不满意、受教育者厌学,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判断教育成功有两个标准:一是培养出杰出人才。二是培养合格的公民,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二是教育方针偏

2、差。,一是指导思想的偏执,三是经费问题,四是应试教育制度。,教育本身应该是唤醒人、解放人。学习本身应该是快乐的。而应试教育是束缚人、折磨人,与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走进了你,就走进了痛苦;离开了你,就离开了幸福。,五是教育完全依附于政府,官员办教育,不能按教育规律办教育,也产生不了教育家。保留计划经济体制最浓的领域之一。,大学基石:大学独立与学术自由,六是社会环境的严重制约,教育的贫困实际上是思想的贫困。,现代中国是一个缺乏思想创新土壤的国家,是一个思想极度贫困的社会。所谓的理论创新只是回归常识。,意识形态的一元与国民思想的多元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思想文化的发展更依赖于自由竞争,北大、清华进不了

3、亚洲大学的前10强,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超过他们。,2010:香港大学蝉联亚洲大学榜首,香港科技大学超越香港中文大学居次,中大居第四。北大12位。清华16位。,二、历史教学的痼疾,1、臣民意识,李慎之: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公民意识是建立在“自由之意志,独立之精神”基础上的,而臣民意识就是服从意识。我们的教育多的是“信”的教育,少的是“疑”的教育。,历史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开放多元是最大的特征,2、绝对的唯物主义,把“每一个社会都需要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绝对化,到处套用。,夸大经济的作用,甚至

4、变成经济决定论。,很多时候,攻心为上是真理,唯心与唯物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3、狭隘的民族主义,在近代中西冲突中,我们永远有理,外国人永远无理,负全部责任。,如:义和团与八国联军侵华的关系,如: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我们把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内容都看成是侵略。,如:外国人在中国设医院;办学校;通商、办工厂;外国人在华领事裁判权。,我们总是缺乏自我反思、自我批判,对外来的批评都看成是干涉。,我们总是不能大方地承认,外国侵略给中国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带来新的生产力、新的文明,正确看待世界与中国、内因与外因的关系问题。,美国:从冲击反应模式(费正清)到中国中心观(柯文)。中国:从强调外来侵略到强调英勇抗

5、争。,实际上,近代以来外来因素在中国变革中起着非常重要甚至是关键的作用。,如:社会主义传播、中共建立、中共早期政策(国共合作、西安事变、重庆谈判)、中共领导人更替与毛泽东的上台、中国抗战的胜利、中共革命的胜利等等。,从世界或国际化看中国,会有新的收获,会更接近与历史的真实。,如从国际化、国家认同看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的关系。,我们反对狭隘的、自大的、排外的民族主义。在坚持民族的核心利益的同时,要竭力扩大与其他民族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我们要正确看待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的关系。国家主权越来越相对化。,我们要正确认识国际惯例、普世价值与中国特色的关系。不要孤芳自赏。,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正确区分“爱国

6、主义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的差异。,中国近代以来的变革取决于外来因素的影响,也取决于中国人对外来因素反映的时机、速度、程度以及对外来因素的选择。,4、革命至上,我们总是讴歌革命,无论是古代的农民起义,还是近代的太平天国起义。而且认为革命时间越长越好、越大越好,越彻底越好。,在革命的名义下,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不择手段。革命的神圣化与实用化。,暴力革命的严重的后遗症。,正确看待革命的成败得失与人类至高价值的关系(中共土改、国共战争胜负等),从告别革命到安顿革命,5、没有完整、全面、准确地叙述历史的过程,由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因素的限制,我们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在讲述历史的时候存在歪曲、片面、错误、隐瞒、回避

7、、忽视等方面的问题(大禁区与小禁区),如:爱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如:断章取义地引用美国人观点:在朝鲜战争中,我们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跟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方舟子认为:历史教科书中人所熟知的张衡地动仪其实是上世纪50年代的复原模型,1800年前的地动仪到底是啥模样早已无据可查。,如:所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教材认为: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如教材表述: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如教材:整个抗战过程,只介绍了平型关、台儿庄、百团大战三次战役。,教材没有告诉学生,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纪念日。,如教材表述:蒋介石

