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二章民法本体论.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662054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课件】第二章民法本体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教学课件】第二章民法本体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教学课件】第二章民法本体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教学课件】第二章民法本体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教学课件】第二章民法本体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课件】第二章民法本体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二章民法本体论.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8/7,第三章 民法本体论,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民法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百科全书”,他告诉人们为人处世之道,安身立命之术。我们这辈子默默无名地生活着,不偷不抢,自以为此生与法律绝缘。殊不知,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民法的掌控之中,只要你活着,民法就规范着你的一举一动,它的存在保护着每一个人,也约束着每一个人。,2023/8/7,通过“间接知识”,介绍和了解一样东西,就是一个盲人摸象的过程。,2023/8/7,目录第一节 我国民法制度的语源;第二节 民法概论 一、实质民法和形式民法;二、民法的调整对象;三、民法的法律渊源;四、民法法条;五、民法的体系;六、民法的效力 司

2、法考试和民法,2023/8/7,一、我国民法制度的语源,“民法”是一个制度术语,探寻他的语源,可以确定它的传统,端正发展的起点。我们的民法是什么样的法律,必须以尊重他的制度传统为基础来回答。从语源看,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法制度是以罗马私法为源头的欧陆民法的移植产物。,背景:尚书孔传:“咎单,臣名,主土地之官,作明居民法一篇,亡。”,2023/8/7,1、中国古代没有“私法”意义上的民法,如果从内容要素上来看,中国传统法律中的确有关于民事经济、婚姻、家庭、诉讼等方面的规定。但是,这些规定都是刑法化的,归于公法之列,所以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是公法文化。,(1)中国古代文献中,刑、法、律三个字的含义是相通

3、的,可以互换的。唐律疏议:“法,亦律也。”三代最初为“刑”,春秋战国为“法”,秦汉以后为“律”。,吕刑,法经,秦律,唐律疏议,大清律列,2023/8/7,(2)中国古代的民事刑罚化:唐律疏议:“凡律以正刑定罪”,2023/8/7,(3)中国古代法律刑罚化的原因(基础):第一,哲学基础:“人性本恶”:法家以毒攻毒,以刑制刑;儒家:礼法君子和小人 第二,社会基础:秦朝开始的大一统国家权力极其发达,美国人口普查始于1790年,当时至少花了9个月时间才完成了数据的统计。1860年,美国人口从380万增加到3180万霍列瑞斯打孔制表机,2023/8/7,2、我国古代没有私法意义上的“民法”,今天我们说的

4、民法,是来自日本的舶来品。1885年甲午海战,宣告“洋为中用”的破产。20世纪初,清末政府派大臣载泽、戴鸿慈出国考察“宪政”,同时委托沈家本等人,聘请日本学者松刚正义,志田钾太郎为顾问,起草民法典,从日本引入“民法”,但结合我国法律传统,当时用的是“律”。,2023/8/7,3、日本“民法”一词来自于荷兰的词语“burgerlyk regt”,法语的词语“droit civil”和德语的词语“burgerliches recht”,最终要追溯到罗马时代的“jus civile”一词。,(1)罗马法,即罗马奴隶制国家施行的法律。但是,它并非某个立法文献的名称,而是罗马奴隶制国家整个历史时期的法律

5、总称。,公元前450年“十二铜表法”,公元527年东罗马帝国民法大全,宁可让罪犯逃脱惩罚,也不可枉屈一人,2023/8/7,了解“罗马帝国”的历史,有助于我们了解“公法”和“私法”的划分的基础,以及民法的起源背景和整个西方法制史。,战争使得帝国版图迅速扩大;,经济的迅速发展,商品经济的出现,职业法学家的出现,拿破仑死于1812年还是1815年都不要紧,重要的是要弄清楚他大概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曾经大闹欧洲。林语堂课儿小记,(2)罗马帝国公法和私法分立的起源和背景:,2023/8/7,战争使得帝国版图迅速扩大,罗马帝国(公元前6世纪1453年东罗马拜占庭的覆灭),公元500年,西罗马帝国覆灭

