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认识》教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745005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角的认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角的认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角的认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角的认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角的认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角的认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角的认识》教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理念设计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 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的图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 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二、教材、教学分析本课是在以前学过的基础上进行新授的,并且本单元要学的图形都是在学 生已经直观认识这些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在教学时,应注重把握好 旧知向新知的引渡,使学生能自然而然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射线,知道直线、射线和线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使学生认识角。四、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出示动物百米赛跑图)你知道跑道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吗?生:线段。师:你会画线段吗

2、?(指名板演)用什么画的?为什么要用直尺画呀?(此过程自然而然导入线段的特征,从而为后面要学的射线、直线作好准 备)师:线段是直的,这是线段的什么呀?你还知道线段的哪些特征。生:有两个端点,无限长(可以量出长度)师:如果将线段的一端延长(或两端都延长)那会变成什么图形呢?、认识射线、直线。1、自学课本第109页2、比较线段、射线和直线,并从现实生活中举事例。师:它们各叫什么名字呀?它们又与线段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呢?学生回答。师:你能应用这个知识解释生活中或自然界中的射线吗?看谁说的多。生:手电筒的光线。生:探照灯射出的线。(这一环节让学生能把现实生活中的东西和数学知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 能

3、应用数学知识了解社会,并使学生知道数学来自社会,也能用于社会。)3、做练一练第1题。、建立角的概念。4、出示一点,引出两条射线,认识这个图形5、学生动手画角,说出画法。6、揭示角的概念及角的名称。师:这个点叫做角的什么?这两条射线呢?生: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角的边。7、角的符号“N”与比较。师:认识角的符号,它和我们学过的什么符号很相似呢?生:O师:一样吗?生:不一样。说明不同的地方,并注意区别。8、通过操作,引导学生找出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学生用准备的两个硬纸条做成的活动角,按住一个纸条不动,转动另一个 纸条,可以出现各种形状、大小不同的角。师: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呢?学生得出:

4、先使两个角的一边重合,再看另一边,哪个角的边在外面,哪 个角就大,如果另一条边也重合,说明这两个角相等。、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能说一说吗?、综合素质练习。9、按要求画一条射线。10、过两点画一条直线。11、过一点画一角。12、动手做一做,长方形剪一角,剩下几个角?13、数一数右图中有几条线段;几条射线;几条直线?14、用三根小棒摆三个角。(以上综合练习是通过学生的画、做、数、摆等各个方面进行的,让学生能 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100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 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

5、使学生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 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 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 知道我们夷陵区有多少人吗?下面是某地区19852000年城镇和乡村人口的数量,并把相关数据制成了复式统计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 整理和分析。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 .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复式统计表,分别完成某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纵 向单式条形统计图。2 .自主探

6、究。根据这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够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 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 合并的?3 .合作交流。(1)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2)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 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3)全班汇报、交流。(4)独立完成例题后的第(1)(3)题,第(4)题全班交流。三、巩固应用1 .完成第IOl页的“做一做”。2 .完成练习十九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3 .补充练习。(1)某商店七、八月份出售某一品牌各种规格的空调台数如下表。规格1匹1.2

7、匹1.5匹2匹七月20台45台38台24台八月14台35台29台12台四年级数学月历上的数字的奥秘 执教教师:南湖一小石蕾教学目的:1 .学生能够发现月历表上数与数之间的规律。2 .学会月历表上九个数求和的简便方法。3.培养学生关心生活,能够从生活中找寻数学信息。课堂实录:一、引入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朋友,你们认识他吗?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1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728293031生:日历表、月历表2)师:我们一起来观察这张2003年10月的月历表,你能从表上得到哪些 信息?A生:我从表上可以知道一个

8、星期有七天。B生:我知道几号是星期几C生:我知道10月份有31天D生:10月份有两个节日,10月1日是国庆节,10月5日是重阳节。E生:10月份有我的生日。师:你的生日是星期几呢?E生:星期五。师:其他同学能猜一猜他的生日是几号吗?生猜,E生说对错。(这里设计观察月历表是想,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猜生 日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反馈了几号是星期几,又增加了趣味性。)3)揭示课题师:月历表不仅有以上的信息,表上数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里面藏着许 多的数学奥秘。你们愿意探索这些数学奥秘吗?(挂出黑板:月历表上的数学 奥秘)二、找规律1、学生发现规律师:请你们在自己的月历表上找一找,数与数之间有

