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感知觉.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28284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感知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心理学感知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心理学感知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心理学感知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心理学感知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感知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感知觉.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感觉和知觉,心理学,14级语教一班一组:欣情组长:倪腾潇组员:韩亚楠、张恣雯、朱亚兰、陈妍、张红岩,一、概念,1、感觉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理解:感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整体和全貌。,(一)感觉,2、感觉的产生:,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适宜刺激,传入神经,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产生感觉,感受器,(分析器),3.感觉的意义,1)、感觉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的开始2)、感觉是一切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3)、感觉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贝克斯顿(Boxton)在美国麦吉利大学所做的感觉剥夺研究,募集了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参加实验的人。志愿

2、者每天躺在床上睡觉,并有每天20美元的酬劳。他们可以自己决定何时退出实验。,感觉剥夺实验,感觉剥夺实验,实验结果,大多数被试在实验开始后2436小时内要求退出,没有人坚持72小时以上。,实验过程,睡觉,厌倦、不安,制造刺激,出现幻觉,唱歌吹口哨自言自语,?,研究人员认为:维持大脑觉醒状态的中枢结构网状结构需要得到外界的刺激以维持一个激活的状态。外界接触被阻止时,大脑就即兴创作,自己产生刺激。,感觉剥夺实验,实验证明,生命活动的维持需要一定水平的外界刺激。,知觉的产生: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二)知觉,1、知觉概念: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三)感觉与知觉

3、的联系与区别,联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相同点:都是人脑对当前刺激的反映;感性认识,区别,1,影响因素不同。2,性质不同。3,反映事物的内容和水平不同。,二、感知觉的分类,(一)感觉的分类,(二)知觉的分类,(一)感觉的分类,外部感觉远距离感觉(视觉、听觉)近距离感觉(味觉、嗅觉和皮肤觉。皮肤觉又可细分为触觉、温度觉和痛觉)。内部感觉机体觉告诉我们内部各器官所处状态如饥、渴、胃痛等;肌动觉感受身体运动与肌肉和关节的位置;平衡觉(闭上眼睛),(二)知觉的种类,根据人脑所反映的事物特性,三、感知觉的基本规律及特性,(一)感觉的基本规律,(二)知觉的基本规律,(一)感觉的基本规

4、律,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2)、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3)、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受阈限,1、感觉强度对感觉刺激的依从性,2、感受性的变化,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不同的人对剌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称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剌激存在或剌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阈限又分为 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2)、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觉阈限指最小可觉察的剌激量,即光、声、压力或其他物理量为了引起刚能觉察的感觉所需要的最小数量。感觉阈限越低

5、,感受性越高。不同的人感觉能力不同,即感受性有很大差异,实践证明它能通过训练而改变。人类各种感觉的绝对感觉阈限视觉:30英里以外的一烛光听觉:安静环境中20英尺以外的手表滴答声味觉:两加仑水中的一匙白糖嗅觉:弥散于6个房间中的一滴香水触觉:从一厘米距离落到你脸上一个苍蝇的翅膀,3)、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是刚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之间最小差异的能力。差别感觉阈限是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量。即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各类感觉的差别感觉阈限:,感觉K(韦伯分数)音高0.003亮度0.017重量0.020响度0.100皮肤压觉0.140咸味0.200不同感觉

6、的韦伯常数,K值越小,表示该种感觉对差异越敏感。,2、感受性的变化,(1)感受性的发展与补偿,人的感受性不是固定不变的,通过实践和专门的训练可以得到提高,这一规律在感觉缺陷者和专门事某种特殊职业者身上与众不同得特别明显,(,(2)感觉适应相同的刺激物持续地作用于某一特定的感受器而使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变化现象。如从暗处到亮处,什么都看不到;10分钟后,就能看清屋内物体。,感觉的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感觉适应,相同的刺激持续地作用于某一特定感觉系统,会使该系统的感受性发生变化。,(3)感觉的相互作用,1、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

7、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同时对比如月明星稀,继时对比吃甜食后再吃苹果会酸,(4)后像,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就叫后像。,感觉对比,感觉的对比-两种刺激物同时作用于一种感受器时,感受器对这两种刺激物的感受会发生一些变化。,同时对比-两种刺激物同时作用于一种感受器时,会产生“同时对比”,继时对比-两种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种感觉系统时,会产生“继时对比”。例如,凝视红色后,接着看白色,白色会显得发绿。,(二)知觉的基本规律,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整体性的组织定律,(1)接近性(p

8、roximity):距离上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2)相似性(similarity):凡物理属性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组织在一起。,(3)连续性(continuity):凡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的刺激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4)封闭性(closure):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5)良好图形(goodness):具有简明性、对称性的客体更容易被知觉。,1、知觉的选择性(相对性)从众多的刺激物中选择少数事物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它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以便产生清晰的知觉,看看图中有几个人?,知觉的对象与背景,画中有几个人头?,是脸还是杯子?,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互相依存 互相转化。,2、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实验,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人们在剌激变化的情况下把事物知觉成稳定不变的整体的现象知觉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4、知觉的理解性,人对于知觉的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并用词来标志它的。知觉的这一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生活中的感知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