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玲广西师范学院.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73306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玲广西师范学院.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杨玲广西师范学院.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杨玲广西师范学院.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杨玲广西师范学院.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杨玲广西师范学院.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玲广西师范学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玲广西师范学院.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中生,杨 玲广西师范学院,心理辅导专题讲座,请问:你最近过得还好吗?,工作累不累?,心情烦不烦?,是 2分 间或1分 否0分,问题序号 1 2 3 4 17,合计:,请动手画一画:,(17个问题,每个问题由个选择),(经常发生)(有时发生)(从未发生),请回想一下自己在过去一个月内有否出现下述情况(17个问题):,是 有时 否 2分 1分 0分,觉得手上工作太多,无法应付。觉得时间不够用,所以要分秒必争。例如过马路时冲红灯,走路和说话的节奏很快速。觉得没有时间消遣,终日记挂着工作。遇到挫败时很容易发脾气,自己过去一个月内的情况,2分 1分 0分,担心别人对自己工作表现的评价觉得上司和家人都不

2、欣赏自己担心自己的经济状况。有头痛/胃痛/背痛/掌心冰冷或出汗等毛病,难于治愈。需要借烟酒、药物、零食等抑制不安的情绪。需要借助安眠药去协助入睡。与家人/朋友/同事相处时,总想发脾气。,自己过去一个月内的情况,2分 1分 0分,与人倾谈时,打断对方的话题上床后觉得思潮起伏,有很多事情牵挂,难以入睡。工作太多,不能每件事做到尽善尽美。当空闲时轻松一下也会觉得内疚。做事急躁、任性而事后感到内疚。觉得自己不应该享乐。,0-10分11-15 16-34,精神压力程度低,但可能显示生活缺乏刺激,比较简单沉闷,个人做事的动力不高。精神压力程度中等,虽然某些时侯感到压力较大,仍可应付。精神压力偏高,应反省一

3、下压力来源和寻求解决办法。,总分 分数的解释,说明:上述测试主要引发大家对精神健康的关注,若分数不理想或不切合你的状况,请不必介怀。,计分方法:经常发生 2分;有时发生 1分;从未发生 0分,擦亮心灵的天空,高中生生活压力与心理辅导,请思考:高中生生活压力源?压力有哪些危害?压力的作用有哪些?压力管理有哪些专业方法与技巧?,案例:放牛娃的故事,孩子,你为什么要放牛?,现代生活,压力如影随形 变革的时代,竞争激烈的今天,挑战、机遇和创新,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由此而来的巨大压力也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既然压力是挥之不去的,那就应该去正视和面对。然而,“面对”绝不是无原则的“逞能”,它需

4、要理性、技巧和方法。,一、阴霾的心灵天空:高中生生活压力与危机二、风吹云雾青山出:生活压力的多维视角三、压力管理:与压力共舞,让青春飞扬(高中生应对压力的方法技巧),为痘烦恼最近欢欢陷入了一场无尽的烦恼之中,他觉得自己的青春一点也不美好。原来,欢欢正在为脸上层出不穷的青春痘而焦虑不安。原因很简单,他觉得长在脸上的青春痘影响了他的形象,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使他无颜见江东父老”。原来英气勃勃的脸庞一下失去了往日的魅力,显得很难看。上课的时候,旁边的同学开玩笑:“怎么,主席同志也上火了?”看到这情形,他的心里格登了一下,但很快就自我安慰:这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不要紧,不久就会消失的。他焦虑、害怕,看

5、到同学在一旁谈话,就认为一定是在说自己脸上的痘痘,在看他的笑话。为此时欢欢陷入了深深的烦恼之中: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恶梦连连,有时精神恍饱,有气无力,做起事来也不那么得心应手。他开始拒绝一切演讲,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露 面,人也变得孤僻起来。欢欢的烦恼其实是由单纯的身体原因引发的心理过敏。从发展来看,人们对自己身体形态和形状的自我认识比智力、人格等方面的认识形成要早。沃伦认为,人在出生后六个月左右开始对自己的镜中形象感兴趣,这一阶段可称之为“第一镜像阶段”。从青年期开始,在自我意识中形成的身体形态、形状和相貌的认识,称为“第二镜像阶段”。针对这一情况,对欢欢采用认知疗法,让他重新面对自我的挑战。

6、,案例:战“痘”一族,欢欢的烦恼,(一)压力的负性作用(危害)(二)高中生的生活压力源分析,一、阴霾的心灵天空:高中生生活压力与危机,案例:为不堪压力割脉女生年月日晚,广西某县一名女高中生在县妇幼保健院割脉自杀,所幸被及时发现,经紧急抢救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医院主治医生说,女生左手腕处血管神经被割断,神经功能损害较大,虽然被割断的神经已经接好,但是其左手手掌和手指将来可能会萎缩。在救治过程中,她的情绪很激动,嚷着要医生找毒药给她吃。经过治疗和开导,目前女生的情绪基本稳定。据女生的家长说,女儿自杀的原因是高考前心理压力过大。这名女生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去年考上了一所高校,因不理想而在某重点中学复读

