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楠栽培技术》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652972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闽楠栽培技术》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闽楠栽培技术》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闽楠栽培技术》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闽楠栽培技术》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闽楠栽培技术》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闽楠栽培技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闽楠栽培技术》PPT课件.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闽楠栽培技术,株洲市林业局钟智群,一、概述,闽楠(Phoebe bournei(Hemsl.)Yang)为樟科(Lauraceae)楠木属(Phoebe)的珍贵树种,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闽楠为常绿大乔木,高达40余米,胸径达2.5米,树干端直,树冠浓密,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江西、福建、湖南、湖北、贵州及浙江南部、广东、广西北部及东北部等地,多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中。湖南主要分布在湘西、湘北及湘东南等地海拔800 m以下低山丘陵的杂木林中,常与钩栗、仿栗、栲树、槠树、南酸枣、红楠等混生。其材质优良,驰名中外,是上等建筑、高档家俱、船舶、军工、车辆、雕刻、精密木模、精密仪器和胶合板等用材

2、。,二、生物学特性,闽楠喜湿耐荫,寿命长、病虫害少。要求温暖、湿度大,风小、雨水丰沛的气候条件和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能耐间隙性的短期水浸。在其自然分布区,大都生长在由坡积或母质发育的,肥力较高的山地红壤,黄红壤和山地黄壤。小地形对闽楠生长影响大,如狭谷、山洼、凹坡的中、下部和河流两岸的台地,土壤一般都较肥沃,水湿条件好,空气湿度大,风小,日照较短,闽楠普遍生长良好,而上坡、山脊、山顶薄山地生长不良,难以成材。闽楠幼龄期生长很慢,到后期生长迅速。幼年期顶芽发达,顶端优势显著,常形成主干通直,侧枝细且短的尖塔形树冠,至壮年期顶端优势逐渐减弱,树高生长减缓,侧枝向外扩展,树冠变为钟

3、形,但冠层仍较厚,枝叶浓密。闽楠为深根性树种,根系较发达,根部有较强的萌生力。11年生主根可达2m以上,根幅6m左右,比冠幅大1倍。萌芽力较强,主干受损伤后,常形成分叉木。闽楠树形优美,枝条密集,叶稠密、常年翠绿不凋,且一年抽梢三次,嫩叶紫红色,是一优良景观林树种。,三、生长发育特点,闽楠幼年阶段,一年形成3次顶芽,抽3次新梢。冬芽一般在9月底10月初形成,翌年2月下旬抽春梢、春梢生长缓慢,夏梢和秋梢生长快,6月中旬前后夏梢生长最快,20天内可生长30-40cm,为全年高生长的高峰期,8-9月间抽秋梢,出现高生长的第2个高峰,两个高峰期生长量占全年高生长的70%以上。胸径生长期主要在5-11月

4、,以6-9月为最快,占全年生长量的70%-90%。根据解析资料一般天然闽楠,初期生长缓慢,20年生树高和胸径的生长量仅为5.6m和4.1cm,树高生长50-60年最快,胸径70-90年生长最快,材积60-90年最快。60-95年间的材积生长量占材积总生长量的89%,表明闽楠具有后期生长快的特性。但人工林的初期生长明显比天然林快,13年生人工林的胸径、树高、材积的处生长量是20年生天然林的3倍、2.3倍和7.1倍。根据莱州林场解析木材料:107年生的天然闽楠,树高25.3m,胸径50cm,单株材积2m3。28年生人工楠木树高16m,胸径直径20.7cm。4-5年生进入树高、胸径速生阶段,树高速生

5、期持续到16年左右,胸径速生期持续到20年生,但中间有波动,胸径持续与林分密度紧密相关。未能适时间伐的林分,胸径生长早下降,速生持续期短。,四、栽培管理技术,1、种子采集与贮藏 闽楠种子一般在11月下旬成熟(小雪前后),当果实由青转为蓝黑色时,即可抓紧采集。采集时宜选20年生以上健壮母树采种,用钩刀、高枝剪采果枝或用竹竿击落收集种子。采回后,将果实放在竹萝内用脚或手搓擦去果皮,放在清水中,漂洗干净,置于通风室内阴干,待种壳水迹消失后,即可贮藏。果实出籽率40%-50%,种子失水后易丧失发芽力,故多采用湿润河沙分层贮藏,沙子含水量5%左右,沙子过干,种子失水,种皮开裂,易导致子叶发霉,丧失发芽力

