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结构体与共用体.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47309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结构体与共用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第七章结构体与共用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第七章结构体与共用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第七章结构体与共用体.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第七章结构体与共用体.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结构体与共用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结构体与共用体.ppt(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结构体与共用体,概述定义结构体类型变量的方法结构体变量的引用结构体变量的初始化结构体数组指向结构体类型数据的指针用指针处理链表结构体变量所占内存计算共用体枚举类型用typedef定义类型,(一)概述,概述,迄今为止,已介绍了基本类型(如整型、实型、字符型变量等),也介绍了一种构造类型数据数组,数组中的各元素是属于同一个类型的。但是只有这些数据类型是不够的。有时需要将不同类型的数据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便于引用。这些组合在一个整体中的数据是互相联系的。例如,一个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年龄、成绩、家庭地址等项。这些项都与某一学生相联系。如下图所示。,概述,如果将num、name、sex

2、、age、score、addr分别定义为互相独立的简单变量,难以反映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应当把它们组织成一个组合项,在一个组合项中包含若干个类型不同(当然也可以相同)的数据项。C语言允许用户自己指定这样一种数据结构,它称为结构体(structure)。如:structstudent int num;charname20;charsex;intage;floatscore;charaddr30;应当说明struct student是一个类型名,它和系统提供的标准类型(如int、char、float、double等)一样具有同样的地位和作用,都可以用来定义变量的类型,只不过结构体类型需要由用户自己

3、指定而已。,结构类型的声明,声明一个结构体类型的一般形式为struct 结构体名成员表列;“结构体名”用作结构体类型的标志,它又称“结构体标记”(structure tag)。大括弧内是该结构体中的各个成员,由它们组成一个结构体。对各成员都应进行类型声明,即类型名 成员名也可以把“成员表列”称为“域表”。每一个成员也称为结构体中的一个域。成员名定名规与变量名同。,(二)定义结构体类型变量的方法,前面声明结构体只是指定了一个结构体类型,它相当于一个模型,但其中并无具体数据,系统对之也不分配实际内存单元。为了能在程序中使用结构体类型的数据,应当定义结构体类型的变量,并在其中存放具体的数据。可以采取

4、以下三种方法定义结构体类型变量。,方法一:先声明结构体类型再定义变量名,如上面已定义了一个结构体类型struct student,可以用它来定义变量;如:struct student student1;struct student student2;定义了student1和student2为struct student类型的变量,即它们具有struct student类型的结构。如下图所示:,方法一:先声明结构体类型再定义变量名,注意:如果程序规模比较大,往往将对结构体类型的声明集中放到一个文件(以h为后缀的“头文件”)中。哪个源文件需用到此结构体类型则可用#include命令将该头文件包含到

5、本文件中。这样做便于结构体的维护和使用。,方法二:在声明类型的同时定义变量,例如:structstudentintnum;charname20;charsex;intage;float scorecharaddr30;student1,student2;它的作用与第一种方法相同,即定义了两个struct student类型的变量student1、student2。,方法二:在声明类型的同时定义变量,这种形式的定义的一般形式为:struct 结构体名成员表列变量名表列;,方法三:直接定义结构体类型变量,一般形式为:struct成员表列变量名表列;即不出现结构体名。,对结构体类型的说明,关于结构体

6、类型,有几点要说明:1)类型与变量是不同的概念,不要混同:只能对变量赋值、存取或运算,而不能对一个类型赋值、存取或运算。在编译时,对类型是不分配空间的,只对变量分配空间。2)对结构体中的成员(即“域”),可以单独使用,它的作用与地位相当于普通变量。关于对成员的引用方法见下一小节。,对结构体类型的说明,3)成员也可以是一个结构体变量。如:structdate intmonth;intday;intyear;structstudentintnum;charname20;charsex;intage;struct date birthday;charaddr30;student1,student2;