7、。家长还告诉记者,女儿近期心理压力特别大,心态有点不正常,,(一)压力的危害,几则例子:马加爵事件12岁小学生跳楼 心理压力成危害青少年头号杀手徐力锤死母亲-众所周知的浙江省金华的高中生徐力就是因为承受不了来自母亲的压力而将母亲杀害,学生因考试压力而自杀、出走的例子在报刊杂志上更是屡见不鲜。压力与抑郁压力与癌症,:,黄美廉的故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洪战辉案例:脊梁不弯,就没有扛不起的山他当选2005年网络红人榜,恰是因为他与网络的绝缘。可能是因为贫困,也可能更是他朴实的良心,他没有选择像陈易那样把自己的处境放在互联网上呼吁帮助。相反,他默默一人承担着一个家庭的不幸,他稚嫩的肩膀上担起的不仅

8、是一个哥哥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妹妹的无尽之爱,更是一个时代没有陨落的男子汉气概。他吃的苦常人难以想象,父亲疯癫,母亲离家,亲身妹妹死于生父之手,家徒四壁。然,这些苦难前他没有伸手掏要,而是,一人坚持,他要看看靠自己的奋斗拼搏他能走多远,于是,他固执地不接受别人怜悯的帮助,他带着小不点妹妹踽踽前行,艰难度日。生活却难得的坦然。,压力下的青春飞扬,P3,(二)高中生的生活压力源分析,高中生生活世界的压力,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常遭遇到家庭环境及父母亲的安排而产生生活压力,同时每天到学校环境中度过一整天的学习生活,面对不同的学习科目、同学及老师教学上安排也可能产生不同的生活压力。日常生活压力源主要包含

9、两个生活领域:1、在家庭方面:如父母的严苛管教、与父母沟通不良、经常搬家、家庭变故、经济危机、父母唠叨、做家务及为生计奔波等。2、在学校方面:学科作业、考试之要求、没兴趣学习、考试失败、同学冲突、师生关系不佳等。青少年生活世界的压力源主要包括下列四个领域:日常困扰、生活事件、人际压力源以及学校生活压力。,生活世界的压力源,日常困扰,生活事件,人际压力源,学校生活压力,青少年的生活世界,需面对食、衣、住、行、育、乐的相关琐事,这些事件虽然小,但累积起来生活压力就不少。如早餐的准备、衣服的清洗、交通的阻塞及面对清晨的小考,加起来足够让青少年生活上神经紧张、压力大、消化不良、面黄肌瘦或睡眠不足。,生

10、活事件包含正面的事件,如圣诞节、过年、结婚、节庆、得到奖励、考试通过、获得高升等;负面事件,如选举失利、考 试挫败、家人出意外事件、病故、离婚、经济危机、被处分等。,斯腾(Stern)指出“人际压力源”是生活世界重要的压力源,包含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师生关系、同伴竞争关系,常是处于紧张对立的互动关系。而压力从对立、冲突、指示、命令、训戒中产生。这些压力常使个人行动自由、心理意志、个人自由思想消失,因此造成的痛苦压力、心理挫折难以估计。,阿姆卡斯(Armacrxst)研究青少年日常的生活压力源,发现青少年的生活压力源以“学业压力”最大;其次是“人际关系压力”;再次是“运动的表现”及“联谊活动的表现

11、”。对青少年来说,来自父母及老师的“人际压力”最大;其次是父母姐妹间的关系压力。年纪较大的青年有较大的“自我期望压力”及“社会压力”。年纪较轻的少年有较大的“家庭困扰”及“学校困扰”。,生活世界的压力 包含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人际压力及生活重大事件的压力等。,生活世界的压力源,日常困扰,生活事件,人际压力源,学校生活压力,拉扎鲁斯将“日常困扰”(haasles)定义为:每天能引发个人麻烦挫折的生活琐事,包含繁琐及难处理的人、事、物等。他还提出“日常困扰”是压力测量的一个指标。福克门(Folkman)发现,日常困扰事件,对身心疾病的发生有明显的预测作用,也证实每日的生活困扰对身体健康有

12、冲击性的影响。雷伯(Raber)研究发现,日常生活压力常藉由主要的事件去引发生理症状,譬如:生活繁忙无头绪之际,如再遇到重大事件的打击,个人生理、心理可能因此崩溃一病不起。日常生活困扰乃是压力预测的主要因素。,生活世界的压力源,日常困扰,生活事件,人际压力源,学校生活压力,何姆斯(Holmes)指出“生活事件”是测量生活压力的指标之 一,每一种生活改变被视为一种“压力指数”,如果个体容忍、适应的程度高,则压力减少了。反之,适应不良者,则生活压力 升高。苛门(Coleman)对古典理论提出批评,指出青少年是“狂飙 期”之看法缺乏实证证据。他的研究发现:1、青少年因经验改变产生之压力:并发性超过连