6、,以伊斯坦布尔为中心的东罗马帝国形成了拜占庭文化,2023/8/7,罗马法有市民法(jus civile)和万民法(jus gentium)之份,前者适用于罗马市民,后者适用于罗马市民以外的人。自公元3世纪之后,因对罗马境内所有的人均赋予市民权,市民法和万民法的对立即告消失。Jus civile 一词成为私法的总称。,罗马帝国的最大版图公元98117年,2023/8/7,罗马宗教 仪式的规则(公元61年),经济的迅速发展,商品经济的出现,职业法学家的出现,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Ulpianus 公元170228)是公法和私法分立的观念创始者。他以法律维护的利益为标准,将法律加以划分,涉及个人福利

7、的法为私法;有关罗马国家稳定的法为公法。,“(法律)有的造福于公共利益,有的造福于私人。公法见之于宗教事务、宗教机构和国家管理机构之中”乌尔比安学说汇纂,2023/8/7,罗马法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就在于其民法反映了简单商品生产的要求,对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的一切主要的法律关系,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罗马法是简单商品生产及资本主义前的商品生产的晚上的法,但它包括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这正是(资产阶级)在他们兴起时期所需要,而在教会法和习惯法中找不到的”。,“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二小时,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

8、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耶林,2023/8/7,第二节 民法的概念,提要:民法作为法律的一个分立体系或法律部门,可以从“概念”和“具体调整对象”两个角度来把握。民法概念有实质民法和形式民法两种含义。民法调整对象是民法直接规定的社会关系。,2023/8/7,一、民法的概念:实质和形式,(一)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法律部门之一。,法律部门,是指依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按照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领域和不同方法所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法律体系,是指一个国家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体系化整体。,法律体系,宪法法律部门 行政法法律部门 民商法法律部门

9、经济法法律部门 劳动法法律部门 自然资源和环境法 刑法法律部门 诉讼法法律部门 军事法法律部门 国际法法律部门,合同法;物权法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公司法;破产法;票据法;保险法;海商法,2023/8/7,(二)形式民法民法典 形式的民法,指成文的民法法典。民法典是按照一定的科学体例,系统地把涉及民事关系的各项规范和基本制度有机编纂在一起的立法文件。,1、法国民法典是欧洲大陆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1804年法国民法典“我的光荣并不在于赢得了40场战役,因为滑铁卢一役就使得这些胜利黯然失色。但是我的民法典却不会被遗忘,它将永世长存。”拿破仑,2023/8/7,2、1900

10、年德国民法典极端理性的产物,1745年电学的产生;1767年 珍妮纺织机;1845年 铁路的广泛应用;1859年物种起源;1870年 发电机;炼钢1876 细菌;电话的发明1898年 镭的发现;1901年无线电的发明,1903年莱特兄弟首次试飞成 功.,2023/8/7,皇家邮船泰坦尼克号是它那个黄金年代中最后的宏伟幻梦,它是那个“人类自以为是”的时代中最伟大的成就。如果说泰坦尼克号的诞生标志着那个时代的顶峰,那么也许它的沉没为这出古老的戏剧拉上了帷幕,同时也正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2023/8/7,3、19世纪欧洲大陆的法学主流思想“极端理性主义”是民法典产生的前提。,德国的概念法学家将

11、自然科学的演绎法应用到法律上,相信可以发现一个封闭完全的概念群,象“自然科学”那样,演绎成为一个严格的公理体系。,(1)“概念”和“逻辑”:公式(2)立法者优先于司法者:将司法自由裁量权缩小到最 低限度 大前提:正当防卫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小前提:张三是民事主体;张三的行为是“正当防卫”结论:张三不承担民事责任。,2023/8/7,英美法系,是英国中世纪以来的法律和仿照这种法律制定的美国以及其他国家法律的总称。,公元1066年,来自诺曼地区的威廉一世在黑斯廷战役获得军事胜利,取得了英吉利岛的统治权。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威廉一世及其后裔通过委派的法官巡回审判,把原来的地方习惯法有选择

12、地通过判例的形式而成为通行于全国的普通法,侵夺地方法院、教会法院的管辖权。,威廉一世,3、民法典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重要区别,2023/8/7,(1)财产权法(the law of property),它涉及财产权的创设和界定,而财产权是对有价值资源进行排他性使用的权利;(2)契约法(the law of contracts),它涉及促使财产权向最珍视它们的那些人那里自愿转移的问题;(3)侵权法(the law of torts),它涉及财产权的保护,包括人身不可侵犯的权利。,普通法是“法官的法”:没有“民法”这一术语,2023/8/7,中国民法典 一个百年的梦,1929年中华民国民法典是我