7、,对结构体类型的说明,4)成员名可以与程序中的变量名相同,二者不代表同一对象。例如,程序中可以另定义一个变量num,它与struct student中的num是两回事,互不干扰。,(三)结构体变量的引用,结构体变量的引用,在定义了结构体变量以后,当然可以引用这个变量。但应遵守以下规则:1)不能将一个结构体变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输入和输出。例如,已定义student1和student2为结构体变量并且它们已有值。不能这样引用:printf(%d,%s,%c,%d,%f,%sn,student1);只能对结构体变量中的各个成员分别进行输入和输出。引用结构体变量中成员的方式为:结构体变量名.成员名例如

8、:student1.num表示student1变量中的num成员,即student1的num(学号)项。可以对变量的成员赋值,例如:student1.num=10010;注意:“.”是成员(分量)运算符,它在所有的运算符中优先级最高。因此可以把student1.num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结构体变量的引用,2)如果成员本身又属一个结构体类型,则要用若干个成员运算符,一级一级地找到最低的一级的成员。只能对最低级的成员进行赋值或存取以及运算。例如,对上面定义的结构体变量student1,可以这样访问各成员:student1.numstudent1.birthday.month注意:不能用stude

9、nt1.birthday来访问student1变量中的成员birthday,因为birthday本身是一个结构体变量。,结构体变量的引用,3)对结构体变量的成员可以像普通变量一样进行各种运算(根据其类型决定可以进行的运算)。例如:student2.score=student1.score;sum=student1.score+student2.score;student1.age+;+student1.age;4)可以引用结构体变量成员的地址,也可以引用结构体变量的地址。如:scanf(“%d”,(四)结构体变量的初始化,和其他类型变量一样,对结构体变量可以在定义时指定初始值。例10.1 对结

10、构体变量初始化struct studentlong int num;char name20;char sex;char addr20;void main()struct student a=89031,Li Lin“,M,123 Beijing Road;printf(NO.:%ldnname:%snsex:%cnaddress:%sn“,a.num,a.name,a.sex,a.addr);,(五)结构体数组,一个结构体变量中可以存放一组数据(如一个学生的学号、姓名、成绩等数据)。如果有10个学生的数据需要参加运算,显然应该用数组,这就是结构体数组。结构体数组与以前介绍过的数值型数组不同之处

11、在于每个数组元素都是一个结构体类型的数据,它们都分别包括各个成员(分量)项。,定义结构体数组,和定义结构体变量的方法相仿,只需说明其为数组即可。如:struct studentint num;char name20;char sex;int age;float score;char addr30;struct studentstu3;,定义结构体数组,也可以直接定义一个结构体数组,如:struct student int num;stu3;或struct int num;stu3;,定义结构体数组,定义结构体数组,数组各元素在内存中连续存放,如图所示:,结构体数组的初始化,与其他类型的数组一样

12、,对结构体数组可以初始化。如:structstudentintnum;charname20;charsex;intage;floatscore;charadd30;;struct student stu3=10101,“Li Lin”,M,18,875,“103 Beijing Road”,10102,“Zhang Fun”,M,19,99,“130 Shanghai Road”,10104,“ang Min”,F,20,785,“1010 Zhongshan Road”;,结构体数组的初始化,定义数组stu时,元素个数可以不指定,即写成以下形式:stu=,;编译时,系统会根据给出初值的结构体

13、常量的个数来确定数组元素的个数。从以上可以看到,结构体数组初始化的一般形式是在定义数组的后面加上:=初值表列;,结构数组应用举例,例10.2 对候选人得票的统计程序。设有3个候选人,每次输入一个得票的候选人的名字,要求最后输出各人得票结果。源代码参见10-2.c,(六)指向结构体类型数据的指针,一个结构体变量的指针就是该变量所占据的内存段的起始地址。可以设一个指针变量,用来指向一个结构体变量,此时该指针变量的值是结构体变量的起始地址。指针变量也可以用来指向结构体数组中的元素。,指向结构体变量的指针,例10.3 指向结构体变量的指针的应用。源码参见10-3.c,指向结构体变量的指针,在C语言中,

