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讲原子结构.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50183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讲原子结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一讲原子结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一讲原子结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一讲原子结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一讲原子结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讲原子结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讲原子结构.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讲原子结构,1.了解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定义。2了解原子的组成。3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 数及其相互关系。4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1原子结构及其组成微粒间的关系。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及应用。3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有关辨析。,一、原子的结构1原子的构成,正,1,1,负,2原子结构中常见的微粒关系(1)原子(2)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质子数电荷数,提示,概念:_相同而_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_互称为同位素。特征:具有相同存在形态的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天然存在的同一元素各核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数一般不变。,质子,中子,核电荷数,质子数,质子数,中子

2、数,3同位素,核素,二、元素、核素、同位素1元素:具有相同_(即_)的同一类原子的 总称。,三、核外电子排布1排布方式 多电子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K,L,M,N,近,远,低,高,(1)电子一般总是首先排在能量_的电子层里,即最先排在_,当_排满后,再排_,依次类推。(2)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_(n代表电子层数)。(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_个(K层为最外层时,最多不超过_个),次外层不超过_个,倒数第3层不超过32个。,2.排布规律,最低,第1层,第1层,第2层,2n2,8,18,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是否相同?提示不一定。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有中性原子和离子。若是属

3、于同位素的不同核素,化学性质相同;若是不同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则化学性质不同。,(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但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2)任何微粒都有质子,但不一定有中子,也不一定有核外电子,如H,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和电子。,两个提醒 原子结构中的两个不一定,两种关系1元素、核素、同位素之间的关系,2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分别相等的两种微粒关系,有关同位素的四点说明“同位”是指这几种核素的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同一个位置。因许多元素存在同位素,故原子的种数多于元素的种数。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但也并非所有元素都有同位素,如Na、F、Al等就没有同位素。同

4、位素分为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同位素的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四点说明,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是O不是N。任何微粒中,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但质子数与电子数不一定相等。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如Ne和H2O。,我的纠错,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离子的核外电子数是否相同?由不同元素形成的离子的核外电子数是否可能相同?提示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离子质子数一定相同,核外电子数一定不同,如Fe2和Fe3;不同种元素形成的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如Na与K就不同,如F和Na就相同。,问题征解,四“量”比较,必考点36原子结构相关的四“量”比较

5、,【典例1】,答案D,(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也可以只有一种核素,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2)同种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所有核素的总称,同位素是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的互称。(3)元素周期表中给出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而不是该元素的某种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经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确认,由该中心合成的第112号化学元素从即日起获正式名称“Copernicium”,相应的元素符号为“Cn”。选择2月19日为新元素正式冠名日,也是因为这一天是哥白尼的生日。有报道称Cn原子含有165个中子。下列有关112号元素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应用1】,解析该原子的质量数为1

6、12165277,A项不正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此元素各种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与该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的乘积之和,B项不正确;元素周期表中84号元素以后的均为放射性元素,故D项不正确;元素的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C项正确。答案C,(1)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H、Li、Na、K;(2)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Be、Ar;(3)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C;(4)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O;(5)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总数一半的元素:Li、P;(6)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Ne;(7)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

7、Si;(8)次外层电子数是其他各层电子总数2倍的元素:Li、Mg;(9)次外层电子数与其他各层电子总数相等的元素Be、S;(10)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Be、Al。,必考点37常用特征电子层结构与常见等电子微粒,1120号元素的特殊的电子层结构,(1)“18电子”的微粒,2.核外电子相等的微粒,“9电子”的微粒:F、OH、NH2、CH3(取代基)“14电子”的微粒:Si、N2、CO、C2H2“2电子”的微粒:He、H、Li、Be2、H2说明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阴离子、下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形成的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如F、Ne和Na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8、,用A、B、C2、D、E、F、G和H分别表示含有18个电子的八种微粒(离子或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A元素是_、B元素是_、C元素是_(用元素符号表示)。(2)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_。(3)E是所有含18个电子的微粒中氧化能力最强的分子,其分子式是_。(4)F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三原子分子,其分子式是_。,【典例2】,(5)G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其分子式是_。(6)H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其分子式是_。解析含有18个电子的简单阳离子为Ca2和K,简单阴离子为Cl、S2等,氢化物有HCl、H2S、PH3、H2O2、C2H6等,其他的如F2、Ar等。答案(1)KClS(2)