13、续性;即 没有心理准备的事件发生常带来较大的压力。2、青少年的年龄发展阶段的压力:青少年几乎在每一阶段 都有一主要的问题。譬如,15岁担心同伴的拒绝,17岁关心独立自主的问题,常因为追求独立与父母冲突。3、青少年在青春期阶段生长加速的压力:个体是否能够调 适生理、心理改变所带来的冲突与压力,是青少年生活压力研究 的重点。,谁能掐指算病?,在20世纪20年代沃尔特坎农医生开始记录一个人一生中精神处于紧张的时间与疾病之间的关系。10年后阿道夫梅耶医生制订出一份“生命表”,显示健康和一个人在那段时间的特定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一研究在50年代和60年代得到充实和提高,并且最后发展成社会调整评估表。该

14、表依据生活变化单位的标准列出43个生活中的主要事件。研究人员通过运用深入的口头访问方式,在对来自欧洲、美国、中美洲、大洋洲和日本总共5000人的调查的基础上研制出一个数目为50的值,然后将其他的生活变化以此为参照进行评估。当然文化差异会使人作出某些不同的评估(例如日本人把细小的违法行为列在表的中间区域,把蹲监狱视为第二件重大事件),但总体来看,无论来自哪个国家,处于何等的政治或经济地位,意见还是非常接近的。该项研究的支持者们认为生活变化单位同紧张引起的疾病有直接的关系。,一般紧张水平 150199LCU 37较高紧张水平 200-299LCU 51非常紧张的水平 300个以上LCU 79,社会

15、生活变化单位与健康(43例生活事件)(life change unit,LCU),紧张水平 LCU 生病概率,研究人员指出,重要的是各类生活变化的总量,而不是在于生活变化本身究竟属于正面还是反面。,何姆斯(Holmes)教授的“生活事件”量表,1配偶死亡1002离婚 733分居 654服刑 635亲近的家庭成员的死亡 636受伤或得病 537结婚 508被解雇 479夫妻重新和好 459退休 4511家庭成员健康变化 4412怀孕 4013性困难 3914家庭增添成员 39,等级生活事件 生活变化单位值,15事业的重新调整3916经济状况的变化3817亲密朋友死亡3718改行3619同配偶争吵

16、次数的改变3520超过10,000元的抵押贷款 3121取消贷款或抵押品赎回权3022工作职务的改变2923子女离家2924同姻亲产生矛盾2925个人成就突出2826妻子开始或停止工作2627开始或停止上学26 28生活条件改变25,29个人习惯改变2430同老板发生矛盾2331工作时间或条件改变2032居住地点改变2033换学校2034娱乐活动改变1935宗教活动改变1936社会活动改变1837低于10,000元的抵押贷款债务 1738睡眠习惯改变1639家庭聚会的次数改变1540饮食习惯改变1541度假1342圣诞节1243细小的违法行为11,生活世界的压力源,日常困扰,生活事件,人际压力

17、源,学校生活压力,库伯(Kub)指出,青少年企图建立人际与统整关系,但学校场所、家庭场所常被安排成为“竞争的气氛”,因此,人际间反而常引发竞争压力与冲突。阿西(Arcy)对1038位十二年级的中学生做研究,以探讨“人际关系”与“生活品质满意度”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人际关系”良好能提升“生活满意度”,并减少“人际压力”,而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不良则对身心健康产生货面影响。阿洛(Aro)对2013位10岁儿童做一年半的追踪研究,以了解生活事件、人际关系对身心症状的影响。研究发现:“人际冲突”压力对身心症状的影响高于“生活事件”。莫斯(Moos)对男性与女性青少年的压力提出研究报告:少

18、女有较多的人际情感压力问题,如父母、同学及异性朋友的感情问题;少男有较多的学业问题。普门(Palmer)提出人际间的压力源有:1、权力地位的冲突:来自被支配之角色。2、价值冲突:来自认知与价值观不同,形成互相排斥。3、利益资源冲突:因利益不容易分得公平。4、情感冲突:因为缺乏认同的情感,因此沟通不容易,也易产生情感冲突。,好斗的公鸡高一学生小方性格倔强,偏内向,性情急躁易怒,办事处世鲁莽,缺乏自制自控能力。其父性情暴躁,蛮横不讲理,常打骂妻子和孩子,对孩子冷淡。家庭经济情况较差。方某13岁那年,父母离异,父亲脾气更坏了,经常摔东西,拿皮带鞭打方某,方某为此曾离家出走。第二年,父亲取了现任的继母

19、,继母嫁到方家时,还带着一个8岁的女孩。继母性格刁泼,常与邻居吵架,平时动不动拿方某出气。有好吃的只给女孩吃,常买新衣服给女孩。娘俩常在他面前耀武扬威,气他,整他。于是,趁大人不再家时,他就把所有的怨气都加在女孩的身上,对她拳打脚踢,拧得她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而后感到十分快活。可等继母回来,他又勉不了挨一顿毒打,于是他又找机会把这一顿毒打还给继母的女儿。为此,父亲赶他到学校寄宿。可继母还是不放过他,故意刁难他。每个月的伙食费,不是给少了,就是过期才给,说是忘记了。对这事父亲也不管,只是轻描淡写说两句就算了。刚开始,他跟同学借,可时间久了,同学们不仅不肯借钱,还嘲笑他,他感到无地自容。于是他想到

