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件】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P104.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95458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3.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课件】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P10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大学课件】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P10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大学课件】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P10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大学课件】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P104.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大学课件】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P104.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课件】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P10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课件】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P104.ppt(1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http:/,第二章 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http:/,人在环境中,个人,环境,生理,心理,社会,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三大理论基础,http:/,内容概要,http:/,1.1 个体老龄化的进程衰老,衰老是人类在生命过程中整个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逐渐衰退现象的总称。,http:/,衰老理论:,http:/,1.2 老年人的生理老化及其特征,各器官逐渐萎缩,功能逐渐丧失,http:/,1.2.1 皮肤及其附属物,(1)皮肤丧失其红润而变得苍白、松弛和皱纹,(2)皮肤和毛发失去光泽、易裂,(3)皮肤干燥易痒,(4)褥疮,(5)皮肤对冷热反应迟钝,http:

2、/,1.2.2 心血管系统,(1)心室肥厚硬化、弹性降低,(2)动脉硬化,http:/,1.2.3 呼吸系统,(1)鼻咽部黏膜退行性畏缩,(2)喉部软骨气管、气管和各支气管黏膜、管壁出现退行性变化,(3)呼吸系统各器官纤毛运动降低,(4)胸腔形成筒状变形,(5)肺脏中肺泡所占比例逐渐减少,肺泡壁弹性纤维变形,http:/,1.2.4 消化系统,(1)牙龈萎缩,牙齿老化、松动、脱落,(2)舌肌萎缩、体积减小,唾液分泌减少,(3)大小肠重量下降并退化,肠道萎缩,(4)肠胃部消化酶分泌减少,(5)肝脏缩小,(6)消化道黏膜和各种消化腺萎缩,http:/,1.2.5 肌肉与骨骼系统(运动系统),(1)

3、肌肉弹性降低,收缩力减弱,(2)骨骼中有机物减少、无机盐增加,(3)关节中软骨硬度和脆性增加,关节液的润滑作用液减少,http:/,1.2.6 泌尿系统,(1)肾脏质量下降、功能衰退,肾小球数量减少且变性退化,(2)膀胱充盈扩张能力和排空能力逐渐下降,http:/,1.2.7 内分泌系统及生殖系统,(1)内分泌器官重量减轻,并发生退行性变化,(2)性器官发生老化,性功能逐渐丧失,http:/,1.2.8 神经系统,(1)大脑逐渐萎缩、重量减轻,脑细胞数量减少,(2)神经传导功能下降,对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http:/,1.2.9 免疫系统,(1)胸腺萎缩,血液中胸腺素浓度极度下降,(2)淋巴细

4、胞分泌的免疫因子、各类免疫球蛋白分子下降,http:/,1.2.10 感觉系统,(1)听觉方面,对声音的感受性和敏感性下降,出现听力减退或耳聋,(2)视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3)味觉方面,味蕾数量减少使得味觉迟钝,(4)嗅觉方面,鼻腔上部嗅觉感应器数量减少,导致嗅觉敏感性下降,(5)皮肤感觉方面,触觉、温度觉、痛觉都出现减退、迟钝,http:/,综合识记小窍门,http:/,1.3 老年人的常见病及预防,老年期疾病,http:/,1.3.1 老年病的临床特征,http:/,1.3.2 常见的老年疾病及预防,http:/,(1)高血压,在老年时(指55周岁以上)的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6

5、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5毫米汞柱,可诊断为高血压。,http:/,患病因素,http:/,临床表现,头痛、头晕、失眠、健忘、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手指麻木或僵硬感、皮肤有蚁虫爬过感或肌肉跳动,出血,http:/,http:/,(2)冠心病,冠心病是指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时阻塞血管,造成冠状动脉内血流不畅、血流量减少甚至完全中断,引起心肌局部缺血或缺氧而产生的疾病,又叫做缺血性心脏病。,http:/,患病因素,http:/,临床表现,心绞痛,心肌梗塞,http:/,预防与治疗,注意膳食结构,以低脂低盐饮食为主,严格控制热量和胆固醇的摄入,戒烟戒酒,坚持运动和锻炼,保持良好和稳定的

6、情绪,一方面要积极治疗引发冠心病的其他疾病,另一方面要定期检查,做好自我保健,http:/,(3)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及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病情进程缓慢,常会诱发肺炎、心脏病等疾病。,http:/,患病因素,外部因素,内部因素,病毒和细菌侵入感染,外界刺激,冬季,长期吸烟,http:/,临床表现,反复发作的咳嗽、咯痰、喘息,X线检查时可发现肺纹理增多,http:/,预防与治疗,注意饮食,戒绝吸烟,防寒保暖,锻炼身体,http:/,(4)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的炎性病变。,http:/,患病因素,细菌、病毒侵吞入胃,急性胃炎后由胃黏膜病变持续不愈演变