9、HCl(3)F2(4)H2S(5)H2O2(或PH3)(6)C2H6,18电子、10电子粒子与分子空间结构相联系是高考的一个考点,需引起注意。18电子粒子:HCl(直线形)、H2S(V形)、PH3(三角锥形)、SiH4(正四面体形);10电子粒子:HF(直线形)、H2O(V形)、NH3(三角锥形)、CH4(正四面体形)。,【应用2】,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粒子,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经略去):,(1)如果A、B、C、D均是10电子的粒子,请写出A、D的电子式:A_;D_。(2)如果A和C是18电子的粒子,B和D是10电子的粒子,请写出:,A与B在溶液中

10、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_。根据上述离子方程式,可以判断C与B结合质子的能力大小是(用化学式或离子符号表示)_ _。(2)HSOH=S2H2OOHS2,解答此类题目时通常以原子结构特点为依据进行推断,如无中子的原子是H,短周期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是H、Be、Al,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是C等。另外还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熟记元素符号,直接导出;掌握几种关系,列式导出;利用排布规律,逐层导出;弄清带电原因,分析导出;抓住元素特征,综合导出;根据量的关系,计算导出。,当场指导,(3)D和E两种元素相比较,其原子得电子能力较强的是_(写名称)。以下说法中,可以证明上述结论的是_(填

11、写编号)。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常见单质的沸点b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中,D元素显负价c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比较这两种元素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4)元素A、D、E与钠元素可形成两种酸式盐(均含有该四种元素),这两种酸式盐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5)由元素A、B、D组成的一元酸X为日常生活中的调味剂,元素A、F组成的化合物为Y。在等体积、等pH的X、Y的溶液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粉,反应后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粉,则反应过程中两溶液中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X_Y(填“”、“”或“”)。(6)元素F的单质常温下是一种气体,工业上主要是通过电解其钠盐的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该气体,假

12、定装入的饱和溶液为100 mL(电解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当测得阴极上产生11.2 mL(标准状况)气体时停止通电,将溶液摇匀,此时溶液的pH为_。,(1)第二周期第A族(2分,“A族”写成“族”或“五族”扣1分)(2)2Na2O22H2O=4Na4OHO2(3分,化学式写错或没配平不给分,不写“”扣1分)(3)氧(1分,写成元素符号扣1分)bc(2分,错选不给分,少选一个扣1分)(5)(2分,填“大于”不给分)(6)12(3分),评分细则,Hold住考向,名师揭秘,高考主要考查原子结构中各种微粒关系,结合原子结构图式进行分析判断和简单计算,对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的考查是重点,注意规律和结

13、论的应用。,原子组成与各微粒关系,1选项正误判断,A75.77%表示35Cl的质量分数B24.23%表示35Cl的丰度C35.453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D36.966表示37Cl的质量数解析A项中75.77%表示35Cl原子的丰度;B项中24.23%表示37Cl的丰度;D项37Cl的质量数为37。答案C,2(2011上海,9)氯元素在自然界有35Cl和37Cl两种同位素,在计算式34.96975.77%36.96624.23%35.453中()。,AAl BP CAr DK解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选项A,Al3具有第二周期稀有气体电子层结构;选项B,磷离子

14、半径大于负二价硫离子的半径;选项C,Ar为稀有气体元素,不能形成离子;选项D,K具有与钙离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半径小于负二价硫离子。答案D,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应用,1(2012全国大纲,10)元素X形成的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X的离子半径小于负二价硫离子的半径。X元素为()。,2选项正误判断(1)S2的结构示意图:()(2011江苏,2B)(2)16O与18O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2010山东,9B)(3)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009江苏,2A),AX和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2种的二元化合物BW和X、Z两种元素分别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均有直 线形分子CW、X和Y三

15、种元素可以形成碱性化合物DZ和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其水溶液均呈 酸性,3(2010全国理综,12)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2、3、4、2(不考虑0族元素)。下列关于这些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解析W、X、Y、Z都是短周期元素,电子层都不超过3。Y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为4,Y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为8,Y的电子层数为2,故Y为Na;Z的原子序数大于Y,且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3层)的比值为2,故Z为S;X为第二周期元素,X为O,四种元素都不是0族元素,W为C。O与其他三种元素都能形成至少2种二元化合物,A说法正确;CS2和CO2都是直线形分子,B说法正确;Na2CO3和NaHCO3都是显碱性的化合物,C说法正确;Na2S溶液显碱性,D说法错误。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