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防护职业暴露与对策.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689959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7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护人员防护职业暴露与对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医护人员防护职业暴露与对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医护人员防护职业暴露与对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医护人员防护职业暴露与对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医护人员防护职业暴露与对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护人员防护职业暴露与对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护人员防护职业暴露与对策.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防护与对策,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感染科 杨精,提 纲,医务人员所面临的环境各种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标准预防 安全用品职业暴露的预防和暴露后处理,医务人员所面临的环境,裸眼可见的:锐器、污水、污物裸眼不可见的:各种微生物、气体、射线,医务人员所面临的环境,锐器,医务人员所面临的环境,各种微生物,提 纲,医务人员所面临的环境各种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标准预防 安全用品职业暴露的预防和暴露后处理,锐器伤发生率,9088 名调查对象中有3436人最近1 年内有过锐器伤经历,发生率为37.81%,共发生锐器伤13 114 次,平均年发生率为1.44 次/(人年),其中护士为1.82 次/(人年

2、),医师为1.28 次/(人年)。索瑶,范珊红,高晓东 陕西省11 所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与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 年第21 卷第12 期,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地点构成比(%),发生地点 锐器伤次数 构成比普通病房 5997 45.73手术室 3572 27.24ICU 1093 8.33医废暂存 653 4.98急诊科 389 2.97门诊抽血 250 1.91门诊部 242 1.85消毒供应 235 1.79口腔科 224 1.71输液室 203 1.55检验科 183 1.39血液透析 73 0.55合计 13114 100.00,造成锐器伤的主要医疗器具构成比(%),医疗器具

3、构成比输液头皮针4447 33.91注射器针头3552 27.09手术缝针2592 19.76手术刀片663 5.06静脉留置针455 3.47玻璃玻片241 1.84手指采血针184 1.40一次性血糖针177 1.35骨穿针140 1.07剪刀143 1.09剃刀116 0.88切片刀108 0.82电刀73 0.56其他器具a 223 1.70合计13114 100.00,造成锐器伤的操作种类构成比(%),操作种类锐器伤次数 构成比将针头放入锐器盒时2161 16.48回套针帽时1857 14.16手术缝合时1834 13.99医疗废物处置时1519 11.58抢救时1058 8.07静

4、脉注射时895 6.82拔动静脉针时904 6.89针头和器械传递时876 6.68抽血时688 5.25整理手术器械时538 4.10手术切开时553 4.22抽血气时231 1.76,不同职业HBV 职业暴露构成比,职业职业暴露人数 构成比护理 53 67.09医师 16 20.25见习人员 10 12.66合计 79 100.00姚源,穆丽焕,肇颖新 职业暴露防护体系对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的影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 年第19 卷第23 期,不同职业HBV 职业暴露比例,职业职业暴露人数 暴露比例(%)护理 53 5.82医师 16 2.47见习人员 10 0.97合计 79 3.

5、05姚源,穆丽焕,肇颖新 职业暴露防护体系对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的影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 年第19 卷第23 期,HBV暴露后的后果,如果医务人员被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抗原双阳性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发生临床型乙肝的危险性为,发生乙肝病毒感染(包括临床型和亚临床型)的危险性为;如果该血液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但抗原阴性,则发生临床型乙肝和乙肝病毒感染(包括临床型和亚临床型)的危险性分别为和。,职业暴露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特点,1、需要的血量非常少:如感染乙肝只需0.4毫微升2、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途径:皮肤刺伤、皮肤接触、粘膜接触3、发生暴露后感染的几率:HBV 6-30%,HCV3

6、-10%,HIV0.2-0.5%4、国外研究证实:HBV感染率高于HIV感染率55倍,高于HCV38倍 医务人员感染HBV是普通老百姓的5-6倍,提 纲,医务人员所面临的环境各种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标准预防 安全用品职业暴露的预防和暴露后处理,标准预防,是指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黏膜与非完整的皮肤,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戴手套;适时戴口罩、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

7、离衣或围裙;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洗 手,控制感染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但要能够经常和适时的洗手什么时候洗手?,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不论是否戴手套,进行侵袭性操作前;接触体液或排泄物、粘膜、非完整皮肤或伤口敷料后;护理病人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紧邻病人的物品后(包括医疗设备);,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方法,洗 手,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医院感染2030,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第三步掌心相对,