8、为了欺骗人民,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而没有交代,毛是在斯大林几次电报催促下才决定去谈判的。,如教材:三年大饥荒、文革中黑暗面的回避。,三、历史教学的目标与任务,培养学生参政议政的能力(美国),1、目标:培养具有参与社会公共生活能力的公民。,2、任务:培养学生的核心历史素质。,一是求实求真的态度(思维的精度)。,就是要用真实的史实说话,要有证据意识,言之有据,不发空言。,就是要求教师多用第一手的史料教学,多让学生阅读、分析第一手史料。,掌握获取料史的基本途径,通过图书馆、博物馆、网络等途径,运用调查、访问等方式,从文献、音像、实物、图画、当事人的回忆等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你能从下面这张美国

9、邮政总署1942年7月7日发行的邮票中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图片(地图)中的文字、符号等,深层信息:(1)邮票的主题(2)发行的背景与目的(3)发行的作用与影响,表层信息:(1)人物及其政治主张(2)地理版图(3)国家标志,美国邮政总署发行这枚邮票是为了纪念中国全面抗战五周年,其意义在于表达美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支持。,美国邮政总署会发行这枚邮票,其直接原因是珍珠港事件后,中美两国面对着共同的敌人日本。美、中共同抗击日寇是这枚邮票隐含的主题。,该邮票将中国的东北、台湾划在中国版图之内,表明了当时美国政府承认中国的领土包括东北和台湾地区,就其现实意义和史料价值来看,最珍贵之处在于它可以佐证当时美国对

10、中国版图的看法。,在邮票的策划、发行者看来,当时代表并领导中国抗战的是中华民国,中国“抗战建国”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三民主义,故对国民党蒋介石政府而言,邮票的发行鼓舞了其抗日的信心。,这枚邮票的发行,其直接作用是促使当时的美国社会关注中国的抗战。,如果要保留这个生动的商标,可将其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推测该商标名称的寓意:,1933年,天津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决定:以长着巨大犄角,喜抵斗的澳洲美利奴公羊为形象,用一个鼓舞人心的名称为商标(下图)。根据当时的形势,其寓意最响亮之处极可能是 A.来自澳洲 B.最优原料 C.接轨世界 D.抵制洋货,二是反思意识与批判精神(批判性思维),就是要 培养学生独

11、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历史观。,三是历史眼光(思维的广度),“通古今之变”;就是要有历史的大视野,历史地看问题;要打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隔膜,做到:研究历史、关注现实、展望未来。,四是历史的想象力,历史学家必须有强烈的创造热情和超常的想象力。,历史学家要像侦探一样。但历史学的想象力要以史实位基础,不能脱离学术规范。,独立与自由的观念民主与人权的观念平等与仁爱的观念忧乐天下的观念民族精神与世界主义的观念,四、历史教育应该凸显的价值观,五、历史教师的人文关怀与理论修养,1、人文关怀,历史是过去的人类及其生活。史学研究对象是人,是“人学”,是人类的一种自我认识。历史

12、研究者和教师必须具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才能很好承担这一责任。,关键是把过去的人作为有生命的人对待。了解他们的思想、希望、担忧、喜悦,经历过奋斗、成功、失败。要具备“人性取向”,史学以人为中心,就必须考虑人的特性,人是有意识,有“一念之差”,有高级心理活动。,历史教师应不抱成见洞察历史人物的内心,极力宽容而公允地对待过去的人和事,慎重地使用评判的权力。,人文关怀是以人类共同拥有的价值和理想为基础的。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对自由、平等、富裕和强大的渴望,是一条贯穿历史的主线。,2、理论修养,历史学自身的理论资源不丰富,需要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语言学等其他学科中借鉴。尤其是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军事

13、学、心理学、哲学、文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六、怎样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1、关注思想界的争论,关于“普世价值”的争论,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的争论,西方经典。如法国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思想);卢梭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还有著名学者哈贝马斯、韦伯等学者的著作。工业文明的最高成理就。中国经典:论语道德经孙子庄子这些元典文化的著作 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军事学等相关理论书籍。,读经典著作,几点教学建议:,真实性。讲真话,尽可能告诉学生一个真实的、全面的历史过程,开放性。容许学生讨论历史中的一切问题,不设任何禁区。,理论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丰富性与趣味性。多一点历史的细节,历史中的智慧。,了解认识历史的过程比记住历史上的某一天发生了某件事重要得多;,较为广泛地阅读历史材料并从中发现问题,进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比记住某些所谓的标志性事件重要得多;,知道同一事件有不同的史料,同一史料有不同的解释,比背诵那些结论性的历史陈述重要得多;,洞察历史认识的时代性和发展性,比津津乐道于时髦或俗成的观点重要得多。,我们必将被后人超越,但我们万万不可被后人绕过!,谢 谢,七、相关理论的新进程,关于工业革命;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