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刺法灸法》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677506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7.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刺法灸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针灸刺法灸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针灸刺法灸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针灸刺法灸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针灸刺法灸法》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针灸刺法灸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刺法灸法》PPT课件.ppt(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薛霁,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大连医科大学 张红,目 录,第五节 针灸法 第六节 针灸治疗 第七节 其他疗法,第五节 针灸法,第五节 针灸法,1掌握毫针的进针方法、常用的行针手法及得气在针刺中的意义。2熟悉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3了解主要针刺补泻手法。了解灸法的种类、适应证、禁忌证和注意事项。,学习目标,返回本节,针法,返回本节,毫针,火针,返回本节,三 棱 针,返回本节,皮 肤 针,返回本节,皮 内 针,返回本节,穴 位 注 射 针,返回本节,一、毫针的构造、规格、修藏二、针刺的练习三、针刺前的准备、针刺方法、行针与得 气、针刺补泻、留针与出针四、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2、,主要内容,返回本节,针尖 松针状,针柄 圈柄、花柄、平柄、管柄,针尾 艾灸,针身 光滑 坚韧 弹性 锈蚀 弯曲,针根 牢固 锈蚀 松动,1.构造,一、毫针的构造、规格和修藏,质地 金、银、合金,返回本节,毫针,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返回本节,长短规格,粗细规格,2.规 格,3.修藏 防止损坏与污染,0.5,15,寸,毫米,一、毫针的构造、规格和修藏,返回本节,二、针刺练习,指力、手法、灵活、协调、专注1.纸垫练针 捻转与指力2.棉团练针 提插、速刺3.自身练针 适应、体验步骤:短(粗)长(细)针要求:进针快速无痛、行针自如,返回本节,(1)诊断明确(2)选择针具:针根无松动光滑 挺直

3、 无锈蚀,1.针刺前的准备,三、针刺操作,针尖勾毛,返回本节,(3)选择体位,选择原则 便于医生取穴、施术 便于留针、患者舒适,常用体位,仰卧位 俯卧位侧卧位 仰靠坐位俯伏坐位,三、针刺操作,返回本节,俯卧位 适宜于取头项、背、腰、臀部及下肢后面穴位,仰卧位 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穴位和四肢部分(前侧面)穴位,侧卧位 适宜于取身体侧面穴位,三、针刺操作,返回本节,三、针刺操作,返回本节,仰靠坐位 适宜于取头面、颈前、胸部及四肢的穴位,三、针刺操作,返回本节,俯伏坐位 适宜于取头项和背部的腧穴,三、针刺操作,返回本节,(4)消毒,高压消毒 75%酒精浸泡消毒法 煮沸消毒法,医生手指消毒针刺部位消毒

4、,针具器械消毒,三、针刺操作,返回本节,持针法,刺手 掌握针具押手 固定穴位 协助进针,多指持针法,减轻疼痛,二指持针法,2.毫针刺法,二指持针法,多指持针法,三、针刺操作,返回本节,(1)进针方法,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提捏进针法舒张进针法,三、针刺操作,返回本节,左手拇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本法适合于短针的进针。,指切进针法,三、针刺操作,返回本节,左手拇、食两指夹捏棉球,挟住针身下端,露出针尖约1cm,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本法适合于长针的进针。,夹持进针法,三、针刺操作,返回本节,左手拇、食两指捏起针刺穴位的皮肤,右手持针从捏起上端刺入。,此法主要用

5、于皮肉浅薄的穴位,特别是面部进针。,提捏进针法,三、针刺操作,返回本节,主要适用于皮肤松弛或皱纹部位,如腹部进针。,舒张进针法,左手拇、食指或中指将针刺穴位的皮肤撑开,使之绷紧,右手将针刺入。,三、针刺操作,返回本节,(2)针刺的角度、深度,直刺,针刺的角度,适用于大部分腧穴,斜刺,肌肉浅薄 重要器官 血管 疤痕,横刺(平刺),皮薄肉少 头面部 透针,直刺,斜刺,平刺,三、针刺操作,返回本节,针刺的深度,部位 参考腧穴常用深度个体差异 年龄、体质、胖瘦 病情 阳证、新病浅刺/阴证、久病深刺,三、针刺操作,返回本节,(3)行针与得气,进针后,为了使病人产生针刺的感应,而行使一定的手法,称为行针。

