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安全培训课件.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686967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员安全培训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全员安全培训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全员安全培训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全员安全培训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全员安全培训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员安全培训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员安全培训课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员安全培训第一节安全理论基本知识一、安全的概念安全一一是指免除了不可接受损害风险的一种状态。即消除能导致人员伤害,发生疾病、死亡,或造成设备财产破坏、损失,以及危害环境的条件。安全是相对危险而言的,在现实条件下,实现绝对的安全是不可能的,我们所说的安全是指相对安全。安全工作就是力求减少事故的发生和减少事故的损失。二、危险危险一一是指造成事故的一种现实的或潜在的条件。危险源一一是指存在着导致伤害、疾病或财物损失可能性的情况,是可能产生不良结果或有害结果的活动、状况或环境的潜在的或固有的特性。危险度一一是指一项活动或一种情况下,各种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量度,是对失败的相对可能性的主观估计。三、

2、事故1、事故的概念:是一种违背意志、失去控制,不希望有的意外事件。事故是指个人或集体在为了实现某一意图而采取行动的过程中,突然发生了与人的意志相反的情况,迫使这种行动暂时或永久停止下来的事件。2、事故的分类:(1)记录事故:职工受伤,但伤情甚微,未造成歇工或歇工未满一个工作日的事故。(2)未遂事故:已发生的威胁人身安全的危险事件,但未造成人身伤害的事故。(3)轻伤事故:轻伤是指职工负伤后休息一个工作日以上,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构不成重伤的。(4)重伤事故:重伤是指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损失工作日

3、等于或大于105日的失能伤害。(5)死亡事故:根据国家标准又分为四种:A、一般伤亡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死亡1-2人的事故;B、重大死亡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死亡3-9人的事故;C、特大伤亡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死亡10-29人的事故;D、特别重大死亡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死亡达30人以上或者死亡10以上但社会影响特别恶劣、性质特别严重的事故;3、按事故伤害原因分类(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三)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14)火药爆炸;(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

4、(17)容器爆炸;(18)其它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它伤害。四、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一一是指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人为错误。包括引起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动作:也包括应该按照安全规程去做,而没有去做的行为。不安全行为反映了事故发生的人的方面原因。不安全行为分下列几类: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3、使用不安全设备;4、手代替工具操作;5、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等)存放不当;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等);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11、在必须使用个

5、人防护用品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和不安全装束。12、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五、不安全状态不安全状态一一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不安全状态反映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方面的原因。包括物、作业环境潜在的危险。不安全状态分下列几类: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有缺陷(如防护服、手套、护目镜、面罩、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六、安全色1、安全色的定义:安全色标是特定的表达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和标志。它以形象而醒目的信息语言向人们提供表达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安全信息。2、安全色的种类和相应含义

6、:红色:红色很醒目,使人们在心理上会产生兴奋和刺激性,红色光光波较长,不易被尘雾所散射,在较远的地方也容易辨认,即红色的注目性非常高,视认性也很好,所以用其表示危险、禁止和紧急停止的信号。蓝色:蓝色的注目性和视认性虽然都不太好,但与白色相配合使用效果不错,特别是太阳光直射的情况下较明显,因而被选用为指令标志的颜色。黄色:黄色对人眼能产生比红色更高的明度,黄色与黑色组成的条纹是视认性最高的色彩,特别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被选用为警告色。绿色:绿色的视认性和注目性虽然不高,但绿色是新鲜、年轻、青春的象征,具有和平、永远、生长、安全等心理效应,所以用绿色提示安全信息。七、安全工作的几项原则1、“管生

7、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谁管生产就必须在管理生产的同时,管好管辖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并负全面责任。2、“三同时”原则:指生产经营单位在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中,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和使用。这一原则要求生产建设工程项目在投产使用时,必须要有相应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与之配套使用,使劳动条件符合安全卫生要求。3、“四不放过”原则:指在调查处理工伤事故时,必须坚持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安全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过,责任人和相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责任人未追究责任不放过。要求事故发生后,必须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教

8、育群众,采取对策,处理责任人,防止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4、“三不伤害”原则:是指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5、“四全管理”原则:是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管理。6、“3E”原则:(1)安全技术;(2)安全教育;(3)安全管理。7、“安全三宝”:是指安全帽、安全带、安全鞋。8、“三违”:是指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9、“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对于新入厂的员工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首先经过公司级、部门级和班组级安全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未经三级安全教育不得上岗作业。三级安全教育是安全工作的一项基本制度。第二节事故致因理论一、事故的特征1、危险性:任何事故都会一定程度

