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情境1-全站仪采集数据的测站设置.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699079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情境1-全站仪采集数据的测站设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子情境1-全站仪采集数据的测站设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子情境1-全站仪采集数据的测站设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子情境1-全站仪采集数据的测站设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子情境1-全站仪采集数据的测站设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子情境1-全站仪采集数据的测站设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情境1-全站仪采集数据的测站设置.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习情境二 草图法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教研室,子情境1 全站仪采集数据的测站设置,准备工作 全站仪的坐标测量功能,提纲:,一、准备工作,1.人员组织目前的全野外数字测图实际作业,按照数据记录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3种主要的作业模式:绘制观测草图作业模式碎部点编码作业模式 电子平板(或PDA)作业模式,草图法测图时,作业人员一般配置为:,观测1人,领尺1人,跑尺13人,所以每个小组至少3人。领尺员是小组核心成员,负责画草图和内业成图。跑尺员的多少与小组测量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有关,操作比较熟练时,跑尺人员可以2-3人。一般外业观测1天,内业处理1天。或者白天外业观测

2、,晚上完成内业成图处理。,编码法测图时,每个小组最少为2人:观测1人,跑尺1人,操作非常熟练时也可以增加跑尺人员的数量。目前生产单位多采用自己开发的数字测图软件测图,采集数据时由全站仪观测人员输入自主开发的编码,不需要绘制草图。内业成图时,计算机根据编码自动绘图。,电子平板法测图时,作业人员一般配置为:观测员1人,便携机操作人员一人,跑尺员一至三人。采用GPS RTK采集数据时,则主要根据配置的流动站数量来确定外业观测人员的人数。除基准站以外,每多1个流动站多1人。,2.仪器工具的选择与检验,通常数字测图所需要的测绘仪器和工具有全站仪(配有三脚架、棱镜、对中杆、备用电池、充电器)、数据线、对讲

3、机、钢尺(或皮尺)、小卷尺(量仪器高用)、记录用具等。,3.测区踏勘,测区踏勘主要调查了解的内容有:交通情况。包含公路、铁路、乡村便道的分布及通行情况等。水系分布情况。包含江河、湖泊、池塘、水渠的分布,桥梁、码头及水路交通情况等。植被情况。包含森林、草原、农作物的分布及面积等。控制点分布情况。包含三角点、水准点,GPS点、导线点的等级、坐标、高程系统,点位的数量及分布,点位标志的保存状况等。居民点分布情况。包含测区内城镇、乡村居民点的分布,食宿及供电情况等。当地风俗民情。包含民族的分布、习俗和地方方言、习惯和社会治安情况等。,4.资料准备,数字测图需要准备的资料主要有:已有控制点坐标高程成果旧

4、有的图纸成果其他资料。,5.作业区划分及作业计划,数据测图与传统手工测图的划分方法不一样,传统手工白纸测图一般以图幅划分作业范围和区域,而数据测图则以道路、河流、沟渠、山脊等明显线状地物为界线,将测区划分为若干个作业区。对于地籍测量来说,一般以街坊为单位划分作业区。分区的原则是各区之间的数据(地物)尽可能地独立(不相关)。,6.编写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主要内容有:任务概述:说明任务来源、测区范围、地理位置、行政隶属、成图比例尺、任务量和采用的技术依据。测区自然地理概况:说明测区海拔高程、相对高差、地形类别、困难类别和居民地、道路、水系、植被等要素的分布与主要特征;说明气候、风雨季节及生活条件等

5、情况。已有资料的分析、评价和利用:说明已有资料采用的平面和高程基准、比例尺、等高距、测制单位和年代,采用的技术依据,对已有资料的质量评价和可以利用的情况。,设计方案:成图规格和成图精度根据项目设计要求和地形类别,说明成图方法和图幅等高距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布设方案、有关的技术要求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的施测方法、限差规定和精度估算等根据技术人员素质和资料等情况采集和绘图方法要求采用新技术、新仪器时,要说明方法和要求,规定有关限差,并进行必要的精度估计和说明。,二、全站仪的坐标测量功能,TOPCON GPT-3102全站仪简介测角精度:2秒,最小计数1秒;测距精度:22ppmD;测程:单棱镜3000m

