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75324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董仲舒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董仲舒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董仲舒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董仲舒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董仲舒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董仲舒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董仲舒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主 讲:崔 欣 鑫,概念,把其他的思想,学问全部废除,只留下儒家的学问供世人学习。注意:独尊儒术中,儒是指儒家,而术指的是法家和黄老之术,背景,汉武帝时期是我国自秦朝至清朝帝国时代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但北方和南方经常边境不宁。有些从西汉初期延续下来的诸侯王国割据势力,虽已大大削弱,但仍然威胁着中央政权。此外,土地兼并剧烈,阶级矛盾日益激化,这些都要求汉武帝进一步加强中央政权,以适应统一国家的形势。,树立皇权的威信,董仲舒其人,【董仲舒】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儒学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

2、常”,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其教育思想和“大一统”、“天人感应”理论,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时至今日,仍有学者在研究他的思想体系及故里等方面的文化,他的著作汇集于春秋繁露一书。,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一春秋大一统二君权神授三“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四“三纲五常”五“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春秋大一统,董仲舒的社会理想是一个大一统的和谐安定 社会。大一统是他所述春秋的根本含义。大一统的根本特征是思想的统一。从现实情况来看,由于理论基础不统一,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因此治国之

3、君必须掌握统一学说,使“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言,而法变可明,民之所从矣“(董仲舒传)。董仲舒在他的贤良文学对策中,向汉武帝提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建议,主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传)。给人们树立一个精神上的皇帝,具 体 措 施,一重用儒生 二设置太学 三.表彰五经,影响与作用,积极方面汉武帝在思想文化界首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政策,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与主导地位,使得专制“大一统”的思想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定型。此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它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消极方面自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成为思想意识

4、形态的一极,独霸中国二千余年.没有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单一的思想模式,造就的政治法律文化那就是专制。它至今仍然在现实社会中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并及于法律等多个层面。,君权神授,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的命题。他认为皇帝是天的儿子,是奉天之命来统治人世的,人民应该绝对服从他们,凡是君主喜欢的事,老百姓应该无条件去做。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天人合一”“天人感应”,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

5、天将降祸与他,“三纲五常”,“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 会的伦理纲常、政治制度,学术前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不是学术谎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子虚乌有中国近现代儒学反思的一个基点性错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后反思1汉代为什么会出现“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现象?2 在今天,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哪些是积极可取的?哪些是应当扬弃的?,谢谢听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