20、了偷,最终被人家打得鼻青脸肿。从此,他变了,变得满腔怨恨。他痛恨这个家、痛恨继母,痛恨小女孩,可又对他们无可奈何。于是当他受气的时候,就幻想着杀死他们,一个不留,以获得一种莫名其妙的快感。从此他变得具有攻击性。平时,谁要对他稍有冒犯,他就大打出手。有时,别人多看他一眼,他也会拳脚相加。在学校,他打人出了名,同学们都害怕他,不敢接近他,他自己也觉得很孤独。,为何孤独的总是我?,生活世界的压力源,日常困扰,生活事件,人际压力源,学校生活压力,史塔克(Stark)发现青年共同的压力问题是老师的评定结果;其次是家人的讲评。男生有较高的学业压力,女生有较高的人际关系压力。雷伯(Raber)指出青少年因每

21、一个阶段关心不同的问题,因此有不同的压力,这与生活重心、生活目标的转移有关。汉保格(Hamberg)发现青少年压力来源的顺序为:(1)学校课业的挑战;(2)同伴间的关系;(3)青春期生理的变化;(4)家庭困扰事件等。柯波男之研究发现,青少年生活压力最主要的顺序是:(1)学校压力事件问题;(2)同伴压力事件问题;(3)家庭压力事件问题;(4)朋友相处问题;(5)社会压力事件问题等。郭静姿发现,青少年的适应困扰,以学校生活困扰居第一;健康与生理发展困扰居第二;自我肯定困扰居第三;其他则是同伴关系、家庭问题的困扰。江承晓发现青少年主要的压力事件为:学校事件、身心发展事件、家庭事件、异性朋友事件。其内

22、容包括:(1)学校方面的压力:考试太多、学业不理想、面对重要考试、对某些科目没兴趣、被老师处罚;(2)身心发展压力:发展太早或太迟的压力;(3)家庭压力: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太高;(4)社会压力:担任不喜欢的角色;(5)自我压力:对自己期望太高;(6)同伴压力:班上同学竞争太激烈,有异性朋友使自己功课退步,被同学或异性拒绝之压力。,高中生身心发展的压力,高中生身心的发展包含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及认知发展,这些发展形成一个个体的内在功能体系,也被称为“小宇宙”(邬昆如)。在身心的小宇宙中可蕴酿出生命的智能,也可蕴育出对人生的失望与退缩;在生理发展方面可因身体矫健而自信或乐观,也可能因身体虚弱而容易裹足

23、不前;在情绪发展方面可以培养耐心、毅力及面对挫折的勇气,也可能因缺乏情绪智能而使人生处处半途而废,或因抱悲观的想法使人生充满悲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压力源包含如下:生理发展压力、认知发展的压力以及情感情绪发展的压力。,生理发展压力,高中生身心发展的压力,认知发展压力,情感发展压力,纽曼(Newman)提出青春期中,生涯发展的压力来源包含五个方向:(一)生理性自卑与害臊 一个男孩身高不如人,女孩面貌不如人等都会产生生理性的自卑或害臊,甚至很多人会怀疑自己有病。这种自卑与害臊之压力很容易影响到成人阶段的心理信心。(二)好吃、好睡、好动所带来之生活困扰 由于生理加速成长,需要大量的食物及较长的睡眠,也

24、由于大肌肉的加速成长,形成好吃、好睡、好动现象。(三)性成熟与性冲动的压力 青春期男女开始经历一种新的经验,经常隐藏着性冲动,男性比女性来得强烈。在内分泌的积极作用下,这股强烈的内在“性驱力”,如果无适当的排解,可能产生生理上、心理上的紧张压力,因此,转化性驱力有消极的方式如:(1)看色情小说、漫画、影片等来排除;(2)以梦遗或自慰来排遣,也有积极的提升方式如:(1)专攻学术;(2)撰写文学作品;(3)参加社团活动;(4)登山打球等,来消除生理压力。(四)精力、体力旺盛无处发泄之压力 青少年心脏系统加强、大肌肉发达,如无正当的竞技比赛,易转化为打架、飚车、熬夜来表现自己的耐力与痴狂。旺盛体力、

25、精神的不当应用,也带来一些个人及社会的压力与困扰。,案例:儿子的透视,某女,中学生。二年来一见男性(不论年龄)即产生可能要与他谈恋爱、结婚的想法,虽明知不可能,但脑内反复思考不已,无法控制,以致影响生活与学习。病前个性好静,喜欢看书,在校成绩好。曾在某医院经药物治疗,毫无效果。病人发病之初并无明显原因,仅因在校时有一男老师(中年)对她较为关心,一段时间后渐产生此老师是否对她有意思的想法,并渐发展到出现与他谈恋爱、结婚的想法,以后又扩大到其他男性。一般体格检查发现身躯较高大,性发育较早,状似1718岁。确诊为强迫症(强迫性联想)。,案例:强迫性联想的女生,生理发展压力,高中生身心发展的压力,认知