9、什么样的规律?师:找好的同学先跟自己组里的同学交流交流,看看你们找的规律一样 吗?(让学生自主探究规律,再小组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体 现新课标下的学生方式的转变。)2、小组汇报师:你们找到了什么样的规律?生:我是竖着找的,我发现竖着相邻两数相差7师:能在你们自己的月历表中找出这样的例子吗?师:想一想,为什么竖着看,上下两数相差7?生:一个星期有7天师小结:说明无论哪张月历表,竖着看。(声音变小,生接着 说:上下两数相差7)生:我找到斜着的规律,相邻两数相差8。你们听懂了吗?师:想一想,为什么从左上往右下斜,相邻两数相差8生:一个星期有七天,再过一天就是八天。师:你能用一句话说出这

10、个规律吗?生:无论哪张月历表,从左上往右下斜,相邻两数相差8。生:我找到横着的规律,相邻两数相差1。生:我找到了从右上往左下相邻两数相差6!3、总结规律三、运用规律,进行操作练习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911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 星期六 9918师:石老师这里有一张奇怪的表格,你能知道调皮的“? ”后面是什么数 字?在你们的练习纸上填一填。(略)(通过这一系列的练习,学生掌握了这四条规律,并且能够运用这四条规 律解决一些问题。在最后一个练习的设计中,教师让学生自由的填写并不拘于 一种解法,任意运用四种规律都可以找到答案。这道练习开放了学生的思 维。)四、求和问

11、题1)师:石老师有一个绝活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这里有一个大点的柜子能 圈9个数,你们用这个框子到黑板的大月历表上圈9个数,老师就能一口报出 这9个数的总和是多少?2)谁愿意来考考老师?老师再请二位同学,一位用计算器,一位帮他报 数。(教师将答案写在小黑板上,快速挂出)(教师抓住儿童的心理与儿童展开了比赛,调动了儿童的积极性。)3)师: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算的这么快吗?A:有简便算法B:你事先算好了。师:你的月历表老师事先不好算吧!你圈9个数。你自 己验算看对不对!3)你们想寻找这个简便方法吗?你们也来算算看。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234910111617181、2、3、333

12、101010171717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请凑10的学生说一说变中间数的学生说一说。(师出示小黑板)师:为什么变成了 3?为什么变成了 10?我们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把16、17、18变成了 3个17。然后怎样计算?生:3X3=910X3=3017X3=51师:算的真快,同学们竖着看(慢、手势)能发现算的更快的方法吗?A: (17+3+10) 3师:还能更快吗?生:10X9=90师:这9个数字都变成了几?(挂出黑板)101010101010101010请你们猜猜老师是怎样算出9个数总和的。中间数X9师:下面两人一组在自己的月历表上也像老师这样圈9个数,一个人用中 间数X9的方法来算9个数的总

13、和,另一个用计算器来验证,看看这种方法对 不对?师:(面向全班问)用中间数X9的方法算9个数的综合结果对吗?师:请你们小组向同学们汇报,你们小组圈的9个数字的总和是多少?请一个小组来报总和。请其他小组算一算这9个数字分别是多少?填写在练习纸上。师:请一个小组汇报。师:是这个9个数吗?(让学生之间合作证明中间数X9的方法是正确的,然后请一组汇报得 数,再反过来求出这9个数是多少?这样不仅仅反馈了中间数X9的方法,还 能够使学生更清楚的认识到和与中间数的关系。)三、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感受?谁来谈一谈!教学内容:P60-63的内容教学目的:让学生学会乘法估算方法,并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估算方

14、法教学用具:投影仪教学过程:一、新授1、教学例5(1)投影出示例5图,让学生说说题意,明确此题并不用求出准确数,只 要估算就行了。教师板书:49X104P(2)学生讨论估算方法(3)汇报:生:495010410050X100=5000,应该准备 5000 元。生:495010411050X110=5500,应该准备 5500 元。(4)比较师:谁的估算好一些?为什么?生:第二种估算方法好一些。要求带多少钱,在估算时要把近似数取大些,才不会造成钱不够的现象, 所以这道题用第二种估算好一些。2、P60的“做一做”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估算方法。二、巩固练习1、 P61 1学生的估计方法可能不一样,只要