6、,行针,得气 医者 指下亦有一种沉紧的反应 患者 酸、麻、胀、重,三、针刺操作,返回本节,行针手法 提插法 捻转法 刮针法 震颤法,三、针刺操作,返回本节,提针与插针结合,对穴位上提 下插的操作方法,提插法,多用于四肢穴位,提插法,三、针刺操作,返回本节,将针左右来回旋转捻动。,捻转法,多适用于躯干接近重要内脏的穴位。,捻转法,三、针刺操作,返回本节,刮动针柄,增强针感,刮针法,刮针法,三、针刺操作,返回本节,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动 作,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颤。,震颤法,三、针刺操作,返回本节,针刺补泻原则,内经实则泻之,虚则补之。,(4)针刺补泻,三、针刺操作,返回本节,疾徐补泻法 开阖补泻

7、法 迎随补泻法 呼吸补泻法 平补平泻法,疾而徐之 徐而疾之,揉按针孔 摇大针孔,迎而夺之 随而济之,呼进吸退 吸进呼退,均匀提插捻转,提插补泻法 重插轻提 轻插重提,捻转补泻法 小、慢、轻 大、快、重,补法,泻法,三、针刺操作,返回本节,留针候气 方法 静留与动留(其间行针)时间 一般病证,得气即可出针,或酌予留针1020分钟。慢性、顽固性、疼痛性、痉挛性疾病适当增加留针时间。注意观察 出针 防止出血与疼痛、遗漏针。,(五)留针与出针,三、针刺操作,返回本节,针刺流程,消毒,间 歇 行针,指切 夹持舒张 提捏,补泻手法提插补泻捻转补泻疾徐补泻开阖补泻呼吸补泻迎随补泻平补平泻,进针,得气,留针,

8、行针,补泻,出针,针刺角度、方向、深度,提插法捻转法刮针法 震颤法,返回本节,(1)禁刺:1)病人状态:过饥,过饱,酒醉,劳累过度。2)妊娠3月以内:下腹部和腰骶部的穴位。妊娠3月以上:上腹部穴位以及一些能引起 子 宫收缩的腧穴如合谷、三阴交、至阴等。3)皮肤状况:感染、溃疡、瘢痕。(2)慎刺:久病体虚、大出血、大汗出者。,3.针刺注意事项,三、针刺操作,返回本节,原因 体质与精神,体位不当,手法过强 现象 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心慌胸 闷、汗出肢冷、脉微弱;血压下 降、不省人事处理 出针,平卧,保暖,灸治预防 针对原因,注意观察,四、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晕针,返回本节,原因 精神紧张或肌肉

9、痉挛、单向捻针现象 针体捻转、提插发滞处理 消除顾虑,放松肌肉,调整针体预防 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 注意正确操作手法,滞针,四、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返回本节,原因 体位移动,手法不熟练现象 针身弯曲处理 恢复体位 顺势拔针预防 手法要熟练,指力要均匀;选好体位,勿随意移动身体,弯针,四、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返回本节,原因 针具质量、手法过重、弯针与滞针处理不当 现象 行针或出针时发现针身折断 处理 保持原有体位,用手或者镊子拔出或 手术取针 预防 检查针具;针刺时保留部分针身在体外,断针,四、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返回本节,原因 刺伤血管 现象 出血,皮肤肿胀、青紫 处理 先冷敷,再热敷

