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渔综合种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690349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稻渔综合种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稻渔综合种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稻渔综合种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稻渔综合种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稻渔综合种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稻渔综合种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稻渔综合种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根据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推进稻渔综合种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浙农专发(2023)1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到2027年,全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并巩固在4万亩以上,实现亩均产出水产品100斤、稻谷IOoO斤(山区或特种水稻800斤),亩均增收2500元以上;与单纯种植水稻相比,单位面积化肥、农药使用量平均减少30%和50%以上;新建省级稻渔综合种养重点县1个;创建省、市、县级重点基地创建150个以上(省级重点基地平原地区规模300亩以上、山区规模100亩以上;市、县两级示范主体单个面积100亩以上);培育带动能力强的

2、共富主体3家以上,每家年带动农户50户以上;力争培育稻渔综合种养区域知名稻米、水产品品牌5个以上,走出一条具有绍兴特色、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之路。二、重点任务(一)全力推广发展。紧紧围绕目标任务,落实举措,巩固存量,扩大增量,扎扎实实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依托稻田资源优势,鼓励农作制度创新,打造一批工程标准化、产区规模化、产品品牌化、管理智能化、经营全链化的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示范推动区块连片产业化发展。要充分利用中低产田、低洼田、冬闲田以及复垦地等潜力地块,深度挖掘发展潜能,不断扩大稻渔综合种养面积。(二)创新种养模式。以全市农技、渔技推广体系为主体,发

3、挥科研院所和粮油、水产科技团队优势,以稻虾、稻鳖、稻蛙、稻鱼等模式为重点,优化水旱轮作、茬口衔接、种养管理等技术,加快形成一整套操作流程图、技术明白纸,加强良种选育繁育、稻渔品种选择、种养殖管理、减肥减药、绿色防控、种养尾水处理、产品质量管控等环节的研究与示范,开展稻渔模式对固碳增汇、地力修复、盐渍改良等研究,强化农机、农艺与渔技的有机衔接融合,积极推进数字化技术在稻渔综合种养领域中应用。(三)强化主体培育。支持土地集中连片流转,推行“连片流转+土地整治”模式,推广季节性流转,培育稻渔种养领军企业,深化生产托管服务,培育壮大稻渔综合种养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

4、。加强技术服务,强化指导培训,加快培养一批掌握水稻种植、水产养殖、三产融合、品牌打造的复合型人才,积极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的稻渔综合种养经营主体。支持建设稻渔农业园区,支持开展稻渔综合种养重点县建设,渔业产业集聚发展。(四)打造稻渔品牌。积极引导开展稻渔品牌建设和品牌营销,引导稻渔品牌融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鼓励开展优质农产品、绿色食品、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定,积极搭建平台,开展品牌推介、产品评鉴、博览展销等活动,科普推广“稻渔米、放心米、有机鱼、优质虾”的理念,打造一批具有绍兴辨识度、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稻渔产品品牌。(五)推进融合发展。积极挖掘稻渔综合种养“接二连三”功能,培育本土“

5、产、力口、销”一体化主体,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充分发挥稻渔结合放大效应,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农事体验、研学科普、文化创意等新产业链,推动稻渔综合种养与休闲、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有机结合,打造具有稻渔文化特色的休闲稻渔全产业链,提升稻渔综合种养价值链。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稻渔综合种养是稳粮兴渔、提质增效、富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各区、县(市)农业农村局要切实提高认识,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规划,落实配套政策,细化措施方案,统筹渔业、种植业等力量,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上下协同、齐抓共管、有序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各区、县(市)农业农村局要确定稻渔综合种养具体

6、职能单位(科室)和联系人(附件1),做好目标任务推进季度调度(附件3)。(二)加强政策扶持。要加大财政涉农资金向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倾斜力度,要将稻渔综合种养纳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建设重点,充分利用“双强”项目、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创建、农田水利建设等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以及种业工程、科教创新等专项资金支持稻渔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集中连片开发、良种配套和技术推广。将发展稻渔产业纳入农业用水、用电、用地等优惠政策支持范围,努力保障相关生产、加工、交易和物流等设施用地。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稻渔产业,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创新相关专项保险产品。(三)加强服务管理。要协调“产业团队”等

7、项目支撑,强化“党建引领、帮促共富”专家服务团队等下乡服务,在技术、政策、项目、市场、信息等方面做好全方位指导服务,为生产主体解难纾困,进一步增强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信心。要加强监督管理,指导主体严格执行稻渔综合种养田块沟坑占比不超过10%的红线,避免大面积开挖耕地,鼓励发展少沟或无沟化模式,优化沟坑式样,最大程度发挥边际效应,保证水稻栽插密度,确保稻渔田间工程规范建设。加强稻田生态环境监测,强化投入品管理,加大产地环境、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力度。(四)加强宣传引导。注重聚焦稻渔产业“强”、稻渔环境“美”、稻渔产品“优”、稻渔主体“富”等稻渔综合种养特色与优势,宣传推介稻渔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进展、新成效,及时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具有绍兴特色的稻渔综合种养典型案例。通过各类媒体广泛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影响力。请各区、县(市)农业农村局将附件1于7月20日前报送市农业农村局,附件3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5号前报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