15、是正确的都给予肯定,不作统一要求。2、 P61 2-4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估算方法。3、 P62、 5先在小组内交流估计方法,后在全班交流4、 P62、 7, P63、 9、 10独立完成,集体订正。5、 P63 12答案:203X16, 203X26, 203X36, 203X46三、布置作业P62、 6, P63、 8、 11教学反思:算除法教学内容:课本78页例题1 (用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练习13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2、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探讨口算方法,通过实践练习活动熟悉、掌握用 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3、培养学生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教学

16、过程:(一)情境引入、教学新知1、让学生看课本插图,根据图中的对话,完整地编一道应用题。生自由发言:国庆节很快就要到了,学校准备买一些气球分给各个班级。 如果用80个气球,要给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2、让学生口算,并鼓励算法多样化,并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8020= O 个3、做一做练习 9030=6030=8040=4、想一想:8320 O 8019 O ,这两道题和例题有什么区别?联 系?能否用曾经学过的估算和今天刚学习的除法来解决?83208020=480 198020=45、让学生自学79页(2)如果有120面彩旗,每班分给30面,可以分给 几个班级?12030= O面,口算,

17、鼓励算法多样化。6、想一想:12230- O 12028 O(二)反馈练习1、做一做180 30=240 40=420 60二184302403742058()深化练习1、完成课本练习十三第1题:小组间开展“夺红旗”竞赛。并再说说你是 怎么想的怎么算的?2、完成课本练习十三第4题:估算与口算结合,老师把题目写在口算卡片 上,采取抢答的形式。3、独立完成课本练习十三第2、3、5题。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9页例1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 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笔算方法。1、出示例1:李叔

18、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 12小时,火车1小时约 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2、独立列式:145X12二3、请学生估一估145X12的大致范围。4、尝试算出145X12的结果,并对照估算的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 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5、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应说以下几点:(1)先算什么;(2)再算什 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3)最后算什么。6、师生共同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一般方法的过程。7、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检验自己运算的结果。二、巩固练习1、课本49页“做一做”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完成后,可能计算器自行检验。2、练习七第3题。164X32=54X145=254X36

19、=217X83=43X139=328 X 25二提示学生:怎样列竖式可使计算方便些?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对比的基础 上反思,明白在列竖式时,上面一行写三位数,下面一行写两位数,这样计算 比较方便。同时提醒学生书写要工整,数位要对齐,计算要仔细。3、练习七第2、4题。这两题的知识背景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学生练习后,让学生根据每题的 知识背景简单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三、课堂小结。(略)四、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46页例1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IOO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算 方法。2、通过问题情境自主掌握整数乘法的一般算方法。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口算方

20、法。1、课件分别出示45页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引导学生理解用复合名数表 示的数学术语“速度”的含义。2、根据图里的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让学生独立口算。16X3二(师巡视,注意统计不同算方法的种类)4、汇报交流。二、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算法的特点。1、出示题目: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160X3=,独立计算后小组交流。2、引导学生对比16X3二和160义3二,让学生从16和160的关系中,总结 出几百几十与一位数相乘的算方法。3、将第1题增加1个条件“30小时行多少千米? ”16X30=4、让学生在与“16X3”的对比中归纳出简便算法。三、巩

21、固练习。1、练习六第1题。让每位学生独立口算,将得数写在该题(树叶)的旁边,然后让部分学生 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及时反馈学生算情况。2、练习六第2题。可向学生展示两种花卉的部分品种,引发学生的生活美感。3、练习六第3题。(开放题)在反馈时,引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还可利用本题资源,扩大解题视野。四、课堂小结。(略)教学反思:教学内容:P53例2及练习八1一4教学目标:1、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竖式的简便写法及计算方法2、口算、笔算交互进行,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出示例题情景: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2、学生根

22、据题意,独立写出解题算式,独立进行计算3反馈第(1)题: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4、重点围绕竖式的简便写法和积进行讨论、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零的个数5、反馈第(2)题:重点围绕竖式的简便写法二、质疑与小结1、因数末尾有。如何列竖式简便?应注意什么?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简便算法是“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 末尾一共有几个0,则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2、因数中间有0,计算时应注意什么?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用0乘这一步可以省略。但要注意用乘数哪一位上 的数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三、知识反馈:1、学生试练P53做一做3602536025