10、或轻轻按揉 预防 注意手法适度,熟悉解剖,血肿,四、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返回本节,原因 行针和出针手法过重现象 出针后酸胀疼痛不适处理 局部热敷,灸治预防 注意手法适度,后遗感,四、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返回本节,原因 针刺角度、深度不当现象 外伤性气胸多见:胸痛、胸闷、心 慌,重则呼吸困难,紫绀处理 轻:可镇咳,抗感染 重:胸腔穿刺抽气预防 熟悉解剖,手法正确,刺伤内脏,四、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返回本节,灸法,返回本节,灸法是用艾叶捣制成艾绒,做成艾炷或艾条,点燃以后,熏灼体表穴位或患部,使之产生温热或灼痛感,以达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回阳救逆,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作用。,灸 法,返回本节

11、,艾条灸,温针灸,艾炷灸,直接灸,间接灸,瘢痕灸,无瘢痕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饼灸,直接灸,隔姜灸,艾条灸,温针灸,一、灸法的分类,返回本节,1.艾炷灸 将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拇、食、中三指捏成上小下大的圆锥状艾炷,大者如半枣粒,小者如半麦粒,每一炷称为一壮。,一、灸法的分类,返回本节,(1)直接灸 a、瘢痕灸 适用于某些顽固性疾病 b、无瘢痕灸 适用范围较广,一、灸法的分类,返回本节,(2)间接灸 a、隔姜灸 适于寒冷性疾病 b、隔蒜灸 适于痈疽初起、毒虫咬伤 c、隔盐灸 适于吐泻所致肢冷、脉伏,中 风脱证,一、灸法的分类,返回本节,2.艾条灸,一、灸法的分类,返回本节,3.温针灸,一

12、、灸法的分类,返回本节,二、灸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禁忌证,部位 颜面部,浅在血管部机体状况 实证,热证,虚热证孕妇 下腹部,腰骶部。,适应证 慢性虚弱性疾病和风寒湿邪病症 为主。,返回本节,第六节 针灸治疗,补虚与泻实清热与温寒治标与治本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局部与整体,一、治疗原则,返回本节,二、选穴原则,1.局部取穴2.循经取穴3.对症取穴,返回本节,局部取穴 如:鼻病迎香、巨髎 耳病耳门、翳风循经选穴对症选穴 如:大椎、曲池退热;,二、选穴原则,返回本节,三、配穴方法,前后配穴法:是以身体前后部位所在腧穴相互配伍使用的方法。如:咳嗽气喘膻中、定喘、肺俞。上下配穴法:“上”指上肢或腰部以上。“

13、下”指下肢或腰部以下。如:风火牙痛合谷、内庭。,返回本节,左右配穴法:“左右同取”或“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左右对称取穴:“左右同取”如:胃肠病足三里双、内关双 左右交叉取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如:胃脘痛(肝胃不和)足三里、太冲右。,三、配穴方法,返回本节,表里配穴法:选取本经腧穴以外,同时 配以表里经有关的腧穴。如:肝病取肝经的太冲、期门胆经的阳陵泉、丘墟。,远近配穴法:病变局部和远端同时选穴,配伍成方。如头痛:太阳、百会、头维辨证远端取穴。,三、配穴方法,返回本节,第七节 其他疗法,学习目标,熟悉常用耳穴的分布、定位和主治。推拿疗法的基本治疗方法、基本推拿手法的操作要领,适应证及禁忌

14、证。火罐的操作及临床应用。,返回本节,耳针疗法,返回本节,概 述,定义 耳针疗法是用针刺或其它方法 刺激耳穴的一种疗法。,返回本节,一、耳郭的表面解剖,耳 轮 耳轮结节 耳轮脚 耳轮尾,对耳轮 对耳轮体 对耳轮上脚 对耳轮下脚,耳屏,对耳屏,返回本节,三角窝耳舟屏上切迹屏间切迹轮屏切迹耳 甲 耳甲艇 耳甲腔耳 垂,一、耳郭的表面解剖,返回本节,二、耳穴的分布,耳穴 分布与耳廓上的腧穴 阳性反应点 刺激点,与头面对应的穴位 与上肢对应的穴位 与躯干下肢对应的穴位 与内脏对应的穴位,耳穴分布规律,耳垂、对耳屏耳舟对耳轮耳甲,返回本节,三、耳穴的定位与主治,主治 呃逆,黄疸,皮肤瘙痒,荨麻疹,各种出

