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小豆与芍药间作生产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707053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小豆与芍药间作生产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红小豆与芍药间作生产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红小豆与芍药间作生产技术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红小豆与芍药间作生产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小豆与芍药间作生产技术规程.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红小豆与芍药间作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红小豆(M7?gaangularis(WiIId)Ohwi&Ohashi)与芍药(PaeoniaIactifloraPall.)间作的产地环境、选地和整地、种植、田间管理、收获贮藏、生产档案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红小豆芍药间作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GB9137保护农作物的大

2、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525有机肥料标准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3术语与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与定义。4产地环境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2018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和GB9137的规定,农田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5084规定。5选地和整地5. 1选地选择无农药残留地块,以地势平坦、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地块为宜。5.2整地种植芍药时,进行深翻,耕深30Cllb旋平,随整地起垄,垄距70cm。种植红小豆时不进行二次整地。6种植6.1种子选择芍药选

3、择芽头饱满、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芽头,按每块2-3个芽切成若干个芽头做为种栽。红小豆需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选择有明确种子来源的优质、高产、直立、抗逆性强的红小豆品种。种子质量符合净度不低于98%、纯度不低于96%、发芽率不低于85%。6. 2播种时间XX省芍药一般在8月上旬至9月下旬种植。红小豆在第2年的5月中旬至6月上旬,土壤5cm地温稳定通过15fC即可播种。7. 3间作方式第1年单作芍药,第2年间作红小豆。采取垄药沟豆的种植模式。芍药种于垄台,每间隔2垄芍药播种1行红小豆于垄沟。6.4播种方式芍药种植采用垄上直接开沟,株距25cm-30cm,穴深12cm,每穴栽1-2个芽头,芽头向上,切面

4、向下放入种栽,覆土10cm,压实,以保墙越冬,亩保苗量3500株左右。红小豆在芍药种植后的第二年于垄沟单行精量点播,播深一般在3cm-5cm,株距7cm-10cm,每亩芍药地间作红小豆5000株左右。7田间管理7.1 灌溉土壤含水量低XX间持水量的60%且无明显降雨时,应及时灌溉。灌溉水质量符合GB5084标准。7.2 施肥种植芍药时,结合整地亩施腐熟的有机肥1500-2500公斤,芍药种植第一年每亩可追施腐熟的有机肥1500公斤,种植红小豆时不施肥,三年生以上的芍药每亩可追施腐熟的有机肥2000-2500公斤。肥料使用符合NY525标准和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规定。7.3 中耕除

5、草芍药栽后至红小豆播种前进行2次中耕,第一次中耕在第2年早春土壤耕层15cm解冻后进行,中耕要浅,避免伤害药根;红小豆播种前进行第二次中耕。其它时节进行人工除草。7.4 病虫害防治芍药病虫害防治,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和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的要求。灰霉病可在发病后,清除病残株或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800-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叶斑病可在发病前喷施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进行处理;地下害虫可用白僵菌粉剂拌细土沟施防治,或0.3%苦参碱可湿性粉剂7000倍液灌根防治。红小豆不进行病虫害防治。8收获贮藏8.1 红小豆收获

6、贮藏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收获,注意避开雨天,以免籽粒出现变色等,影响产品质量。100%豆荚成熟时,进行人工收获,结合机械进行脱粒。脱粒后在阴凉、干燥、通风处存放,避免阳光下晾晒。籽粒含水量达到13.5%以下,可入库贮存。8.2 芍药收获贮藏芍药以栽后34年采收为好。9月份中旬就可以进行采收;选晴天,割去地上部分,挖药机挖出赤芍根,洗去根及根茎上附着的泥土等杂质,将粗根从芍头着生处切下留种;切下的芍根去掉根茎及须根等杂质,切去头尾,修平,进行晾晒或烘至半干;然后按大小分档,捆成小把,晒或烘至足干,贮于通风干燥阴凉处。9生产档案建立生产档案,包括产地环境、选地和整地、种植、田间管理、收获贮藏等技术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