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脂膜炎.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715090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8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节脂膜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结节脂膜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结节脂膜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结节脂膜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结节脂膜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节脂膜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节脂膜炎.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结节性脂膜炎,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 侯 平,结节性脂膜炎(nodular panniculitis)是一种原发于脂肪小叶的非化脓性炎症,曾称为复方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即韦伯病(Weber-Christian disease)本病病因不清,发病机制不明。,第一期急性炎症期第二期吞噬期第三期纤维化期,病 理,第一期急性炎症期属早期。镜下表现为脂肪细胞变性、坏死,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部分病例伴有血管炎改变。,第二期吞噬期在变性坏死的脂肪组织中有大量巨噬细胞浸润,并吞噬变性的脂肪细胞,形成具有特征性的泡沫细胞。,第三期纤维化期属晚期。此期泡沫细胞大量减少或消失,被

2、纤维母细胞取代,产生大量胶原纤维而发生纤维化,故称纤维化期。,本病女性多发,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30-50岁多见。常呈急性或亚急性过程,反复发作。,临床表现,主要为周身症状发热,可为高热,热型多为间歇热或不规则热,亦可表现为弛张热,多见于系统型。发热时可伴有周身不适,关节肌肉疼痛等。,皮肤表现也称皮肤型,病变仅累及皮下脂肪组织。以皮下结节为特征:大小不等 N(14cm,亦可大于10cm)成批出现,常对称分布。好发于臀部,大腿及小腿,也可累及上肢和躯干部。,皮损表面可呈暗红色或红斑样皮下结节,硬、有触痛,常与皮肤粘连。结节消退后,皮损处可有程度不等的凹陷和色素沉着。(凹陷是由于脂肪萎缩并纤维化

3、而导致的萎缩性瘢痕)。偶见皮下结节可自行破溃,流出棕黄色油样液体,称为液化性脂膜炎。,内脏损害又称系统型。内脏损害可与皮肤损害同时出现,也可出现在皮肤损害之后,偶有内脏损害先于皮肤损害者。,各脏器均可受累包括肝脏、小肠、肠系膜、大网膜及腹膜后的脂肪组织。尚可累及骨髓、心肺、脾、肾及肾上腺等。系统型发热多为弛张热,发热与皮疹同时出现,皮疹出现后热度逐渐上升,可高达40,持续12周后体温逐渐下降。,消化系统受累较为常见。表现为右季肋部疼痛,肝脏肿大,黄疸、肝脏异常。累及肠系膜、大网膜和腹膜后脂肪组织时,可出现腹痛、腹胀,腹部包块、肠梗阻及消化道出血等。,呼吸系统受累可出现胸痛、胸膜炎、胸腔积液,可

4、有肺门阴影和肺内一过性肿块。骨髓受累时,可出现全血细胞减少。肾脏受累时可出现肾功能不全。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时可导致精神异常或神智障碍。,实验室检查多于非特异性改变。如血沉增块。血常规可出现白细胞增多,伴核左移,但骨髓受累时,可有全血细胞减少。可有肝功和肾功异常,亦可出现血尿及蛋白尿。免疫球蛋白增高、补体降低。血及尿淀粉酶、血清脂肪酶和1-抗胰蛋白酶正常。,1.青壮年女性多发。2.反复发作,成批出现的皮下结节为特 征表现,皮疹消退后皮肤可有凹陷和 色素沉着。3.常伴有发热、关节及肌肉疼痛4.系统型可有脏器受损,诊断临床特点,皮肤结节是诊断的主要依据,分为三期:第一期急性炎症期第二期吞噬期第三期纤维

5、化期尤其是泡沫细胞为本病之特征性所见,病理诊断,结节性红斑:也可有对称分布的皮下结节,但多位于小腿伸侧,常明显突出于皮肤,呈结节性红斑,无破溃,不留瘢痕病理为间隔性脂膜炎伴血管炎。常见于白塞病,干燥综合征,结节病等。,鉴别诊断,硬红斑:为小腿屈伸的结节性斑块,体积较大,数目较少,易破溃而形成难以 合的溃疡。硬红斑是结核病时皮肤损害的表现,病理改变为结核性肉芽肿。,结节性多动脉炎:也表现为皮下结节,但常沿动脉分布走行,内脏损害以肾脏和心脏最多见。P-ANCA常呈阳性,伴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病理为中、小动脉坏死性血管炎,伴尖细胞侵润。,组织细胞吞噬性脂膜炎:又称噬血细胞综合症。可有皮下结节,反复发热

6、,肝肾功异常,全血细胞减少及出血倾向。病情危重。进行性加剧,常死于出血。病理改变为“豆袋状”细胞即组织细胞吞噬了各种血细胞(如红细胞或血小板)及其样片。,(一)一般治疗(二)非甾体抗炎药(三)糖皮质激素(四)免疫抑制剂,治 疗,一般治疗消除感染灶适当选用抗生素。停用可疑的致病药物。可用饱和的碘化钾溶液,5滴,日3次,口服。,NSAID药物可退热、镇痛。适用于发热、关节及肌肉疼痛者。如:吲哚美辛(消炎痛),25mg,日3次,口服。或双氯酚酸(扶他林),25mg,日三次,口服。NSAID药物主要的副作用有消化道反应、肾脏损害及外周血细胞减少等。,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糖皮质激素为首选药物,

7、疗效明显。常用泼尼松(强的松)4060mg,早餐后顿服。当症状缓解后两周逐渐减量。急性重症病例可用甲泼尼龙(甲强龙),120 mg,静美。三天后改为泼尼松口服。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激素的副作用。,免疫抑制剂适用于病情较重患者。常用药物有硫唑嘌呤 50-100mg,分2次口服。环磷酰胺800-1000 mg,静滴,每2-4周一次。环孢素100-200 mg,分2-3次口服。,其他免疫抑制剂羟氯喹100-200 mg,每日1-2次口服。沙利度胺(反应停)100-200mg,睡前口服。雷公藤多甙片20mg,日3次口服。应用免疫抑制剂时,应定期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等。,预后皮肤型者,常多年缓解,预后较好。系统型(有内脏器官受累)病人,常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及感染等。,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