14、为了使用方便和使之直观,可以把(*p).num改用p-num来代替,它表示*p所指向的结构体变量中的num成员。同样,(*p).name等价于p-name。也就是说,以下三种形式等价:结构体变量.成员名(*p).成员名 p-成员名上面程序中最后一个printf函数中的输出项表列可以改写为p-num,p-name,p-sex,p-score 其中-称为指向运算符。请分析以下几种运算:p-n得到p指向的结构体变量中的成员n的值。p-n+得到p指向的结构体变量中的成员n的值,用完该值后使它加1。+p-n得到p指向的结构体变量中的成员n的值使之加1(先加)。,指向结构体数组的指针,以前已经介绍过,可以

15、使用指向数组或数组元素的指针和指针变量。同样,对结构体数组及其元素也可以用指针或指针变量来指向。例10.4指向结构体数组的指针的应用。源码参见10-4.c,指向结构体数组的指针,对上例,需注意以下两点:1)如果p的初值为stu,即指向第一个元素,则p加1后p就指向下一个元素的起始地址。例如:(+p)-num先使p自加1,然后得到它指向的元素中的num成员值(即10102)。(p+)-num先得到p-num的值(即10101),然后使p自加1,指向stu1。请注意以上二者的不同。,指向结构体数组的指针,2)程序已定义了p是一个指向struct student类型数据的指针变量,它用来指向一个st

16、ruct student型的数据,不应用来指向stu数组元素中的某一成员。例如,下面的用法是不对的:p=stu1.name编译时将给出警告信息,表示地址的类型不匹配。千万不要认为反正p是存放地址的,可以将任何地址赋给它。如果地址类型不相同,可以用强制类型转换。例如:p=(struct student*)stu0.name;此时,p的值是stu0 元素的name成员的起始地址。可以用“printf(%s,p);”输出stu0中成员name的值,但是,p仍保持原来的类型。执行“printf(%s,p+1);”,则会输出stu1中name的值。执行p+1时,p的值增加了结构体struct stude

17、nt的长度。,用结构体变量和指向结构体的指针作函数参数,将一个结构体变量的值传递给另一个函数,有3种方法:1)用结构体变量的成员作参数。例如,用stu1.num或stu2.name作函数实参,将实参值传给形参。用法和用普通变量作实参是一样的,属于“值传递”方式。应当注意实参与形参的类型保持一致。2)用结构体变量作实参。老版本的C系统不允许用结构体变量作实参,ANSI C取消了这一限制。但是用结构体变量作实参时,采取的是“值传递”的方式,将结构体变量所占的内存单元的内容全部顺序传递给形参。形参也必须是同类型的结构体变量。在函数调用期间形参也要占用内存单元。这种传递方式在空间和时间上开销较大,如果

18、结构体的规模很大时,开销是很可观的。此外,由于采用值传递方式,如果在执行被调用函数期间改变了形参,也是结构体变量的值,该值不能返回主调函数,这往往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因此一般较少用这种方法。,用结构体变量和指向结构体的指针作函数参数,3)用指向结构体变量(或数组)的指针作实参,将结构体变量(或数组)的地址传给形参。例10.5 有一个结构体变量stu,内含学生学号、姓名和3门课的成绩。要求在main函数中赋以值,在另一函数print中将它们打印输出。今用结构体变量作函数参数。源代码参见10-5.c,用结构体变量和指向结构体的指针作函数参数,例10.6将上题改用指向结构体变量的指针作实参。源码参见1

19、0-6.c,(七)用指针处理链表,链表概述,链表有一个“头指针”变量,图中以head表示,它存放一个地址。该地址指向一个元素。链表中每一个元素称为“结点”,每个结点都应包括两个部分:一为用户需要用的实际数据,二为下一个结点的地址。可以看出,head指向第一个元素;第一个元素又指向第二个元素直到最后一个元素,该元素不再指向其他元素,它称为“表尾”,它的地址部分放一个“NULL”(表示“空地址”),链表到此结束。,链表概述,可以看到链表中各元素在内存中可以不是连续存放的。要找某一元素,必须先找到上一个元素,根据它提供的下一元素地址才能找到下一个元素。如果不提供“头指针”(head),则整个链表都无