9、上给个人、集体和社会带来身体、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的损失和危害,威胁企业的生存和影响社会的安定。2、意外性:从主观愿望来说,人们都不愿意发生事故,而事故往往发生在人们意想不到的地点和时刻。3、紧急性:不少事故从发生到结束的速度很快,允许组织和个人作出反应时间很短,这就要求人们平时要研究、了解预防对策和紧急对策,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尽量降低事故的损失。二、事故发展四阶段1、事故的孕育阶段:由事故基础原因所致,如社会历史原因、技术教育原因、设备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存在缺陷,使其先天潜伏着危险性,潜在危险不一定成为事故,它需要诱发因素。根据事故特点,这一阶段是消灭事故最好时机,可以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

10、中。2、事故的成长阶段: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再加上管理的失误或缺陷,促使事故隐患的增长,系统危险性增大,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条件,这一阶段事故危险性已有征兆,一旦被激发因素作用,将会发生事故。3、事故的爆发阶段:这一阶段必然会对人或物造成伤害或损失,事故发生已不可挽回,具有意外性和紧急性的特点,事故损失跟偶然因素有关。4、事故的持续阶段:事故造成后果仍然存在的阶段,持续时间越长,所造成的危害就越大,要消除后果,需要花费较大的力量。三、事故构成要素分析1、人要素:人在生产过程忽视和违反安全规程、误操作等不安全行为。2、物要素:设备、仪器、工具、原料、燃料等生产资料不安全状态。3、环境

11、要素: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的精神、情绪和生理状况的影响,从而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4、管理要素:由于管理上缺陷或失误,可导致技术设计缺陷、对操作者不良教育、劳动组织不合理、缺乏现场的合理指挥、没有严格有效执行安全标准和规范等。四、1:29:300法则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调查和分析了550000多起工业事故,发现其中:死亡和重伤事故1666起,轻伤事故48334起,无伤害事故500000起;即构成1:29:300的事故发生频率与伤害严重度的重要法则。也就是说,在同一个人身上发生了330起同种事故,只有1起造成严重伤害,29起造成轻微伤害,300起无造成伤害。此法则表明

12、了事故发生频率与伤害严重度之间的普通规律,即严重伤害的情况是很少的,而轻微伤害及无伤害的情况是大量的,人在受到伤害以前,曾发生过多次同样危险但并不发生事故,事故仅是偶然事件,它有多次隐患为前提,事故发生后伤害的严重度是有随机性,一旦发生事故,控制事故的结果和严重度是十分困难的。对于不同事故而言,其无伤害、轻伤、重伤比率并不相同。为了防止事故,必须防止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并且必须对所有事故(包括未遂)予以收集和研究,采取相应安全措施进行防范。五、事故致因理论1、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海因里希提出事故因果连锁论,用来阐明导致伤害事故各种原因因素及与伤害间关系,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13、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伤亡事故是由于五个因素(社会环境、人的过失、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亡)按顺序发展的结果,如多米诺骨牌一样发生连锁反应。如果移去一颗骨牌(不安全行为),则伤害不会发生。(I)事故的因果连锁:(八)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B)事故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C)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D)人的缺点是由不良社会环境诱发、或者是由于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2)构成事故五个因素(八)遗传及社会环境遗传因素可能造成鲁莽、固执的性格;社会环境因素可能妨碍教育、助长性格上的缺点发展。(B)人的缺点是指先天的缺点有鲁莽

14、、固执、过激、神经质、轻率等;后天的缺点有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等。(C)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那些曾经引起事故或可能引起事故的人的行为或机械、物质的状态。(D)事故是由于物体、物质、人或放射线的作用或反作用,使人员受到伤害或可能受到伤害的,出乎意外的,失去控制的事件。(E)伤害由于事故产生的人身伤害。(3)事故因果连锁实际运用海因里希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等物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2、现代事故因果连锁(博德FrankBird)强调管理因素作为背后的原因,在事故中的重要作用,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工业事故的直接