26、发展压力,情感发展压力,比纳、西蒙等对人类智商(1Q)的研究,认为人类的智商在青春期的后期,即18岁左右已达到人类的高峰,这一点皮亚杰也加以证实,人类从具体感觉期到抽象思考期,智力发展已大致完成。青少年由于心智加速发展,经验不足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其认知发展之压力现象如下:(一)理想的境界,难以实现 青少年期由于好奇心强,爱主动探索,加上热情洋溢,很容易走人理想主义。也因为认知发展阶段进入抽象、推理高发展期,希望推理、抽象思考的理想境界,立刻在现实中实现。这种急切的认知压力,常表现在一些极理想主义的青少年心中。在先进国家的文化环境、典章制度下理想精神境界或许立刻可以实现,而在社会文化整体配合度

27、未成熟前,青少年则常因理想而陷于“单一、孤掌难鸣的痛苦”。(二)单一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的冲突 青少年在认知发展上朝向理想主义,由于涉世经验不深,体验不广,容易“认同单一价值”就誓言终不悔,如“理想主义”可能与经济现实冲突;“经济现实”者可能与“社会福利主义者冲突;社会福利主义”者可能与“集权主义者”冲突。德国教育家斯普兰格提出人生价值取向是多元的,包含(1)权力型:注重权力的主义;(2)经济型:注重经济利益的谋取;(3)美感型:注重美的追求;(4)社会型:注重社会的关怀;(5)宗教型:注重信仰的价值;(6)哲学型:注重真理的探索。因此,每一个人的价值观可能均不同,亦没有绝对的价值冲突,青少年不

28、必为认知的价值冲突而困惑,而需打开多元的价值观。,生理发展压力,高中生身心发展的压力,认知发展压力,情感发展压力,青春期是独特的情感发展期,弗洛伊德指出潜伏期在713岁之间,13岁进入两性期时,开始关心两性的差异,也开始注意两性的友谊、情谊及情感的发展,因此,青少年期正进入感情的迷惑期。(一)情感发展的压力与危机 青少年进入十七、八岁左右,其生理特征更加成熟,开始有结交异性朋友的渴望。异性交谊过程:(1)异性朋友的交谊活动:办理大型的舞会、登山、郊游、社团活动;(2)小组异性朋友阶段:有二三位同性好友邀请二三位异性好友一起联谊、论道,探讨彼此的生活乐趣与想法;(3)单独约会的阶段:由小组活动进

29、入一对一的联谊,开始发展较亲密的关系。这些活动如果未能适当的节制,将带给青少年生活上相当大的生活压力,因为责任感、人我中心的态度、生涯规划未准备完成,而步人“恋爱阶段”,往往影响前程的继续发展。,生理发展压力,高中生身心发展的压力,认知发展压力,情感发展压力,(二)情绪发展的压力与危机 戈尔曼提出情绪智慧的概念并说明人类智能(1Q)发展有其时期及极限,人的智商发展到20岁左右即停止发展,而情绪智能正从20岁开始,因生活经验、工作阅历的增加而加速成长。拉扎鲁斯从情绪发展的现象中剖析青少年的情绪发展,青少年的情绪行为特别明显,情绪表现也特别剧烈,这与“认知成熟度”、“价值观”、情绪智商发展”有关。

30、由于情绪发展无法有效的管理,因此常产生情绪的压力与危机。情绪分为:1、不愉快的压力情绪 如无适当处理常造成生活压力,包含如下:(1)认知类:挫折、担心、焦虑、羡慕、生气、悲伤、退缩。(2)生理类:压抑、限制、不满足、不舒服、痛苦、紧张。(3)心理类:自卑、嫉妒、沮丧、无聊、灰心、怀疑、苦闷、恐惧、怀恨。2、愉快的情绪 常能增进幸福感与健康,包含如下:(1)认知类:好奇、希望、期待、真诚、同感、荣耀、理想、包容。(2)生理类:享受、欢欣、快乐、愉悦、满足、亲密。(3)心理类:爱、尊重、接纳、幸福感、温暖、满意、梦想。青少年情绪发展与生理、心理及认知发展的成熟度息息相关,为协助青少年发展健全身心及

31、幸福感,应协助去发展其积极的情绪,减少不愉快的情绪发生;有不愉快的情绪发生,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以协助其抒解压力情绪。,小资料:疲劳的三种类型:体力性疲劳 多见于体力劳动者,乃是繁重的体力劳动或过强的体育运动所造成。此时全身肌肉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产生大量代谢废物(如乳酸、疲劳毒素等)堆积于体内,并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包括大脑)。表现为手脚酸软无力,全身体能明显下降。脑力性疲劳 主要见于脑力劳动者,由于长时期进行复杂的脑力劳动,大量消耗能量,招致大脑血液和氧气供应不足,削弱了脑细胞的正常功能。表现为头昏脑涨,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涣散,失眠多梦等。心理性疲劳 乃是现代生活中的高强度紧张感与压力造成