13、国第一部正式颁布的民法典。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陆地区废止了包括民法典在内的“六法全书”。1954和1962年先后两次进行民法典起草工作,由于计划经济以及政治运动的影响,民法典的制定计划没有成功。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行和不断发展,中国开始进入民事立法的高峰。我国立法机关即于1998年3月委托国内民法学者、专家,成立了民法起草工作小组,负责民法典编纂和草案的准备工作。由此拉开了新时期我国民法典编纂的序幕,也开启了中国学者尤其是民法学者讨论和研究民法典问题的高潮。,2023/8/7,目前,民法典制定工作的主要争议:一、民法典制定的指导思想:二、人格权和财产权的关系问题:三、知识产

14、权法与民法典的关系:,梁慧星,王利明,郑成思,徐国栋,全国人大法工委副主任卞耀武,2023/8/7,(三)实质民法 西方传统理解民法,是站在个人和国家对立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民法学理均以直接涉及个人福利作为民法的实质含义:一切涉及私人利益的法都是民法。从外延来看,实质民法,不仅包括成文的民法法典,还包括一切具有民法性质的法律、法规及判例法、习惯法。我国民法通则第一条规定:“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2023/8/7,我国目前没有民法典,但是有一部作为民法基本法的民法通则,以及大量的民事法律和法规。因此,我国不存在形式意义的民法,但存在实质上的民法。,民法通则,继承法,合同法,婚姻法,

15、担保法,物权法,2023/8/7,三、民法的调整对象,(1)民法是规范我们日常生活的法律。,民法通则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和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身份关系”。,2023/8/7,2、“民(私)法的调整对象”实际上是在划分公法和私法的标准 使用的法律、程序、结果都不同,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违法行为,犯罪行为,犯罪并受到刑罚行为,2023/8/7,(2)民法的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有关经济生活(市场经济)的法律规则,通常称为财产法;二是有关个人和家庭生活的法律规则,通常称为人身关系。财产关系是指当事人基于财产而形成的相互关系

16、,使人与人之间对物(稀缺的资源)的关系;人身关系是指与人身相联而形成的各关系和身份关系,不能进入市场交易。区别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非常重要:合同法第2条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2023/8/7,理念 Idea,技能 skill,知识 knowledge,常识commonsense,大学里该学什么?,2023/8/7,中国2003年国民生产总值(GDP)1.4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1.3万亿。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2003年底的坏帐总额为56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1万

17、亿,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40%。中国2003年底的外汇储备为4700亿美元。“魔鬼常常出现在细节中”。1英里=公里 1英寸=厘米 1海里=公里 1节=1磅=斤(两),2023/8/7,四、民法的法律渊源,法律必须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法律的渊源。要了解一个国家的现行民法,首先要准确确定它的法律渊源所在。不得以无效或者违宪的渊源来支持民事诉求。,(一)法律渊源的重要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律师诉讼业务:调查取证(事实部分)查找相关的法律依据(渊源)律师的三大能力:法律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口头和书面);法律法规检索能力,2023/8/7,(二)我国民法的法律渊源,我国属大陆法系国家

18、,成文法起决定性作用(香港)1.民法通则:我国的民法共同性文件,1986年4月12日通过,1987年1月1日施行(法的效力)2.民事单行法:继承法、合同法、婚姻法、担保法等等。3.民事法规和规章:国务院及其部委;参照 例人民银行和银监会正在制定的新贷款通则以取代96年的通则:新的贷款(汽车、住房、教育贷款)种类不断出现,原规定的贷款种类单一;通则规定不良贷款按一逾两呆标准划分,违背巴塞尔协议贷款五级分类的规定;提高其法律层次;银行工作人员若徇私向亲属、朋友发放贷款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全部或者部分赔偿责任。,2023/8/7,4.有权解释:包括立法机关的解释和司法解释,其中最重要的是最高人民法院

19、的解释,立法很粗,都靠实践中法院的解释,效力甚至高于本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等。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复制品(盗版)数量合计在5000张以上的,应当以侵犯著作权罪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5.法理(自然法+常识):补充成文法的不足,使执法者(法院)站在立法者的地位,以公平正义调和社会生活中相对立的各种利益。,2023/8/7,(一)需要全面阐述和分析的法律渊源,