15、原因,必须追究;但是它们只不过是其背后深层原因的征兆,是管理上缺陷的反映,只有找出深层的背后的原因,改进企业安全管理,才能有效地防止事故。海因里希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等物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3、现代事故因果连锁(博德FrankBird)强调管理因素作为背后的原因,在事故中的重要作用,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工业事故的直接原因,必须追究;但是它们只不过是其背后深层原因的征兆,是管理上缺陷的反映,只有找出深层的背后的原因,改进企业安全管理,才能有效地防止事故。控制不足一一管理现代事故因果连锁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安全管理。安全

16、管理人员应该充分理解,他们的工作要以得到广泛承认的企业管理原则为基础。即:安全管理者应该懂得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控制是管理机制(计划、组织、指导、协调及控制)中的一种机能。安全管理中的控制是指损失控制,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它就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基本原因起源论为了从根本上预防事故,必须查明事故的基本原因,并针对查明的基本原因采取对策。基本原因包括个人原因和工作条件的原因。个人原因包括缺乏知识或技能,动机不正确,身体上或精力上的问题。工作条件的原因包括操作规程不合适;设备、材料不合格;施工环境差等因素。只有找出这些基本原因,才能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发生。直接原因一一征兆不安

17、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这一直是最重要的,必须加以追究的原因。但是,直接原因不过是象基本原因那样,是深层原因的征兆一种表面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只抓住了作为表面现象的直接原因而不追究其背后隐藏的深层原因,就永远不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事故接触从实用的目的出发,往往把事故定义为最终导致人员伤亡,财物的损失,不希望发生的事件。但是,越来越多的安全专业人员从能量的观点把事故看成是人的身体或构筑物,设备与超过其最大值的能量的接触;或人体与妨碍正常生理活动的物质接触。于是,防止事故就是防止接触。为了防止接触,可以通过改进装置,材料及设施防止能量释放;通过训练提高工人识别危险的能力,佩

18、戴个人保护用品等来实现。(5)伤害一一损坏一一损失伤害包括工伤、职业病以及对人员精神方面、神经方面全身性的不利影响。人员伤害及财产损坏统称为损失。在许多情况下,采取恰当的措施,使事故造成的损失最大限度地减少。如对受伤人员进行正确地迅速抢救等。总之,如果我们把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统称为现场失误;把企业领导和安全工作人员的管理欠缺统称为管理失误。那么,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核心在于对现场失误的背后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场失误是由管理失误造成的。4、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观点大多数伤亡事故都是因为过剩的能量,或干扰人体与外界正常能量交换的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而引起的。这种过量的能

19、量或危险物质的释放,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所造成。即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使得能量或危险物质失去了控制,是能量或危险物质释放的导火线。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能量一般分为势能、动能、化学能、电能、原子能、辐射能、声能、生物能等。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可以通过技术改进来防止能量意外释放;通过教育、训练来提高职工识别危险的能力;通过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来避免伤害。防止事故屏蔽措施(八)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如:用液动扳手代替电动扳手等);(B)限制能量(如:容器的安全阀等);(C)防止能量积蓄(如:建筑物的避雷装置等);(D)缓慢地释放能量(如:减压装置等):

20、(E)设置屏蔽措施(如:设置安全围栏,安全网等):(F)在时间或空间上把能量与人隔离(如:将无损探伤安排在大部分施工人员下班后的中午或夜晚进行等);(G)信息形式屏蔽(如:挂安全警告牌等)4、轨迹交叉论轨迹交叉理论观点一起事故的发生,除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之外,一定存在着某种物的不安全状态,只有两种因素同时出现,才能发生事故。轨迹交叉论认为,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的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的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或者说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两者相遇,则在此时间、空间发生事故。(2)人的因素运动轨迹(八)遗传、社会环境或管理缺陷;(B)由(八)

21、原因造成心理上、生理上的弱点,安全意识低下,缺乏知识和技能;(C)人的不安全行为。(3)物的因素运动轨迹(八)设计、制造缺陷;(B)使用、维护、保养过程中潜在的故障,毛病;(C)物的不安全状态。(4)实际运用的意义作为一种事故致因理论,强调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按照该理论,可以通过避免人与物两种状态同时出现来预防事故的发生。第二章安健环体系基本知识第一节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基本知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世人瞩目的高速增长,但作为社会进步重要内容之一的职业健康安全工作却远滞后于经济建设的步伐。多年来,重大恶性工伤事故频频发生与职业病人数居高不下一直是困扰着我

