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流三要素之间的关系.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685585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流三要素之间的关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交通流三要素之间的关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交通流三要素之间的关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交通流三要素之间的关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交通流三要素之间的关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流三要素之间的关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流三要素之间的关系.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交通流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及目标,掌握,理解,交通流三要素,交通流量(Q):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断面或车道的车辆数;车流密度(K):单位路段长度上存在的车辆数;车辆速度(V):单位时间内车辆移动的距离;,请思考:三要素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交通流的特性,那么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着某些关系,如果存在,这些关系能否更深入、更综合的描述交通情况?,度量车辆对交通设备的需求,反映车辆能获取的服务质量,假设交通流为自由流,在长度为 L 的路段上有连续前进的 N 辆车,其速度为V,则:,L路段上的车流密度为:,N辆车通过A断面所用的时间为:,N辆车通过A断面的交通流量为:,A,整理:,1、三要素基本关系式推导

2、,2、三要素基本关系分析(1),Q-V-K基本关系式:Q=KVQ:平均流量(辆/h);V:空间平均车速(km/h);K:平均密度(辆/km)。,Q、V、K均是平均值;,这个关系式是一个流体力学公式,式中的三个参数中只有两个独立变量;,Q=KV的图像是怎么样的?,其图像不是普通的二维直线,也不是三维的双曲马鞍面,而是一条空间曲线。,2、三要素基本关系分析(2),反映交通流特性的几个重要特征量:最大交通流量(Qm);临界密度(Km);临界速度(Vm);畅行速度(Vf);阻塞密度(Kj);,2、三要素基本关系分析(3),广义速度-密度模型,现象:当道路上的车辆增多、车流密度增大时,驾驶员被迫降低车速

3、。当车流密度由大变小时,车速又会增加。,车流密度适中,车流密度很大,车流密度很小,直线关系模型,对数关系模型,指数关系模型,探求速度和密度之间的关系,1、线性V-K模型(格林.希尔治模型),交通密度适中时观察所得数据。,假定 V=a-bK当K=0时,V可达到理论最高速度(Vf),即K=0,V=Vf,当K达到最大值(Kj)时,车速为0,即K=Kj,V=0,a=Vfb=Vf/Kj,线性关系模型:,或,1、线性V-K模型(格林.希尔治模型),K=0,V=Vf;,K,V,K=Kj,V=0;,Vf,Kj,Vm,Km,A(K1,V1),C(K2,V2),交通量最大Qm=KmVm,B(0.5Kj,0.5Vf

4、),K10.5Vf;,K10.5Km,V10.5Vf;,1、线性V-K模型(格林.希尔治模型),2、对数V-K关系模型(格林伯模型),模型缺点:当K 0时,速度趋向于无穷大,需修正。故该模型适用于交通密度较大时。,3、指数V-K关系模型(安德伍德模型),模型缺点:当K Kj时,V0,需修正。故该模型适用于交通密度较小时。,注意:不同的模型适用范围不同!车流密度适中:希尔治的线性模型;车辆密度很小:安德伍德的指数模型;车流密度很大:格林伯的对数模型;,3、指数V-K关系模型(安德伍德模型),n是大于零的实数,当n=1时,为线性关系式,4、广义模型(派普斯模型),是一组V-K模型通用的线族。n=1是其中一个特例。,Q,K,Qm,Kj,Km,K=0,Q=0,K增大,Q增大,K=Km Q=Qm,K增大,Q减小,K=Kj Q=0,斜率最大车速最高,不拥挤,拥挤,Q,V,Qm,Vf,Vm,Q=0,V=Vf,K增大,Q增大,V减小,Q=Qm V=Vm,K增大,Q减小,V减小,不拥挤,拥挤,K=Kj Q=0 V=0,Q-V-K基本关系:Q=VK;V-K关系:线性模型:对数模型:指数模型:广义模型:Q-K关系:Q-V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