20、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3担保法;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5、合同法;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7、继承法;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解释;9、婚姻法;1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1、2;11、著作权法;12著作权法实施条例;13、商标法;14商标法实施条例;15、专利法;16专利法实施细则;1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等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18、最高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

21、配车人若干问题的解释;19、最高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潘建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3/8/7,(二)需要理解的法律渊源,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1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1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3、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1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5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16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

22、业法,2023/8/7,(三)部分被阐述和分析的法律渊源,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3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办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1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1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资经营企业法;1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经营企业法;14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15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1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2023/8/7,例齐某与陈某是同校学生,陈某中考成

23、绩不合格,而齐某超过录取分数线。济宁商业学校给齐某发出录取通知书,陈某在其父亲的策划下,冒领齐某的录取通知书,并以齐某的名义到商校就读直至毕业,然后仍然用齐某的姓名在中国银行工作。最高法院认为被告“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了原告齐某“宪法规定所享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造成了具体的损害后果,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宪法能否作为判决民事案件的直接依据?,2023/8/7,不得直接引用宪法条文作为民刑裁判的判决依据的法理根据是:法律规则有行为规则与裁判规则之分。行为规则,指公民和企业活动所应遵循的规则;裁判规则,指法院裁判案件所应遵循的规则。宪法的任务,是确定国家生活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并不是

24、为法院裁判民刑案件确立裁判基准。因此,宪法不是裁判规则,宪法条文也不符合裁判规则的逻辑结构,:构成要件法律效果。如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义务”。既未设定构成要件,也未规定法律效果,只是一个原则性规定。这就是宪法学者所指出的“宪法的原则性”。,2023/8/7,四、民法法条,民法是由法条构成的,法条是具有规范意义的语句,是法律的细胞。一部制定法在语言形式上往往是由诸多法条组合而成的,例如民法通则共有156个条文,各自成立一个法条。(一)完全性的法条:一定的案件事实被赋予特定的法律效果:民法通则130条:“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1、法律构成

25、要件:法律事实;事实构成 2、法律效果:3、规范性模态词:强制性(应当、必须);禁止性法条(不得、禁止);允许性任意性(可以、允许),2023/8/7,(二)不完全性法条,1、说明性法条:制详细描述应用在其他法条概念或类型,或者在不同的案件下,将一般用于特定化。民法通则第153条:“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2、宣示性法条:概括性描述广泛的法律后果。我国台湾民法:“民事所适用的习惯,不得违背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2023/8/7,3、引用性法条:在构成要件后指示参照另一法条,其法律效果要通过参照其他法条后,才能确定。引用性法条,从立法技术上来看,是避免法

26、条重复,同时授予私法机关法律补充的功能。合同法第395条:(仓储合同)本章没有规定的,适用保管合同的有关规定 4、拟制性法条:法律对明知构成要件不相同的法律,加以引用,在法律效果上等同视之。在立法技术上常用“视为”两字。民法通则11条:“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人”。,2023/8/7,五、民法的体系,民法的法条以什么样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民法调整的是商品交易关系:甲和乙必须是法律上的“人”;甲乙二人彼此承认对方财产的所有权法律;保证二者进行交易的法律;,2023/8/7,2、物权,代理制度,所有权他物权,市场经济的支柱一,用益物权担保

27、物权,房地产/耕地,3、债权,合同侵权无因管理不当得利,市场经济的支柱二,人身权,以“民事主体”、“物权”和“债权”为骨架的民法体系,2023/8/7,六、民法的效力,民法法律规则的功能在于支配社会关系,但民法不是面对所有时间、所有地域和所有人的,它只针对部分社会关系。因此,民法支配社会关系的效力要受到时间、空间和对象(人)的限制。,(一)时间效力:指特定民法从生效到失效的 时间段,1、时间的流逝会使法律发生变化。(1)适应新时期价值观的变化(投机倒把罪);(2)法律所依附的实体不复存在,2023/8/7,2、民法对时间效力的原则,(1)废止终止原则:明文禁止的,被宣布禁止之日起失效。我国民事

