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题抉择要领和备考指导.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72451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98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题抉择要领和备考指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选修题抉择要领和备考指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选修题抉择要领和备考指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选修题抉择要领和备考指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选修题抉择要领和备考指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修题抉择要领和备考指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题抉择要领和备考指导.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选修题抉择要领和备考指导,李炳红,知识是零散且繁杂的;情境是会不断变化的;题目是永远做不完的。,年年岁岁考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真的难讲,选修模块是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的分水岭,得选择者得文综得文综者得高考得选修者得重点,选做就是被选“重”,1.选修模块的价值定位决定的,方法论选修模块提供给我们什么方法、思维去认识历史上的改革民主、战争和人物进而帮助我们认识现实世界?,认识论选修模块让我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何收获?,2.选修模块的分值和难度决定的,1.研读2015考试说明A.对比2014考试说明选修没有什么变化。B.但要注意研究2014考试说明相比2013的有点变化:改革增加“梭伦改革”、“

2、欧洲宗教改革”、“阿里改革”。民主与实践新增“17世纪英国国王与议会的斗争”、“宪章运动”。战争与和平新增“国际联盟”特别强调:通过对2014高考选修题的分析,看一看这些点有没有考,,一、研究“考试说明”,明确高考范围,2.考查要求:考查少量的基础知识,重点考查学科能力 命题范围遵循考纲,材料来源不以教科书的具体叙述为依据。所考内容多不是教材直接呈现的 题型以材料分析式的主观题为主。需要在新情境下进行一定的思考后才能作答。考题的答案多以材料观点为主,材料观点比教材观点更重要。重视比较异同、分析原因、影响等。,二、向考题要方向研究“高考试题”,寻找相对规律,(1)从考查内容看,选修3的试题与教材

3、联系最紧密,考查的全部都是教材上的内容;而选修1和4则表现出来的趋势是脱离选修教材的范围,考查的都是教材中未作专题讲述的改革和人物,但对应的都是必修模块中重大历史事件。因此选修3模块要等同于必修内容加以重视,而选修1和4模块的复习应该以方法领悟和规律总结为主。(2)从高考设问看,改革试题主要有“指出”、“分析”、“说明”三类设问,人物试题主要有“指出”、“概括”、“评价”、“说明”四类设问。“指出”、“概括”类设问考查的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分析”、“说明”、“评价”类试题考查的主要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3)从能力要求来看,选做题的要求层次较为适中,得分情况一般好于必做题。,总体特点:

4、用教材考而不是考教材,研究高考试题得出的结论,1.选修一、四相对简单一些。2.选修与必修命题方式基本一致。3.选修的答案比必修更细一些。4.选修复习不可掉以轻心,尤其是答案制作,要求更高。,不完全归纳法,三、选修题抉择要领指导,自选如赌无上否 四选慎一避生疏 此题皆曰得分易扬长避短记心头,1.修选一、四命题相对简单,考生入手容易一些,可着重分析答题模式并进行反复训练。2.选修三命题结合教材紧,但容易出偏题、怪题、难题,可结合必修复习内容,进行模式训练。3.适合考生的选修才是相对容易的,尊重考生的选择。,特别提醒:教师一定要规避责任,四、选修题的主要对策,1.明确历史考查的三个基本能力有的放矢,

5、针对备考 实际上,历史学科的综合能力并不神秘,通俗地讲,可分为记忆、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级。一个建议:复习往大处着眼 答案往大处下笔,2.备考复习中选修模块怎么处理?,必修穿插,简化处理,有所侧重 模块有侧重:可选学生易把握的;专题有侧重:主要讲与必修有联系的,主要讲联系,讲思路,讲方法。,3.扣准重点、解析难点,实现知识掌握的螺旋上升,1.选修内容是对必修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和加深,是某一内容的全面、系统的深化和挖掘,是对学生学习能力提出挑战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转变的主要载体。,2.从选修一和选修四这两部分内容来看,形成了知识面扩大,知识点加深,知

