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平肝息风药.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77959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96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十二平肝息风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二十二平肝息风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二十二平肝息风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二十二平肝息风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二十二平肝息风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十二平肝息风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十二平肝息风药.ppt(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十二章 平肝息风药,【目的要求】1.掌握平肝息风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证及配伍方法。2.掌握药物8味、熟悉药物5味、了解药物4味。3.掌握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教学内容与学时】1.平抑肝阳药掌握:石决明 牡蛎 代赭石熟悉:珍珠母 刺蒺藜了解:罗布麻 紫贝齿 生铁落2.息风止痉药掌握:羚羊角 牛黄 钩藤 天麻 全蝎熟悉:地龙 蜈蚣 僵蚕(附:僵蛹)了解:珍珠5学时,第二十二章 平肝息风药,一.概念:以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为主要作用,主治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证的药物称之。二.性能特点:1)以介类、虫类药为主,故有“介类潜阳、虫类搜风”之说。2)药性多偏寒凉,少数偏温燥,以入肝经为主。,三.

2、作用及适用范围:分别具有:平肝、潜阳、止痉、镇静、清肝等功效主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急躁易怒、夜寐多梦等。肝风内动-眩晕、震颤、抽搐、痉厥等。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目生翳障。,四.使用注意:1.配伍肝阳上亢,或虚风内动,多配滋肾益阴药以滋水涵木热极生风,肝风内动,须配清热泻火药肝风挟痰,当配化痰药兼心神不宁,当配安神药2.脾虚慢惊者,不宜寒凉之品;阴亏血虚者,当忌温燥之品,第一节 平抑肝阳药,性能特点:多为介类或矿石类药,质地重降,性多偏寒凉功效:以平肝潜阳为主要作用,部分兼有清肝明目之效适应证:肝阳上亢或肝火上攻病证,石决明 珍珠母,石决明 珍珠母,共同点:均能平肝潜阳,清肝明目,可互相代用

3、特点:石决明 兼滋养肝阴作用,对阴虚阳亢者尤为适宜。煅用制酸止痛,止血。珍珠母 兼镇心安神作用,故对肝阳上亢伴心烦、失眠者尤宜。研末外用可燥湿敛疮。,牡蛎 紫贝齿(海蛎,蠔)(绶贝),牡蛎,生用:咸而微寒,质重沉降,功善平肝潜阳,清热益阴,软坚散结。煅用:味兼涩,收敛固涩,制酸止痛。临床应用:1)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心烦失眠2)瘰疬、痰核,徵积痞块3)滑脱诸症4)胃痛泛酸,紫贝齿,平肝潜阳,清肝明目,功似石决明、珍珠母镇惊安神,功似珍珠母、牡蛎,代赭石,镇降逆气为其特长。1)镇潜肝阳,清降肝火;降肺胃之逆气2)凉血止血 治肝阳、肝火上亢,头痛眩晕;肺胃之气上逆,气喘、嗳气、呕逆,以及血热吐,衄

4、之常用药,刺蒺藜 罗布麻,刺蒺藜 罗布麻,共同点:平抑肝阳,治疗肝阳上亢之证。特点:刺蒺藜 辛散性平,作用和缓,兼疏肝解郁作用,治疗肝气郁滞之证。又能祛风明目,治疗目赤翳障,风疹瘙痒。罗布麻 性凉,兼清泻肝热作用,尤宜于肝阳上亢兼肝热(叶)。又能清热利尿,治疗水肿,小便不利(根)。,第二节 息风止痉药,来源:多为动物或虫类药功效:以息肝风,止痉搐为主要作用,部分兼有平肝潜阳,清肝作用。适应证:肝风内动,痉厥抽搐病证。,羚羊角,有良好的清肝热、息肝风、平肝阳作用1)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要药。2)又可治疗肝阳上亢,肝火上攻之证。3)善清热解毒,用于温热病壮热神昏,热毒发斑。,牛黄,1)既善凉

5、肝息风止痉,又善清心化痰开窍,最宜于温热病热闭心包之壮热神昏、惊厥抽搐,或痰热蒙蔽心窍之中风,癫痫等。2)清热解毒力强,多用于热毒壅盛之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疽疔毒等。,钩藤 天麻,钩藤,甘凉质轻,入肝、心包经。1)有和缓的息肝风、平肝阳、清肝热作用。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常用药,尤多用于小儿高热惊风。2)具轻清疏泄之性而清热透邪,用于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及斑疹透发不畅。,天麻,处方用名 川天麻 明天麻 定风草 赤箭临床应用1.眩晕、头痛2.惊痫抽搐,破伤风3.肢体麻木,手足不遂,风湿痹痛,地龙,1.清热息风宜于热极生风之证。2.清热通络-宜于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之热痹。3.清肺平喘-宜于肺热哮喘,咳喘。4.清热利尿-宜于热结膀胱之小便不利。,全蝎 蜈蚣,处方用名 淡全蝎 咸全蝎 全虫 蝎尾赤足蜈蚣 天龙,全蝎 蜈蚣,共同点: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凡惊风抽搐,破伤风,疮疡肿毒,瘰疬结核,肿瘤,以及风湿痹痛等证,常相须为用。特点:全蝎 性平,息风止痉,攻毒散结之功不及蜈蚣,毒力较小。蜈蚣 力猛性燥,善走窜通达,息风止痉,攻毒疗疮,通痹止痛之效较强,毒力也大。,僵蚕,应用:1)惊痫抽搐-息风止痉、兼化痰,对惊风、癫痫而挟痰热者尤宜,也可用于小儿脾虚慢惊。2)风中经络,口眼歪斜,以及风热头痛,目赤,咽痛,皮肤瘙痒-祛外风、散风热、止痛、止痒3)痰核,瘰疬-软坚散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