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42186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沛县亭长刘邦-这个皇帝很有料,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天子。出生传奇:刘媪喝酒传奇:赊酒、熟睡婚姻传奇:吕公、相面,刘邦,一个好汉三个帮,汉初三杰:韩信、萧何、张良汉初三将:韩信、英布、彭楚,韩信,韩信:漂母舍饭、胯下之辱、从军、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韩信,1、制度,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2、结果,中央和封国的矛盾激化,郡国并行制,(一)汉代,3、措施,汉武帝:A、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力量;B、设置刺史。,4、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汉景帝:削夺王国封地,平定“

2、七国之乱”。,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施德,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主父偃,西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大统一,斗争还在继续,东汉,唐朝设藩镇(节度使),“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局面出现,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形成,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等现象出现的本质是什么?,中央集权 PK 地方分权,请思考,这一现象何时结束?,“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陈桥驿,宋太祖黄袍加身处,及系马的老槐树,“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

3、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彻夜难眠”的宋太祖,宰相赵普,(二)宋代,1、背景,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导致地方权力过大。,2、措施:,收精兵(主要兵权收归中央,设“三衙”统领禁军,发兵权归枢密院。)削实权(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下设通判监督地方官)制钱谷(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3、评价,进步性: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局限性: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二、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一)明朝,朱元璋-这个皇帝很“酷”,长得“酷”,经历“酷”,佃农、放牛娃、旱灾、蝗灾和瘟疫、父母双亡、小沙弥、游方僧小亲兵、

4、小军官、大元帅、皇帝。,当了皇帝,依然很“酷”,凡守令贪酷者,许民赴京陈诉,赃至六十两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府、州、县衙之左,特立一庙以祀土地,为剥皮之场,名曰皮场庙。官府公座旁,高悬一剥皮实草之袋(皮草囊),使之触目惊心。”-叶子奇草木子,朱元璋的玉带-晴雨表,肚子以上-好心情肚子以下-坏心情,特务工作落实得很好!,钱宰被征编孟子节文,散朝回家,吟诗道:“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你昨日的诗作得好。不过我并没有“嫌”迟啊,改作“忧”字如何?钱宰吓得连忙磕头请罪。,二、皇权与相权的斗争,1、明朝:(1)废丞相 原因:A、明太

5、祖吸取元朝权贵专权的教训(历史原因)B、明初丞相位高权重(直接原因)C、加强君主专制(根本原因)。经过: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亲掌六部。影响: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2023/8/5,24,皇 帝,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2)设内阁,亲自掌管,殿阁大学士,明太祖:位低权轻,明成祖:位高权重,内 阁,只有票拟权。没有决策权。取决于皇帝的“批红”。,票拟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批意见;批红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的认可与否。,明朝内阁,批红,明朝内阁设立的过程,皇 帝,军机处,内 阁日常事务,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国大事,(1)时间:雍正,2、清朝,

6、(2)直接目的: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3)地位:品级不高,跪奏笔录、(4)职能:最初参与军务,后参与机要政务。,(5)作用(提高行政效率;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千年困惑,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地方分权,皇 权,相 权,汉代宰相坐议事 宋相站议事 明臣跪奏笔录,思考:从礼仪上的变化可以看出什么实质?,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一)汉代:1、背景 2、措施 3、意义,(二)宋代:1、背景 2、措施 3、评价,二、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一)明朝:1、废丞相(1)原因(2)影响2、设内阁(时间),(二)清朝:增设军机处1、时间 2、地位 3、职能 4、作用,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