23、2、比较 哪个算式简便,为什么?四、巩固练习:1、练习八:1、2、3、42、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讨论订正五、全课小结六、教学反思Copyright?2006-2022 新教案网 xinjiaoan. com 版权所有教学目标:1 . 了解算术型计算器表面各按键的功能.2 . 了解算术型计算器工作的基本过程.3 .掌握算术型计算器的使用方法.4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了解计算器的键盘结构,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投影下列题目。57+26=8249=12X27=35113 =36+47=41-18=26X28=54416 =师

24、:哪个同学和老师比赛?看谁做的快?师:同学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做的又对又快吗?这节课老师就把这中间的 奥妙告诉你们,相信你们知道后比老师做的还快.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电子计 算器的使用.(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一)计算器的认识1 .师:关于计算器,同学们都知道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2 .师:大家说的都不错,下面我们请计算器博士给大家介绍一下电子计算 器方面的知识.(演示动画“电子计算器”)3 .师:听了计算器博士的介绍,我们对于电子计算器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 认识,那么如何使用呢?我们继续研究.(学生拿出准备的计算器)4 .出示思考题(1)计算器包括哪些按键?(2)这些按键的功能是什么?(学生

25、通过实验自己验证)5 .汇报结果(1)哪些是数字键?按下数字键在哪里显示?他们什么关系?教师任意报数,学生练习输入(教师强调输入要从高位输起)(2)要完成加减乘除运算并显示计算结果,还需要什么键?(四则运算键 和等号键)(板书)练习124 (说出过程)(3) A.如果发现输入错误,怎么办?(清除键)(板书)例如:9-3,按键,教师强调:清除键只清除错误输入的4,前边输入的数据仍然保 留.B.如果一道题计算完毕,需要计算另一道题,这时应该怎么办?C.如果需要清除前边的所有数据,应该怎么办?为什么?师:下面我们通过几道四则运算式题,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效果.(二)计算器的应用1 .出示例1:用计算器

26、计算389+260 (板书)学生自己试做,然后汇报过程.(教师可继续演示动画“电子计算器”, 利用其中的计算器进行演示)教师关键要强调输入数据和使用运算键的方法.练习:750+1473=2983-627=32X68=154843=49X39=17805-3976=小结:力U、减、乘、除的单项运算,只要选择相应的四则运算符号就可以 T2 .出示例2:计算68+5X25 (板书)单数组学生用笔算,双数组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然后汇报结果.练习:783+562157+2721794+184X33 .出示例3:用计算器计算3024 (167-83)三、巩固反馈1 .用计算器计算.48+97146-8930

27、1+2741952-764102X634608 3627391596382 .用计算器计算591-24320752X34+625381535-2732 59-1034800492+768027-7570-843 .有一批货物,用一辆载重8吨的货车15次可以运完;如果改用一辆载 重12吨的货车,多少次可以运完?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用计算器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根据 你所了解和掌握的关于计算器的知识,你能设想一下未来计算器的发展趋势 吗?五、课后作业1 .用计算器计算.69000+135000=352400-168000 =300760-259065=920084 + 154

28、0217=2 .用计算器计算.203-258476=2405 (85-48)=35 (72927) =7641-56X82 =2412 (2888) =47021 X 19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2页的例3、例4、“做一做”和练习三6、7、8、9。教学目的:L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亿以上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确地写 出亿以上数。2.培养学生主动迁移知识的思维习惯。教学重点:教学亿以上数的写法。教学难点:亿级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教学关键:以亿以内数的写法为基础,把个级、万级的写法推广到亿级, 能正确写亿级的数。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L让学生看一看数位顺序表,说一说从数位顺序表中可以知

29、道哪些方面的 知识(从数位顺序表中可以知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五位是万位, 还可以知道从个位到千位组成个级,从亿位到千亿位组成亿级)。2 .让学生回答亿以上数的读法法则。做练习第28页第5题。3 .写出下面各数。四千八百三十二万二万八千五百八十七七千零三万五千二、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亿以上数的读法,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仅仅会 读这些大数目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会写这些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亿 以上的数的写法。板书课题:亿以上数的写法三、教授新课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亿以内数是怎样写的呢?在写法上要 注意什么问题?生:可能回答(先写最高位,再依次往下写,最后写个级)师:

30、那么,亿以上数的写法和亿以内数的写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起来 探讨,看看下面这些数该怎么写?1 .整亿数的写法。师在黑板上写出三亿,让学生自己试着写一写,并跟你的同桌说说为什么 这样写。(引导学生说出整亿的数,要从亿级写起,在万级、个级各写4个O 就可以了)师总结:整亿的数先写亿级的数,再在后面加8个0。师:同学们都很聪明,会写整亿的数,还总结了方法,下面这些数又该怎 么写呢?三十亿九千万写作: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写作:师:这两个数比较复杂,但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我相信你们都能写出 来,有没有信心?打开课本22页,写在书上,写完后四人小组讨论以下几个问 题: 这些数包含几级?(写数时先写哪一级,

31、再写哪一级?)百万位到个位为什么写0?(哪一个数位上没有单位,就用0占位)百亿位到十亿位为什么连续写两个0?3 .在这里教师要重点处理0的写法。(1)明B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用0占位。(2)使学生意识到,不能读几个0就写几个0。4 .组间交流。学生手中有很多数据,可以充分利用,可以安排这样一个活 动,两人间读一条自己喜欢的大数的数据,1人读,1人记录。师:谁来根据大家说的总结一下亿以上数的写法。5 .课本做一做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四、巩固练习1.写出下面各数。(先自己写,再小组间互相说说)二百零六亿零五百八十万写作:四百八十亿写作:十二亿七千六百万写作:三十亿零六十万写作:

32、一千零四十亿零五百万 写作:同时提供给学生思考题思考:(先自己思考,再小组间说说)1 .请你思考一下有什么好方法、好经验要和同学们交流的?2 .课本练习三,6、7、8、9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再讲评。五、小结:(1)怎么写亿以上数的?(2)自己是怎么解决新问题的?再次回头反思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关注学 习过程和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学内容:第85页例4、做一做及练习十五58题教学目标:学生对除数十位上的数较小,个位上的数又不接近整十数的 除法,学会灵活运用试商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灵活运用知识的 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会灵活运用试商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沟通。1 .让学生口算。

33、14515816425424526315X614X715X6+1525X8-252 .在下面的里填上“V”或。25X616015X91203 .笔算下面各题。33) 2 8 038) 1 8 0独立试做,反思做法,达到灵活运用让学生观察复习3得两道题是用什么方法试商的?各有什么特点。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4。(1)出示例4:学校礼堂每排有26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40人,可以坐 满几排?还剩几人?(2)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14026=(3)让学生利用学过的试商方法进行试商。完成后说说有什么感觉?(4)小组讨论有没有别的试商方法。然后进行小组汇报交流。(5)教师把学生说的几种情况板书,让他们比

34、较那种方法简便一些,根据 题目的特点灵活运用,选择合适你自己的试商方法。学生观察、比较哪一种方法简便些?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例题和“做一做”的题目中除数有什么特点?这类题 目用什么方法试商简便些?使学生认识到:遇到除数是14、15、16、24、25、26商是一位数的除法, 可以利用口算直接想出商几,这样试商比较简便。三、练习练习十五第5一12题第5题,全班共同练习,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第6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分析解决 问题。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做完后,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 程,并引导讨论“两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711题,实际应用的题目。

35、学生通过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既巩固了计 算的方法又体会了计算的意义和作用。第12题,是开放题。让学生自主选择条件,独立解答,再互相交流思路。四、总结。(略)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20页的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练习三中的习题PI2。教学目标:1 . 了解数的产生。2 .初步认识自然数。3 .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 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十进制计数法。教学重难点:认识亿级的数和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和十进制计数。教学关键:能够根据已学过的万级数的数位顺序表迁移类推亿级数的数位顺序表。教学过程:一、数的产生读一读这些数:7、29、9000、

36、136o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数,这些数是怎样产生的呢?课前大家了解了一些,我们一起来交流。(师生共同介绍数的产生)1 .数的产生。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 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 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2 .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可以出示书上图)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 词来数物体的个数。只知道“一样多”、“多”或“少”。计数方法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物品来计数。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例: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

37、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 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 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例: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 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 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结绳计数 的道理也是这样。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 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符号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 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

38、的。现在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等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师问:你们观察一下,这些自然数是怎样排列的?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 是几?最小的自然数是谁?最大的呢?生小组讨论完派代表发言,最后请同学进行总结。最小的自然数是零,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无限的就是一个一个地数, 总也数不完,数出一个很大很大的数以后还可以数出一个比它多1的大数。二、十进制计数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交往的增多,需要相互交换物品,又经过了很长时 间,产生了较完善的计数方法。就象我们已经学过亿以内的数及计数单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在日常生 活中还经常用到比亿大的数,