6、识重点难点发生变化,数量增多,知识掌握层次要求提高等四个特点,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把握重点和难点,在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过程中,切实提升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实现学生从接受式学习向发现式学习的转变。,3.关于突破重点难点,重在课堂互动:大难大动,小难小动,不难不动,决不乱动。有思就动,无思不动,动与不动,重在思维。,选修、必修命题用词比较表,结论:命题用词基本一致;审题使用一惯方法即可。,3.审答题的方法,4.高考中如何做题才是最佳方法,1.充分利用发卷五分钟的时间,依据自己对选修复习的熟悉程度来决定。2.选择题选修选做题学科内综合题,五、选修模块可能会怎么考?我们应该怎样

7、备考!(备考策略),改革模块:主要考查改革的“目的”、“特点”、“影响”及其“成因”。目的: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政权)。特点:多以对比的方式呈现,注意答案的对等性(对应性)。影响:结合“目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从“比对方”中获得提示。成因:措施是否切合实际、出发点是否正确、结果是否满足人民要求等等。,A.改革这一模块可能会怎么考?,(一)改革模块,1.拿两个或三个改革拿来比较。解题关键是确定比较主体和比较项,尤其是题目对比较项表述隐晦时。2.对某一项改革措施原因的分析、内容(情况)的概括;3.可能会夹考一点史学方法,比如问第一手史料、二手史料等问题(尤其关注该模块的三个探究活动课);4.

8、在最后面一问,可能会考一点关于改革的基本理论,比如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评价改革、改革给了我们哪些启示。(谈谈你的看法等。),可能方向:,一个模式:改革背景内容与过程作用(影响)与认识 二个理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文化思想与社会政治经济关系 三大依据:新史观、课标、高考题 四大能力:获取、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描述和阐释问题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评论历史观点)五个感悟:改革的历史必然;改革的艰难与曲折;改革的光明前途;改革成败规律;改革家品质和素养。,B.“改革”模块的冲刺复习策略,方法一:思维建模法(您懂的),(一)改革的分类,(二)改革的原因(背景、条件

9、),(三)改革成败的因素,(五)改革的启示,(四)改革的评价,具体方法:,方法二、把握发展历程,形成整体结构,方法三:课外延伸法,(中)李悝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王莽改制、两税法、张居正一条鞭法、张之洞湖北新政、清末新政、预备立宪、国民政府币制改革、新生活运动、西藏的农奴制改革等。(外)大化改新、彼得大帝改革、斯托雷平改革、日本战后民主化改革、德国战后民主化改革、现代企业改革等。,“改革”模块答题模式小结,1.目的分析模式:直接目的;间接目的;主要目的;根本目的背景:局部、整体;政治、经济2.失败(成功)原因分析模式:背景;目的;方式;措施或过程;作用发生原因:政治、经济3.制度不同分析模式

10、:定义概念。不同:背景、目的、过程、性质、作用4.地方制度作用分析模式:当地、当地与内地、当地与中央、中央、整个国家。影响:性质、经济、政治、文化,死背改革的内容,得分的机会多一些。,改革的背景、影响、评价类重在用材料强化理解。,两点心得:,这是不变的!,这是可变的,是可以多角度理解和认识的。,(二)民主模块,A.这一模块可能会怎么考?,最麻烦(无教材),最易(部分学生认为),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与必修教材紧密衔接。对照必修的内容规定可以看出,本模块内容是必修的延伸。,我们“最熟悉的,往往是我们最不了解的”。我们天天把民主挂在嘴上,而民主究竟是什么,则往往会陷入“你不问我还清楚,你一问我倒糊

11、涂了”的状态。看看别人的理解,大体有如下意见:1民主是少数服从多数。2民主是利益的集中。3民主是多数与少数的一种妥协和宽容。,B.“民主”模块的冲刺复习策略,用“一种民主思想、多种民主模式”的思路整合概括:1.民主思想:指洛克、卢梭等启蒙思想家提出的民权、民 主思想,它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其价值具有普遍性。2.多种民主模式:世界各国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根据本 国的国情形成了多种民主政治体制。课文主要涉及的有英国的 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民主共和制、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等。任何 模式都体现了民主的价值观,但是都不是唯一的民主模式,不 具有普遍性。因此,忽视各国国情,否定世界政治模式的多元 化是错误的。

