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72764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7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ppt(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根据已故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而设立的,目的在于表彰前一年世界上在生理学或者医学领域有重要的发现或发明的人。该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由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医科大学卡罗琳学院负责评选,颁奖仪式于每年12月10日举行。,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瑞典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聪大村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此次奖项由三人共同获得。,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中国人屠呦呦,1971年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分离出新

2、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说,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应用在治疗中,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评审委员会委员扬安德森评价说,得益于屠呦呦的研究,过去十年全球疟疾死亡率下降了50%,感染率降低40%,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敌,与艾滋病和癌症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三大死亡疾病之一。在青蒿素问世和推广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亿人次感染疟疾,至少有100万人死于此病。感染和死亡者主要集中在相对贫穷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青蒿素的结构,屠呦呦获奖引发的思考,一些人认为屠呦呦获奖无疑是中医、中药的胜利。但也

3、有一些人认为,屠呦呦是用西医研究方法挑选了中医用过的药材,青蒿素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化学药,因而与中医无关。也许,还是诺奖委员会的说法显得更为中肯:“我们不是把本届诺奖颁给了传统医学”,“我们是把奖项颁给受传统医学启发而创造出新药的研究者”。“受传统医学启发”是一种非常严谨、恰当的表述。一方面,不能说青蒿素与传统中医毫无关联,东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所记载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就给了屠呦呦极大的灵感。另一方面,它的研发遵循的是现代药理学和化学的方法。正如屠呦呦在接受采访时所说,“这次获奖说明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但也不是捡来就可以用。”,传承与创新,青蒿素的问世给予我们的一个启示就是,对

4、于传 统资源,我们要传承更要创新,要将其置于现代文明视野中加以扬弃。传承顶多是一种物理反应,创新才会带来瑰丽的化学反应。,说到科技创新,不能不提的一个遗憾是,我国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可以治疗疟疾的国家,也是第一个成功提取高纯度青蒿素的国家,然而,由于当时没有及时申请专利,研发单位没有对青蒿素技术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使我国失去了从应用广泛的青蒿素药物市场中获得垄断利益的机会。加强对创新成果的产权保护力度,是屠呦呦获奖给我们的一个启示。,坚持不懈,从1969年1月开始,历经38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2000多张卡片,屠呦呦和课题组以鼠疟原虫为模型,发现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研究

5、中,为了破解难题,她重新把古代文献搬了出来,细细翻查,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让她茅塞顿开;屠呦呦和她的两位同事亲自试服,证实了药物安全,然后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因为环境差,屠呦呦得了中毒性肝炎就像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所说的那样,屠呦呦“埋头苦干、潜心钻研、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绝不是偶然的,她的身上始终闪耀着精神之光。,诺贝尔奖突然而至,给了我们许多反思,也验证了古语“只顾耕耘,莫问收获”的道理。科学发明或者发现不能有太多的功利性,不能为了得奖而做科学研究,不能想着名利而去开展科学研究,应该鼓励科学家在自然科学界自由的探索,容许失败,容许长时间没有结果。我国的科技评价体系和人才评价体系需要改进,不能与科研项目经费投入的多少而定成果的大小,也不能容许学术垄断,学术寡头存在,科学研究者应该人人平等,没有什么大学者、小学者之分。不能以项目负责人有多少华丽的头衔和靓丽的学历而判断科学发明、创造和科学家的价值。科学发现并不定需要太多经费,科学发现有其偶然性,也有其持久性,唯一的标准是揭示多少自然的奥秘,为全人类贡献多少。,感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