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第六章想象的发展.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21820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心理学第六章想象的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幼儿心理学第六章想象的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幼儿心理学第六章想象的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幼儿心理学第六章想象的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幼儿心理学第六章想象的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心理学第六章想象的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心理学第六章想象的发展.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幼儿想象的发展,第一节 想象概述,一、什么是想象(一)含义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思维的特殊形式。想象是幼儿学习、理解、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二)想象的构成方式1、黏合:(美人鱼、猪八戒)2、夸张或强调(九头鸟、小人国)3、拟人化4、典型化(文学、艺术创作),(三)想象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1、想象的产生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标志2、想象是儿童理解的基础3、想象在游戏中作用:游戏离不开想象4、想象发展是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核心5、想象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二、想象的种类,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一)无意想象 没有预定目的的,在一定刺激作

2、用下,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想象。注:梦是在睡眠状态下产生的一种正常的心 理现象,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二)有意想象,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的想象。科学家提出的各种假说,文学艺术家在头脑中构思的人物形象等都是有意想象的结果。,根据语言的描述和非语言(图样)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例如:建筑工人根据建筑蓝图想象出建筑物的形象;例如:南方人通过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可在头脑中形成北国风光的情景;,1、再造想象,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2、创造想象,例如:鲁迅先生创作的“阿Q”形象,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

3、相联系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例如:各种神话、童话中的形象。注:当人们依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想象未来时,这种想象叫做 理想。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甚至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进程,这种不可能实现的想象叫做 空想。,3、幻想,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一、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一)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幻灯片 12(二)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幻灯片 14(三)想象易脱离实际,与现实混淆。幻灯片 15,二、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在文学艺术等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条件。,、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创设问

4、题情境,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让幼儿想象事物的具体情况,自主解决问题。,、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抓住日常生活中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进行想象。,1、幼儿初期,儿童的想象常无预定的、明确的目的,是在外界事物的直接影响下产生的,主题易变。例如,小班幼儿画画时,并不知道要画什么,只满足于在纸上乱画;搭积木时,只对结构动作感兴趣重复搭好推倒的动作,以想象过程为满足。,2、幼儿中期,有意想象开始发展,想象出现了主题,但不能持久,常以当前感知对象为转移。例如,在画画时常边画边根据已画出的线条、图形而改变原定想象的内容。,3、幼儿晚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成人的教育引导下,儿童不仅能根据成

5、人的要求展开想象,而且在一些活动中能自己确定主题,围绕主题想象,并能排除无关事件的干扰,将主题进行到底。大班幼儿不仅对想象活动的过程感兴趣,而且开始对想象的结果感兴趣,并进行简单的评价。,例如,画画时会边画边自言自语:“画得不像,小兔子的耳朵画得太短了,应该再长一些,1、幼儿初期 儿童的想象常依靠成人的言语描述或外界情境的变化,想象中的形象多是记忆表象的简单加工,缺乏新异性。,2、幼儿中晚期 想象的内容日益丰富,而且在再造想象中出现了一些创造想象的因素。例如:能根据一些有结构的、开放的材料,编造较复杂的故事;游戏的情节更加复杂,能事先确定游戏规则,分配游戏角色;在绘画、纸工等活动中出现了一些与

6、范例不同的成分。,3、幼儿晚期 结构游戏、象征性游戏和角色游戏都已发展到了顶峰。研究发现,5岁幼儿已开始形成幻想的倾向,喜欢提出一些新奇的问题和使成人感到幼稚可笑的想法。,幼儿受生活经验和空间知觉发展水平的限制,想象常脱离实际,与现实混淆,这是幼儿想象的突出特点。幼儿常根据自己的主观体验和经验来体会和想象现实,使想象具有特殊的夸大性和缩小性,夸大印象中特别深刻的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缩小其余部分。(例如:儿童画“寻找失落的铅笔”,用主观的空间关系代替客观的空间关系,把正面和侧面重叠在一起,大小比例失调,过分夸大了找到的铅笔和手。),幼儿还常把想象与现实混淆,看到同伴有自己喜爱的玩具,会说:“我妈妈也给我买了一个。”被成人误认为故意说谎。,幼儿晚期,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认识能力的增强,幼儿开始能区分想象的东西与真实的东西,并向成人提出“这个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之类的问题。由于许多想象中才能获得满足的东西已变成现实,幼儿在游戏中开始追求逼真,智力游戏和竞赛性游戏开始逐渐取代象征性游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