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第三节朱熹.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64601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9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九章第三节朱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第十九章第三节朱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第十九章第三节朱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第十九章第三节朱熹.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第十九章第三节朱熹.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九章第三节朱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九章第三节朱熹.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朱熹的社会思想,朱熹(公元1130年公元1200年),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他是一位博学的思想家,他的学派后人称之为“闽学”。,一、朱熹其人及三教合流,朱熹的思想体系是儒、道、释融合的产物,称为“三教合流”。朱熹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其思想的核心就是“理”。认为“理”是先于事物、先于社会不可变易的规律,世界万物都有一个本然的定理,表现于社会,就是封建纲常的绝对法则。,二、论“理一分殊”与社会规范,(一)“理一分殊”论世界的万物都有一个本然的定理。表现于社会则是封建纲常的绝对法则。“分殊”就是各种社会现象。人们的一言一行都有一个“理”在其中,而这个天下之理又是分为“是与非两端”的,从其“是”

2、则为“善”,徇其“非”则为“恶”。所谓“是”与“善”,就是封建社会的社会规范及其奉行这些社会规范的行为。,同时,朱熹人们奉行现实社会所规定的社会角色的“定分”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他说:“至吾儒须辨其定分。君臣、父子皆定分也。”遵守这些定分,就能使社会关系和谐,就是“公”,就是“天理”。,“定分”意即封建的等级差别及社会规范出于天然,不是人力安排的。故要求人们“须着安于定分,不敢少过始得”。虽然人们都喜欢吃肉食,但如果“定分”决定你不能吃上肉食,那就必须甘心于吃野菜,而不得有丝毫不满之情。,朱熹的“理一分殊”思想体现于社会生活之中,旨在于说明现实的社会规范都是天理的体现,它是先于社会、先于现实的社

3、会生活与行为规范的。人们遵行这些社会规范或“天分”,都是“天理人伦之极,至发于人心之不容己者”,人们不折不扣地遵守它,才能使大家都受益,才能呈现和谐安定的社会生活状态。,朱熹已看到现实社会中尊卑大小之类的不平等问题,但却认为这种现象不过“似若不和之甚”,都是“理一分殊”的必然结果。显然是为封建社会的既得利益阶级制造理论依据的,是保守的社会理论。,(二)论社会规范,朱熹的“理一分殊”论,具体应用于社会伦理方面就是其“三纲五常”的学说。三纲五常之说,起于董仲舒,完成于朱熹。他以其作为调适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准则。,人们恪守这些封建道德及行为规范的结果就是社会的安定和谐。这正是朱熹

4、“三纲五常”之说的宗旨所在。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三、论人的性情,人性的问题是中外思想中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也是思想系统确立的根据。朱熹的人性论,继承发展了张载、二程的思想,其最基本的特点就是把人性分为“天命之性”与“气禀之性”,并认为天命之性是天理在人身上的体现。,(一)关于天命之性,天命之性有以下特点:第一、天命之性是至善的。他说:“性者,人之所得于天之理也此人之性所以无不善,而为万物之灵也。”他认为,人自孩提时,就知爱其父母,等稍长大后就又知道尊敬兄长,这和饥则求食,渴则求饮一样是天赋之知。,第二、认为天理赋予的人性都是普遍的,平等的,无差别的,

5、无论是圣人还是常人,都是相同的。他说:“性是天赋于人,只一同。”“圣人亦人耳,是性之善无不同也。”这是因为天理只有一个,体现同一天理的人性不可能是有差别的。,第三、人们的天性之发,就是合“理”之“情”。在未受到外界物质刺激时,是“纯粹至善,万理具焉”的,就是所谓的“性”。受到外界刺激而表现出来的是“情”。情之发不仅表现为“四端”,还表现为“七情”。发自天性的七情都是“中节”之情。,(二)关于气禀之性,朱熹继承张载、二程的思想,认为气禀之性导致社会中有所谓的“恶”的行为。他说:“人之性皆善,然而有生下来善底,有生下来便恶底,此是气禀不同。”人们天生就有仁义礼智之性,但由于气质之禀或不能齐,从而使

6、人们良好的天性不得表现。,(三)关于“人心”与“道心”,所谓道心,是出于“天理”或“性命之正”的。“道心者,天理也”,道心“原于性命之正”。因此道心是善的,是圣人所具有的,道心表现于人们的行为,就是社会所要求的行为。,所谓人心,是出于“形气之私”的,而所谓形气之私就是人们的生理欲望。既然人心就是人欲,那么它就是圣人与凡人共有的,所以它并不是一概不好的,然而圣人是不被人心胜了道心的,圣人们所有的人心,只是与天理和道心相符合的那一部分。,朱熹对人心与道心关系的观点是:,人心与道心是相去不远的,以“道心”主宰“人心”,以道心作为人心的准则,从而节制人心之中不合道心的那一部分,这样的社会也就成为天理流

