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肌损伤型颈椎病》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655806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9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颈肌损伤型颈椎病》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颈肌损伤型颈椎病》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颈肌损伤型颈椎病》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颈肌损伤型颈椎病》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颈肌损伤型颈椎病》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颈肌损伤型颈椎病》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肌损伤型颈椎病》PPT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节 颈肌损伤型颈椎病,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针刀中心,简介,颈肌损伤型颈椎病即颈型颈维病,也称为局部型颈椎病。此型颈椎病很少应用手术方法治疗,但占颈椎病各型中的比例并不少,相关解剖,浅层为斜方肌;起于上项线内1/3部至枕外隆凸项韧带全长第七颈椎棘突全部胸椎棘突及棘上韧带。止点可分三部分:上部纤维斜向下方止于锁骨外1/3部的后缘及其附近的骨面;中部纤维平行向外止于肩峰的内侧缘和肩胛冈上缘的外侧部;下部纤维斜向外上止于肩胛冈上缘的内侧部。,相关解剖,斜方肌上部肌束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后缩靠近脊柱。中部肌束收缩使肩胛骨后缩。下部肌束收缩使肩胛骨下降、上回旋。如一侧肌束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和对

2、侧旋转;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后仰和脊柱伸直。,相关解剖,中层为夹肌头夹肌起自项韧带的下部(约第三颈椎以下)以及第三胸椎棘突止于上项线的外侧部分,部分肌束止于乳突的后缘 颈夹肌起自第3到第6胸椎棘突止于第2到第3颈椎横突的后结节夹肌单侧收缩时,使头转向同侧,两侧共同收缩时,使头后仰。,相关解剖,深层为横突棘肌头半棘肌和颈半棘肌半棘肌分为胸半棘肌、颈半棘肌和头半棘肌。起自第2颈椎到第12胸椎的横突,肌束斜向上内,按部位分别止于背上部(胸1-胸4)、项部(颈2-颈7)和枕部的上、下项线之间的部分。两侧收缩时,可伸脊柱胸段和颈段;单侧收缩时,使其相应部分的脊柱转向对侧。,相关解剖,多裂肌位于半棘肌的深侧,

3、起自骶骨背面、腰椎横突、胸椎横突和下位四个颈椎关节突,止于全部真椎(寰椎除外)的棘突。,相关解剖,头后大直肌呈三角形,起于第二颈椎棘突,肌纤维斜向外上方,止于枕骨下项线的外侧部。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旋转,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后仰。头后小直肌呈三角形,起于寰椎后结节,肌纤维向上,止于下项线的内侧。其作用是使头后仰。头上斜肌起自寰椎横突,止于下项线上方外侧部。一侧收缩时,使头向对侧旋转,使寰枕关节侧屈;两侧收缩时,使头后仰。头下斜肌起自第2颈椎棘突,向外上方止于寰椎横突。其作用是使头向同侧旋转,并向同侧屈曲。,病因病理,椎间盘病变当椎间盘退变后,纤维环受到异常的压力,刺激分布在纤维环上的神经,反射到

4、神经根后支,引起起肌痉挛。颈肌部分撕裂,韧带损伤肌、腱、腱围结构损伤,引起组织痉挛,产生颈部疼痛。这是此类疼痛能以理疗、热敷、休息或按摩等治疗后可以使症状得以缓解的原因。小关节错位改变。X线片可发现颈椎生理弧度有中断现象,小关节有分开或半脱位样改变。脊神经后支受刺激或卡压当颈段脊神经后支受到卡压、刺激而反射到项部相应肌处,产生肌痉挛,引发一系列症状出现。,病因病理,多有诱因发病。多数病人是颈部处于强迫姿势过久而发病。硬脊膜、神经根和小关节的滑囊组织对疼痛敏感,遭受刺激时,能够产生剧烈疼痛。神经根受压还可以反射性引起肌痉挛而导致肌疼痛肌缺血导致的代谢终产物也会刺激产生肌痉挛而导致疼痛,临床表现和