15、血症,耳轮穴位:1)耳中(膈),部位 耳轮脚上,返回本节,主治 退热、降血压、消 炎、麦粒肿、痛症、失眠,部位 耳廓向前对折的尖 端,2)耳尖,三、耳穴的定位与主治,返回本节,对耳轮穴位:,主治 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疼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腹胀腹痛,腹泻,3)交感,部位 在对耳轮下脚与耳 轮内侧交界处,三、耳穴的定位与主治,返回本节,主治 镇静、安神、消炎、止痛、降压、戒断综合征,三角窝穴位:,4)神门,部位 在三角窝内靠对耳轮上脚的下、中l3交界处,三、耳穴的定位与主治,返回本节,耳屏穴位:,主治 三抗一低,5)肾上腺,部位 在耳屏下部外侧缘,人民卫生出版社,三、耳穴的定位与主治,主治 镇静、止痛

16、、消 炎、无脉症,对耳屏穴位:,6)皮质下,部位 在对耳屏的内侧面,人民卫生出版社,三、耳穴的定位与主治,返回本节,耳甲穴位:,主治 心血管系统疾病,7)心,部位 在耳甲腔中心最凹陷处,三、耳穴的定位与主治,返回本节,主治 胃痛、呃逆、呕 吐、消化不良,部位 在耳轮脚消失处,8)胃,三、耳穴的定位与主治,返回本节,主治 泌尿生殖、妇科疾 病、腰痛、耳鸣,9)肾,部位 在对耳轮下脚的下 缘,小肠穴直上方,人民卫生出版社,三、耳穴的定位与主治,返回本节,主治 生殖系统疾病、妇科病,部位 在屏间切迹底部,10)内分泌,三、耳穴的定位与主治,返回本节,四、耳针的临床应用,耳穴临床应用范围很广,适用于多

17、系统疾病。,返回本节,(一)适应范围,各种疼痛性病证各种炎症性病证一些功能紊乱性病证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病证内分泌代谢性病证一部分传染性病证各种慢性病证,四、耳针的临床应用,返回本节,(二)选穴原则,根据病变部位 胃病胃穴 根据中医理论辨证 眼病肝 按现代医学 神经衰弱皮质下穴 按临床经验 神门镇静、安神,四、耳针的临床应用,返回本节,毫针刺法最常用,(三)操作方法,(1)寻找反应点;(2)消毒;(3)针刺:刺入深度:0.10.2寸深。留针时间:一般病证2040分钟。(4)出针:(5)疗程: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连续10 次为一个疗程。,四、耳针的临床应用,返回本节,预防晕针。严密消毒,防止感染。有

18、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不宜针刺。耳穴应轮流选用。,(四)注意事项,四、耳针的临床应用,返回本节,拔罐疗法,返回本节,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又称火罐疗法或吸筒疗法。是指将罐具内形成负压而吸附于患处或穴位上,产生局部充血和瘀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返回本节,一、罐的种类,竹罐 易爆裂而漏气;优点:轻巧且 价廉。陶罐 易破碎;优点:吸力大。玻璃罐 透明,易于观察;缺点是 易破碎。,返回本节,竹罐,修整,返回本节,陶 罐,返回本节,玻璃罐,返回本节,二、拔罐方法,1 火罐法 投火法 闪火法 贴棉法2 水罐法3 抽气法,返回本节,三、起罐方法,一般10分钟,如用玻璃罐,待局部呈红紫色即可。起罐方法是一手持罐向一侧倾斜,另一手用指尖按压罐口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则自行脱落。如起水泡,应注意不要擦破,一般35天即可吸收。,返回本节,适应证:肩背痛、腰腿痛、胃痛、咳嗽、痈疽初起等。,禁忌证:出血、水肿,大血管,孕妇腰腹部。,四、适应证与禁忌证,返回本节,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