7、行的社会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大禹谟)朱熹将这十六个字作为先王的心传。,四、论欲望,在中国社会思想中,思想家们往往从人性的欲望所表现的形态出发,来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在欲望问题上,朱熹全面继承并发展了二程的理论。,(一)朱熹对人欲的界定,他认为人欲是人心的病态。人欲使人们被“物欲所昏蔽”的结果。人欲就是“目之欲色,耳之欲声,口之欲味,鼻之欲臭,四肢之欲安逸”。这些正常的生理机能,但是“只为嗜欲所迷,利害所逐,一齐昏了”,就成了败坏社会的人欲。如果人们“不为物欲所昏”,则浑然与天理一体。,但是他并不认为一切欲望都是人欲的内容,这也是他对二程欲望论的修正和补充。他

8、认为人们那些为了基本生存而产生的欲望是正常的,他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但在此基础上,再有什么需求就是私欲了。,(二)论人欲对社会生活的危害朱熹认为人欲对社会生活的危害是相当大的。朱熹认为,人欲必然破坏社会生活,小而言之足以伤恩害义,大而言之则足以颠覆社会。他说:“人心本明,天理素具,但为物欲所昏,利害所蔽,故小则伤恩害义而不可开,大则灭天乱伦而不可救。”,(三)论欲与理的区别朱熹认为,天理与人欲常表现在同一件事或同一行为上,因此两者之间的区别既是细微的,又是严格的。他说:“天理人欲,几微之间”。又说:“天理人欲,无硬定底界,至是两者分上功夫,这边功夫多,那边不到,占过

9、来,若这边功夫少,那边必侵过来”。,(四)论义与利的关系,义与利的关系问题是和天理人欲问题直接相关的。朱熹认为,“义”的意思是“天理之所宜”,是“心之制,事之宜”,它是“根于人心之固有”的东西,是君子所具有的;而利是“人情之所欲”,是“人欲之私”,是只属于小人的。,朱熹认为利是隐藏在义之中的,而“义”又是体现天理的。他说:“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不用求利而自己已经得到,“殉人欲,则求利不得而害已随之”。因此,他倡导人们都做惟义是从的“君子”。,(五)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认为,由于有了人欲,使人所固有的天理受到蔽锢,不能发挥作用。因此倡导

10、“存天理,灭人欲”。并提出如下几种方案:1、求仁而不欲。2、复礼以灭欲。3、持敬以去欲。4、加强内心修养以去欲。,五、论个人修养,(一)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认为个人修身是治国平天下之本,这是对其社会规范思想、人性论、欲望论的延伸。理学家的个人修养理论,在朱熹这里已发展成熟。,他以中庸篇中的”中和”理论,来论证修养的重要性。“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在喜怒哀乐之前,有一个精神实体,它是社会秩序协调的根本,人要体察它,并达到圣人的境界,社会也就可以得到治理,社会就会有序化。体察“未发之中”的过程,就是个人修养的内容。,“大率克己功夫,是自著力做底事

11、,与他人殊不相干,紧紧闭门,自然身上仔细体认,觉得才有私意便克去。”最后做到“中和在我,天人无间”,使天地之所以位,万物之所以育。,(二)论个人修养的方法1.于日常生活中体察自己的道德,自觉做到“至道至德”。2.以“诚其意”而防止自欺欺人的心理与行为3.以“敬义夹持”而达到“中和”。4.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的修养,对整合社会是重要的。因为,人们只有通过格物致知之后,才知道“善之所在”,才能“止于至善”。人们获得了格物致知的修养,就可以称之为圣人了。,朱熹不赞同“言下即悟”,主张人们的道德修养只能“持之以渐”,“铢积寸累”,一步一步地前进。天地之间,虽一草一木一昆虫,其中都有个定理在,必需一点点

12、地格,才能明白。追求知识的道路是漫长的,“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必须“逐一件与他理会过”。,(三)个人修养与社会治理的关系社会生活秩序的协调是朱熹社会思想的最终目的,但他从儒家的思想模式出发,认为社会治理的前提是人人都有良好的修养。“以身对天下国家而言,则身为本而天下国家为末。”,“大学之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而家之所以齐,国之所以治,天下之所以平,莫不由是出焉。”主张任何一个社会成员能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与义务,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是家齐国治天下平的根本。,朱熹的社会思想完成了一个由天理而社会规范,到由格物致知而修身,再