7、而来,长期服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或烟酒茶过度,http:/,临床表现,胃胀或隐痛、暖气、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或疼痛,http:/,预防与治疗,积极治疗并彻底治愈急性胃炎,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少用或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保持乐观的心态,http:/,(5)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指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疾病。,http:/,http:/,临床症状,http:/,http:/,(6)糖尿病,糖尿病是指由于胰岛素分泌的减少,引起人体内部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的代谢紊乱,而导致血液中糖分(即血糖)增加和排泄糖尿的一种疾病。,http:/,患病因素,http:/,临

8、床表现,三多多尿、多饮、多食,一少消瘦,http:/,预防与治疗,合理饮食、劳逸结合、心态健康,药物/注射胰岛素治疗,饮食治疗,体育治疗,http:/,总结,(1)饮食:低盐低脂肪食物为主,戒绝烟酒,多吃水果和蔬菜,(2)生活习惯:形成规律,劳逸结合,注意休息,(3)心理:保持心境平和,预防情绪波动,(4)运动:锻炼身体,(5)定期体检、及时治疗,http:/,2 老年社会工作的心理学基础,http:/,2.1 有关老年人的心理学理论,2.1.1 个体心理老化的心理学解释,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在社会中与他人的联系越来越少,关系也越来越弱,最终造成了个体与社会的相互脱离,从而使个体的心理趋于老

9、化。,2.1.1.1 脱离学说,http:/,感觉剥夺实验(赫伦,1954),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要延缓老年人心理的老化,就要让老年人多和社会保持联系。,http:/,2.1.1.2 适应学说,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生理结构和功能的衰退,一方面导致人际关系逐渐弱化,另一方面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而导致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打击,从而引起心理的老化。,http:/,要延缓老年人心理的老化,一方面要增加人际交往、强化人际关系;另一方面要多给予积极的反馈,从而增强其自尊心与自信心

10、。,http:/,2.1.2 个体老年期的心理学理论,2.1.2.1 老年人格类型理论,美国学者莱卡德、利夫森和彼德森按人格的调适状况将老年人分为成熟型、摇椅型、防卫型、愤怒型和自怨自艾型。,http:/,(1)成熟型:事业有成,能客观、冷静地看待人和事,(2)摇椅型:对人和事的发展变化顺其自然,(3)防卫型:对人和事的发展变化奋力争取,(4)愤怒型:把以往的失败归咎于外因,从而迁怒于他人和社会,(5)自怨自艾型:把以往的失败归咎于内因,从而产生深深的自责,http:/,2.1.2.2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人的一生可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对矛盾或危机,成功地解决了这个危机个性发展

11、就顺利,解决失败则个性某些方面的发展就不完全或困难。老年期的矛盾是完美感对绝望。,http:/,http:/,2.1.2.3 皮克的人生后半期七阶段发展论,美国老年心理学家皮克提出了“人生后半期七阶段发展论”,以人的社会心理特征而非年龄为依据,把老年人的发展划分为七个阶段,在每一发展阶段,人的心理都要经历一次转化。,http:/,(1)尊重智慧胜过体力,(2)社会的人际关系胜过两性间的人际关系,(3)情绪的淡漠胜过情绪的丰富,(4)心理上的刻板胜过随和性,(5)关心自己胜过关心工作,(6)关心身体健康胜过关心心理健康,(7)以自我超脱来战胜对死亡的恐惧,http:/,2.2 老年人的心理变化,

12、http:/,2.2.1 老年人智力的变化,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那些心理特征。,能力,http:/,智力的因素:,1966年,霍恩和卡特尔通过因素分析发现,智力包含两个主要因素,他将其称之为液态智力和晶态智力。,智力,http:/,液态智力,晶态智力,出现退化,有所提高,老年人的智力状况:,http:/,2.2.2 老年人记忆的变化,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记忆,http:/,记忆,http:/,再现,老年人的再认能力明显优于回忆能力,http:/,2.2.3 老年人性格的变化,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老年人的性格,h

13、ttp:/,2.2.4 老年人情绪的变化,情绪是人对事物、事物的属性以及事物之间联系的一种特殊的态度。,老年人的情绪,http:/,2.3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与精神问题,2.3.1 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http:/,2.3.1.1 生理因素,http:/,2.3.1.2 社会因素离退休,http:/,2.3.1.3 家庭状况,http:/,2.3.1.4 婚姻状况,http:/,2.3.1.5 环境因素,http:/,2.3.2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1)离退休后的心理适应问题,(2)自我评价的下降,(3)对身心功能减退的不安,(4)对生理疾病的不安和对死亡的恐惧,(5)由于生活事件而引