22、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据统计:2000年全国发生事故约83万起、死亡117900人,2001年上半年35万多起、死亡4.7万人。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统计,2002年全国共发生事故107万起,死亡139393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国内企业必须要建立起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以使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和市场准入的通行证。在跨入新世纪之际,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引起国际上更广泛的关注,国际劳工组织(ILO)专门召开会议并形成了ILo的OHSMS导则。2001年6月,在第281次理事会上,ILo理事会审议、批准印发OHSMS导则,使职

23、也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成为今后安全生产领域最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国家经贸委根据国际劳工组织OHSMS导则,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制订并发布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规范(2001年12月发布公告)。我们公司从2006年2月份开始筹划建立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工作,3月7日公司管理者代表张勇副总经理代表公司与国家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签订咨询合同和认证合同,正式启动我公司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工作。经过初始状况调查评审,宣传培训、策划、程序文件编写等,于2006年3月25日由公司最高管理者郑锦溪总经理签发发布令,正式进入试运行。2006年4月29日开

24、始进行内审工作,2006年5月18日至24日认证中心派审核组到公司进行初访审核,8月底正式发证。一、相关知识1、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事故是指造成主观上不希望看到的结果的意外事件,其发生所造成的损失可分为死亡、疾病、伤害、财产损失和其他损失,共5大类。2、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可以理解为风险源或事故隐患。从本质上讲,就是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而导致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的泄漏、散发这两个方面风险因素。3、危害辨识: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危害辨识就是确定危害的存在和性质

25、,辨识时应识别出风险危害因素的种类与分布、伤害的方式:途径和性质。4、事件:可能造成事故的事情。5、不符合:任何能够直接或间接造成伤亡、疾病、财产损失或作业环境破坏的违背作业规范、规程、规章或管理体系要求的行为或偏差。不符合就性质来说可分为两类:严重不符合和一般(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下列情况之一)a、体系运行出现系统性失效;b、体系运行出现区域性失效;c、影响员工、相关方或体系运行的后果严重的不符合现象。6、相关方:关注用人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状况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团体。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建立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的要素,其核心是建

26、立和实现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8、目标:在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方面,用人单位自身确定要达到的目的。目标是一个用人单位依据职员健康安全绩效要求规定自己在预定时间期限内所要实现的目的,制定目标时既要针对用人单位内广泛共同的职业健康安全事务,又要针对各个职能和层次具体的职业健康安全事务。9、员工的健康安全代表:员工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惯例选举或指定的在作业场所职业健康安全问题上代表员工利益的人。10、风险: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风险可认为是潜在的伤害,可能致伤、致命、中毒、设备或财产等损害。风险具有两个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如果其中任一个不存在,则认为这种风险不存在。如电击风险,如

27、果能保证在有电击可能性的地方,不许人员进入或人员不能进入,就可以认为这个风险是不存在。11、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程。如果风险分析过程中发现系统中存在风险性,就必须评价它在系统运行中的可承受性,即评价其严重程度或可能性,以确认其是否在可承受的范围。12、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损坏风险的状态。不可接受(承受)风险的发生,通常会带来人身伤害或物的损失,因而避免此类事件发生的过程和结果可称为安全。13、可容许的风险:根据用人单位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到用人单位可接受的风险。风险一般不能转化为安全的,但可以减小风险的可能性或严重性或者两者均来减小风险的程度。14

28、、绩效:基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有关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可测量结果。15、职业健康安全: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二、OHSMS运行模式以PDCA的管理模式运行,也称为戴明模型。计戈IJ(PLAN),行动(D0),检查(CHECK),改进(ACTLON)1、计划环节:就是作为行动基础的某些事先的考虑,它预先决定干什么,如何干,什么时候干以及谁去干等问题。计划环节是对管理体系的总体规划,包括:确定方针、目标。配备必要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资源等。建立组织机构,规定相应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识别管理体系运行的相关活动或过程,并规定活动或过程实施程序和作业方法等。2、行动环节:按照计划所规定的程序(如组织机构、程序和作业方法等)加以实施,实施过程与计划的符合性及实施的结果决定了用人单位能否达到预期目标。所以,保证所有活动在受控状态下进行是实施的关键。3、检查环节:检查环节是为了确保计划行动的有效实施,需要对计划实施效果进行检查衡量,并采取措施修正消除可能产生的行动偏差。4、改进环节:管理过程不可能是一个封闭的系统,需要随着管理的进程,针对管理活动实践中所发现的缺陷不足或根据变化的内外部条件,不断进行管理活动的调整、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