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测定标准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751807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测定标准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测定标准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测定标准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测定标准操作规程.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检验原理:采用ClaUSS凝固法原理,在过量凝血酶作用下,待测稀释血浆的凝固时间与其纤维蛋白原(FlB)含量呈双对数负相关。在光学比浊法仪器上测定凝固时间,从标准曲线得出纤维蛋白原含量。2.试剂主要组成成分:RI:FIB试剂:牛凝血酶、稳定剂R2:咪嘎缓冲液:咪唾;R3:FlB定值血浆:纤维蛋白原、稳定剂。3.样本要求:3.1. 采集静脉血,立即按9份血:1份抗凝剂比例与O.109molL枸檬酸钠充分混合均匀。室温300OrPnl离心12分钟,上层淡黄色液体为待检的乏血小板血浆。3.2血浆室温放置,宜在2小时内检测。3 .3血浆若不能及时检测,用塑料

2、吸管分离,-20可保存2周。测定前37快速融化,轻微混匀后立即检测。4 .检验方法: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详见雷杜RACT830标准操作规程)5 .参考区间:2-4gL6 .检验结果的解释:报告FIB含量,单位为gL,检验结果与各实验室的参考值范围相关。7 .检验方法的局限性7.1凝血过程中从因子激活到纤维蛋白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的一系列反应。因此,检验结果可能受到治疗药物(干扰物)、检验操作、检验系统等因素的影响,应考虑这些因素。7.2试剂被污染,或者样品杯、吸管等被凝血试剂污染,会导致凝血异常,需严格控制。7.3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含量过高会延长凝固时间,产生假性纤维蛋白原低水平。8产品性能指标8.1重复性:用质控血浆重复测试所得结果的变异系数(CV),正常值应不超过5.O乐异常值应不超过8.0%8.2瓶间差:用质控血浆测试,瓶间差应不超过6.0%。8.3线性:FIB试剂在测试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应大于0.98.9临床意义FIB含量增高:见于糖尿病及其酸中毒,动脉粥样硬化,急性传染病,急性肾炎尿毒症,休克,外科术后及轻度肝炎等。FIB含量减低: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