20、法访问。链表如同一条铁链一样,一环扣一环,中间是不能断开的。打个通俗的比方:幼儿园的老师带领孩子出来散步,老师牵着第一个小孩的手,第一个小孩的另一只手牵着第二个孩子这就是一个“链”,最后一个孩子有一只手空着,他是“链尾”。要找这个队伍,必须先找到老师,然后顺序找到每一个孩子。,链表概述,用结构体来定义链表节点:structstudentintnum;floatscore;structstudent*next;,链表概述,用上面的结构可以建立如下链表:图中每一个结点都属于struct student类型,它的成员next存放下一结点的地址,程序设计人员可以不必具体知道各结点的地址,只要保证将下一

21、个结点的地址放到前一结点的成员next中即可。请注意:上面只是定义了一个struct student类型,并未实际分配存储空间。只有定义了变量才分配内存单元。,简单链表,例11.7 建立一个如书上图11.11所示的简单链表,它由3个学生数据的结点组成。输出各结点中的数据。源码参见10-7.c本例是比较简单的,所有结点都是在程序中定义的,不是临时开辟的,也不能用完后释放,这种链表称为“静态链表”。,内存分配释放函数,前面讲过,链表结构是动态地分配存储的,即在需要时才开辟一个结点的存储单元。怎样动态地开辟和释放存储单元呢?C语言编译系统的库函数提供了以下有关函数。1)malloc函数其函数原型为v

22、oid*malloc(unsigned int size);其作用是在内存的动态存储区中分配一个长度为size的连续空间。此函数的值(即“返回值”)是一个指向分配域起始地址的指针(基类型为void)。如果此函数未能成功地执行(例如内存空间不足),则返回空指针(NULL)。,内存分配释放函数,2)calloc函数其函数原型为void*calloc(unsigned n,unsigned size);其作用是在内存的动态区存储中分配n个长度为size的连续空间。函数返回一个指向分配域起始地址的指针;如果分配不成功,返回NULL。用calloc函数可以为一维数组开辟动态存储空间,n为数组元素个数,每

23、个元素长度为size。,内存分配释放函数,3)free函数其函数原型为void free(void*p);其作用是释放由p指向的内存区,使这部分内存区能被其他变量使用。p是调用calloc或malloc函数时返回的值。free函数无返回值。请注意:以前的C版本提供的malloc和calloc函数得到的是指向字符型数据的指针。ANSI C提供的malloc和calloc函数规定为void*类型。,建立动态链表,所谓建立动态链表是指在程序执行过程中从无到有地建立起一个链表,即一个一个地开辟结点和输入各结点数据,并建立起前后相链的关系。例10.8写一函数建立一个有3名学生数据的单向动态链表。源码参见

24、listcreate.c实现此要求的算法,如右图所示。算法分析如下面三个图所示(这个算法的思路是让p1指向新开的结点,p2指向链表中最后一个结点,把p1所指的结点连接在p2所指的结点后面,用“p2-next=p1”来实现)。,n=1,n=2,n=3,再开辟一个新节点,但p1-num为0,输出链表,将链表中各结点的数据依次输出。这个问题比较容易处理。例10.7中已初步介绍了输出链表的方法。首先要知道链表第一个结点的地址,也就是要知道head的值。然后设一个指针变量p,先指向第一个结点,输出p所指的结点,然后使p后移一个结点,再输出。直到链表的尾结点。例10.9 编写一个输出链表的函数print源

25、码参见listprint.c,对链表的删除操作,例10.10写一函数以删除动态链表中指定的结点。以指定的学号作为删除结点的标志。解题的思路:从p指向的第一个结点开始,检查该结点中的num值是否等于输入的要求删除的那个学号。如果相等就将该结点删除,如不相等,就将p后移一个结点,再如此进行下去,直到遇到表尾为止。,对链表的删除操作,源代码参见listdelete.c分析:下图a)、b)是查找待被删除节点。c)、d)是删除节点。注意:删除元素时,分两种情况:一是删除表头节点,一是删除其它节点。对这两种情况的处理不相同。如图c)和d)所示。,对链表的插入操作,对链表的插入是指将一个结点插入到一个已有的