6、。如需催芽播种,可贮藏在温度较高或有阳光照射的地方,立春前后种子开始大量萌动,播种后可提早数天发芽。,栽培管理技术,2、苗木培育(1)圃地选择:闽楠苗期耐阴,忌强光,育苗宜选择日照时间较短、排灌方便,肥沃湿润的圃地,土壤以沙壤土或壤土为好。土质黏重,排水不良,冬季冷空气易汇集的低洼地,不宜作育苗地。圃地要进行三犁三耙,精耕细作,苗床为高床,床面高20厘米,床面宽1米。在山垄田育苗,要深开排水沟,中沟、边沟宽40厘米,深35厘米。整地时要施足基肥。每亩施猪牛栏粪1500千克,菜枯饼100公斤。在耕耙地时把肥料均匀翻入耕作层中。(2)播种:播种时间以元月下旬至2月。一般用条播,行间距离20-25厘

7、米,每亩播种12-15公斤。播后用黄心土、火烧土覆盖,厚度为1.5-2厘米。播种后苗床用稻草覆盖,以保持苗床湿润疏松,利于种子的萌发,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整齐度。,苗木培育,(3)苗期管理:种子发芽出土达60%-70%时,阴天或小雨天分二次揭除稻草。幼苗生长期间,要加强抚育管理,及时除草松土。为防止强光高温对幼苗造成伤害,在灌溉条件较差的地方,在5月份开始搭荫棚,荫棚高度1-1.2米,用透光度40%-50%的遮阳网遮盖,晴天上午9点以前,下午4点以后可打开遮阳网让苗木受光,促进生长和增强抗性。到9月初可撤除荫棚。5月中旬至7月初进行间苗和定苗,间除生长不良、病虫危害、过密的幼苗,间苗后及时浇水,每

8、亩定苗量为2万-2.5万株。8-9月是苗木的速生期,在此期间,加大灌溉量,使苗木根系分布层经常处于湿润状态,7-8月每隔20天追施1次复合肥,开沟施肥,用土覆盖,每亩每次施肥量7-8公斤。9月中下旬追施氯化钾肥,以促进苗木木质化,增强苗木越冬抗寒能力。1年生苗高达30-40厘米,地径厘米,即可出圃造林或移栽培育绿化大苗。,栽培管理技术,3、造林(1)造林地选择:闽楠对立地条件要求较高,造林地宜选择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空气湿度较大的800米以下的山区半阴坡山腰中下部,沟谷两侧或河边台地。(2)整地挖穴:造林地全面清理后,采用水平带整地后挖穴或穴垦整地,穴的规格为50厘米见方,30厘米深,表土

9、回穴。楠木是珍贵树种,为促进造林后幼树的生长,整地挖穴时每穴施菜枯饼0.2公斤或复合肥0.2公斤作基肥,将肥料与穴内土壤充分拌匀,待菜枯饼腐熟后再造林。(3)栽植:“雨水”前后幼树萌动前,选择阴天或小雨天造林,苗木栽植前适当修枝,摘除叶子,剪去过长或受到损伤的根系。各地造林经验证明,随起苗,随打浆,保持根系湿润是造林成活的关键,泥浆中应加入3-5%的钙镁磷和100ppmABT生根粉。栽植做到根舒、苗正、分层打紧,比原圃地土痕适当深栽2-3厘米。(4)造林方式及密度:闽楠幼年期生长较慢,冠幅也较窄,纯林初植密度可适当加大,株行距2米2米或2米1.5米,每亩167株或220株为宜。闽楠幼年耐阴,通