32、的,由于超负荷的精神负担使心理处于一种混乱与不安宁的状态,情绪沮丧,抑郁或焦虑。不难明白,虽然科技的发展在不断地减轻人们的体力强度,但现代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却在不断地增加人们的精神负荷,故心理性疲劳的人越来越多,此种疲劳比体力性或脑力性疲劳症状更重,危害更大,消除也困难得多。,唉,累死我了!,自我探索,高中生生涯发展压力,环境探索,生涯抉择与规划,自我探索包括兴趣、性向、能力、价值取向、人生观等,环境的探索包括对地理、物理、文化、资源环境等的了解。,面对多元化的社会发展,个体不可避免地面临多种抉择带来的压力与困扰,自我探索,高中生生涯发展压力,环境探索,生涯抉择与规划,自我的探索包含兴趣、性向

33、、能力、价值取向、人生观。舒伯的人生彩虹发展论,描述自我探索的过程:从小学、初中阶段开始,了解自己的兴趣、性向及能力,经由客观的评量,逐渐肯定自己的能力。这些能力通过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性格,选择最适合自己个性的工作及环境。有些人喜欢挑战、流浪的生活;有些人喜欢安定、稳定的生活。有些人计较权力;有些人计较金钱;有些人追求生活的意境。探讨出自己的“能力”及“价值观”则可确定自我生涯的定向。,自我探索,高中生生涯发展压力,环境探索,生涯抉择与规划,环境的探索包括环境位置、环境的物理与文化条件、环境气氛,以及环境资源的判断。,思考问题也强迫:人生意义探索的困惑,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强迫性穷思竭虑:

34、反复思考某些并无实际意义的问题,比如到底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知道没有必要但控制不了,自我探索,高中生生涯发展压力,环境探索,生涯抉择与规划,生涯抉择是一个复杂的历程,需根据个人价值观、个人理念、个人挫折容忍力、心理调适能力等具体情况。每一个人应走自己的路,父母不宜过度地干涉;使人生达到“适才适所终不悔”的境界。“生涯规划”包含下列几个步骤:1、考虑目前的个人状况:如经济、健康、家庭、婚姻、教育等,哪一项需先解决。2、考虑个人未来“短期目标”及“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在解决目前的经济问题,长期目标则应考虑未来潜能的开发。3、了解达到长期目标的条件、路径:做好资格训练,列出可行的路

35、径,自助或求助。4、将生活形态列入规划:新生涯将会有新的生活形态,个人是否能够适应,应有心理准备。5、预留弹性空间、策略:任何一个生涯规划均可能遭遇挫折而重新思考,生涯变量很多,有很多不想做的事,但情势所逼只好做,而想做的事也可能被迫改变。,自我探索,高中生生涯发展压力,环境探索,生涯抉择与规划,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冲击最大的阶段,包含:(1)大学科系的选择是否能如愿;(2)未来就业的找寻;(3)异性朋友的交往与选择,每一项抉择都影响着自己的一生。这些生涯抉择的压力,需要有下列策略:1、认知发展的抉择策略:选填科系,了解这门科系的发展性,或修辅其他系来弥补发展的障碍。2、价值取向的澄清:应建立个人

36、生命的信念、生命的价值观,山不转人,宜建立多元的价值观。3、相对思考对单向思考的判断:职业选择的思考,不可仅以收人为惟一考虑,应考虑发展性、心理压力、工作意义等。,小强,男,18岁,某市一重点中学高三学生。小强小学时学习很好,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且学得轻松,同时也很爱玩,师生关系融洽。初中在其母工作的学校(非重点)就读,起初学习不太用功,较贪玩,学习成绩中等,处于班级十几名之下。初三时,父母征求他的意见:是考高中还是考中专?他开始意识到前途问题,决定考高中。父母为其借来大量参考资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静心苦读,进步很快,终以年级第4名考入重点高中。进入高中后,信心大增,给自己定下考名牌

37、大学的目标。但高一阶段成绩在班级为1415名。暑假中碰到原初中几位就读其他重点高中的同学,得知人家成绩均在年级前列,很不服气,谴气自己努力不够,暗自定下在高二跃上班级前列的目标,并制定了具体计划,如要求自己上课一定要听懂,课间即总结好,回家不再花时间消化,而是阅读参考资料,结果并不理想。再次检查自己,认为目标、计划没错,还是自己用功不够,便挤出更多时间看书。高二开始不久,出现看书时脑内出现杂念,如:“这部分内容是不是高考的重点”、“考试时会怎样考”,继而脑中出现考不好时的紧张情境,排解不掉;平时产生紧张感,考试前加剧。此后学习成绩持续下降,学习成绩在班级中降至25名34名41名,十分焦虑。进入