39、例如我国人口已达到13亿,世界人口已有50多 亿,银行存款已超过百亿等。你能从亿接着往下数吗?1.数位顺序表。(1)猜一猜师问:“亿”后面的计数单位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可能会说从前面学过的万级、个级类推出来,这时师从学生所说的引导 生说出10个亿是十亿等。(2)师小结: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 十进制计数法。师:相邻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师:像个与十,十与百,万与十万,千万与亿这样紧挨着的就是相邻的两 个计数单位。(3)学生独立补充完整课本数位顺序表1 .填写数位和计数单位。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为读写方便,把数位分级,学过的亿以内的数是怎 样分级的?数位 位位

40、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数级()级()级()级计数单位(小组合作完成)填写完整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0个一是多少? 10个十是多少?10个千万是多少?10个亿是多少? 10个十亿是多少? 10个百亿是多少?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叫什么级?每级各表示什么?2 .个、十、百、千、万千亿都是用来计数的,叫什么?(计数单 位)直到现在我们一共学了哪些计数单位?亿以内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小组讨论)(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即十进关系)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 数位。三、练习1 .填一填一百亿有()个十亿,()个百亿是一千亿。从个位起,第

41、()位是万位,第()位是亿位。和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和()。()个一百亿是一千亿,10个()是一百亿、10个亿是 ()O4在十亿位,表示()个()。2 .写出一些多位数,说说每个数字所在的数位和表示的意义。四、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及符合应用的练习。(课文第 62-63页的第7T1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并能 正确熟练地进行运算。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关于两位数相乘时,积随两个因数 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通过应用知识解决稍复杂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知识 应用的能力,并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教具准备:幻灯或实物投影

42、仪、电子计算器等。教学过程:1、课文第62页的第7题。第7题是整数四则运算的口算的复习,题目主要是以本单元乘法口算方法 为主,添加几题前面学过的加、减和除法口算。练习时,要求做到人人参与, 并统计大多数学生完成全部12题所需的时间,了解学生口算的熟练程度。练习过程做到:(1)以幻灯或电脑课件呈现算式,算式逐一呈现。(2)为体现人人参与,算式可重复呈现。(3)学生口算时,要求语言表达完整。(4)对口算比较慢的学生,老师要给予特殊照顾,复习口算的方法,提高 他的口算水平。(5)最后老师进行简要评价。2、课文第63页的第8题。第8题是本单元的笔算练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重点内 容,因此,

43、老师应该要求学生全面理解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步骤 及计算中的注意点,提高学生笔算的技能。本道题突出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 笔算,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笔算正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难点。因此,通过练 习能够使学生进一步排除难点,更好地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学生独立笔算。(2)老师巡视,注意观察学生竖式书写是否规范、工整,特别关注学有困 难的学生,对因数中间、末尾有O的笔算能否正确处理。(3)反馈练习结果:反馈时,主要要求学生说明因数中间的O或末尾的O在笔算时的不同操作 办法。老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两道题目,帮助学生理解:如:7 0 86 4 0X2 5 1 23 54 01 2 8

44、1 41 66 41 77 0 07 6 8 0(4)学生用计算器检验笔算结果。没有计算器的,老师要求同学之间互相 帮助,合作交流,完成任务。3、课文第63页的第9、10两题。这两道题是应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 的练习。第9题是两数相乘时,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十倍、一百倍时,观察积的变化。过程要求:(1)列出原算式:63X4=0 (2)改变因 数,再分别计算出它们的积。(3)利用算式进行对比。(4)回答说明因数变 化引起积的变化情况。让学生说一说是那个因数变化了,怎么变的,积又是怎 么变的。第10题,是在第9题的基础上进行变式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 同样要求学生说一说,是哪一个因数变化了,怎么变的,积又是怎么变的。4、课文第63页的第11题。第11题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稍复杂问题 的练习。练习时,老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倡解题策略的多 样化。解题过程要求做到:(1)认真审题,弄清题意。(2)回答:从题中你 能得到哪些信息?(3)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提供多种解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例3、例4,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6、9、11、 12题。教学目的:L使学生在己有知识基础上,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能根据数级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