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针刺补泻》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654830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难经针刺补泻》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难经针刺补泻》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难经针刺补泻》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难经针刺补泻》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难经针刺补泻》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难经针刺补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难经针刺补泻》PPT课件.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针刺补泻,难经,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目录,迎随补泻,虚实误用补泻,补母泻子,六十九难补母泻子,七十三难刺井泻荥,七十五难泻南补北,七十二难迎随补泻,七十九难心经病症,八十一难 虚实病症误用补泻,六十九难曰:经言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不实不虚,以经取之,何谓也?然: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当先补之,然后泻之。不实不虚,以经取之者,是正经自生病,不中他邪也,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原文,补母泻子的治则和本经自病取穴的治法,六十九难,正经自生病:本经原发病,非他经病变所传。,子母补泻法(一般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以十二经所属的五行为主;二是以每经的井、荥、腧、经、

2、合五穴所属的五行为主。如某经出现虚症时,可补其母经的母穴及其他穴位,或补本经的母穴;如某经出现实症时,可泻其子经的子穴及其他穴位,或泻本经的子穴。,解,肾,肺,肝,心,脾,五行&五脏,肝虚症 肝木之母是肾水*可选用肾经的适当穴位*或取肾经的水穴阴谷行补法*或取用肝经的水穴曲泉行补法,虚则补其母,七十三难曰:诸井者,肌肉浅薄,气少不足使也,刺之奈何?然:诸井者,木也;荥者,火也。火者,木之子,当刺井者,以荥泻之。故经言补者不可以为泻,泻者不可以为补,此之谓也。,原文,泻井刺荥法,七十三难,使:泻法。,问:各井穴都在肌肉浅薄的部位,经气微少,不足以使用泻法,若要用泻法,将怎样来针刺呢?答:五脏所属

3、的各井穴,在五行中都是属木,荥穴都是属火。木能生火,火是木的子,所以当需要针泻井穴时,根据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可以改在荥穴施行泻法。因此在古经上曾说:当用补法治疗的疾病,不可妄行泻法,当用泻法治疗的疾病,也不可妄行补法,就是这个道理。,译文,在针刺疗法上施用实则泻其子的针法,都是以经脉和穴位属的母子关系来决定子穴的所在,例如肝经属木,木能生火,肝经的火穴行间,就是子穴。但本难的泻子法,并不以属木的肝经为主,而以属木的井穴为主,由穴与穴之间的母子相生,作为泻子法的依据,这是泻子法的一种变法。,解,七十五难曰:经言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何谓也?然:金木水火土,当更相平。东方木也,西方金也,

4、木欲实,金当平之;火欲实,水当平之;土欲实,木当平之;金欲实,火当平之;水欲实,土当平之。东方肝也,则知肝实;西方肺也,则知肺虚。泻南方火,补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胜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故泻火补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经曰:不能治其虚,何问其余,此之谓也。,原文,泻南补北/泻火补水,七十五难,更:更递。平:去其有余使之平衡。,泻南方火,补北方水,解,肝(木)实 肺(金)虚的治法,肝 木 东实证,*实则泻其子,心 火 南泻,肺 金 西虚证,肾 水 北补,*子能令母实,难经本义:泻南方火者,夺子之气,使食母之有余;补北方水者,益子之气,使不食母也。如此则过

5、者退,而抑者进,金得平其木,而东西二方无复偏胜偏亏之患矣。,P136,七十二难曰:经言能知迎随之气,可令调之;调气之方,必在阴阳。何谓也?然: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也。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调气之方,必在阴阳者,知其内外表里,随其阴阳而调之,故曰调气之方,必在阴阳。,原文,迎随补泻法,七十二难,迎:经脉气血旺盛时进针,逆取。随:经脉气血衰弱时进针,顺取。逆顺:经脉气血的盛衰。,迎随(解释很多)经脉气血旺盛时进针为迎,逆取。经脉气血衰弱时进针为随,顺取。以泻其子为迎,补其母为随。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迎;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随。以经脉走向与针尖方向相逆为迎,相顺为随(针向

6、补泻)。,解,经言迎而夺之,安得无虚?随而济之,安得无实?虚之与实,若得若失;实之与虚,若有若无,何谓也?,原文,五输穴母子迎随补泻-心经病症,七十九难,医经上说:运用迎而夺之的泻法,那能不会使邪气由实转虚呢?运用随而济之的补法,又那能不会使正气由虚转实呢?虚症用补法,以充实正气,在于要有若得若失的感觉;实症用泻法,使邪势虚弱,也在于要产生若有若无的感觉,这是怎样解释的?,译文,然: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假令心病,泻手心主俞,是谓迎而夺之者也;补手心主井,是谓随而济之者也。,原文,译文,答;迎而夺之的泻法,是按五行的母子关系,在属子的穴位施行泻法;随而济之的补法,也就是在

7、属母的穴位施行补法。例如属火的心经发生病变时,因火能生土,就当针泻手厥阴心包络经属土的腧穴(大陵),这就是称为迎而夺之的泻法。因木能生火,针补手厥阴心包络经属木的井穴(中冲),这也就是称为随而济之的补法。,所谓实之与虚者,牢濡之意也。气来实牢者为得,濡虚者为失,故曰若得若失也。,原文,译文,至于正邪的盛衰,在针下的感觉,就是坚紧有力和濡软无力的意思。在进行补虚时,针下感觉气来坚实有力的是得气;在进行泻实时,针下感觉到濡软穴虚的是气已散失。所以说,若有所得,若有所失。,八十一难曰:经言无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寸口脉耶?将病自有虚实耶?其损益奈何?然:是病,非谓寸口脉也,谓病自有虚实也。假令

8、肝实而肺虚,肝者木也,肺者金也,金木当更相平,当知金平木。假令肺实而肝虚,微少气,用针不补其肝,而反重实其肺,故曰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此者,中工之所害也。,原文,虚实症误用补泻的后果,八十一难,实实虚虚:实证用补法,虚证用泻法。,这是指疾病,不是指寸口的脉象,也就是指疾病本身所有的虚实而言。假使肝实而肺虚的病,肝的五行属木,肺的五行属金,金与木之间,可通过相互制约的关系求得平衡,所以对这种肝实肺虚的病,应当知道有克木的作用,采取补肺金而克肝木的疗法。相反的,假使肺实而肝虚的病,肝木之气已很微弱,在施行针法时,不去补益虚而不足的肝木,反而再次补益实而有余的肺金,所以说,这就是对已充实的再补法,使其更为充实,已虚弱的再用泻法,使它更为虚弱,错误地损害其虚而不足、补益其实而有余,这些就是中等医工的草率粗心所造成的祸害。,译文,谢,赏,观,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