38、高三后,症状加剧,只要是学习就出现杂念,已无法听课与看书作业,自己更为焦虑。想到高考迫近,非常紧张,整日焦躁不安,对自己爱好的小提琴、足球均提不起兴趣。于是找了一些心理卫生书籍看,试着自我调整,效果不大,来咨询中心求诊。,案例:对前途极度焦虑的小强,为何有如此杂念?,二、风吹云雾青山出:生活压力的多维视角,三、压力应对:与压力共舞,让青春轻舞飞扬,消除非理性思维的ABCDE步骤-认知调整 如踢易拉罐的孩子为谁而学习善用积极的防御系统;避免面具膨胀 荣格遇到压力先放松情绪-行为矫正松弛法、系统脱敏、厌恶法、代币制、自我肯定训练同感、学习者中心,认知辅导心理分析行为治疗个人中心法,小故事:老太太的

39、烦恼从前,一位老太太整天坐在家门口唉声叹气,旁人百思不得其解问其何故?,“人不是被事情困扰着,而是被对该事情的看法困扰着”。-伊壁鸠鲁(古希腊),唉,为什么,认知辅导-ABC理论,合理情绪疗法创始人阿尔伯特艾利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利斯合理情绪治疗的核心理论是ABC理论:A(Activating events)指引起情绪的事件;B(Beliefs)指个人对该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或称信念;C(Consequences)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人的情绪及行为的表现。,案例:易怒、冲动的小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实际上,小陆之所以有这样的情绪反应是因为他的内在信念(B)认为:“我应当是优秀的、出类拔

40、萃的,成绩这么差,简直没脸见人了,这样的人生真是失败。”,人们通常认为小陆的最近的情绪变化(C)是由于考试不及格(A)引起的。,小陆最近有一门课考试成绩不及格(A),表现出焦虑不安,烦躁郁闷,人也变得易发怒、冲动等情绪和行为(C),与舍有时常发生冲突。,因为小陆他的内在信念是:“我应当是优秀的、出类拔萃的,成绩这么差,简直没脸见人了,这样的人生真是失败。”(B),小陆最近有一门课考试成绩不及格(A),表现出焦虑不安,烦躁郁闷,人也变得易发怒、冲动等情绪和行为(C),ABCDE技术示意图,D E,小陆只有经过自我对话和辩论(D),得出了合理的解释:“学生未必各方面都要优秀,做最好的自己是最重要的

41、,只要尽力就行了。一、两门功课考试失败,并不意味着我的人生失败。”这样想了之后,他又开始对生活有了信心,在情绪上变得愉悦起来,跟舍友的紧张关系也缓和多了(E)。可见,情绪问题实际上是自己不断地用非理性的言话言语对自己暗示或指示的结果。,案例:怯场的小冉冉某,女,17岁,某职高学生。成绩不错,专业技能水平在班上也名列前茅,是班里的佼佼者。文静、内向、胆小,不善言谈和同学交往,是外地县城的住校生。该生很喜欢幼师专业,对音乐的“悟”性特别好,善于模仿歌唱家的演唱风格,同学们称她为“小彭丽媛”。但由于刚进校时,第一次参加全校专业技能比赛声乐演唱发挥失常被淘汰,导致后来不管是上台表演还是专业考试等都表现

42、出对现场的怯场和恐惧心理反常现象。水平大打折扣,得不到正常发挥,跟平时判若云泥,自己很苦恼。案例分析 该生虽然模仿能力比较强,歌唱得也挺有“味道”,但也只是平时个人唱唱而已,以往从未在大场合当着这么多老师和同学的面正正规规地演唱过,再加上本身就胆小,因此,第一次当众参加演唱竞赛,看到台下上百双眼睛在“盯”着自己,生怕万一唱不好丢了脸,同学会笑话,心理就心慌,紧张起来。于是,就出现了心跳过快、手心出汗、双脚打颤、气息上浮、口干舌燥等现象。发声状态给打乱,找不到气息的支力点,高音唱不上,低音也下不来,节奏跟不上拍,大脑一片空白,一时间什么都记不住了,演唱无法正常进行下去。由于第一次唱“砸”了,对她

43、的打击很大,自信心也受到了挫伤,认为自己没出息,出不了众。所以,后来再次表演,她都很害怕又会象“第一次”那样“出丑”,脸上没面子,满脑子私心杂念,顾虑重重,对自己没信心。,艾利斯认为,不合逻辑的、不合理的信念是一个人产生情绪困扰的主要原因,对它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就不能快乐、满足地生活。几种不合理的思考方式:“二分法的思考”将事情归类到两极端,非好即坏、非黑即白,以绝对化的观点来看事情,而忽视在两个极端之间的其他可能性。例如,有的人认为用功的学生是好学生,不用功的学生就是坏学生;一个新生说“除非我考试得第一名,否则就是失败”,这样,即使考了第二、三名,也都成了失败者。“灾难化的思考

44、”把某个偶然发生的事件过分夸大,使之变得很可怕。例如,某校一个各方面十分出色的学生干部,只因一次表演时将歌曲唱跑了调,竟然认为自己的整个人生都完蛋了,还要为此自杀,实在荒唐!这就是灾难化思维的结果。“乱贴标签的思考”根据过去的不完美或过失来定义自己。例如有一个同学有几次和人交往时稍微显得笨拙,他就总结说“我不善于交际,我有社交障碍”,而不是说“我和某位同学说话时有点言不达意”。像他这样对自己的个性乱贴标签的人,往往容易形成对自己的个性形成歪曲的或错误的认识。,“二分法的思考”“灾难化的思考”“乱贴标签的思考”,几种不合理的思考方式:,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医生,精神病学家

