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及其诗歌创作》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青及其诗歌创作》PPT课件.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艾青及其诗歌创作,艾青个人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等。生于浙江金华,1996年5月5日卒于北京。1928年考进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绘画系。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自学绘画兼习法文,并大量阅读哲学和文学著作。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的诗作,给他后来的创作留下深刻的影响。1932年回国,途中写了那边等忧国忧民的诗作。同年5月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囚徒生活促使他从绘画转到诗歌创作,在狱中写下芦笛、透明的夜、巴黎、马赛等诗作,其中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使艾青一举成名。作品赞美养育自己的农妇,为其凄苦的命运抒发悲愤与不平,表达了对中国广大农民遭际的深刻同
2、情。1935年出狱,曾到常州武进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半年,继又流浪到上海。1936年自费出版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从上海到武汉、临汾、西安、桂林等地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到重庆,任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翌年去延安,被选为陕甘宁边区参议员、延安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1939 年出版诗集北方,至1945年共有向太阳、火把、献给乡村的诗等诗集12部。,作品从滚滚烽烟中汲取诗情,表现了进取、乐观、昂奋的战斗精神。1945 年 9 月,率华北文艺工作团从延安到张家口。1949年1月,以军代表身分参与接管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同年10月起任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1950年出版诗集欢呼集。同年
3、夏访问苏联,后出版诗集宝石的红星。1956年出版诗集春天。次年被聘为诗刊与收获编委,出版诗集海岬上。不久被错划为“右派”。1976年10月,重新获得写作权利,开始第二个创作高潮。1979年错案平反,同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80年出版诗集归来的歌、彩色的诗,1983年又出版雪莲。这些作品更为练达圆熟,形象更简洁明确,语言更质朴纯净,除继续保持真实与想象相结合的特色,又增添了深沉的思考和睿智的哲理。其中光的赞歌、鱼化石、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诗篇影响较大。1991年5卷本艾青全集出版。著作还有论文集诗论、新文艺论集、艾青谈诗、艾青论创作,散文集走向胜利、绿洲笔记,译诗集原野与城市,以及艾青选集
4、(13册)和多种版本艾青诗选等。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诗人。,代表作: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写作背景,我爱这土地一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
5、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整体赏析,“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是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的写照。“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土地上的河流,像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一般汹涌奔流。“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土地上空吹刮着的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小鸟活着时,倾尽
6、全力为土地而歌唱,死后,又将自己的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连羽毛都与土地融为一体。,具体赏析,点出土地情结 先欣赏起始两句:“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诗人对土地的酷爱,已到了不知道如何倾诉的地步。于是,他只能舍弃人的思维语言而借用鸟的简单朴素的语言倾泻他的爱情,在诗人看来,这简单朴素的往往是最真诚热烈的。形容词“嘶哑”,已不能再唱出美丽悦耳清亮动听的情歌,但这“嘶哑”的歌声正能抒发对土地的义无反顾的真诚和执著。于是土地情结的激越歌声由此响起。,倾吐土地情结 诗的第一节可分四层。第一层:隐喻人民苦难。“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暴风雨”、“悲愤
7、的河流”这些意象告诉我们,艾青魂牵梦绕地爱着的土地,是布满痛苦、躯体上有太多凝结成块的流不动的悲愤的土地。当时日寇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等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草菅人命。艾青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有着相似的描写:“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诗人用“寒冷”、“雪”、“风”、“封锁”等意象勾勒出扼杀着一个个求生的生命的悲惨处境。两首诗写于同一时期,都表现出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情关注。第二层,隐喻人民反抗。“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一句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
8、不挠的反抗精神,神州土地养育了中华民族,也养育了一种坚韧不屈的民族精神。“无止息”暗寓反抗精神的传承,“刮”、“激怒”表示力量的强大,由悲土地之苦难转入赞土地的抗争,诗人的土地情结深了一层。第三层,“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一句可以看作是斗争前景的象征,也可以更“实”一点,看作是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象征。总之,诗人的情思已由悲愤、称颂进入憧憬,表现出坚定的必胜信念,构思又进一层。第四层,“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诗人没有沉溺于对“温柔”恬静的“黎明”的欣赏中,为了自己的爱永远留给土地,他作出了上述郑重庄严的抉择。这种献身精神可以作这样的诠释:我来自土地
