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临床实践中常用统计学指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证临床实践中常用统计学指标.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循证临床实践中常用统计学指标及解释,天津市三中心医院 邸阜生,一、病因/不良反应研究,1、危险度 是指结局事件的发生概率。某结局事件的危险度=发生该事件的人数/(发生该事件的人数+未发生该事件的人数)。例如:暴露组结局事件的危险度=a/(a+b),非暴露组结局事件危险度=c/(c+d),表1-4 病因学因果效应分析表,2.相对危险度(RR)是前瞻性研究中较常用的指标,指病因暴露组的发病率与未暴露组发病率的比值,或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之比,常用来表示暴露于疾病联系的强度。其值越高,则因果效应越强。RR=a/(a+b)/c/(c+d),RR1时,表示暴露因素是疾病的有害因素,且RR越大,
2、暴露因素对疾病的不利影响就越大;RR1时,表示暴露因素是疾病的有益因素,且RR越小,暴露因素对疾病的有益作用就越大;RR=1时,表示暴露因素与疾病无关。,3.比值比(OR)为两个比值之比,指病例组研究因素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比。OR=ad/bc。当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较低时,即病例暴露数(a)和对照组暴露数(c)均较小,OR近似于RR,用于病例-对照研究表示致病因素的致病效应值。在回顾性研究中OR值的解释与RR相同,OR越高,则因果联系强度越强。,4.归因危险度(AR)是病因暴露组的发病率减去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所得的差值,表明这一部分患者的发病是排除了对照组本身发病率后,为被研究的病因引
3、起疾病的净效应,亦称为绝对危险度。AR=a/(a+b)-c/(c+d),5.可信区间(CI)为判断所设计的研究和临床观察指标的真实范围,常计算95%可信区间。可信区间是按一定的概率(1-a)去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可信区间包括准确度和精确度两种属性。准确度是指区间包含总体参数的可能性大小;精确度是指可信区间的宽度,为可信区间上限 与下限的差值,宽度越小,则精确度越高,6.事件发生率 如药物不良反应,发病率,患病率。这些事件在不同的组别则分别表示:试验组事件发生率(EER)和对照组事件发生率(CER)7.绝对危险率增加率(ARI)即试验组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事件发生率的绝对差值。ARI=E
4、ER-CER,8.相对危险度增加(RRI)即ARI被EER除所获得商值的百分率。RRI=(EER-CER)/EER。9.出现一例不良反应需要处理的病例数(NNH)NNH=1/ARI.NNH的值越小,某治疗措施引起的不良反应越大,举例-表口服钙离子拮抗剂引起下肢水肿的研究,EER=18/200=9%CER=13/200=6.5%RR=a/(a+b)/c/(c+d)=(18/200)/(13/200)=1.38ARI=EER-CER=(18/200)-(13/200)=0.09-0.065=2.5%RRI=(EER-CER/EER)=2.5%/9%=27.78%NNH=1/ARI=40,二、诊断性
5、研究表(1-6)诊断性试验结果与金标准诊断结果的关系,1、敏感度(Sen)指由标准诊断方法确诊的病例组中经诊断性试验查出阳性人数的比例,即真阳性率。Sen=a/(a+c)2、特异度(Spe)指由标准诊断方法确诊无病的对照组中经诊断试验检出阴性结果的人数的比例,即真阴性率。Spe=d/(b+d)3、准确度(Acc)指诊断性试验的全部真阳性者和真阴性者占受试对象总和的比例。Acc=(a+d)/(a+b+c+d),4、阳性预测值(+PV)指诊断性试验检测的全部阳性例数中,真阳性所占的比例。+PV=a/(a+b)5、阴性预测值(-PV)指诊断性试验检测的全部阴性例数中,“无病”者(真阴性)所占的比例。
6、-PV=d/(c+d)6、患病率(Prev)是指在某特定的时间点、某一人群中,患某种疾病的人的比例,也称验前概率。Prev=(a+c)/(a+b+c+d),7、似然比,(1)阳性似然比(+LR)指出现在金标准确定有病的受试者阳性试验结果与出现在无病受试者阳性试验结果的比值,即真阳性率与假阳性率之比值+LR=Sen/(1-Spe)(2)阴性似然比(-LR)指出现在金标准确定的有病的受试者阴性试验结果与出现在无病的受试者阴性试验结果的比值,即假阴性率与真阴性率的比值-LR=(1-Sen)/Spe,举例 表1-7 RT-PCR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的效果,Sen=a/(a+c)=68/72=94.4%Sp
7、e=d/(b+d)=52/60=86.7%+PV=a/(a+b)=68/76=89.5%-PV=d/(c+d)=52/56=92.9%Acc=(a+d)/(a+b+c+d)=(68+52)/132=90.9%Prev=(a+c)/(a+b+c+d)=(68+4)/132=54.65+LR=Sen/(1-Spe)=0.944/(1-0.867)=7.1-LR=(1-Sen)/Spe=(1-0.944)/0867=0.065,三、治疗/预防性结局,1、试验组事件发生率(EER)即试验组某事件的发生率,如对某病采用某些防治措施后该疾病的发生率。2、对照组事件发生率(CER)即对照组中某事件的发生率,
8、如对某病不采取防治措施的发生率。,3、相对危险度降低(RRR)指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结局事件发生减少的百分比。RRR=(CER-EER)/CER=1-RR。如果结局事件是不良事件、严重事件,则通常RRR在25%-50%或更大时才有临床意义,说明治疗组经治疗后其不良事件的发生可降低25%-50%或更多。如果结局事件是良性事件,则RRR在-50%-25%或更小时才有临床意义,说明治疗组经治疗后良性结局的发生率可增加25%-50%或更大。,4、绝对危险度降低率(ARR)指治疗组和对照 组结局事件发生概率的绝对差值,即治疗组与对照组结局事件危险度的绝对差值。ARR=CER-EER。此值越大,临床意义亦
9、越大。当反映试验组与对照组某病发生率增减的绝对量时,ARR较 RRR更明确,更具有临床意义。,5、需要治疗的患者数(NNT)即为挽救一例患者免于发生严重的不良结局事件,需要治疗的患者总数。NNT=1/ARR6、防治性措施受益与危害的似然比(LHH)指标反映了防治措施给受试者带来的受益与危害的比例。LHH1,利大于弊,反之,LHH1,弊大于利。LHH=NNT/NNH,举例 表1-8吸入布地奈德预防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比较,EER=8/100=8%CER=76/100=76%RR=EER/CER=0.11RRR=(CER-EER)/CER=1-RR=0.89ARR=CER-EER=76%-8%=68
10、%NNT=1/ARR=1/0.68=1.47,四、预后性研究,1、发病率 表示一定期间内某人数中发生某病新病例的频率2、患病率 又称现患率和流行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某病的现患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3、中位生存时间 是指研究中50%的患者死亡所需要随访的时间4、生存率 指从疾病临床过程的某一点开始,一段时间后存活的病例数占总观察倒数的百分比。5、生存曲线 可以反映预后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例如三种不同预后其1年生存率都是20%,但三条生存曲线(A、B、C)形态却不同(如下图)A显示中位生存时间为3个月,提示疾病早期预后就很差B显示中位生存时间 为9个月,提示疾病早期预后好,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来恶化C显示生存时间为7个月,1年中死亡率稳定下降,0,50,100,50,100,0,0,50,100,3,6,12,9,随访时间(月),生存率(%),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