6、,免棱镜350m;键盘:双面全中文数字键;内存:24000个测量点的存储容量。,TOPCON GPT-3102全站仪,操作键,1.TOPCON GPT-3102全站仪按键名称及功能表,2.TOPCON GPT-3102全站仪显示符号及其内容,3.星键模式,4.TOPCON GPT-3102全站仪常见测量模式操作,角度测量,5.角度测量,TOPCON 3102全站仪的距离测量模式显示内容,6.距离测量,7.坐标测量,坐标测量操作按键,8.偏心测量,在全站仪上的操作步骤如下:,在测距模式下按F4键翻页;按F1键启用偏心测量;按F1键选择角度偏心;用望远镜照准棱镜C(仅水平转动望远镜),按F1键测量

7、,显示仪器至棱镜之间的水平距离;按F1键(下步),并转动望远镜照准P点;按F1键(下步),显示P点的平距(或斜距、高差);按F1键(下步),显示P点的N坐标(X坐标);重复按键盘上的坐标键,再显示P点E坐标(Y坐标)和P点Z坐标(高程)。,9.悬高测量(REM),在全站仪上的操作步骤如下:,按MENU键,按F4键翻页;按F1键选择程序后,再按F1启用悬高测量;按F1键选择棱镜高v;用望远镜照准B点处的棱镜,测量仪器至棱镜之间的水平距离HD(即图中);转动望远镜照准P点,则显示的VD即为所求高差h(图中h),10.对边测量(MLM),在全站仪上的操作步骤如下:,按MENU键,按F4键翻页;按F1

8、键选择程序后,再按F2启用对边测量;按F2键选择不使用坐标文件;按F1键选择MLM-1(A-B,A-C);用望远镜照准P1点处的棱镜,测量仪器至棱镜之间的水平距离HD;转动望远镜照准P2点处的棱镜,测量仪器至棱镜之间的水平距离HD;测量完毕,显示P1和P2点间的平距(dHD)、高差(dVD)或斜距、高差;接着再照准P3点的棱镜,可以连续测量出P1点和P3点的距离和高差。,11.拓普康GTS全站仪测站设置,进行数据采集之前,应该进行有全站仪的有关参数设置。常见参数有:温度、气压、气象改正数、仪器的加常数、乘常数、棱镜常数、测距模式等。对地形测量来说,则主要注意棱镜常数、测距模式、气象改正等方面的

9、设置。,(1)安置仪器,输入采集数据文件名在TOPCON GPT-3102全站仪的正常测量模式下,按MENU键进行入“菜单”;按F1键选择“数据采集”;按F1键“输入”新文件名(或“调用”已有文件)后回车,如输入文件名为“20090415”。,(2)输入测站点坐标、高程,测站点的坐标、高程数据可由两种方法设定。一是直接由键盘输入,二是利用内存中的坐标数据来设定。在“数据采集”菜单中,按F1键选择“测站点输入”;依次输入测站点“点号”、“标示符”(可省略不输入)、“仪器高”;按F4键(“测站”)输入“坐标”,或调用已知坐标成果文件中的某点;按F3键“记录”测站点的相关输入信息(点号、仪器高、坐标

10、等)。,(3)输入后视点坐标高程,后视点数据可按如下3种方法设定。一是直接键人后视点坐标;二是利用内存中的坐标数据设定;三是直接键人定向方向角。在“数据采集”菜单中,按F2键选择“后视”;依次输入“后视点”点号、“编码”、“棱镜高”;按F4键(“测站”)输入后视点“坐标”,或调用已知坐标成果文件中的某点;按F3键“测量”,测量测站至后视点的方位、距离或后视点的坐标,以实现定向与检核。此步骤不可缺少,可以尽早发现测站点或后视点的输入错误。,(4)测量碎部点,用全站仪望远镜照准前视碎部点处的棱镜,在“数据采集”菜单中,按F3键选择“前视/侧视”;按F1键或上下光标键输入立镜点的点号(如0001)、编码、觇标高;按F3键“测量”,选择采集数据的类型(坐标、角度、距离),一般采集碎部点的坐标高程,按“测量”键保存后,屏幕显示下一立镜点的点号(点号顺序增加,如0002);瞄准下一立镜点,并按F4(“同前”)或F3键(“测量”),即完成了对第二立镜点的观测,屏幕显示下一立镜点的点号;依次测量第3点、第4点。,顶岗实习,本讲结束!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教研室 2009年11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