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主要内容.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37979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4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主要内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主要内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主要内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主要内容.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主要内容.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主要内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主要内容.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本课程的纲要,一、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内涵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的重要范畴三、师生关系中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四、家校关系中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五、同事关系中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六、教学工作中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七、职业生涯发展中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一、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内涵,(一)什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一种专业伦理。(2)教师职

2、业道德修养包含了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还包括教师内化规范或准则而形成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道德的区别与联系,区别:道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最一般、最普遍的善恶标准和观念;而教师职业道德则是教师职业活动中特有的善恶标准和观念。(联系道德的起源。)联系:教师职业道德是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在教师职业领域中的特殊表现。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有职业道德的教师。,(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特点,1、教师职业道德的专业性。善恶标准是基于教师这一专业、职业的,是一种专业伦理。2、教师职业道德体现教书和育人要求的一致性。赫尔巴特指出,没有

3、无教育的教学,也没有无教学的教育。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它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良心、职业情操等。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它包括职业工作的精神动力、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的调节等。,(四)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核心内容,1、敬业维度,表示一个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它包括了四个层次:畏业、爱业、乐业、创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2、育人维度,表示一个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教师教书育人的业务水平可以有四个不同层次:技术、技能、技巧、技艺。3、师表维度,表示一个教师为人师表的品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五)、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1、知行合一2、创造精神。

4、教育要进步,要发展,需要教师的创造精神。(从头到尾讲一个教材,一个内容,没有创造。)3、树立终身教育观念。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4、不断自我激励,锻炼毅力。遇到困难和阻力教师应采取的不是颓丧、消沉、悲观、失望的消极态度,而应通过认真总结,吸取教训来激励自己。(什么样的人能成功?机遇好的人,有关系的人和坚忍不拔的人。)5、做到“慎独”。“慎独”一词源于儒家的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意思是说,当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也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的重要范畴,(一)教育爱 所谓“教育爱”,是指教育者所具有的对其教育事

5、业以及教育对象的浓厚的情感。1、教育者所独有 2、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3、对教育对象的无私的爱,教育爱的形成,(1)职业理解。对教育事业伟大意义的深刻理解。(2)职业理想。职业志向和抱负。(3)职业意志。教育职业的复杂性、长期性、艰苦性等,需要职业的意志。(4)职业责任感与职业良心。履行的使命、责任和义务;以良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5)教育实践在教育实践中,在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交流中,感到一种教育者的幸福,形成教育爱。(6)爱的反馈教师真挚的情感总会打动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并得到爱的反馈。这种爱的反馈使教师加深自己的教育爱。(举例,不想当幼儿教师的原因.),(二)教育良心,1、仁爱之心 失去了仁爱

6、的教育是机械的、冷漠的教育。2、责任之心 教育责任来源于社会对于教育事业的期待,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义务。3、平等之心 体现为保障学生的主体尊严,把学生当作一个平等的主体,而不是一个被支配的客体对象。,(三)教育公正,。广义的教育公正,是指社会教育关系中的公正。如东西部的均衡问题,打工子弟问题。(伯恩斯坦的编码)狭义的教育公正,则是指教育活动中的公正。班级里排座位,选班干部,差生歧视,等等。,教师如何实现教育公正,1、尊重学生人格和受教育的平等权利。2、公正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教育学生,必须是爱与严相结合。3、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1)学生的学业评价模式:“高分重点学校名牌

7、大学好工作高收入”。(2)教师的业绩考评模式:“高分=高升学率=高奖金=高职称=高知名度”。,三、师生关系中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一)师生关系中的冲突问题1、教师是社会整体和普遍规范的化身,学生在个性上千差万别,丰富多彩。2、学校是正式的社会组织,教师是这一组织中最重要的角色,学生虽然在学校里面学习,但不能被视为这个组织的正式成员。(美国电影,一部分人扮演狱警,一部分人扮演犯人。角色扮演)3、教师来自成人社会,是已经社会化了的人,学生属于成长中的人,尚处在初期社会化的过程中,。4、教师的行为是异时的:以过去为经验传授历史积淀下来的人类文明遗产;而学生的行为是现时的,关心的是“当下”,想

8、的是如何度过此时此刻美好的时光。(代沟问题,米德)5、教师处在高的社会地位,是施教者的角色。学生则居于“下位”,是受教育者。(思考:学生欺负老师的现象。以及米德的“后喻文化”),(二)师生关系中教师所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修养,1、教师要把学生看作与自己拥有同等政治权利的公民,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感情等,避免动辄打骂训斥、羞辱学生。(乌兰察布的男老师的例子。)2、教师要热爱学生,爱是教育的金钥匙,教师应包容学生的缺点,允许学生犯错误,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3、教师在师生关系的建立中应当而且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促进师生之间的互相对话、互相包容。4、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放弃主从关系,而向朋友关系