13、到由修身而治理社会,再到由天理而社会规范的一个循环往复的逻辑过程。先承认现实社会规范是合理的,因而要求人们必须修养自己合乎这些社会规范,在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完全同化于社会规范之时,和谐完美的社会生活秩序就出现了。,朱熹的主要目的在于,要人们先承认现实社会的合理性,还要人们必须修养自己合乎现有的社会规范,在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完全同化于社会规范之前,和谐完美的社会生活秩序就出现了。,人们只有主动遵从,改变自己的言行,这个社会就会更加完善。这就是“天理”的体现,而“天理”则是传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体现。,六、论人际关系与处世态度,在处事态度方面,朱熹特别强调“中庸”原则。认为人们能否以中庸为处世准则,是

14、社会盛衰的一个重要因素。朱熹认为中庸就是:在行事之前即以社会规范为准则而保证平正。,在行事之时,则以社会规范为准则做到没有过分与不及,他并把这些作为平时生活中经常奉行的处世原则。做到中庸就能“和”,使社会生活秩序常处于和谐的状态之中。,处世态度就是“诚而中”。关键就是“中”,在社会中每个人就要按照自己的身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偏不倚。按照社会的规范要求,应该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1178年朱熹东山再起,出任“知南康军”,尽管他重新入仕,却未忘自己的学者身份。在庐山唐代李渤隐居旧址,建立“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并制定一整套学规。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教

15、之目”。“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之序”。,“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修身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接物之要”。,七、朱熹对社会思想的贡献,在所有南宋的理学家中,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朱熹无疑都占据了中心的位置,很多研究论著都已经指出了他在理学历史中的意义,如集“理气之学”与“象数之学”之大成,建构宋代新儒学的体系等等。今天重新讨论朱熹的思想史意义,特别应当提出的是以下三方面:,(一)他通过经典诠释、历史重构以及对思想世俗化的努力,再度确立了所谓“道统”程颐为程颢所撰墓表中写道:

16、“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朱熹使断绝多年的儒学道统得以恢复和继承。,(二)他重新凸显了作为思想依据的“经典”,指示了理解经典意义的新的途径朱熹极重要的意义还在于他不仅确立了“道统”,清理了思想系谱与边界,而且提供了一个新的关于“道统”的经典文本即四书集注。,首先在于把这四部书汇合在一起,由这四部书构成支持理学思想的一个经典系统。其次以这四种经典作为其“道统”系谱的文本,使从孔子经子思到孟子的历史得到著作的支持。再次是对四部书都作了简要而且精密的注释和阐发,在四书章句集注的注释里融贯了理学的思想。,四书章句集注在数百年之后,作为规定的

17、教科书,经由官方考试,成为古代中国影响最大的、传播理学思想的文本,它借助对四种经典的解释,规定了对早期儒学、理学以及“道统”理解的取向、重心 和边界,也渐渐确立了经典、思想与意识形态话语的同一性。,(三)通过思想的一系列具体化和世俗化的努力,朱熹使那些本来属于上层士人的道德与伦理原则,渐渐进人了民众的生活世界,他曾说,“道不远人,理不外事”。他认为,一个人能够遵循圣人教导的原则,端正自己的心思与行为,“入孝出弟,行谨言信”。首先要有规矩,他很不赞同真理与意义的内在化,也不赞同学者把精力仅仅用在从内心中寻找终极意义。,因为他觉得,在天下所有的现象事物中都有着根本的“理”,在端正心术的行为中,也存

18、有“理”。他曾经不厌其烦地多次提到,“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所以,他曾经相当注意民间生活世界的种种规则和仪式,如他曾经相当细致地对吕氏乡约进行修订,“附以己意,稍增损之”,甚至不厌其烦地增添细节,比如规定月旦月朔之会仪式的位置、程序以及揖拜应对等等,也相当注意对初学者启蒙时期的教学。,其中,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的著作就是家礼。他觉得家庭、家族内部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虽然是表面的仪式,但这种仪式隐含了“名分之守”、“爱敬之实”这种有关价值观念性的内容,于是,他对于三代以来已经变异了的礼仪加以调整。,借助外在的仪节使人们“谨名分,崇爱

19、敬”,构建“修身齐家之道,谨终追远之心”,在这部包含了家族生活伦理准则的“通礼”和“冠礼”、“婚礼”、“葬礼”、“祭礼”四种重要礼仪制度的著作中,他尽可能地以从众和从俗的原则来修改古礼中很难用于今的制度和器物。,思想成为原则,原则成为规则,规则进入民众生活,民众在规则中生存已久,这些规则就不知不觉地成为“常识”,人们的一言一行都会自觉地按照规则行为做事,任何的违背都是错误的。,宋代理学不仅在思想领域,而且也注重在生活领域的秩序建立,将儒学原则世俗化,生活化,保证理学所建立的原则,真正深入社会。,思考题:,1.朱熹“理一分殊”论的社会学意义是什么?2.简述朱熹人性论的特点3.论述朱熹 注重人的修养的实质和目的4.论述朱熹的思想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