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52428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4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概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言学概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言学概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语言学概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语言学概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学概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概论.ppt(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语法范畴 一些常见的语法范畴在英语和汉语中的体现,一、语法范畴的定义*广义的语法范畴是指各种语法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狭义的语法范畴是由词的形态变化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又称形态范畴。,二、几种常见的语法范畴(性、数、格、时、体、态、式、人称、级)1、数:与名词相关的语法范畴,一般用名词或代词的词形变化区别单数复数英语:I have an apple.I have two apples.汉语的“们”是助词,不能体现数范畴。注意:语法研究中,关于汉语的数量范畴、时量范畴有很多研究,这里不展开。,2、格:名词或代词在充当不同句子成分时用不同的语法形式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 英语:代词的格(主、宾格)I

2、-me、they-them、my-mine 名词:名词所有格 Amis mother is a teacher.汉语:没有格范畴,3、时和体:时:与动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事件时间、参照时间、说话时间之间的时序关系。体:是与动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事件的各个阶段和过程状态。注意:之所以把时和体放在一起讲,一方面是因为时和体往往互相配合,甚至融为一体,另一方面是汉语时体研究存在争议,主要是关于汉语时否具有时范畴的争议。,英语:(1)时:说话时间和参照时间的先后关系构成绝对时 I can play table tennis.(现在时)I played table tennis yesterday.

3、(过去时)I will play table tennis tomorrow.(将来时)(2)体:动作行为的各种阶段和状态 I read a book today.(一般体)I am reading a book.(进行体)I have read it.(完成体)(3)时和体的结合:英语的三种时和三种体可以配合成16种格式。I had my work finished last week.(过去完成时),汉语:(1)动词本身可以用重叠的方式表示短时体(短暂体 汉语时体范畴论/王松茂)他甩甩钢笔。他敲敲杯子。(2)“了”“着”“过”的现象,有人认为是体的分别。我看了这本书。(“了”表示完成体)我

4、看过这本书。(“过”表示经历体)我看着这本书。(“着”表示进行体)(3)时和体的结合:我已经对你失去了兴趣。(过去时完成体)她早已吵着要我请她吃饭。(过去时进行体),4、态:也叫语态(表示主语与动词的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动词的形态变化分为:主动态和被动态英语:My father wrote the book The book was written by my father.汉语:虽然可用虚词“被”表示被动,但因为没有形态变化,一般不看成态范畴。,5、人称:表示动词与主语在人称上的一致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动词因人称不同发生变化)英语:动词

5、只在现在时里单数的时候有第三人称和其他人称的对立。He(She)likes going shopping.动词be 的现在时单数则有三种人称形式:am is are汉语:没有人称范畴(汉语的动词并不随着主语人称发生变化),6、级:是表示性质状态的程度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形容词、副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英语:单音节的加-er、-est(fastfasterfastest)多音节加more、less,如:beautifulmore beautiful汉语:对现代汉语“级”的研究,就目前来看,国内很少有学者涉及该方面的问题。并且现代汉语中是否有级范畴,到目前为止在语言学界仍存争议。

6、,三、小结:1、一般说来,“性”“数”“格”是名词所具有的语法范畴,“时”“体”“人称”“态”是动词所具有的语法范畴。2、语法范畴有如下共同特点:第一,有共同的意义领域;第二,同一语法范畴中的各个变化形式是相互对立的、排斥的;第三,同一语法范畴中各个项所表示的意义不仅取决于它本身,而且也取决于它和其他项目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四、补充:隐性语法范畴 汉语语法范畴的民族性,语法范畴民族性:一种语言不同于另一种语言主要表现在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的独特性以及语法意义跟语法形式的结合方式的不同上,从而建立起反映本民族语言语法特点的语法范畴,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解释本民族语言的语法体系。汉语语法若分为显性形式和隐性形式,则汉语语法更多地表现为隐性形式。相应的汉语语法范畴更多地表现为隐性范畴,即不以词的形态为标志的语法范畴为多。例如:“把”字句和歧义句就分别体现了组形中的隐性语法范畴和释义中的隐性语法范畴。,结束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