12、这是我们复习本模块的指导思想。,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西方国家,近代中国,思想:从“朕即国家”到“主权在民”实践:民主与专制的搏斗(革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完善)“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工人民主运动),思想:近代民主思想 的萌生实践:亚洲第一共和国(民族资产阶级实践)为了新中国(无产阶级实践),民主程序与民主原则 近代争取民主反对专制斗争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思想流派、政治制度和政治法律文献 斗争基本史实和主要内容;民主思想观点;能够正确辨别和比较民主思想、民主制度。关于“世界近代民主化”的一些认识,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对基础知识进行归纳,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认识不同历史概

13、念之间的差异,具体方法:,例1:西方民主思想与专制理论的根本区别,1.世界近代民主化的实质是什么?,是一种过程:是反对专制、争取人权和公民权的斗争过程,是广大人民从臣民转变为公民的社会解放过程。也是权力逐渐下移分散的过程.,2.世界近代民主化产生的原因?,生产力的提高,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与专制王权(殖民统治)的矛盾激化,即人治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英国、法国、美国),例2:关于“世界近代民主化”的一些认识,3.世界近代民主化理论基础是什么?(主要特征),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即启蒙思想家为近代民主化设计新的体制蓝图:人权是基石,代议制基本框架,法治和分权是根本保障。(斯宾诺莎、洛克、孟德斯鸠、卢

14、梭),4.世界近化民主化实现的道路的方式有哪些?,(1)自下而上的革命。如英国、法国、美国、中国。,(2)自上而下的改革。如英国1832年改革、1867年改革、1884年;日本、俄国。,(3)人民(工人)的斗争。革命时期(英、法、美);革命后(英国改革、宪章运动、第一国际。法国七月革命、里昂、二月、巴黎公社、第二国际、美国黑人民权运动),5.世界近化民主化过程的特点,曲折性和前进性。(英、法、美、中),6.世界近化民主化的结果和保障,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法律文件。(英、法、美、中),7.世界近化民主化的历史作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提高人类自身的尊严和价值(英、法、美、中),A.这一模块可能会怎

15、么考?,(三)“战争”模块,1.不同点的分析模式:概括材料;概括教材。2.观点原因分析模式:观点相关的背景原因、观点涉及利益方原因、过程原因、推理原因等。3.地图分界线形成原因分析模式:涉及边界的几股力量各自原因的分析。4.评述边界形成分析模式:边界形成、形成原因、后果、评价。,命题模式,1.简化知识体系。过程性知识精简,强调国际关系。2.尽可能把选修三融入必修一二。复习必修一二需要时引入选修三知识。3.着重训练解题方法。,B.“战争”模块的冲刺复习策略,(四)“人物”模块,A.这一模块可能会怎么考?,1.根据材料,概括xx,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xx,“简评”就是评论、评价,评价一

16、项政策一般要从背景、过程、结果三个方面进行,命题者制作的答案很随意,没有将背景结果说清楚。,3.变化;背景,4.评价;不同态度,1.甩开选修四教材2.以必修一二三代替 必修讲了很多人物,可以选择性深入分析。3.着重训练解题方法历史人物评价十八字诀 定阶段、看阶级、定标准、忌极端、重民众、据活动 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 两分法、阶段法、侧面解剖法、纵横坐标法,B.“人物”模块的冲刺复习策略,评价“历史人物”界定其生活的时间与空间;了解其立场或行为动机;熟悉其参与的重大事件及影响。,依势备考总如看着开在彼岸的莲花 欲接近而不可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

17、之,宛在水中央。诗经秦风蒹葭,“卷”行有常,顺之者悲,逆之者亡,制而用之者生!,常,准确把握高考走向,明确“如何考”,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前提。抓纲扣本,明晰“考什么”,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基础。准确了解学情,明白“教什么”,确定学生需要,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保证。精选教法,明确“如何教”,精讲精练、教给学法,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手段。,祝愿所有的老师取得好成绩!,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各位同仁!,让历史照亮考生的前程,解读“历史事件”:,界定其发生的时间与空间;明确其背景和参与者;了解其发展的全过程及后果。,历史比较研究方法在高考中在应用及对策 以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一为例,史法引领,首先,确定比较的主体;,其次,明确比较的类型;,其三,掌握比较的原则;,其四,选择比较的角度。,应对策略,比较史学研究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