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设计.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27708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2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设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设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设计.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一、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模式二、心理健康咨询(辅导)模式:学习指导和升学指导(一)心理健康(辅导)的治疗模式辅导人员站在医学的立场上,对心理异常的学生给予严格的心理诊断和耐心的心理治疗,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的心理功能得到恢复和协调。影响理论主要有: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二)心理健康(辅导)的发展模式,发展模式是指遵循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针对学生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任务、矛盾和个别差异,促使其心理矛盾得到妥善解决,心理潜能获得有效发挥,个性和谐发展。理论基础主要是各种发展心理学理论。(三)心理健康辅导的社会影响模式辅导者依据社会心理学关于人际交往和

2、社会影响的原理,注重社会文化背景、社会角色、性别差异、价值观念、民族习惯、个性倾向等多种因素对学生和辅导过程的影响,主要理论有:角色理论、归因理论等,三、定期心理健康咨询、治疗模式四、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德育渗透模式五、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概念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相信学生积极参与的主体活动是学习程序性知识、获得情绪、情感体验、提高技巧和能力的重要方式,相信集体的规范、沟通、凝聚力和集体氛围在促进个人心理成长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和成长发展的实际需要而设计。操作性、体验性、创造性、集体性。,心理健康教育活

3、动课的目标,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优化心理素质(认知性目标、情感性目标、技能性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主要内容,生活适应教育学习适应教育个人成长教育人际交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主要形式,心理健康教育性校园游戏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性角色扮演心理健康教育性体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性音乐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性美术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性故事心理健康教育性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特殊性,(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与一般学科课程的区别(1)内容不同一般学科课程侧重对人类积累的学科知识的传授,注重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及其相应的技能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既不是单纯的心理学知识的传授,也不是单向心理品质的训练

4、,而是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中心,以学生的情意活动为主要内容,为学生提供一种放松心情的缓冲地带,成为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实现的重要学习方式。,(2)形式不同(3)师生关系不同(4)评价的方法不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余其他活动课的区别,目的不同。理论与技术要求不同。出发点不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与团体辅导的区别,心育活动课的目标是发展性的,而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及可以是发展性的,也可以是矫治性的。心育课规模较大,经常是常规的、异质性的班集体,而后者经常是同质性群体,规模较小。心育课的指导者是经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教师,而后者的指导者是经过专业训练,富有经验、技能的专业人员。心育课

5、的程序比较灵活,而后者目标明确,事先有明确计划。,心育活动课在中小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理成长,给予学生心理全过程关怀,促进学生心理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心理成长创造获得直接经验的机会和情境可以充分贯彻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个体的心理发展为目标,以活动为中介,以个体的经验为载体,通过学生的参与、体验和感悟,让学生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认识自己、发现潜能、获得自助能力。,开展心育课活动课的原则,发展性原则主体性原则体验性原则互助自助原则:无论是自助还是互助,都不是针对问题的解决,而是针对心理的成长。操作性原则,心理教育活动课的设计,一、确定目标(一)目标应与学生的心理成长密切

6、相关(二)目标应为学生的心理发展留下空间(三)目标应由学生参与制定并得到学生认同(四)目标应该具有系列性,二、分析条件,(一)学生条件(二)班级人际条件(三)教育时机(四)教师条件(五)环境条件,三、设计活动流程,(一)学生心理特征与发展目标的理性思考(二)活动理念阐释(三)活动准备(四)活动步骤1、创设情景 2、心灵外化3、情感体验 4、交流分享5、重新调整 6、行为实践7、泛化延伸(五)活动效果评价(六)参考资料,心育活动课的实施与评价,一、实施(一)准备阶段:环境设计、小组发动(二)动员阶段:热身运动、心理激活、引导倾诉(三)方案实施阶段:教师角色的转换、学生有积极的期待、教师的倾情投入

7、(四)小结:回顾、升华、庆祝(五)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程序性与灵活性的关系机会均等与重点照顾的关系面向团体与处理个别学生特殊问题的关系,三、心理教育活动课的管理,管理包括课程规划管理与课堂管理。课程规划管理是指规划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在各年级学生课程中所占比例、各年级的内容和课程的指向性。课堂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策划、组织(时间控制、节奏控制、突出主题、创造宽松氛围、提升学生认识)、调动、提升,心理教育活动课的评价,(一)评估的意义和标准内容与标准:团体的心理目标是否达到;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否提高;教师对活动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实际、有效;教师在活动中的表现是否称职(二)评估的方法和形式1、自我评估;2、学生反馈;3、专家评定;4、社会性评价,(三)评估结果的反馈和应用1、结果的去向2、结果的利用3、结果的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