26、链表中。为了能做到正确插入,必须解决两个问题:怎样找到插入的位置;怎样实现插入。例10.11 若已有一个学生链表,各结点是按其成员项num(学号)的值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实现插入节点的函数insert。分析:插入位置有三处:表头、表尾、其它位置。源码参见listinsert.c,对链表的综合操作,参见list,(八)结构体变量所占内存计算,变量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变量在内存中按对齐的方式进行存放。如定义如下变量:char ch;int a;short b;则:ch:按单字节对齐方式存放a:按4字节对齐方式存放b:按2字节对齐方式存放,结构体变量中各成员在内存中存储方式,结构体中,各成员按各自的

27、字节对齐方式存放。结构体变量按最宽成员的字节对齐方式对齐。如:struct dataint a;char b;int c;shor d;st;结构体中,各成员在内存中的布局如右图所示,结构体变量st按4字节方式对齐:,结构体变量所占内存单元数计算,方式:画出结构体中各成员在内存中的布局,然后求解。如:struct datachar a;int b;int c;shor d;sizeof(struct data)等于16,结构体变量所占内存单元数计算,而:struct datachar a;short d;int b;int c;sizeof(struct data)等于12,结构体变量所占内存

28、单元数计算,思考:struct datachar ch18;int a;sizeof(struct data)等于多少?,sizeof应用,在程序中,若需使用某变量(类型)的大小,一般用sizeof函数求解。如求某类型的大小:sizeof(struct data)sizeof(int)sizeof(short)如求某变量的大小:int a;char*str;sizeof(a)等于 4;sizeof(str)等于4;,(九)共用体,共用体的概念,有时需要使几种不同类型的变量存放到同一段内存单元中。例如,可把一个整型变量、一个字符型变量、一个实型变量放在同一个地址开始的内存单元中(如右图所示)。以

29、上3个变量在内存中占的字节数不同,但都从同一地址开始(图中设地址为1000)存放。也就是使用覆盖技术,几个变量互相覆盖。这种使几个不同的变量共占同一段内存的结构,称为“共用体”类型的结构(有些书上也称“联合”类型)。,共用体的概念,定义共用体类型变量的一般形式为union共用体名 成员表列 变量表列;例如:union dataint i;char ch;float f;a,b,c;,共用体的概念,也可以将类型声明与变量定义分开:union data int i;char ch;float f;union dataa,b,c;即先声明一个union data类型,再将a、b、c定义为union

30、data类型。,共用体的概念,当然也可以直接定义共用体变量,如:union int i;char ch;float f;a,b,c;,共用体的概念,可以看到,“共用体”与“结构体”的定义形式相似。但它们的含义是不同的。结构体变量所占内存长度是各成员占的内存长度之和。每个成员分别占有其自己的内存单元。共用体所占的内存长度等于最长的成员的长度。例如,上面定义的“共用体”变量a、b、c各占4个字节,而不是各占4+1+4=9个字节。,共用体变量的引用方式,只有先定义了共用体变量才能引用它。而且不能引用共用体变量,而只能引用共用体变量中的成员。例如,前面定义了a、b、c为共用体变量,下面的引用方式是正确

31、的:a.i(引用共用体变量中的类型变量i)a.ch(引用共用体变量中的字符变量ch)a.f(引用共用体变量中的实型变量f)不能只引用共用体变量,例如:printf(%d,a)是错误的,a的存储区有好几种类型,分别占不同长度的存储区,仅写共用体变量名a,难以使系统确定究竟输出的是哪一个成员的值。应该写成:printf(“%d”,a.i)或 printf(%c,a.ch)等。,共用体数据类型的特点,在使用共用体类型数据时要注意以下一些特点:1)同一个内存段可以用来存放几种不同类型的成员,但在每一时刻只能存放其中一种,而不是同时存放几种。也就是说,每一时刻只有一个成员存在和起作用。2)共用体变量中起

32、作用的成员是最后一次存放的成员,在存入一个新的成员后原有的成员就失去作用(因为被覆盖了)。如有以下赋值语句:a.i=1;a.c=a;a.f=1.5;在完成以上3个赋值运算以后,只有a.f是有效的。因此在引用共用体变量时应十分注意当前存放在共用体变量中的究竟是哪个成员。,共用体数据类型的特点,3)共用体变量的地址和它的各成员的地址都是同一地址。例如:&a、&a.i、&a.c、&a.f都是同一地址值,其原因是显然的。4)不能对共用体变量名赋值,也不能企图引用变量名来得到一个值,又不能在定义共用体变量时对它初始化。例如,下面这些都是不对的:union int i;char ch;float f;a=