45、,心理学领域的新学派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在人类行为学方面提出了不少革命性的、颇有争议的观点。他还为治疗行为方面的疾病建立了一套新的体系。焦虑问题(1926)自我和防御机制(1936),自我和防御机制:压抑、否认、投射反向作用、合理化替代和升华,焦虑的自我防御,焦虑的自我防御,自我、本我、超我自我受本我的推动,受超我的包围,受外界的挫败,举步维艰。久而久之,在一仆三主的巨大压力下,就会产生焦虑种令人难以忍受的情绪状态,它表现为担心、紧张、害怕、恐惧、坐立不安、并伴有胸闷气短,心动过速,全身无力等躯体症状。为了降低焦虑,保护自己的心理不受损害,自我发展出一套自我防御机制,即一套自动发生作用

46、的非理性的应付焦虑的适应方式:通过言语、行为、思想、情感等虚构或歪曲现实,以此达到谐调本我、超我与现实的关系,从而减低焦虑给自己造成的心理压力。,主要的几种防御机制:压抑(repression)压抑是自我最基本的防御机制压抑是自我防止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进入意识领域的一种方法。压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本我中的先天本能冲动和原始欲望的压制;一种是对人个人后天生活中的痛苦经验和不良欲望的压抑。压抑使那些引焦虑的思想和欲望不在意识中显露,但它仍然不时通过某种扭曲的形式表现出来。压抑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它会持续耗费自我的大量能量。自我把过多的能量耗费在压抑上,它就没有能量去做有利于自己成长的事,个体的发展就

47、会出现停滞。更何况过度的压抑从来不会完全成功。“三我”的冲突不断升级,结果便有可能导致心理障碍的形成。,忍字头上一把刀!,空椅法与双椅法的心理咨询技术空椅法是指咨询员为了处理当事人个人内或个人间之冲突时,使用不同的椅子(或垫子)代表当事人个人内或个人间不同的冲突力量,并且使之对话。透过对话的过程,让不同的力量由冲突达到协调,进而促使当事人人格统整,或与外在环境和平共处。,双椅法:这种方法可适用于内在和外在冲突的解决。其做法如下:置两张椅子,一张代表反对自己的一方,另一张代表赞成自己的力量,当事人扮演这两种冲突的势力,如此来回反复地扮演,终能知觉到孰重孰轻?孰是孰非?而调适了冲突。,人际压抑的高

48、中生:我要报复,否认(点击观看动画“防御机制否认”)否是通过对令人痛苦的现实闭上自己的眼睛,假定那种现实情况不存在来回避使人痛苦的现实问题。否认使人逃离现实,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消极办法。是指当自我遇上痛苦得难以接受的事情时,在无意识中对之加以拒绝承认。例如,明明做了错事可当别人问起时却硬说自己没做,那脱口而出的并非谎言而只是否认。更极端的例子是,某人意外去世,其未亡人无法接受这一痛苦的事实,无意识中会将否认这一防御机制调动起来,使其确信“并没有意外发生”。以至于吃饭时不仅要摆上逝者的碗筷,而且还会不断自言自语地劝逝者多吃,以至于让现实中清醒的家人震惊不已。,她们只是出去了!,(妻女在地震中丧亡)

49、,考试成绩不理想:不可能,肯定老师改错了,老婆,今晚到外面吃饭,我把老板炒了!,谁知道谁炒谁?,投射(projection)利用这种方法的人,不承认自己身上有某种不良品质和思想感情,而把这些不良品质、思想和感情投射给别人,看成是别人具有的东西。投射是指自我把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和观念转嫁到他人身上,说成是他人有此观点和冲动,以此降低自身焦虑。生活中,那些总抱怨别人不信任他,总怀疑别人要算计他,总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总认为别人嫉妒他的人通常都正受着投射的影响。这样的人的症结在于:他由于种种原因看不起自己并且羡慕别人的成就,但是,他的超我不允许他看不起自己和嫉妒别人,为降低焦虑,他的自我启动了防御

50、机制,就这样,他使自己成了别人的牺牲品(而事实是,他是自己过度防御的牺牲品)。,你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这是人努力表现出自己不良品质和情感的对立面来减轻焦虑的方法。反向作用是指自我为了控制某些不被允许的冲动而无意识地做出相反方向的过度举动。如某人明明不喜欢甲,但见到甲时却热情非常。那是因为自我无法接受自己对甲的反感,为降低焦虑,而在无意识层中调动起反向作用。同样,有的人明明非常喜欢某人,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不能明确表达,压抑的结果便是:当他见到他所喜欢的人时,却总是不由自主地要挑剔或责备对方。如黛玉对宝玉。,我为什么虚伪?,合理化(rationali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