9、转变,从而达到真正的“教学相长”。(举自己的例子。),四、家校关系中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一)家庭与学校的沟通问题1、教育责任的转移。许多家长将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孩子的问题应由学校负责。而有些教师,也将教育的责任推给家长,认为孩子教育不好是家长的问题(到中学调研的事例。)2、危机的转移。家长大多感到压力大,为了改变命运,将压力与危机感转移到孩子身上。孩子分数不高,责怪老师。而老师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也想从危机中走出。(望子成龙)3、家校合作关系没有建立起来,家长对于学校教育的情况不理解,导致矛盾更加容易产生。,(二)家校关系中教师所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修养,1、教师要尊重家长

10、,平等相待。许多家长有过挨训的经历,许多教师有过训家长的体验。家长受到训斥后,会把羞恼、怨恨转嫁到孩子身上。(南京师大校长的例子)2、教师应以家长、学生为本,建立家校之间的紧密关系。比如:建立家校联谊制度,增加家访,建立网络交流平台等。,五、同事关系中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一)教师集体中的人际矛盾1、过度竞争的机制使同事关系紧张。教师行业竞争越发激烈,这无疑引起了同事之间的紧张关系。晋级、评职、评模、奖金、班级管理、优异的教学成绩都容易产生极端的竞争心态。2、猜忌使同事关系冷漠。为了自身的利益,难免出现猜忌的心理。猜忌,其特征是用冷漠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同事,表现出多疑,嫉贤妒能。,(二)

11、教师在集体生活中所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修养,1、平等、尊重 平等、尊重是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2、宽容、谅解。宽容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中要大度,有气量,能克己容人。“壁里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3、互助互惠。在交往过程中应该互助互利,使双方都得到合理的、适度的利益或一定的精神满足。(不是套交情,拉关系。),六、教学工作中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一)教学工作的道德特征1、教学活动是师生的主体间性的交互活动。2、教学活动不仅是求知识的活动,而且是求道德的活动。教学活动是集教学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活动。,(二)教学工作中教师所应该具有的职业道德修养,1、教师要通过自己

12、的勤奋来掌握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而这就要求任课老师要精通所任学科的基础知识。2、教师要增强自己的道德责任感。教师的道德责任感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的强大动力。3、教师要形成良好的师表美(表美和道美),表美:衣着得体,外表包装。道美:人格的美。五种人格:悲剧人格,崇高人格,优美人格,喜剧人格,卑劣人格。教师应该是哪种人格?体现出哪种人格之美?,七、职业生涯发展中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一)教师职业生涯的阶段分析1、适应期(第13年)。面临着角色转变的不适应,又有着初为人师的兴奋。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新教师产生无所适从之感。(举自己的例子)2、

13、成长期(第47年)。具有了从事教学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对于教学活动也能适应,在努力寻找并形成带有个性特征的教学风格。3、成熟期(第823年)。教师在职业技能上已经进入了成熟时期,潜力已经发挥出来,提升的空间也不太大。所以,这一时期的教师,往往容易对教学工作产生倦怠感、无力感。,4、创新期(第2431年)。在同行中,他们成为了资深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有一定的自信。他们具备了开拓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能力。但是,他们也容易产生自满情绪,沉醉于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而不愿意去探索、创新。5、退出期(第3239年)。由于年龄等原因,教师即将退出教育岗位,这一阶段也是教师职业生涯的终结。,(二)职业生涯

14、不同阶段的职业道德要求,1、适应期:敬业的态度 在适应阶段,教师往往是刚从师范大学毕业,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敬业精神最为重要。只有敬业,才能让教师有勇气去克服各种困难,也只有敬业,才能让新教师始终对教师职业保持一种敬畏的心理,兢兢业业地从事教育工作。2、成长期:探索的精神 在成长阶段,教师要使自己尽快地成长起来,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去探索,逐步积累经验,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使自己的教学能力与师德水平都有一个质的提高。,3、成熟期:永不满足地追求 在成熟阶段,教师的职业能力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发挥,在职业生涯中的上升空间也开始变小。所以,在这一时期,教师最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在这一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点就是要培养自己永不满足的精神。在职业生活中,不断地去追求,不断地去尝试,保持职业生活的激情和冲动,通过进修、培训等方式提升自己对于教育工作的兴趣与热爱。4、创新期:职业的使命感与开拓精神。创新期的教师,在理论上有能力根据自己多年来对于教育事业的体悟,书写出对于教育工作的独特理解。在实践上,教师也有能力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发挥出自身在实践经验上的优势。5、退出期:职业的满足感 带着职业的满足感与幸福感退出职业生涯,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传递给年轻教师。,结束语,非常感谢大家!祝愿你们你们拥有一个精彩的教师生涯!拥有一个富有意义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