8、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第四步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侧掌心,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第六步 指尖在对侧掌心前后擦洗,六步洗手法,个人防护用具,防护帽 防护服 口罩/N-95口罩 手套 护目镜/面罩 鞋套/防水鞋,PPE手套,乳胶,腈类&乙烯类等材料手套不能重复使用,更换要及时。如果手套的防护效果没有改变可以消毒后重复使用需要有一定弹性,必须盖住袖口双层手套不要在公共场所戴手套摘除手套后必须要洗手手套不能代替洗手,保护口和鼻的黏膜;提供有限的空气预防能力。医务人员在以下情况应考虑佩戴口罩:接触呼吸道飞沫传染病病人,或进行支气管镜、口腔诊疗操作时(佩戴具有过滤功能的高效口罩);进

9、行手术、无菌操作、护理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时;自己患呼吸道疾病时。,PPE口罩,正 确 的 佩 戴 口 罩,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佩戴口罩前后都必须清洁双手要让口罩紧贴面部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系紧固定口罩的绳子,或把口罩的橡筋绕在耳朵上,使口罩紧贴面部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把口罩上的金属片沿鼻梁两侧按紧,使口罩紧贴面部,PPE护目镜/面罩,护目镜,安全的玻璃来防护眼睛面罩需要保护整个面部皮肤,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目的:预防经空气传播的疾病或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病原微生物,由空气中的微粒-气溶胶传播(微粒直径小于5m)。如麻疹、SARS、水痘与肺结核等。措施:通风的

10、单间,尽可能使用负压,房间每小时换气至少6次;进入此类环境应使用专门的口罩(N95口罩)等高效型口罩;病人只能呆在隔离室;室内空气排除前,应经高效过滤处理。,飞沫隔离,目的:经飞沫传播的病原体,直径多大于5m。措施:患者入住隔离室,限制活动,同一病种可同居一室,床间距离不应少于1米;工作人员带口罩;房间空气不必专门处理。如是中央空调,每小时新风量应在30M3/人。适用病种:B型流感杆菌感染(包括脑膜炎、脑炎、会厌炎和败血症)、脑膜炎球菌感染(包括脑膜炎、肺炎、会厌炎与脓毒血症),咽白喉、支原体肺炎、百日咳、肺鼠疫、链球菌咽炎与肺炎,猩红热。还包括腺病毒、流感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人类微小病毒

11、B19与风疹病毒所致感染。,接触隔离,目的:减少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的微生物。措施:如条件病人住单间或同病种住一间;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接触时穿隔离衣、接触前后或离开病房时洗手;限制病人户外活动;适当的环境和器械清洁、消毒和灭菌。适用于:胃肠、皮肤及创伤感染。皮肤感染包括皮肤白喉、疱疹病毒感染、脓肿、蜂窝织炎、褥疮、虱病、疥疮、婴幼儿的葡萄球菌感染、带状疱疹、以及病毒性出血性结膜炎等。,提 纲,医务人员所面临的环境各种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标准预防 安全用品职业暴露的预防和暴露后处理,预防锐器伤的原则,丢弃的损伤性废物无论使用与否均按损伤性废弃物处理;禁止手持针、刀片等锐利器具随意走动;禁止将缝合针

12、、刀片、针头等锐利器具徒手传递;禁止将针头等锐利器具回套盖帽;使用者必须将用后的缝合针、刀片、针头等锐利器具直接投入专用锐器盒中。,将输液导管与无针系统连接,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整个过程中应从容不迫,使用真空采血系统,如患者抵抗或慌张,可寻求帮助,洗手、带手套,在手术室中,使用消毒盘传递器械-不要直接传递,禁止将针头放置在床边、小车顶部,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使用后,应立即丢入尖锐物收集箱,应用重新盖帽装置,尖锐物收集箱应放在使用处,禁止双手重新盖帽,禁止用手移去注射器针头,锐器刺伤处理及报告程序,发生锐器伤后积极采取补救措施:锐器伤后伤口紧急处理:捏住伤口近心端,以阻断静脉回流立即用流动水冲洗,向伤口部位方向持续推挤,挤出伤口部位的污血,注意不要一挤一松,避免将污血倒吸入血循环碘伏或酒精或碘酒消毒伤口,锐器刺伤处理及报告程序,报告科室负责人、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填写锐器伤登记表进行暴露评估血清学检测:HBV、HCV、HIV采取阻断感染的措施:注射疫苗、药物治疗、追踪随访等提出改善意见,防刺伤教育等,小 结,总之,我们医务人员在所面临的各种复杂环境中执行各类诊疗工作,导致各种职业暴露的发生率不断呈上升趋势状态,然而我们时刻要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及正确使用安全用品,从而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发生,及时做好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和暴露后正确的处理流程。,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