5、诊断,发病年龄青壮年为多发人群,亦自45岁以上初发者。发病时间以晨起时多见,这可能与枕头不合适或睡眠姿态不当有关长时间低头工作或学习等之后。这与椎间盘间盘内压力升高有直接关系。颈部疼痛有时颈部疼痛是剧烈的,并放射到枕顶部、肩部。头颈部活动受限一般头向患侧偏斜,常呈强迫体位。病人常用手托住下颌的方法来缓解疼痛。,临床表现和诊断,项肌紧张常呈“立正”姿势,即“军人颈”,颈部变直。颈项部压痛点多在项部上中段发现压痛点,常在棘间和棘上有压痛,有时在上位颈椎的横突亦有压痛点影像学表现正位:年龄轻者一般无改变,年龄较大者叫有钩椎关节等处的骨质增生表现。侧位:预椎生理曲度变直或消失,颈椎上段生理弧度中断,小

6、关节分开,被称之为半脱位。有时可见双凸影和双边影。功能位片所见:有1/3病例可见椎间隙松动或梯形变CT、MRI影像改变早期可有变性征,少数病例可有髓核后突征。,鉴别诊断,压痛点颈型颈椎病棘突部程度轻按压可以忍受落枕肌肉损伤部急性期疼痛剧烈,压之难以忍受。肌肉痉挛颈型颈椎病一般少见颈部肌肉痉挛落枕明显痉挛对牵引试验的反应颈椎病症状消失或缓解感落枕症状无改变,或疼痛加剧。对封闭疗法的反应颈型颈椎病多无显效落枕者症状立即消失或缓解。,针刀治疗,1.体位项部手术可用俯卧位,上胸部垫枕,头低位,项部暴露好,保证呼吸畅通。2.体表标志C2棘突C7棘突颞骨乳突枕外隆突上项线下项线,针刀治疗,3.定点C7棘突

7、上缘点枕外隆突下缘与椎枕肌止点前者位于枕外隆突下缘处,松解项韧带的起点;后者位于上、下项线之间的内侧半处,定于压痛点上。头夹肌点上、下项线之间的稍外侧,即乳突的内上压痛点处。位于C3-T3的项韧带两侧距中线旁开5mm左右的压痛点上。头半棘肌点关节突与横突之间的肌压痛点上。竖脊肌止点定点于棘突两侧的压痛点上颈部肌结节条索压痛点定点于压痛点上,针刀治疗,6、针刀治疗C7棘上点刀口线与棘突顶线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刺入深度达棘突顶端。在棘突两侧纵行切开剥离数刀,再横行铲剥2-3刀。枕外隆突下缘与椎枕肌止点刀口线与躯干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刺入达骨面纵行切开,疏通剥离,必要时可调转刀口线切开2-3刀,

8、针刀治疗,头夹肌点枕骨乳突的内上方与下项线之间的稍外侧点刀口线与身体纵轴一致,刀体与皮面垂直刺入皮肤直达骨面纵行疏通、横行剥离,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C3-T3的项韧带两侧的压痛点刀口线与身体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刺入皮肤、皮下组织达棘突顶在棘突顶的浅面行纵行疏通、横行剥离,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此处针刀深入不应超过颈椎椎板,应特别注意。,针刀治疗,头半棘肌点刀口线与躯干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入皮肤、皮下组织,直达骨面。行纵行疏通、横行剥离,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竖脊肌止点即颈椎棘突的两侧点。刀口线与躯干纵轴平行,刀体与皮面垂直。快速刺入皮肤、皮下组织,直达骨面行纵行疏通、横行剥离,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颈部肌结节条索压痛点各点的操作仅限于横突平面的背侧组织界面之内,凡项部肌损伤均不会超过此界面。,治疗机理,椎周软组织松解消除因局部软组织变性粘连、挛缩引起的疼痛降低椎周软组织张力,改善颈椎力平衡,延缓椎间盘退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