33、1,a,15;(不能初始化)a=1;(不能对共用体变量赋值)m=a;(不能引用共用体变量名以得到一个值),共用体数据类型的特点,5)不能把共用体变量作为函数参数,也不能使函数带回共用体变量,但可以使用指向共用体变量的指针(与结构体变量这种用法相仿)。6)共用体类型可以出现在结构体类型定义中,也可以定义共用体数组。反之,结构体也可以出现在共用体类型定义中,数组也可以作为共用体的成员。,例,例10.12 设有若干个人员的数据,其中有学生和教师。学生的数据中包括:姓名、号码、性别、职业、班级。教师的数据包括:姓名、号码、性别、职业、职务。可以看出,学生和教师所包含的数据是不同的。现要求把它们放在同一

34、表格中。如下图所示。如果“job”项为“s”(学生),则第5项为class(班)。即Li是501班的。如果“job”项是“t”(教师),则第5项为position(职务)。ang是prof(教授)。显然对第5项可以用共用体来处理(将class和position放在同一段内存中)。要求输入人员的数据,然后再输出。,例,源代码参见10-12.c算法如下图所示:,(十)枚举类型,枚举类型定义,枚举类型是ANSI C新标准所增加的。如果一个变量只有几种可能的值,可以定义为枚举类型。所谓“枚举”是指将变量的值一一列举出来,变量的值只限于列举出来的值的范围内。声明枚举类型用enum开头。例如:enum w

35、eekdaysun,mon,tue,wed,thu,fri,sat;声明了一个枚举类型enum weekday,可以用此类型来定义变量。如:enumweekdayworkday,week-end;workday和week-end被定义为枚举变量,它们的值只能是sun到sat之一。例如:workday=mon;week-end=sun;,枚举类型定义,当然,也可以直接定义枚举变量,如:enumsun,mon,tue,wed,thu,fri,satworkday,week-end;其中:sun、mon、sat等称为枚举元素或枚举常量。它们是用户定义的标识符。这些标识符并不自动地代表什么含义。例如,

36、不因为写成sun,就自动代表“星期天”。其实不写sun而写成sunday也可以。用什么标识符代表什么含义,完全由程序员决定,并在程序中作相应处理。,枚举类型说明,1)在C编译中,对枚举元素按常量处理,故称枚举常量。它们不是变量,不能对它们赋值。例如:sun=0;mon=1;是错误的。,枚举类型说明,2)枚举元素作为常量,它们是有值的,C语言编译按定义时的顺序使它们的值为0,1,2,。在上面定义中,sun的值为0,mon的值为1sat为6。如果有赋值语句:workday=mon;workday变量的值为1。这个整数是可以输出的。如:printf(“%d”,workday);将输出整数1。也可以改

37、变枚举元素的值,在定义时由程序员指定,如:enum weekdaysun=7,mon=1,tue,wed,thu,fri,satworkday;定义sun为7,mon=1,以后顺序加1,sat为6。,枚举类型说明,3)枚举值可以用来做判断比较。如if(workday=mon)if(workdaysun)枚举值的比较规则是按其在定义时的顺序号比较。如果定义时未人为指定,则第一个枚举元素的值认作0。故mon大于sun,satfri。4)一个整数不能直接赋给一个枚举变量。如:workday=2;是不对的。它们属于不同的类型。应先进行强制类型转换才能赋值。如:workday=(enum weekday

