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肢体经络病证痿证 ppt课件.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80026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5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 肢体经络病证痿证 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七章 肢体经络病证痿证 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七章 肢体经络病证痿证 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七章 肢体经络病证痿证 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七章 肢体经络病证痿证 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 肢体经络病证痿证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肢体经络病证痿证 ppt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第三节,痿 证,一、定 义,痿证是因外感或内伤,使精血受损,肌肉 筋脉失养,以致肢体筋脉驰缓,软弱无 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 病证。临床以下肢痿弱较为常见,亦称“痿 躄”。痿-指肢体痿弱不用;躄-指下肢痿弱无力,不能步履;,二、历史沿革,1、内经:病机:肺热叶焦,分类:皮痿、脉痿、筋痿、肉痿、骨 痿,治疗:治痿独取阳明。2、金元张子和儒门事亲:鉴别风证、痹证、厥证和痿证;3、朱丹溪:提出“泻南方,补北方”;4、景岳全书:补充“元气败伤”致痿的病机;,三、中西对照相关疾病,痿证相当于西医的多发性神经炎、运动神经元疾病、脊髓病变、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等疾病。,四、病因病机,(

2、一)病因:1、感受温毒 温毒内侵 伤津耗气,肺热叶焦,津伤失布,五体失养2、湿热浸淫 湿热浸淫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于滋养3、饮食毒物所伤 气血津液生化乏源,筋骨肌肉失养 饮食不节中气受损,纳运失常 聚湿成痰,痰湿内停,阻于经络4、久病房劳 久病房劳肝肾阴精受损,筋脉失于濡养5、跌仆瘀阻,四、病因病机,(二)病机:1、病位在筋脉肌肉,根源为五脏虚损;2、病变机理为津液、精血亏耗,筋脉失养,弛缓不收;3、温邪、湿热致痿者属实,但可由实转虚,久则虚多实少;4、病变可累及五脏,常相互传变;,四、病因病机,湿热外袭肺热津伤水湿内侵 热伤阴津(热)湿热浸淫 饮食不节 脾胃虚弱 久病劳欲(气血不足)精血不足

3、 筋脉失养 肝肾亏虚 弛缓为痿(精髓耗伤)跌打损伤气血瘀阻 经气不利 药物损害经气不利,五、诊查要点,(一)诊断依据1、肢体筋脉弛缓不收,软弱无力,甚则瘫痪,部分 病人伴有肌肉萎缩。2、由于肌肉痿软无力,可有睑废、歧视,声嘶低 喑,抬头无力等症状,甚则影响呼吸、吞咽。3、部分病人发病前有感冒、腹泻病史,有的病人有神经毒性药物接触史或家族遗传史。,五、诊查要点,(二)病证鉴别:1、痿证与偏枯的鉴别 偏枯亦称半身不遂,是中风症状,病见一侧上下 肢偏废不用,常伴有语言謇涩、口眼歪斜,久则 患肢肌肉枯瘦,其瘫痪是由于中风而致;2、痿证与痹症的鉴别,五、诊查要点,(三)相关检查:1、检测血液中血清谷草转

4、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乳酸脱氢酶(LDH),醛缩酶,肌酸磷酸肌酶(CPK)的含量以及尿中肌酸排泄量,有助于鉴别痿证肌肉萎缩 的病因。2、脑脊液检查、肌电图检查、肌肉活组织检查等,有助于 对与痿证有关的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3、测定血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增加,对神经、肌肉接头部 位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六、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 1、辨病位 肺:痿证初起,发热,咳嗽,咽痛,或在热病之 后出现肢体软弱不用 脾胃:四肢痿软,食少便溏,面浮,下肢微肿,纳呆腹胀 肝肾:下肢痿软无力明显,甚则不能站立,腰脊酸 软,头晕耳鸣,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咽干 目眩,六、辨证论治,(一)辨证要

5、点2、审虚实 痿证以虚为本,或本虚标实。因感受温热毒邪或湿热浸淫者,多急性发病,病 程发展较快,属实证,热邪最易耗津伤正,故疾 病早期就常见虚实错杂。劳倦内伤,或久病不愈,累及脏腑,主要为肝肾 阴虚和脾胃虚弱,多属虚证,又常兼夹郁热、湿 热、痰浊、瘀血,而虚中有实。,六、辨证论治,(二)治疗原则 1、治分虚实 实证,以祛邪为主。肺热津伤者,治予清热润燥;湿热 浸淫者,治予清热利湿。虚证,以补养为主。脾胃虚弱者,用健脾益气法;肝肾 亏虚者,治当滋养肝肾。虚实兼杂,宜分别主次兼顾调治,夹瘀、夹痰者,酌配 祛瘀、化痰、通络之剂。,六、辨证论治,(二)治疗原则 2、独取阳明“治痿独取阳明”之说出自素问

6、痿论篇。阳明,指胃而言,意即治疗痿证当重视调治脾胃,六、辨证论治,(三)证治分类 1、肺热津伤证肺燥伤津,五脏失润,筋脉失养清热 润燥,养阴生津 清燥救肺汤加减;2、湿热浸淫证湿热浸淫,壅遏经脉,营卫受阻 清 热利湿,通利经脉加味二妙散;,六、辨证论治,(三)证治分类 3、脾胃虚弱证脾虚不健,生化乏源,气血亏虚,筋脉 失养 补中益气,健脾升清 参苓白 术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4、肝肾亏损证 肝肾亏损,阴精不足,筋脉失养 补 益肝肾,滋阴清热 虎潜丸 加减 5、脉络瘀阻证气虚血瘀,阻滞经络,筋脉失养 益 气养营,活血行瘀 圣愈汤合补阳还 五汤加减;,七、预防调护,1、避居湿地,防御外邪侵袭;2、加

7、强日常护理;3、提倡病人进行适当锻炼;4、注意精神饮食调养;,八、结语,1、痿证是指肢体痿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的一类病证。2、病因有外感与内伤两类,本病以虚为本,或虚实错杂。3、临床虽以肺热津伤、湿热浸淫、脾胃虚弱、肝肾亏损、瘀阻络脉等证型常见,但各种证型之间常相互关联,互相转化;4、临床治疗时务须结合标本虚实传变,时时注意祛邪不要 伤正,补虚要兼顾祛邪;扶正主要是调养脏腑,补益气 血阴阳,祛邪重在清利湿热与温热毒邪;在治疗过程中 还要兼顾气血运行,以通利经络,濡养筋脉。5、痿证的预后与病因、病程有关。,病例分析,1、朱某,男,20岁,三天前酒后与同乡口角,即觉两胁胀满,小腹隐 痛,两腿发凉,是夜双下肢痿软无力,不能行走 活动,由人搀扶来诊;主诉:两腿肌肉痿软不能步履任地,关节疼痛,小便 如油脂状,短赤不利,口渴喜饮,身体困重,少食,头目不爽,耳鸣口苦,脘协闷满,其人 面垢如烟尘,舌红,苔白腻,脉弦大而缓。,病例分析,辨为:肝胆湿热下注,气机不利,经络受阻 之证;治法:清泻肝胆湿热,通利气机;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病例分析,2、曹某,男,20岁,自诉因工作关系接触冷水,左脚痿软,不能弯曲,足趾无力,行走困难,无疼痛麻木,一周有余,下肢发凉,小便清长,舌苔白厚腻,脉来沉;,病例分析,辨为:寒湿伤于筋脉,阳气虚弱;治法:温阳除湿:方药:桂枝去芍加术附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