10、过营造混交林方式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促进幼林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造林地,宜用杉木与楠木混交,混交比例为1:3。由于闽楠裸根苗造林成活率较低,因此最好用容器苗造林。,栽培管理技术,4、抚育管理(1)锄草松土:闽楠初期生长慢,易受杂草竞争而影响造林成活和幼林生长。因此在造林后3-5年内,应加强抚育管理,幼林郁闭前每年全面锄草、块状松土两次,抚育时间应安排在楠木高峰生长季节到来之前,即第1次抚育在4-5月,第2次在8-9月。造林当年抚育宜在下半年进行。,抚育管理,(2)间伐:幼林郁闭后两年内林木分化不明显,3年后,树冠下部枝叶开始枯黄,林木逐步分化,树冠发育较慢,此时应严禁打枝。一般在7-8年

11、生时郁闭,当幼林充分郁闭后4-5年,即12-13年生时自然整枝开始,林木分化比较明显,此时应进行第1次抚育间伐,间伐强度30%-35%,每公顷保留1650-1800株(110-150株/亩),郁闭度保持在0.7左右,间隔6-7年后,当树冠恢复郁闭,侧枝交错,树冠下部自然整枝明显,胸径生长明显下降时安排第2次间伐,间伐强度30%左右,每公顷保留1200-1500株(80-100株/亩)。如培育大径材,若干年后还应进行第3次间伐,保留株数每公顷300-900株(20-60株/亩)即可。有的生产单位营造楠木林的初植密度在3000株以上,到20年生也不间伐,结果楠木平均胸径仅10cm左右,很难成材。因

12、此,适时间伐是关键。楠杉混交林的种间矛盾随着林龄增长激化,如不及时采取调节措施,势必影响楠木和杉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抑制闽楠生长,应及时对杉木进行修枝,抚育伐,保证闽楠树冠获得充分的侧方光照与营养空间,使楠木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在混交林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栽培管理技术,5、病虫害防治(1)茎腐病:主要在苗期发生,发病严重时,导致幼苗茎基部变黑腐烂,病株下部叶片发黄叶缘变褐色,随即枯萎,此病病源为土壤习居性菌,圃地积水土壤过湿或连续高温,植株生长不良,容易发病,土壤瘠薄,有机质少,也易感病。防治方法:1.播种前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或敌克松,每平方米5-10克,加细土稀释20-30倍,均匀

13、撒入表土,也可沟施于播种沟内。2.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湿度;高温时搭荫棚提高幼苗抗病能力。3.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1.5克喷粉或50%代森锌500倍液,每平方米浇灌2-3公斤药水。,病虫害防治,(2)蛀梢象鼻虫:以幼虫钻蛀嫩梢危害,使被害梢枯死,严重时达69.1%,对高生长及干形发育有较大影响。1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3月闽楠抽梢时,成虫产卵于新梢中,卵孵化后,幼虫在当年新梢中蛀食为害,蛀道长10厘米。幼虫期为3月底到4月中旬,幼虫老熟后即在嫩梢基部的蛀道中化蛹,5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成虫期很长,直到次年3月份产卵后死亡。防治方法:1.在3月份成虫产卵期及5月中下旬成虫

14、盛发期用621烟剂熏杀成虫,每亩用药0.5-1公斤。2.在4月上旬用40%乐果乳剂400-600倍液喷洒新梢,可杀死梢中幼虫。3.在发现新梢叶片萎蔫时,及时剪除被害新梢,集中烧毁。,病虫害防治,(3)灰毛金花虫:以成虫啃食嫩叶、嫩梢及小叶皮层,严重的可使嫩梢枯萎。被害株率可达80%以上。最多被害株有虫50多只。防治方法:在4月下旬用621烟剂(或类似药物)熏杀成虫,每亩用药0.5kg。,栽培管理技术,6、优材更替 选立地条件较好,林木较稀疏的多树种混交林或杉木萌芽林,通过林分改造套种闽楠形成混交林。福建省尤溪经营林场杉木萌芽林更替闽楠,每公顷保留杉木1200-1800株(80-100株/亩),其余伐除,使林分郁闭度保持在左右,经过带状整地再挖穴混种闽楠,此后视闽楠生长情况间伐杉木,确保闽楠正常生长。更替后的闽楠9年生时平均高4.5m,平均地径5.6cm。1994年尤溪经营林场进行次生阔叶中幼林改造试验,结果表明:在郁闭度范围,林冠下补种闽楠,5年生平均高1.9m.平均地径2.44cm,在林中空地补种闽楠,平均高3.29m,平均地径4.42cm,收到良好效果。,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