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职业风险与防护.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689965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护人员职业风险与防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医护人员职业风险与防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医护人员职业风险与防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医护人员职业风险与防护.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医护人员职业风险与防护.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护人员职业风险与防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护人员职业风险与防护.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 业 安 全 防 护 利己、利家、利社会,职业暴露与职业危害,职业暴露:指接触与特定职业相伴的某种因素。职业危害:人体的不同器官,接触存在于劳动场 所与特定职业相伴的各种有害的化 学、物理、生物等因素,而发生的影 响人体的正常功能或引发各种各样的 疾病。,生物性危害,指由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常见的有HIV、HCV、HBV、梅毒、疟疾、流感病毒、结核、流行性腮腺炎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HIV、HCV、HBV等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化学性危害,指医务人员在消毒、洗手、治疗、换药等操作过程中接触的各种消毒剂、清洁剂、药物及有害物质引起的疾病。药物:抗肿瘤药物、抗菌素、麻醉废气等消毒剂

2、:甲醛、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臭氧清洁剂医疗废弃物:橡胶、水银和PVC产品,物理性危害,指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接触-放射线、激光、锐器、噪音、电、热、冷、电器烟雾、紫外线、粉尘等各种物理因素引起的疾病。,社会心理性危害,护士工作倦怠护士职业社会认同率低倒班超负荷工作长时间面对患病和意外伤害以及死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医院内暴力,工效学的危害,人类环境改造学的危害(工效学的危害,ergonomic dazard):由于环境、设备、设施等设计不合理、缺乏或未更新等引起的人体疾病。肌肉骨骼疾病(MSD)腰背痛(LBP),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害!,据WHO1999年的报告,来源:Simonsen L,

3、et al,Unsafe injection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and transmission of bloodborne pathogens:a review.Bull World health organ,1999,77:789-800,每30秒种,在你和你的同行中便会发生一次事故便有一名医护工作者被污染针头扎伤每年将有近有百万次针头扎伤事故,20世纪的传染病流行情况1,HBV:全球有7,2亿受过HBV感染,其中有3亿带菌者 中国有1.3亿带菌者HBV的感染几率是6-30,如果患者是发病期,感染几率是27-43%HCV 的感染几率是2.7%,护士和外科医生易

4、感,但是没有疫苗可以预防,20世纪的传染病流行情况2,目前中国的HIV感染者每年以40的速度递增艾滋病流行趋势处于世界第十四位,亚洲排名第二位青岛12市区无一幸免2010年中国发展将由现在的100万-1000万,130人中有1人是AIDS患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陈艳麟,1985-2003年全国报告HIV感染者按年份分布,10年,19年,9年,接触病菌的医护人员的岗位特征,63%,14%,10%,8%,3%,2%,来源:美国CDC对于1891名感染HIV的医护工作者调查,通过被空心针损伤后经血感染的危险大约为:HBV 表抗+6-30%,e抗体呈阳性27-43%,处于发病

5、期 37-62%HCV 3%,HIV 0.3%。,职业暴露感染HBV HCV HIV的主要途径,皮肤刺伤黏膜接触皮肤接触,SARS肆虐带来的反思敲响了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的警钟医务人员爱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2004),我国动态,中国护士的工作状况和环境,防护措施简单负责所有配药工作,手上伤口多见人员少,工作量大,超负荷工作,处于亚健康状态中国是乙肝、丙肝大国,易经血液暴露传染,标准防护的原则,对所有的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体液-胸水,腹水,脑脊液,带血的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标准防护的措

6、施,措施1,Wear gloves when touching Blood&Body Fluids(BBF),戴手套,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穿一层手套,医护人员接触到的血液比未戴手套可能接触到的血液量低50%以上,措施2,Wash handsafterwards,洗手-操作前后,戴手套前后,有效的洗手可减少50%的院内感染,操作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时提倡使用保护措施手套口罩防护镜隔离衣,措施3,WHO 对安全注射的定义,1 对接受注射者无害-患者安全2 不使医务人员的意外事故增加-医务人员安全3 不使废弃物对他人构成危害-社会安全,措施4-使用安全的产品,措施4-使

7、用安全的产品,密闭防刺伤安全留置针,措施4-使用安全的产品,工具的改进可以在第一时间减少医护人员受到的危害安全注射,输液针具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针刺伤的发生,可减少62-88%(美国CDC 2000年估计),安全的器具需要医务人员高度的责任心、信心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新器具需要技术上的转变。有个学习过程,可能要经历失败。参加培训是成功的关键。任何器具如果不能安全的使用也不能认为是安全的,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良好的操作环境特别防止锐器伤害,措施5,1、保持镇静2、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手套3、(肥皂)流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生理盐水冲洗粘膜4、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 的血液,再用肥皂流水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 部挤压.5、消毒液-碘伏、酒精消毒受伤部位,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局部处理措施,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收集盒中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禁止直接用手接触使用过的针头,刀片等锐器,措施6,更新观念,重视自身职业安全与健康并不断学习摆正经济核算与职业安全的关系创造绿色工作环境是防止针刺伤发生的重要环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