9、而最终归于土地,这样,爱才得以升华,得以永恒。这是一种多么超凡脱俗、悲壮高尚的土地情结啊!,升华土地情结 第二节的一问一答,诗人由借鸟抒情转入直抒胸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太“深沉”太强烈的土地之爱,已使诗人难以诉诸语言,只能凝成晶莹的泪水。“深沉”一词也许达不到与实际感情相应的表达强度,于是,其后紧跟的六个沉重的省略,似乎涌动着潜流地火般的激情,更为沉重地叩击着读者的心房,激起读者持续的共鸣。全诗在这问答中达到高潮,那炽热、真挚的爱国情怀,留下不尽的余韵。,艾青诗歌艺术特征,艾青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包括:1、对现实主义传统的坚持和发展。艾青的诗始终坚持“忠于现实
10、,用自己的全部智能去和现实结合,随着发展和变化”,而同时他也注意到了诗的主体性和艺术性,从而把诗歌现实主义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2、吞吐容纳中外古今的气度。艾青的诗歌表现出诗人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的继承,同时也明显的留有西方象征主义、印象派诗歌艺术的影响痕迹;,3、对形象、形式和语言方式的重建。在诗歌形象上,艾青避免了当时存在的概念化公式化的倾向,保证了诗的整体质量;艾青创造了别具一格的“艾青体叙事长诗”,他的长诗代表了当时长诗所达到的艺术高度,特点是:通过人物特写揭示人物灵魂,突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始终保持着抒情性、诗意化的特征,在总体上有着雍容的风度和浩荡的气势;语言上,艾青的诗歌是
11、具有散文美的自由体诗,他的诗朴素、严谨、语言深入浅出,具有生活实感,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雪与雾:这组意象是作为黑暗社会与险恶环境的象征物出现在艾青的作品中。雪,寒气逼人;雾,压抑窒息。在反映旧中国内有黑暗势力的压迫,外有强敌的入侵的水深火热的作品中,这一意象体现得特别明显。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愿春天早点来、秋、旷野和雾等作品,以雪境、雾境喻人境,富有诗意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始终回荡着这样的声音:“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在旷野中,“薄雾在迷蒙着旷野啊”;“没有什么声音,一切都好像被雾窒息了;只有那边看不清
12、的灌木丛里,传出了一片威慑于严寒的抖索着毛羽的鸟雀的聒噪”频繁出现在艾青作品中与此组相近的意象还有黑夜、严寒、风霜等。这组意象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雪终会融化,雾终会被驱散。中国人民所面临的艰难险阻只是暂时的,中国人民经过斗争,一定会迎来雪化雾散后的晴空万里。这组意象与作品中出现最多的太阳、光明意象是相映成趣而存在的。,、土地和旷野:艾青的许多诗是以土地、乡村、旷野、道路和河流为中心意象或者贯穿着土地、乡村、旷野、道路和河流意象,这组意象有多层含义。首先,这组意象饱含着诗人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及其对他们命运的关切。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献给中国大地上善良而不幸的普通农民的赞歌。其次,这组意
13、象还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的最深沉的爱。在北方中,诗人道出自己的心声:“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在旷野中又写道:“我始终是旷野的儿子”。把这种刻骨铭心的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之情表现得最动人的则是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即使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再次,这组意象还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深沉的忧患意识。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中,艾青四处漂泊,看到贫穷的祖国,他心里极为悲愤和不安。他在流浪生活中不仅深深理解了中国农民的现实苦难,而且与这古老国土所养育的感时愤世、忧国忧民的传统心灵产生了契合。他在北方、手推车、秋晨(又一章)、我们的田地、旷野(两首)
14、、农夫、土地、灌木林、吊楼、水牛、冬天的池沼、矮小的松树林、老人、夜、农家、村庄、献给乡村的诗等诗中,怀着说不尽的忧郁和悲愤,不断地发出令人震颤的呼喊:“广大而瘦瘠的土地”、“悲哀的国土”、“被践踏的祖国的土地”、“被凌辱的土地”、“荒凉的土地”、“饥荒的大地”、“储满了阴郁与困厄的乡村”、“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等等,这些荡气回肠的诗句浸透着诗人对国土沦丧、主权旁落的悲痛情感,“真实地写出了中国农村现实的灵魂”。,、黎明和太阳:在黑暗的现实中艾青始终坚信苦难是暂时的,光明一定会战胜黑暗,他的作品中出现的最多的意象便是黎明和太阳,他始终如一地热情讴歌太阳、朝霞、黎明、曙光、春天、火把、火
15、焰、生命、红旗与胜利。这组意象有多层含义。首先,寄托着诗人对光明、理想热切追求的信念:“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太阳)。这种信念,既是诗人人生旅途的出发点,又是诗人人生旅途的归宿。其次,饱含着诗人对革命者英勇战斗精神的无比崇敬之情。在向太阳中,我们看到了“在太阳下”真心实意为抗战献身的人们:“一个伤兵”尽管支撑拐杖走着,他在“太阳下的真实的姿态”,确实要“比拿破仑的铜像更漂亮”。在吹号者中,吹号者“以对于丰美的黎明的倾慕吹起了起身号”,我们看到了战斗者从容不迫的战斗英姿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太阳给那道路镀上黄金了,而我们的吹号者在阳光照着的长长的队伍的最前面,以行进号给前进着的步伐做了优美
16、的拍节”。再次,它是中国光明前途的象征,中国革命必胜的信念的象征。太阳、春、黎明、向太阳、火把、篝火、给太阳、太阳的话、黎明的通知、野火等都是对光明的讴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向太阳和给太阳。诗人赞美“比一切都美丽”的永生的太阳,赞美“从遮掩着无限痛苦的迷雾里刺醒了我们的城市和村庄”的太阳;并且深信,“假如没有你,太阳,一切生命将匍匐在阴暗里,即使有翅膀,也只能像蝙蝠在永恒的黑夜里飞翔。”这些意象,为挣扎在艰难困苦中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坚定了胜利的信念。对于生活在艰难环境中的中国人民来说,没有什么比坚定自己对于祖国、民族的光明未来的信念更为重要的了。,艾青的历史地位,1.艾青的诗在起点上是与我们民族多灾多难的土地与人民有着深刻联系的,并且明显地受到西方近代诗人凡尔哈伦、波特莱尔的影响,被称为“吹芦笛的诗人”,他的诗一开始就汇入了世界现代诗歌的潮流之中。1939年,第二本诗集北方和向太阳出版后,其历史地位被大家一致确认,成为新诗第三个十年最有影响的代表诗人,是最早走向世界的新诗人之一。艾青的诗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所完成的是历史的“综合”的任务,同时也典型地表现了中国新诗是20世纪世界诗歌的一个组成部分;2.是继郭沫若、闻一多后自由体诗的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