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解剖(喉).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82324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5.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ENT解剖(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ENT解剖(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ENT解剖(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ENT解剖(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ENT解剖(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ENT解剖(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NT解剖(喉).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喉的应用解剖,喉larynx 在颈前正中,舌骨下。第3颈椎至 第6颈椎下缘。上通喉咽,下接气管。下气道门户。,喉larynx,喉部矢状剖面观,喉的位置,概述,喉是重要的呼吸通道,下呼吸道的门户,上通喉咽,下连气管。位于颈前正中,舌骨之下,其上端是会厌上缘,下端为环状软骨下缘,在成人相当于第35颈椎平面,成年女性及儿童喉的平面位置较成年男性稍高。,喉由软骨、肌肉、韧带、纤维结缔组织和粘膜等构成。喉的前方为皮肤皮下组织筋膜及肌肉所覆盖。喉的两侧有甲状腺上端胸锁乳突肌及其深面的颈部重要血管神经,后方有喉咽与颈椎相隔。,喉 软 骨,软骨构成喉的支架,单个软骨为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会厌软骨,成对的有杓状

2、软骨、小角软骨和楔状软骨,共计9块。小角软骨和楔状软骨很小,临床意义不大。,会厌软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软骨 支架,成对软骨,单个软骨,会厌软骨epiglottic cartilage甲状软骨thyroid cartilage环状软骨cricoid cartilage,杓状软骨Arytenoid cartilage小角软骨corniculate cartilage楔状软骨cuneiform cartilage,前面观 喉的软骨支架 后面观,甲状软骨,喉部最大的软骨,由左右两块对称的四边形甲状软骨板在前方正中融合而成。男性甲状软骨前缘的角度较小,为直角或锐角,其上端向前突出,形成喉结

3、,是成年男性的特征之一;女性的这一角度近似钝角,故喉结不明显。,甲状软骨,甲状软骨上缘正中有一“V”形凹陷,称之为甲状软骨切迹。甲状软骨两侧的后缘上、下各有一个角状突起,分别称为甲状软骨上角和下角。上角较长,下角较短。下角的内侧面与环状软骨的后外侧面形成环甲关节。,甲状软骨thyroid cartilage:,最大。喉结,切迹。,后面观,前面观,喉结,两甲状软骨板连接处男女有别。男性为锐角,上端前突成喉结。女性为钝角,喉角不明显。,喉 结,环状软骨,环状软骨位于甲状软骨之下,第一气管环之上,形状如环。前部较窄为环状软骨弓;后部较宽,为环状软骨板。该软骨为喉气管唯一完整的环行软骨,对保持喉气管的

4、通畅至关重要。如果外伤或疾病引起缺损,常可引起喉狭窄。,环状软骨 cricoid cartilage:,杓状软骨 Arytenoid cartilage,唯一完整软骨环,后面观,喉狭窄laryngostenosis,环状软骨、杓状软骨,声带突,小角软骨,内面观,前面观,前面观,会厌软骨,通常呈叶片状,上宽下窄,稍卷曲,较硬。下端附着在甲状软骨切迹后下方,称为会厌软骨茎。会厌软骨上有一些小孔,使会厌喉面与会厌前间隙相连。会厌软骨位于喉的上部,其表面覆盖粘膜,构成会厌。,会厌软骨epiglottic cartilage:,舌面组织疏松,标本 会厌软骨后面观 示意图 侧面观,急性会厌炎,会厌软骨,会

5、 厌,会厌分为喉面和舌面,舌面组织酥松,炎症时肿胀明显。舌面和舌根之间粘膜形成舌会厌襞,两侧为舌会厌谷。小儿会厌呈卷曲状。,会 厌,成人型会厌,婴儿型会厌卷叶状,会厌形态,纤维镜下会厌上面观,杓状软骨,位于环状软骨板上外缘,左右各一。形似 三角形锥体。其底部和环状软骨之间形成环杓关节,该关节的运动方式为杓状软骨沿着环状软骨板上外缘滑动和旋转,带动声带内收或外展。杓状软骨底部前端为声带突,有甲杓肌和声韧带附着;底部外侧为肌突,环杓后肌附着其后侧,环杓侧肌附着其前外侧面。,小角软骨和楔状软骨,小角软骨 左右各一,位于杓状软骨顶部、杓会厌襞之中。楔状软骨 左右各一,形似小棒状。在小较软骨 的前外侧,

6、杓会厌襞的粘膜之下,形成杓会厌襞上白色隆起,称为楔状结节。,喉韧带与膜,喉的各软骨之间,喉和周围组织如舌骨、舌及气管之间均由纤维 韧带组织互相连接。,喉韧带与膜 连接喉的软骨和周围组织,喉外韧带-,环甲膜 cricothyroid membrane.,喉内韧带-,甲状舌骨膜 thyrohyoid membrane.,会厌前隙矢状剖面图 喉前面观,甲状舌骨膜,(环甲膜),会厌前隙,preepiglottic space,环甲膜切开术cricothyrotomy先于甲状软骨、环状软骨间隙 横行切开皮肤 34cm,再横 行切开环甲膜 1cm直通喉腔。,环甲膜切开术之切口,甲状舌骨膜,为甲状软骨上缘和

