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脑起搏器术后更换电池术过程.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79609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PPT 页数:6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帕金森脑起搏器术后更换电池术过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帕金森脑起搏器术后更换电池术过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帕金森脑起搏器术后更换电池术过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帕金森脑起搏器术后更换电池术过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帕金森脑起搏器术后更换电池术过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帕金森脑起搏器术后更换电池术过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帕金森脑起搏器术后更换电池术过程.ppt(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帕金森脑起搏器术后更换电池术过程,“调亮生命,搏动人生”这是脑起搏器对于帕金森患者最好的诠释。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王学廉主任:PD疾病前期需要进行内科调理,尤其是美多巴是不可替代,但是长期服用药物治也存一定的弊端。副作用较大以及身体耐药性等都会使得患者病情无法得到改善。中晚期是选择脑起搏器最佳时机,最大程度改善PD患者生活质量控制症状。脑起搏器手术会在患者胸口安装刺激发生器,俗称电池。一般保持时间为5-8年左右,随后需要手术更换电池,这样才可以保证电流、电压、频率及电极位置等,起到改善震颤、僵硬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原理。下面是一则王学廉主任医师治疗过的一位脑起搏器术后更换电池的病例,供医学参考。,

2、首次病程记录 姓名:王某某 性别:男 年龄:63岁,患者因“肢体僵硬8年余。”入院。病例特点:1、患者男性,63岁2、临床表现:患者于2004年出现行动迟缓,自觉行动不便,1年后开始出现肢体颤抖,上床睡觉需要家人搀扶,去往当地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病”,口服美多芭半片次,症状明显改善,但也开始出现抑郁、便秘等副作用。2008年1月份来我院行脑深部电极植入术,术后开机症状明显改善,药量也逐渐减1/4片次,最近半年患者自感症状加重,尤其是最近2个月,肢体开始明显颤抖,为求进步治疗,今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帕金森病术后”收入院。初步诊断:帕金森病术后 诊断依据:1、患者男性,63岁 2、临床表现:患者

3、于2004年出现行动迟缓,自觉行动不便,1年后开始出现肢体颤抖,上床睡觉需要家人搀扶,当地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病”,口服美多芭半片次,2-3次天,症状明显改善,但开始出现抑郁、便秘等副作用,2008年1月份来我院行脑深部电极植入术,术后开机症状明显改善,药量逐渐减为1/4片次,近半年患者自感症状加重,近2个月明显加重,肢体明显颤抖。3、查体:意识尚清,言语含糊,反应较迟钝,帕金森步态,行走困难。步幅小,行走时双上肢无前后摆动,面部表情减少。诊疗计划:1、积极完善血尿粪常规检验,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等检验,心电图等检查:2、拟于明日行胸前神经电刺激器更换术。,首次高级职称医师查

4、房记录 今随王学廉主任医师查房。患者一般情况同前,神志清,精神状态可。不能独自活动,需搀扶,今晨抽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基本正常。患者4年前在本院行脑起搏器植入治疗,初期效果可,近半年效果明显变差,测试刺激器电量不足。王学廉主任医师查房后指示:患者近半年效果明显变差,考虑为电量不足,可行神经电刺激器更换术。遵嘱执行,继观病情变化。王学廉主任医师手术当日记录 患者今日行胸部脉冲发生器更换术,手术时间:9:10,回病房时间:10:45。术前诊断:帕金森病术后,麻醉方法:局麻,术中情况:麻醉效果基本满意,无正常脏器损伤;术中止血彻底;达到术前预期效果。留置导管名称及数量:未留置导管。,术后第二天王学廉

5、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王学廉主治医师查房,患者一般情况尚可。神志清楚,精神状态可。饮食及睡眠可。术后尚未开机,继续口服美多芭控制帕金森症状,体温正常,未诉术后胸前区疼痛。伤口辅料干燥固定,无渗出。王学廉主任医师查房后指示:患者术后般情况可,继续给予预防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瘢痕明显,手术切口为瘢痕切口,愈合可能相对延迟,注意常换药,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注意适当加压包扎,防止皮下积液等情况。目前继续口服美多巴缓解病状,待观察伤后愈合良好,无明显皮下积液再开机调试。遵嘱执行,继观病情变化。术后第三天王学廉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今日查房,患者一般情况可,神智清楚,精神状态良好。体温正常,未诉伤口疼痛。食欲可

6、。日前调整美多巴口服3次日,1/2片次。伤口敷料干燥同定无渗出。患者术后一般情况良好,继续给予止血及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观察病情变化。如无其他不适则允许出院。,知识小链接:何为脑起搏器?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效果好吗?脑起搏器也称为DBS,手术原理是脑部特定核团植入刺激电极,通过延伸导线连接胸部脉冲刺激发生器,可进行体外电流遥控来调节,设定脑深部电极的电流、电压、频率及电极位置等多个因素起到改善震颤、僵硬、疼痛的原理。手术不毁损神经核团,只是使其暂时处于电麻痹状态,改善神经功能,神经核团麻痹的程度、在术后漫长日子里,还可随病情变化而不断调节,可以长期控制不断发展变化的帕金森病症状。也是目前能够最大程度提高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