28、法律可以自公布之日实施生效,也可以自专门规定之日起实施生效。民法通则第156条,本法自1987年1月1日起施行。(2)民法优于旧法原则:没有明文废止的,新法公布生效以后,就同一事项,“新法优于旧法”(3)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2023/8/7,(二)民法的空间效力,1、主权原则:民法通则第8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领域”:领土、领空、领海及根据国际惯例。领海:12海里(1958年领海及毗连区法)毗连区:24海里 专属经济区:200海里 2、一些专项立法只适用与特定空间范围。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只适用于城市房地产。,2023/8/7,(三

29、)民法对人的效力,1、属人主义:范为本国国籍人,不问其所在地如何,都少受本国法的约束和保护。移民国家(美国“犯强汉者虽远必诛”)2、属地原则,凡是居住在本国领域内的人,不问其国籍如何,都受本国法律支配。民族国家 我国采用属地主义为主的折衷主义:民法通则第8条,本法国与公民的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外交人员)外商投资企业是中国法人还是外国法人?,2023/8/7,司法考试和民法,提要 司法考试是从律师资格考试转化过来的,其不仅是一种资格考试,更重要的是一种“精英考试”。民商法是司法资格考试最重要的一部分,占有大约1/3强的份额。,2023/8/7,

30、一、司法考试的精英化趋势,日本的经验 Vs 退伍军人进法院,贺卫方:为什么长期以来总是理所当然地把每年从军队复员转业的许多人员安置到法院中?论证法院和医院或法官跟医生之间的可比性。医生固然是人命关天,难道法官这种职业不是人命关天么?那就是医生是把将死的人往活里救,法官则经常是把个大活人往阎王那里送。医生的行为的失误只会给特定病人及其家庭带来损害,然而,法官的失误却会产生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南方周末1998.1.2,2023/8/7,莫兆军案 案件的被告是一对农民夫妇,他们在原告持刀威逼下写下了欠条,后又被原告告上法庭,因为无法证明“借条”是在原告持刀威逼下写的,所以输了官司。一对农民夫妇被恶人讹

31、诈,没想到法院居然判行恶者胜诉,绝望之下以死抗争,在法院门前外喝农药自杀身亡。事后经查,这对农民夫妇确实有重大冤情。当事法官莫兆军因此以涉嫌犯“玩忽职守罪”被提起公诉。莫兆军从一个退伍军人当上具有生杀予夺大权的法官,凭借的居然只是“经验”,他自己也说:“和我一起考进法院的,还有很多还在法院工作。”有人提出疑问,这样的法官队伍和法官素质究竟是否合格。根据2002年最高法院的统计,全国所有法院的法官,学历在本科以上的仅占15%,这就意味着还有85%的法官,连本科都没有上过。2000年,最高院下达了一个文件,要求全国法官在5年内拿到本科学历,因此,很多法官开始上夜校、补习,,2023/8/7,3、学

32、习日本,将司法考试作为“精英考试”,日本法学教育的基本目的不是为了直接培养法律职业人员,通过司法考试选拔法制精英的法律职业选拔模式与法学教育是脱节的。日本称法官、检察官、律师三种法律专门职业人员为“法曹”。欲成为法曹,首先要通过竞争率极高的司法考试,然后在司法研修所中经过一年半的司法研修才能够 最终担任法曹。司法考试严格限制人数,从20世纪60年代直到90年代初,每年司法 考试合格人数只有500人左右。90年代以来开始增加合格人数,现在每年的合格人数为1000 人左右。,2023/8/7,1、司法考试报名的门槛:本科以上 2、内容:从机械地考“法条”,过渡到更多地注重测验考生的法律思维;内容越

33、来越细化(可考性题目)3、效果:分数是假的,1011%的录取率才是真的。青海省去年只有5个法院工作人员通过司法考试。连广州市也有个别基层法院报考者“全军覆没”。,4、目前的司法考试基本采取了日本的精英主义,2023/8/7,二、民商法在司法考试中的地位,民法部分的分值即使是100分以上,占有很高的比值;对民法部分的掌握对经济法、国际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商法的理解都有非常大的帮助,这一点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也会认识到;关于民法的重要性体现在一点就是,大家在学习中,很快就会感觉到民法部分的内容比较难,有些地方往往争议性很大,由于这种争议性很大的原因导致了大家在学习准备司法考试中会感觉民法是最重要的一门课,这也是民法的一个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