7、舌骨下缘之间的弹性韧带组织,中间和两侧部分增厚分别称为甲状舌骨中韧带和甲状舌骨侧韧带。喉上神经内支与喉上动脉喉上静脉从甲状舌骨膜的两侧穿过进入喉内。,喉弹性膜,为一宽阔的弹性组织,左右各一,被喉室分为上下两部,上部称为方形膜,下部称为弹性圆锥。,方 形 膜,位于会厌软骨外侧缘和小角软骨、杓状软骨声带突之间,上下缘游离,上缘构成杓会厌韧带,下缘形成室韧带,其表面覆盖粘膜分别为杓会厌襞和室带。方形膜的外侧面为粘膜覆盖,形成梨状窝内壁的上部。,弹性圆锥,又称三角膜,前端附着在甲状软骨板交角线的背面,后端位于杓状软骨声带突下缘。前后附着处游离缘边缘增厚形成声韧带,向下附着在环状软骨上缘中前部形成环甲膜

8、,其中央部分增厚形成环甲中韧带。,舌骨会厌韧带,会厌舌面、舌骨体与舌骨大角之间的纤维韧带组织。会厌、舌骨会厌韧带和甲状舌骨膜的中间部分构成会厌前间隙,其内为脂肪组织,其他韧带,舌会厌韧带 会厌软骨舌面中部与舌根之间的韧带。甲状会厌韧带 连接会厌软骨茎和甲状软骨切迹后下的韧带。环杓后韧带 环杓关节后面的韧带。环甲关节韧带 位于环甲关节外表面的韧带。环气管韧带 连接环状软骨与第一气管环上缘之间的韧带。,喉 肌,喉部肌肉分喉内肌和喉外肌。前者位于喉的外部,是喉与周围结构相连的肌肉,与喉的上、下运动及固定有关;后者位于喉的内部(环甲肌除外),主要与声带运动有关。,喉 肌,喉肌,喉外肌,喉内肌,位于喉的

9、外部,是喉与周围结构相连的肌肉,与喉的上、下运动及固定有关,位于喉的内部(环甲肌除外),主要与声带运动有关,升喉肌群,降喉肌群,甲状舌骨肌、下颌舌骨肌、二腹肌、茎突舌骨肌,胸骨甲状肌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声带外展肌 环杓后肌,声带内收肌 环杓侧肌和杓肌,声带紧张肌 环甲肌,声带松弛肌 甲杓肌,使会厌活动的肌肉 杓会厌肌及甲状会厌肌,喉 外 肌,按功能分为升喉肌群和降喉肌群。升喉肌群 甲状舌骨肌、下颌舌骨肌、二腹肌、茎突舌骨肌。降喉肌群 胸骨甲状肌、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中咽缩肌附着于舌骨大角,下咽缩肌附着于甲状软骨斜线和环状软骨,二者吞咽时也有提喉作用。,喉肌,喉外肌侧面观,喉外肌extri

10、nsic muscle of larynx:升降和固定喉体。,喉内肌,按功能分为五组。声带外展肌 环杓后肌声带内收肌 环杓侧肌和杓肌声带紧张肌 环甲肌声带松弛肌 甲杓肌使会厌活动的肌肉 杓会厌肌及甲状会厌肌,开关声门,张弛声带,活动会厌。,喉内肌侧面观,喉内肌internus muscle of larynx,喉 粘 膜,大多为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仅声带会厌舌面会厌喉面的大部以及杓会厌襞为复层鳞状上皮。会厌舌面、声门下区、杓区及杓会厌襞处有酥松的粘膜下层,炎症时容易发生肿胀,从而引起喉梗阻。除声带粘膜外,喉腔粘膜均富有粘液腺,会厌喉面、喉室等处尤为丰富。在声带边缘粘膜上皮层和声韧带之间,有一潜

11、在间隙称为Reinke间隙,过度发声或喉炎造成的水肿常发生于此。,喉 腔,喉腔以声带为界分为声门上区、声门区和声门下区。(见图),喉的分区,声门上区,声带以上的部分,其上界为杓区杓会厌襞及会厌游离缘组成的喉入口。声门上区内有:喉前庭 位于喉入口和室带之间。室 带 又称假声带,位于声带上方,和声带平行,左右各一。由粘膜、室韧带和少量肌纤维组成。喉 室 位于室带和声带之间的腔隙,其前端向外上形成一小息室,名为喉室小囊。该处富有粘液腺,分泌粘液,润滑声带。,喉上面观 喉额状切面后面观,喉腔:,声门上区:supraglottic portion,杓会厌襞,杓区和杓会厌襞粘膜下结缔组织疏松,喉入口lar