38、)2;,例,例10.13 口袋中有红、黄、蓝、白、黑5种颜色的球若干个。每次从口袋中先后取出3个球,问得到3种不同色的球的可能取法,打印出每种排列的情况。分析:球只能是5种色之一,而且要判断各球是否同色,应该用枚举类型变量处理。设取出的球为i、j、k。根据题意,i、j、k分别是5种色球之一,并要求ijk。可以用穷举法,即一种可能一种可能地试,看哪一组符合条件。算法可用下图表示。源码参见10-13.c,使用枚举的好处,有人说,不用枚举变量而用常数0代表“红”,1代表“黄”不也可以吗?是的,完全可以。但显然用枚举变量更直观,因为枚举元素都选用了令人“见名知意”的标识符,而且枚举变量的值限制在定义时

39、规定的几个枚举元素范围内,如果赋予它一个其他的值,就会出现出错信息,便于检查。,(十一)用typedef定义类型,用typedef定义类型,除了可以直接使用C提供的标准类型名(如int、char、float、double、long等)和自己定义的结构体、共用体、指针、枚举类型外,还可以用typedef定义新的类型名来代替已有的类型名。如:typedefint INTEGER;typedeffloatREAL;指定用INTEGER代表int类型,REAL代表float。这样,以下两行等价:int i,j;float a,b;INTEGER i,j;REAL a,b;,typedef常见用法,1)

40、定义结构体类型:typedef structintmonth;intday;intyear;DATE;声明新类型名DATE,它代表上面指定的一个结构体类型。这时就可以用DATE定义变量:DATE birthday;,typedef常见用法,2)定义函数指针,如:typedef int(*POINTER)(int,int)声明POINTER为指向函数的指针类型,该函数返回整型值;有两个整型形参。POINTER p1,p2;p1、p2为POINTER类型的指针变量。,用typedef定义新类型的方法,按如下步骤:第一步:先按定义变量的方法写出定义体。如:inti;第二步:将变量名换成新类型名。如:

41、将i换成COUNT。第三步:在最前面加typedef。如:typedefintCOUNT;第四步:然后可以用新类型名去定义变量。如:COUNT k;,typedef说明,1)用typedef可以定义各种类型名,但不能用来定义变量。用typedef定义数组类型、字符串类型,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如定义数组,原来是用:inta10,b10,c10,d10;由于都是一维数组,大小也相同,可以先将此数组类型声明为一个名字:typedefintARR10;然后用ARR去定义数组变量:ARRa,b,c,d;可以看到,用typedef可以将数组类型和数组变量分离开来,利用数组类型可以定义多个数组变量。同样可以定

42、义字符串类型、指针类型等。,typedef说明,2)用typedef只是对已经存在的类型增加一个类型名,而没有创造新的类型。例如,前面声明的整型类型COUNT,它无非是对int型另给一个新名字。又如:typedefintNUM10;无非是把原来用“int n10;”定义的数组变量的类型用一个新的名字NUM表示出来。无论用哪种方式定义变量,效果都是一样的。,typedef说明,3)typedef与#define有相似之处,如:typedefintCOUNT;和#defineCOUNTint的作用都是用COUNT代表int。但事实上,它们二者是不同的。#define是在预编译时处理的,它只能作简单

43、的字符串替换,而typedef是在编译时处理的。实际上它并不是作简单的字符串替换,例如:typedefintNUM10;并不是用“NUM10”去代替“int”,而是采用如同定义变量的方法那样来定义一个类型。,typedef说明,4)当不同源文件中用到同一类型数据(尤其是像数组、指针、结构体、共用体等类型数据)时,常用typedef定义一些数据类型,把它们单独放在一个文件中,然后在需要用到它们的文件中用#include命令把它们包含进来。,typedef说明,5)使用typedef有利于程序的通用与移植。有时程序会依赖于硬件特性,用typedef便于移植。例如,有的计算机系统int型数据用两个字节,数值范围为-3276832767,而另外一些机器则以4个字节存放一个整数,数值范围为21亿。如果把一个C程序从一个以4个字节存放整数的计算机系统移植到以2个字节存放整数的系统,按一般办法需要将定义变量中的每个int改为long。例如,将“inta,b,c;”改为“longa,b,c;”,如果程序中有多处用int定义变量,则要改动多处。现可以用一个INTEGER来声明int:typedefintINTEGER;在程序中所有整型变量都用INTEGER定义。在移植时只需改动typedef定义体即可:typedeflongINTEGE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