14、发的心理问题,http:/,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的调适,(1)积极正确地对待各种疾病,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2)走出家庭、走向社会,(3)丰富自己的休闲生活,(4)家庭和睦,(5)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http:/,2.3.3 老年人常见的精神疾病,老年期神经症,老年性痴呆症,老年性格异常,http:/,3 老年社会学理论,老年社会学理论旨在从社会学的角度解释个体老龄化的原因,介绍个体老龄化的过程,总结个体老龄化的规律,从而更老地来应对老龄化。,学科基础,主要内容,最终目的,http:/,老年社会学理论的两个层面,http:/,3.1 微观层面,http:/,3.1.1 脱离理论,老年人因活

15、动能力的逐渐下降和生活中各种角色的丧失,而希望摆脱要求他们具有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社会期待,愿意扮演比较次要的社会角色,自愿地脱离社会。,http:/,(1)老年人自愿脱离社会,(2)老年人脱离社会对自己和对社会都有好处,主要观点,http:/,批驳,(1)很多老年人脱离社会之后产生不适感,加速了衰老和死亡,(2)很多老年人脱离社会之后又重新回到了社会,或参与其他一些社会活动,(3)事实表明,那些与人交往频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老年人更显得身心健康,生活满意度也较高,http:/,3.1.2 活动理论,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能够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适应社会。,http:/,拉马

16、克:“用进废退”学说,http:/,(1)用新的角色取代失去的角色,(2)在新的社会参与中重新认识自我,主要观点,http:/,批驳,(1)即使老年人愿意参与活动,但未必能胜任,(2)忽视了不同老年个体之间以及同一老年个体不同人生阶段的差异,http:/,3.1.3 连续性理论,中年期的个性和生活方式将保持一种连续性而持续到老年期,因此,如果一个老年人在老年时仍能保持中年时代的个性和生活方式,那么他将会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内部连续性,外部连续性,心理,行为,http:/,注意,连续性并非越多越少,更不是越少越好,适度的连续性才能导致高生活满意度。,http:/,批驳,(1)忽视了外部环境因素对

17、个体衰老的影响,(2)注意到了不同老年个体之间的差异,但仍然忽视了同一老年个体不同人生阶段可能出现的变异,http:/,3.1.4 角色理论,角色是个人与社会相互接纳的一种形式,老年人角色变化的显著特征是发生了不可逆转的角色丧失或中断,因此成功的老年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能否适应改变了的角色和任务。,http:/,优胜劣汰,适者生存,http:/,预防、减缓老年人衰老的有效方法是协助老年人正确认识角色转换的客观性,积极寻找、适应新的角色。,http:/,3.1.5 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互动就是通过资源交换以满足自我需求的行为。老年人的贡献越来越少,收入也越来越少,因此地位越来越低。,提高老年

18、人地位的根本途径是保持并提高老年所拥有的可用于交换的社会资源。,http:/,3.1.6 相互作用理论,环境、个体及其相互作用对个体的衰老具有重要影响。,http:/,(1)象征性相互作用理论,环境与个人的相互作用会加快或延缓个体的衰老。工作者应积极促成老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一方面,调适环境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另一方面,协助老年人积极地适应环境。,http:/,(2)标志理论,人们是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判、态度来思考自己。如果把老年人划入到某种类型,老年人就会不由自主地根据这种划分作出反应,从而形成自我概念。,http:/,(3)社会损害理论,接受消极标志的老人就会处于消极和依赖的地位,进

19、一步丧失原先的独立自主能力。,http:/,(4)社会重建理论,应通过向老年人提供机会,让他们生活在一个不受社会总价值观念影响和结构适当的环境中,以增加其自信心和独立意识,这可以干预并阻断由于社会损害所形成的消极反馈循环。,http:/,3.2 宏观层面,http:/,3.2.1 老年亚文化理论,老年群体内部的频繁交往形成了特定的老年亚文化,使得老年群体显示出某些共同的特征,老年亚文化是老年人重新融入社会的最好方式。,http:/,(1)作为一个群体捍卫并争取自己的权益和资源,(2)容易形成年龄歧视、负面的自我概念,http:/,3.2.2 年龄分层理论,人的一生可分为多个年龄层,每一个人都从

20、属于一个特定的年龄层,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不断从一个年龄层进入另一个年龄层,并伴随着生理特征和社会特征的双重变化,因此个体的行为也必然会相应发生变化。,http:/,(1)生命历程:相同年龄层的人具有相同的生理特征,(2)历史历程:相同年龄层的人经历相似、置身的环境相同,扮演着大致相似的角色,http:/,批驳,(1)过于强调整体性和统一性,忽视了个体性和差异性,(2)无法解释同一年龄层内部经常存在的个体差异,http:/,3.2.3 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社会与老年人的关系具有两重性:一方面现代化推进了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数的增加,另一方面又削弱了老年人的社会地位。,http:/,3.2.4 政治经济理论,老龄化问题是社会结构带来的,而不是个人因素的结果。因此,要想改变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只能改变社会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