12、yngeal inlet 喉前庭laryngeal vestibule 室 带false vocal cords 喉 室laryngeal ventricle,喉前庭,喉入口,从喉口到环状软骨下缘 以声带为界分三区。,喉室,声门区,是两侧声带之间的区域,包括两侧声带、前连合和后连合。声带由粘膜、声韧带、肌肉(甲杓肌)组成,位于室带之下,左右各一。两侧声带外展时声门区出现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裂隙,称为声门裂。其前端为前连合,后端为后连合。,声门下区,是声带以下的喉腔部分,其下界相当于环状软骨下缘,声门下区和气管相连。,喉矢状切面图,喉阻塞laryngemphraxis,声门裂,声门下区:从声带游离缘

13、下 1cm处开始.infraglottic portion,粘膜下结缔组织疏松。,声 带vocal cords男2025.女1520 前连合recommissure 后连合postcommissure 声门裂true glottis喉和气道最窄处.,声门区:glottc portion,喉上面观,纤维镜下喉 上面观正常像,会厌,室带,梨状窝,环后隙,舌根,会厌谷,声带,声门裂,喉上面观,发声相,呼气相,吸气相,纤维镜下 喉上面观正常像,梨状窝,环后隙,声门裂,舌根,会厌谷,会厌,喉口,喉前庭,声带,室带,声门旁间隙,该间隙近年来逐渐被重视,其界限是:前外界是甲状软骨,内下界是弹性圆锥,后界为梨

14、状窝粘膜。原发于喉室的癌肿,甚易向外侧的声门旁隙侵犯。,喉的标本冠状切面,喉的标本矢状切面,喉的血管,动脉 喉的动脉主要来自:1.甲状腺上动脉的分支喉上动脉和环甲动脉。喉上动脉主要供应喉上部的血运,环甲动脉主要供应环甲膜周围的血运。,喉的血管,2.甲状腺下动脉的分支喉下动脉。该动脉和喉返神经伴行在环甲关节的后方进入喉内,主要供应喉下部的血运。喉的静脉和同名动脉伴行,分别汇入甲状腺上、中、下静脉最终汇入颈内静脉。,喉的神经,支配喉的神经有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两者均为迷走神经分支。喉上神经是迷走神经在节状神经节下缘发出的分支,下行约2cm到达舌骨大角平面处分为内外两支。内支主要司感觉,外支主要司运动

15、。内支和喉上动静脉伴行穿过甲状舌骨膜,分布于声门上区粘膜,司该处粘膜的感觉。外支支配环甲肌的运动。,喉返神经,喉的主要运动神经。迷走神经进入胸腔后在胸腔上部分出喉返神经,左侧喉返神经绕主动脉弓,右侧绕锁骨下动脉,继而上行,行走于气管食管沟,在环甲关节后方进入喉内,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喉内各肌的运动。但也有一些感觉支司声门下区粘膜的感觉。,喉的神经,喉上N:,喉返N:,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喉返神经,喉的神经正面观,Superior laryngeal nerve,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内支-声带以上感觉。外支-环甲肌运动。,喉的主要运动神经。感觉支-声门以下感觉。运动

16、支-环甲肌以外喉内肌运动。,喉的神经 背面观,左 喉的神经背面观 右,喉返神经哪一侧较易受损?,纤维镜下左声带麻痹上面观,左声带麻痹呼吸时外展障碍。,左声带麻痹发声时右声带稍 越过中线向左靠拢,声门尚留小隙,为代偿初期表现。,左声带麻痹 固定于旁正中位,喉的淋巴,喉的淋巴以声门区为界,分为声门上区组和声门下区组。声门上区的组织中有丰富的淋巴管,最终主要进入颈内静脉周围的颈深上淋巴结有少数淋巴管汇入颈深下淋巴结或副神经链。声门区的声带组织内淋巴管甚少。声门下区组织中的淋巴管较少。喉两侧的淋巴引流按区分开,仅少数互相交流或混合。,五.淋巴回流:,环甲膜颈深下L.,淋巴管丰富 甲舌膜颈深上L,以声带

17、为界,方向多固定.,区域L转移,supraglottic portion,glottc portion,淋巴管甚少,声门上区:,声门区:,infraglottic portion,声门下区:,喉癌扩散主要途径:,小儿喉部的解剖特点,小儿喉部的解剖与成人有不同之处:1.小儿喉部粘膜下组织较疏松,炎症时容易发生肿胀。小儿的喉腔尤其是声门区较小,所以小儿发生急性喉炎时容易发生喉阻塞,引起呼吸困难。2.小儿喉的位置较成人高,3个月的婴儿,其环状软骨弓相当于第4颈椎下缘水平;6岁时降至第5颈椎水平。3.小儿喉软骨尚未骨化,较成人软,行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触诊时其感觉不如成人明显。,4.位置较高.,5.会厌卷叶状.,3.软骨较软.,喉 阻塞,1.粘膜下组织疏松,淋巴丰富.,2.喉腔、声门均较窄小.,6.声带较短:68.,小儿喉部解剖特点,喉的生理学,1.呼吸功能2.发声功能3.保护下呼吸道功能4.屏气功能,复习题,喉腔如何分区?有哪些主要构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